学习啦>作文>作文大全>

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征文

欣敏分享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可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政绩观,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规定,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征文(1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征文

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征文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五年级联合中队的队员们来到了云居山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缅怀那些为了新中国英勇牺牲的烈士。

行至山脚,大家便严肃起来。俞校长讲完了扫墓的要求,我们就开始拾级而上。甬道就是石阶铺成的`,一眼望不到尽头。甬道两旁种着青翠的柏树,象征着革命烈士的精神万古长青。

不一会儿,就有同学一边攀登一边喘起粗气来。但没有人喊累,因为大家都想到了那些不畏艰险的革命烈士:他们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心中时刻惦记着人民,他们多么伟大啊!如果我们连这点困难都不能克服,怎么能成为先烈们的接班人呢?

终于,我们来到了纪念广场,整好了队伍缓步来到纪念碑前。纪念碑高27米,呈风帆状,碑上刻着八个烫金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主持人走上前指挥大家唱起了国歌。我们唱得那么专注那么响亮。默哀的时刻,大家听着哀乐心情沉重,表情哀伤。这就是啊,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撒热血,为的就是换来我们的幸福生活,而他们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没有机会享受到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我们怎么能将他们忘怀?

默哀完毕,少先队员们向烈士纪念碑深深地三鞠躬,感谢他们为我们作出的牺牲。接着我们绕着纪念碑参观了浮雕并且敬献了亲手制作的小白花,表达我们的哀思。

扫墓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革命先烈们坚强不屈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革命先烈们舍身报国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好好学习,用知识做武器,长大后报效祖国!

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征文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来到郑州烈士陵园,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战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烈士陵园是那么庄严、肃穆,迎门两侧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我们身上的校服,胸前的`红领巾,显得格外鲜艳。

我们排着队来到烈士陵园门口,随着人群进入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纪念碑上“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我们开始了祭扫仪式:首先由校长讲话,然后由大队干部代表发言,再由辅导员带我们宣誓,最后为革命先烈默哀。在那三分钟里,我想了许多许多: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血红的鲜血换来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个念头: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到了烈士墓前,我行了个队礼,双手把白花献给了烈士。就在这一刻,我思绪万千,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在心里默默念叨:“安息吧,先烈们!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你。”

我们走进纪念馆,见到了烈士生前用过的东西,有模型、字迹、图片等。其中我能清楚记得名字的是吉鸿昌和杨靖宇烈士,他们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

我们要珍惜这金色的童年,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让九泉之下的烈士们安息!

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征文篇3

每年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烈士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

清明节前夕,我校四年级全体师生到月坑纪念亭扫墓。这天,阳光灿烂,同学们个个都淌着热汗,但大家仍然兴致勃勃,精神抖擞地来到月坑纪念亭。大家来到纪念亭,按着班里排队顺序那样整整齐齐排好队伍,过了不一会儿,有一位长辈上来讲话,讲完了又一个长辈讲,这里让我最深刻的就是哪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讲话,他讲了以前,我们的中国英雄是多么的伟大,是这样把可恶的鬼子打败的,当他讲完的那一刻,我自己根本感觉不到热汗的痕迹,而是感到了,我们六乡的英雄是那么的伟大,宁愿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去换来今天幸福的日子。让我知道了,英雄每个人都有着爱国主义的精神,同时也让站在纪念亭下的所有人加强爱国主义的精神教育。英雄为中国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我们的汗水像一滴滴水珠那样从脸上流下来,但我听完刚才那位老长辈说的话,我心里想,我一定要坚持下去,过了一会儿,大家上去纪念亭敬礼,就回学校了。

今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是我感受最深刻的一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今天。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保家卫国,维护世界和平!

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征文篇4

当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吹遍祖国每个角落的时候,做“新时代的好少年”的劲风也随之吹遍了我们书香的校园,吹进了每个同学的心里,吹进了我的心中。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称,作为这个时代青少年的我们,平日里的行为又是否都能够对的起这个美誉呢?就拿上个星期三来说吧,第二节是体活课,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独自一人来到校园的花池边,湿润的地上依稀的小草嫩芽裹在初春的暖阳里伸着腰,附近班级里,琅琅的读书声渐停渐歇的节奏让我放松课堂上学习的紧张,躺在花池上,感受着大自然的惬意。偶然的抬头,让我的心一紧,雪白的墙上杂乱无章的涂抹乱画和明显的脚印,下面的.瓷砖被刀刻的面目全飞,好好的墙已窥不出原样。我没了刚才那轻松的心情,起身往回走。这时,下课铃响了,楼梯立刻挤满了蜂拥的同学,飞奔着往外跑,互不相让,“哎哟!”一个小同学跌倒了。“快点!快点!别在这儿挡道!”后面一个大同学不奈烦地说。我的好心情也立即烟消云散。“这儿是我们的地盘,你们凭什么占地方?”一群五年级的学生说。“这节课课间是我们先到这儿的!你们应该知道先来后到!”四年级学生也不甘示弱。老师闻声赶来,劝解也没用……这激烈争吵让我再也没心情在这儿,只好闷闷不乐地回去,。看到这些心里很难过,放学回到家,我还是十分苦恼。到底该怎么办啊?学校里的那一幕一幕依然在我脑海里回荡着。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当找准自己的位置,不仅要认真搞好学习,还要以实际行动,讲文明,比奉献,让文明礼仪之花绽放。就像一个公益广告中说的“其实文明就在我们心中,我们会在生活中不经意地流露着。”一个微笑,一声“你好”,会送出一缕春光,温暖整个校园;静静地一站,“请你先行”,能迎来一份安全与和谐;悄悄地弯下腰拾起纸屑,可还大地一片碧水蓝天;轻声说句“对不起”,“没关系”让友谊的红丝带将心与心紧紧相……

文明礼仪、良好习惯人人有责,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家应该互相谦让,”外出时遵守交通规则,主动给长者、残疾人让路,帮助行动不便的人,学会用礼貌用语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谢谢您!”等,乘坐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人、小孩、孕妇和残疾人让座,爱护公共卫生环境,看见滴水的水龙头伸出手将它们拧紧……

有句老话:“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所以我们也不能小看习惯,好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坏习惯则贻害无穷。养成一个好习惯非一日之功,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可以从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以及文明礼貌、尊老敬老等方面的行为习惯进行严格训练了。

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征文篇5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助人为乐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由古时的“每有急患,先人后己”,到如今的雷锋精神,助人为乐的美德经历了五千年历史的沉淀,道德之花历久弥香。轻开双手,让那沁人心脾的花香,那份温暖,久久停留在人们的心中。

中华民族仗义执言、舍己为人的情怀,如潺潺流水源远流长,雷锋精神代代相传,而你我就是那流水里的一滴滴水,正是这份友谊之爱、帮助之情,河水才能有宛若银河之水的清澈晶莹。

“雷锋”,是一种时代精神,它所承载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名字,也不只是裹缚在三月里,它是一股超越时间、空间而燃烧的火焰,生生不息。它是新时代里的.精神之树。若每个人都能伸出援助之手,施人以滋润,予人以阳光,我们生活的每一寸土地都将结满幸福的果实。正如雷锋说的:“我是广大劳苦大众中的一员,我能帮助他人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了。”

雷锋精神不是虚于表面的夸夸其谈,而是乐善好施的真挚。更可以说它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有呼吸声,有思想,更有行动。在学校里,我们的每一个行动,或是随手捡起校道上乱飞的塑料袋,或是给身边同学的关怀和照顾,都是它所需的氧气和营养。

雷锋精神,是一种行动。它存在于每一个细心的事情中。它虽不同于浴血奋战的英雄壮举,但每一个乐于助人的人都是英雄!当一个人陷入困难时,你是否会伸出援手?当你看到公物倒地时,你是否会将它扶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就让我们将关怀、爱护与奉献,倾注在每一个关爱的眼神中,每一次慷慨的帮助中,每一次的自觉的担当中。

乐于奉献是人格升华的标志,是对雷锋精神的最好诠译。在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互助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用行动去传承雷锋精神,让这种精神成为夜空中的璀璨繁星,永远闪耀!

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征文篇6

当你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知识的时候,当你们来到人流如织的游乐场玩着各种玩具的时候,当你们躺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你们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暑假,我阅读了一本名叫《红色精神》的课外书,它使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先辈们艰苦奋斗、流血牺牲得来的。

这本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革命故事,这许许多多的小故事分别体现着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其中令我最为之动容的故事还是——朱德的扁担。

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朱德同志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再一次深深触动我的心灵。

1928年4月,狡猾的敌人由于对井冈山上军事力量的迅速壮大感到恐慌,便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困在井冈山,饿死、冻死。被封锁的红军面临着衣、食、药等许多方面的困难,其中最难的就是吃饭问题。红军要吃粮食,必须自己下山去挑粮。

井冈山地势险峻,红军从山下挑粮上山,几十里无平路,翻山越岭,挑一次粮至少得奔波一天。42岁的朱德军长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粮,每次都要求把两只箩筐装得满满的,他成了这支挑粮队伍中年龄最大、挑得最重的人,但走起路来仍然稳健利落,毫不落后于那些年轻的战士。战士们看到朱军长既要制定作战大计,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食,十分心疼他。于是,他们商量将朱军长的扁担藏起来,这样他就没办法挑粮了。哪知道朱德找不到扁担,自己重新做了一根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从此,他的扁担就再也没人“偷”了。第二天,朱德的身影又出现在挑粮队伍中。就这样在朱德的带领下,经过井冈山军民的共同努力,井冈山的粮食储备充足,变成了粮仓。

是啊,这一根小小的扁担,让我们看到了朱德身上那崇高的品质。作为军长的他完全可以命令战士们去挑粮食,何必亲力亲为呢?作为年龄最大的他,完全可以不挑或少挑,何必累着自己呢?而朱德却不是这样做的,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他选择了和战士们同甘共苦。朱德身上这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我顿时觉得革命前辈是多么崇高、多么伟大。他们正是凭着这种优良品质,才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个胜利。

有首歌唱得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这些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哪有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这些可敬的`革命战士,当敌人给他们身体上的折磨,却摇不动他们那鲜红的革命精神。他们的坚强、勇敢,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如今,在革命先辈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谈起珍惜条件,我却有些自愧不如。每次吃饭时,我不是嫌菜不好吃,不入味,挑三拣四,就是吃完时碗里还剩下许多饭粒,看都不看就走了。妈妈批评我的时候,还不以为然,心想:碗里剩几粒饭有什么关系,家里的米多得是呢?我从未想过,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战士们能吃上饭就算极好的待遇了,他们每天都忍着饥饿,耐着严寒,一步一步向前进。而我却嫌这嫌那,还浪费粮食,完全不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条件。每次想到这些,我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

幸福的日子很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只知道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不懂的什么是战争,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今天,虽然那些革命先辈们已经永世长眠了,但它们的名字会流芳百世,他们的红色精神一定会被我们这一代人发扬光大!

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征文篇7

早晨,我早早来到了干休所,天虽然很冷,但我的心情却非常激动,因为我马上就可以见到参加过百团大战、平津战役等解放战争的老爷爷们了,面对面地听他们讲当年的战争故事了,别提我的心情有多激动了。

当三位佩戴着荣誉勋章的老爷爷,站在小记者面前跟我们打招呼的`时候,我看到他们身上有那么多的勋章,竟然惊叫起来。他们虽然都老了,但见到我们小记者却依然是精神矍铄,容光焕发。他们都是经过枪林弹雨、在战场上浴血拼杀、为了解放全中国而功不可没的大英雄。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世宣老爷爷,他身上佩戴的勋章最多,还立过特等功和一等功呢!他1943年刚入伍的时候,部队要打游击战,一晚上要换好几个地方,为了节省打背包的时间,大冬天他把棉裤的一条裤腿脱下来,两条腿伸到一条裤腿里,另一条裤腿就垫到脊背下当褥子,他们就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白天打仗晚上学习,真是不可思议!和老爷爷们相比,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和甜蜜啊!

老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感染了我,他们艰苦卓绝、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激励着我要加倍努力学习!战争时期,战士们的武器是手中的枪,而我们小记者的武器就是手中的笔,让我们握住手中的笔,把这种宝贵的“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征文篇8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傲骨,这是勇敢顽强的红色精神。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一路走来,红色基因一直在传承着。

从前,革命烈士们的红色基因叫做红军精神。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越是困难重重,就越要迎难而上,越多艰难险阻,就有越多的胜利。而最可贵的就是这胜利的来之不易与胜利背后的艰辛。其中,过草地就是行军路上最煎熬的时期之一。

持续的饥饿与长途跋涉让意志顽强的战士也难以抵抗身体的疲惫。起初,战士们还有出发前准备的青稞麦,但是青稞麦只能一颗一颗数着吃,不经饿,难消化,草地还没走完一半,就没了粮食。为了生存,红军战士们只能依靠挖野菜,吃草根,啃树皮,甚至煮皮带吃来充饥。虽然红军过草地是在八月,但是草地昼夜温差大,正午还骄阳似火,夜里却让人冻得瑟瑟发抖。无垠的草地没有路可走,处处都是沼泽泥潭和深浅不一的河流。有时,暴风雨的突袭让原本就难以前行的草地蒙上了一层灰色。聂帅在回忆录中写道:过草地那些日子,天气是风一阵雨一阵,身上是干一阵湿一阵,肚里是饱一顿饥一顿,走路是深一脚浅一脚。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和生存条件之下,红军战士们用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战胜了自然的力量,从一望无际的草地里走了出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他们心底的红军精神是无私的!是伟大的!这就是他们拥有的`最炽热的红色基因啊!行程万里,崇高的革命理想在前行,红色基因也在长征的路上传承着,在建设美好新中国的路上传承着。

几度风雨,几载春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地书写了光辉的历史。从前的烈士们用他们的汗水与鲜血为我们铺就了实现中国梦的路,现在的我们要继续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走在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路上。如今的中国正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正在大踏步走向美好生活。在这个新时代,群众的问题有了解决,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一线工作者创造力与行动力十足……红色基因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从前的红色基因给予我们前行的动力,新时代的我们,应传承红色基因,加入属于新时代的新鲜力量。敢担当,有作为,再创新。勇于担起自己肩负的责任,有一番自己的作为,不断创新,展现新时代的我们应有的精神风貌,成为一名优秀的时代新人。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在祖国欣欣向荣,高速发展的时刻,我们要刻苦学习,勇于拼搏,自强不息。幸福不会空降,梦想需要奋斗,把握新时代的新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脚踏实地,努力奋斗。走在新的征途,不忘峥嵘岁月,争做时代新人。历史的车轮从未停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红色基因让华夏儿女成为每个时代的传奇,在每个时代里的时代新人都传承了那传奇的红色基因。

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一直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流淌着,传承着。

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征文篇9

合上书本,《胡杨赞》中那句“屹立大漠中的胡杨啊,你用伟岸的身躯挡住风沙”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让罗布泊的景象一次又一次在我的眼前浮现……

在那里,林木葱茏,水清如镜,碧草连天,鲜花遍地。天空中有翱翔的雁阵,湖畔旁有休憩的鸟群,草原上有承欢的牛羊,放眼望去,到处是一片绿的海洋,沁人心脾,无边无际——可是,这一切,现在都被叫做“曾经”。

由于人类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直接导致了湖泊的干涸,水流的枯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这里曾经水蓝草绿的绿洲,变成了一片漠漠黄沙,不见一个人影,难觅一只活物,有的只是偶尔风吹沙后露出的一两根动物白骨,满天飞沙中,就连飞鸟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然而,就在这让人无奈失望悲观消极颓废的无边沙海中,却有一抹绿色,绿得让人眼睛都倍感清爽,让茫茫黄沙都顿现生动。这是一抹用尽全身力量释放出的生命的绿色,这绿色精美绝伦,无与伦比,你看,它的每一片叶脉都盛开暖意,每一个枝桠都挂满阳光,哦,这就是胡杨!在黄沙漫漫的大舞台上,前世一千年的等待,今生一千年的.伫立,倒下后一千年的寂寞来生,胡杨用自己三千年的修炼站立成沙漠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成为屹立在中国西部不死的精灵。当万物枯朽,天地昏暗,他们却依然凭着自己的坚韧和顽强默默地坚守在黄沙之中,成为抵御风沙、铸就绿色的守护神。

于是,我想化作罗布泊的一棵胡杨。

作为一棵胡杨,我要深深扎根,与伙伴们同心协力,组成一道绿色的长城,在黄沙肆虐的罗布泊蔓延成一片绿色的海洋,让生命的绿色重新成为罗布泊的主题。这样,人们就可以在明镜般的湖面尽情泛舟,沙鸥翔集,鱼翔浅底,到处流淌着的旺盛的生命绿意。忽高忽低的草丛间,牛羊与野马作伴,青蛙与蟋蟀齐鸣。每当夜晚来临,牧民们与来自远方的客人围绕着篝火,纵情地轻歌曼舞。

作为一棵胡杨,我就是成为中国西部的一个守卫者,希望未来的一天,我可以驻扎在西部,为这里的发展,为这里的环境献上一份力,我虽无法同“屹立大漠中的胡杨”一样“伟岸身躯风沙挡”,但我愿献出自己微小的身躯,为西部的环境建设做一些微不足道的贡献,即使只是多出一片绿,也会让我欣喜若狂。

茫茫沙漠,我将与胡杨并肩,呐喊出我心中的中国梦——做一个西部环境的建设者。

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征文篇10

清明,阳光正好。拾阶而上,一步又一步。台阶的尽头,汉白玉的墓碑直指秋日的天空,庄严肃穆。云居山顶,浙江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十四岁的我,举起右臂,向着烈士们,敬了一个队礼。

我们从小就学历史,但在革命烈士纪念馆里,那沉甸甸的先烈们的事迹才真正鲜活起来;在《百年潮涌·红星闪闪放光彩》里,那沉甸甸的事迹才闪耀成了百年历史,让人热血沸腾。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开天辟地”到“改天换地”;从“中国梦”到“世界梦”:所有的努力都凝结成了“中国”二字。

《百年潮涌·红星闪闪放光彩》里先烈们的故事轰轰烈烈。烟雨南湖,红船,开启了百年征途。硝烟中,为国捐躯的身躯倒下了,又有人站了起来,前赴后继,从未间断。钱壮飞牺牲在长征途中;刘英战斗在监狱里;金耳世留在了上甘岭……这些英勇的浙江儿女涌起了钱江潮最勇猛的浪头。

《百年潮涌·红星闪闪放光彩》里改革者的故事轰轰烈烈。“鸡毛换糖”的叫卖声带着我们进入了改革的春天。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和杭州的阿里巴巴一起告诉我,作为一个浙江人,我的身上早就有了“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稻香、花香、茶香,甚至书香都在新农村汇聚,“美丽乡村”“未来村庄”带给我全新的认知,“稻花香里说丰年”原来如此可爱。

百年之后,新时代的祖国大地上,守卫者的故事也轰轰烈烈。祖国的领空里,王伟用生命谱写了什么是“神圣不可侵犯”。抗疫战斗中,钟南山爷爷的背后,是无数身穿白大褂的00后小哥哥小姐姐。满是勒痕的青春脸蛋上,洋溢的是责任与使命。年轻的我们,正在用实际行动接过先辈们手中的旗帜,用汗水与奋斗浇灌“复兴”之花。

十四岁的我,怀抱鲜花,畅想未来。站在云居山顶,一面,西湖碧波荡漾,如诗如画;一面,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我的家乡杭州,越来越美。那年G20,让全世界认识了杭州这颗明珠;今年亚运会,又会让世界看到充满活力的杭州。十四岁的我,懂得滚滚历史车轮里,唯有精神永存!革命精神、民族精神是我此生的脊梁,打不断也压不垮。“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春于我,责任在肩,新时代的年轻人,我,时刻准备着!

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征文篇11

敬爱的许晓轩烈士:

您好!

今年是20_年,我是一名杭州的中学生,虽然与您为革命奋斗的年代已相距近百年,但您的光辉事迹仍深深鼓舞着我们。“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当读到您在狱中高举双手,向战友告别,然后以大无畏的精神从容就义的故事时,我的心中澎湃起万顷碧涛。

第一次认识您,是在《红岩》一书里。以您为原型人物之一的许云峰,被捕前是中共刊物的主编。在狱中,面对敌人肉体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摧残,许云峰岿然不动,还在狱中秘密成立党支部。在暗无天日的地牢,他循着狱中的砖缝,赤手为同志们挖通了一条通向光明的地道。可就在期盼已久的光明普照大地前夕,他英勇就义。虽然读《红岩》这本书时我还不知道您就是许云峰的原型人物之一,但书中主人公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令我钦佩不已。

第二次认识您,确切地说是接近您,是参观重庆白公馆。数十年后,这里树木蓊郁,游人如织。但近看,墙上大字书写的反动标语,仿佛又将我拉回那黑暗的岁月。“优待室”的墙壁潮湿阴冷,地板坑坑洼洼,不难想象当年这里腥臭难闻、鼠蛇横行的景象。我正在沉思之时,忽然,讲解员指着院角的一株石榴树说,这是您当年种下的。望着这棵苍翠繁茂的石榴树,我明白了,像您一样的共产党员即便身处困境,也积极乐观,相信革命信仰一定能够开出鲜花、结下硕果。这棵茂盛的石榴树,就是对红岩忠魂最好的诠释。

第三次认识您,是在电视节目上看到后人朗读您在狱中写给妻子的信。您的信里,有对小女儿的疼爱,有对妻子的担忧。您对妻子说:“多关心孩子,少记挂我,把希望多放在孩子身上。”您劝妻子向前看,因为那里有您迎着阳光走去的背影。这不仅是一封家信,更是您对革命信仰的表白,对家人的牵挂,对下一代的殷殷嘱托。

敬爱的许晓轩烈士,您和您的战友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为建立新中国始终冲锋在最前线;现如今,我和我的同学发出“强国有我”的誓言铮铮,坚守理想,担当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学习,不懈奋斗。有了你们,无畏的革命者和无惧的牺牲者,中华民族不再任人宰割;有了我们,无私的奉献者和无悔的爱国者,华夏大地必将诞生一个又一个奇迹!

现在正值春天,阳光明媚,暖风习习,鸟儿在窗前歌唱,厨房里飘来饭菜香。这些平凡的幸福,是您,以及像您一样的无数先烈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相信也是你们所期望的吧!今天,我们正读着您的故事,传承着您的精神,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敬爱的许晓轩烈士,在此,请让我代表千千万万生活在新时代的中学生,给您深深地鞠躬!

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征文篇12

历史的时针倒流,黑白的影像闪过:呐喊着的学生,冲锋陷阵的战士,昏黄灯光下的共产党人,身披白衣的抗疫天使……是什么牵住了我,静静地,伫立在烈士碑旁。

那是一群可爱的青年。他们满腹经纶,侃侃而谈,他们向往世界,憧憬未来,他们干净地像一朵白花。当脚步踏上街道,“还我青岛”的呐喊响彻云霄,他们的眼神坚定,骨子里的倔强告诉他们,绝对不能输。但枪声还是袭击这些孩子们,血色的花朵绽放在胸前,他哭了,是钻心的疼,他笑了,因为在枪声响起的那一刻,他们就赢了。如此亮丽的年纪,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执着,我凝望着,泪如雨下。纷乱的年代,无声地掠走了他们的青春。李大钊先生说:“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历史的使命,那是要莫大的勇气与超出常人的毅力。我想,青春不只是年华,更是他们的态度,他们把对中国的态度留在了青春里,用鲜活的灵魂,换取中国的青春。

那是一张张紫色的脸庞,满天的大雪拥裹着他们,雪透过衣衫,温润的皮肤将雪溶化又很快结了冰。埋伏在山顶上,他们不敢出声,嘴里吐出的雾气,悠悠地,他看到了他的战友在晨光里向他招手。他默默闭上眼睛,挂起嘴角的微笑。在梦里,战斗结束了,革命成功了,家人团聚了。他们在雪地里扎了根,他们在地下牵起了手,各自说着内心的愿望。我闭上了眼,冲锋号就在我耳边吹响,厮杀战火一幕一幕从我眼前闪过。是啊,没有一颗拳拳之心,始终是漂泊的浮萍,爱国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一个个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的人,用红色的灵魂,谱写中国胜利的赞歌。

那是昏黄灯光下奋力书写的姿态。匍匐案前,他们从未停止,也不敢停止。他们心疼这乱世,但纵使遍地哀鸿满城血,也无非一念救苍生。不能从戎,便化笔为剑;不能直面应敌,便藏身地下,秘密地联接起中国的脊柱。中国共产党让沉睡在东方的巨龙睁开了眼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负重前行,他们用永恒的灵魂,注入中国的血脉,让中国冉冉升起。

那是披着白色斗篷的身影,他们穿着防护服,拿着仪器用微笑和勇气抗击疫情。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是一份责任,让他们走进没有硝烟的战场。国有需,我应召,没有一场疫病可以将这灼灼赤心浇灭。“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没错,新时代的我们,要立下青云志,涵养硬功夫,练就宽肩膀,勇挑千斤担,永立潮头,建功立业,用纯洁的灵魂,化作中国隐形的翅膀。

久久伫立在碑前,责任与使命在我心中发了芽。他们的灵魂,燃烧在中国,他们的灵魂亮出民族复兴的火光!

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征文篇1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一年梅雨时节到,空气中无不散发着潮湿的气味,而在这丝雨纷飞的时节里,我们迎来了一个沉重的节日——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祭奠逝者的传统节日。很多中国人在这个节日除了祭奠自己的祖先及亲人,心中还时刻铭记着,几十年前在那场巨大的劫难中不幸牺牲的千千万万英雄们!

1931年,骇人听闻的“九一八事变”在九月八日的东北打响,东北正式进入抗战状态;1937年7月7日,标志着中华民族正式开始全民族抗日的“卢沟桥事变”打出了第一声炮火,华夏民族正式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八年抗战之中。

而在这时,成千上万的英勇之魂挺身而出,甘愿以血肉之躯筑成保卫国土最坚实的堡垒。

华夏儿女,自当不息!

杨靖宇当年也是英勇抗日分子的一员,在共产党部队期间曾为党作出过巨大贡献,而他最让人铭记的,不是他那赫赫战功,而是他那坚韧不屈、顽强到可怕的精神力量。

杨靖宇同志在牺牲的前五日,曾被日军的“追击队”围堵到一片小树林内,日军曾逼近到他身旁五十米处喊话劝降,可他依旧宁死不屈,最终在零下二十摄氏度,没有任何粮食供给的情况下,与日军周旋了五日之久后,被一颗子弹击中胸部,不幸牺牲。

在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十分好奇杨靖宇是如何在没有粮食供给的情况下,在如此严寒的天气中与他们周旋整整五日的。于是日本军官便下令将他的胃部剖开,而在将胃部剖开后,在场所有日军都震惊了,只见那胃中,竟只有一些草根和棉絮!事后,连日本军官都不禁感叹道:“他虽然是我们的敌人,但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看哪,这钢铁般的意志,这大无畏的精神,这英烈无比的灵魂!

而在这场巨大的劫难中,涌现出过无数个如杨靖宇一般拥有铁铸般英烈之魂的中华儿女,是他们那一具具血肉之躯和那钢铁般的魂魄,才守下了我们这广邈无垠的华夏土地!

“生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中华民族的英勇先烈们啊!他们以身,保家国;以魂,示四方!

他们的英魂,永远在这神州大地上,看着中华民族一步步走上伟大复兴之路!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战士英魂,永垂不朽!

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征文篇14

中国,自古以来便不是一个缺少战争的国度。从前,只是自己人的内战,为了争夺地盘、权力大打出手,死伤无数。而随着时间的走动,慢慢地挪到了铭记于国人心中的那段,血流成河的历史。

在这段历史,中国在众多国家中最是饱经风霜,被折磨得遍体鳞伤。那时的中国人,皆是案版上的鱼肉,异邦异族人人都可来割一块走。那本就积弱的中国在腐败的清政府带领下退一步,而后的一步步退让,诺大的国家被列强瓜分得残破不堪,被迫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我们怎么会服,自古以来一直被外界称为强国的我们,凭什么要背上“东亚病夫”的称号。而奋起救国的,定然少不了那些领袖人物。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等。这些不是少数,他们呼吁国人站起来,他们全国各地传播救国思想,不惜一切将我们的国家从水深火热中拉出来。

革命战争年代,其中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

狼牙山五壮士,与日军奋力拼搏,打到强尽粮绝,靠着用石头砸硬撑到了日落,最后为不落敌军手中,五位英雄毁掉枪械,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悬崖

三位壮士当场牺牲,还有两位被树枝挂住躲过一劫

有的英雄年纪甚小却也为国捐躯,像刘胡兰当时还未满十五周岁,被敌人抓住却丝毫不畏惧,只一句话“我咋个死法”

还有那年仅十九岁的董存瑞,因一颗雷丢不进敌方碉堡,军队无法前进,作为团队中的一员,他以身运送炸弹,最后与敌人和碉堡同归于尽

还有杨靖宇,日本讨伐队将他包围在小树林中欲活捉他,可谁想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并且断粮的情况下支撑了半个多月

后敌军将他的尸体解剖后发现,他的肠胃中只有草根与棉絮,日本军官也被他深深折服,破例为他举行葬礼

其实先辈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不是机器。但为什么他们可以如此拼命?因为,他们是中国人。他们心中明白,今日的牺牲绝非白费;他们的血肉是新中国的城墙;他们不会被遗忘;他们是红旗上的一点,而无数先烈便是组成五星红旗的重要部份。

鲁迅先生曾说“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所有为了守卫国家而牺牲的烈士们,他们的精神永远长存,铭记于我们心中。我们不会遗忘,将身体里的红色基因流传下去。不为自己,为祖国!

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征文篇15

冰天雪地,白雪皑皑,一群志愿军战士在长津湖区域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他们是英雄,他们是烈士,他们是我们祖国的骄傲,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靠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这部电影就是《长津湖》!是一部有着红色精神,充满着正能量的电影。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在那里志愿军战士们进行了长达20多天的激烈战争!

朝鲜半岛的寒冬季节,是真的要把人冻得剥掉一层肉!志愿军战士们在战场上吃着能把牙硌掉的冻土豆,就这,还是现场上的稀缺物资,更不要提极难运输的棉衣!所以就会有那一幕,令美国将军、令全世界军人都不禁赞叹的一幕:冰天雪地里,一排排冻上的冰雕战士庄严肃穆,不等到冲锋的号角,决不能暴露在敌人的视线里!这已经不仅仅是一场比较武器装备是否精良的战争,那个时候,中国志愿军——战场上最可爱的人们,他们拼的是心志!拼的是忍耐,与最后一定要取得胜利的决心!

我敬佩李晨叔叔饰演的余从戎,敌机使用了燃烧弹,为了不让队友们受伤,主动开枪吸引飞机的注意力,敌机的火舌喷向余从戎,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朝队友们默默敬礼:“兄弟们,再见了。”余从戎壮烈牺牲的那一刻,我的心被刀绞一样难受,民族危亡时刻,毅然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就是余从戎和战友们所爆发出来的最大勇气!这样的精神十分值得我学习。

人生如战场,我们在学习中也应该这样,遇到不同的难关、险关,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这样才能战到最后一刻,即使失败了,你也仍然是成功的。

影片《长津湖》时刻教育着我要成为充满正能量的爱国青少年。我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成为国之栋梁,保卫祖国。同学们,让我们满怀着这样的愿景奋力前行!

    2197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