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一篇高分作文
随着高考脚步的不断逼近,考生们的精神也进入了最紧张的状态。到了此时,大部分人都认为,就算其他科目还能继续努力,但作文要想增分难度太大。因为到了此时,语言表达、词汇、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已基本定型,要想再有明显的提高几乎是不可能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谈谈怎样写一篇高分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一、高考作文的定位
高考作文是应急性作文。所有的应试作文(即考场作文)由于时间、环境和背景的限制,都只能是应急性作文。以高考作文为例,时间只有一小时左右,环境是壁垒森严的考场,背景是决定人生命运的抉择,写出来的就只能是急就章。急就章之于精品文,就如快餐之于美食,搪瓷杯之于紫砂壶,龙山公园之于苏州园林。
二、高考作文的本质
由高考作文的应急性质可见,不管教育家们是有意栽花还是无心插柳,也无论师生们是热情相拥还是冷眼相对,要求学生一个小时写出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文学价值就决不应当放在期待的首位。中国高考几十年了,还没听说哪篇文学名著是诞生在高考考场上的。
这个结论或许会让喜爱文学的师生怅然若失,但我们也不必因此而如丧考妣。它关上的是一扇窗,打开的却是一扇门。一个小时之内,面对一个话题或命题,思考几分钟后开始写八百字左右,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显而易见,这样做的意义侧重 于训练我们用简约的文字来表情达意,来陈述我们的思想。这八百字,如果用口头表达,大约就是六七分钟。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的学生时代是为社会实践做准备的话,高考作文(也包括一切考场作文)的社会价值就在于:训练学生们在简短的时间内,用简明的语言把某种思想感情、价值观念向特定的对象表述清楚。
对于学生来说,走上社会以后,这样的场合是很多的。比如向单位领导反映你的态度,与朋友同事交流你的看法,跟自己的亲人传递你的感情。能不能把你的意思说得清楚、说得精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在学生时代写考场作文而不是写小说或者诗歌的能力。
弄清楚了这一点,在考场作文中执着地写唯文学化作品的学生就会大大减少,语文科代表高考语文不及格的现象也会大大减少。
在我看来,如果一定要做出选择的话,在现实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表述应该比文学的表述更有价值。
三、高考作文的特点
这需要从三方面来看。
1.从出题者的角度看。
出题者拿出一则材料、一个话题甚至一个命题,写作 者(考生)就必须针对它说清某个道理,或表明某种感情;用课标的话来说,就是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其中,确实存在着一个“不公平”的现象:材料、话题或命题是由出题者提供的,考生们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表述,属于“被考”的对象。但这种“不公平”,对于全省所有考生来说又是公平的,因为大家面对的是同一个问题。当然,这时候出题者的智慧是备受考验的:怎样的题目才不至于太宽泛,例如“生活”,怎样的题目才不至于太狭窄,例如“失败是成功之母”,怎样的题目才不至于太武断,例如“爱如潮水”,怎样的题目才不至于戴着隐形的镣铐,例如“诚信”。
2.从写作者的角度看。
考生们要针对出题者的作文题说清哲理或表明感情。
这里的“清”和“明”很重要,否则就会犯下“主旨不明确”的大忌。价值观是一篇文章的基础,“文以载道”的“道”,指的就是这个。无论侧重于说理还是言情,都要(最好在一篇文章的开头)把观点表述清晰。
同样地,在观点清晰的基础上,文章的结构也应清晰了然。(文章开头)表明了价值观后,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就应当对这个价值观进行表述。在一般情况下,能够以议论文的方式进行层次分明的条分缕析,或者以记叙文的方式进行阶段分明的叙述,则结构是最为清晰可见的。
总而言之,对于写作者来说,无论是价值观的表述还是结构的安排,都应以清晰明白为第一要务。
3.从阅读者的角度看。
这里说的阅读者,指的自然是阅卷者,也就是我们高考改卷的老师。这个阅卷者有其特殊性,就是他的身份是特殊的、时间是特殊的。这里先说阅卷时间的特殊性,阅卷身份特殊放到文体部分阐述。
时间特殊,指的是阅卷时间有限。众所周知,高考阅卷是要赶时间的。阅一份考场作文通常是一分钟左右,改得快的老师阅一份卷有时候甚至只用二三十秒。这就要求我们的考场作文具备明确的主旨、清晰的思路、雅俗相宜的文采。
综上所述,高考作文的本质是围绕某个话题或命题,情理交融、主旨明确、结构清晰、文采宜人地表述某种哲理或感情。
四、高考作文的文体
在高考考场上,议论性的文章是比较合适的。但这里还有几点需要强调和补充说明。
1.议论性文章要注重文体特点。
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这看似老生常谈,实际操作起来,却存在种.种误区或缺陷。比如论点的表述,很多学生以为话题就是观点, 实际观点却含糊不清,甚至完全没有;比如论据,很多学生天马行空口若悬河,写完了才发现(甚至没有发现)整篇文章连一处论据都没有;比如论证,很多学生有论点,有分论点,也有论据,却没有论证过程,论据的使用变成了材料的堆砌。这些都是议论文中值得注意的硬伤。
2.议论性文章不等于政论文。
有些师生误以为所谓的议论文就是政论性文章,观点须严肃、材料须高尚、文句须刻板。这是一个大误区。事实上,能够把议论文写得有文化、有文采,才是真正的好论文。例如以古今文化人物为素材来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念,由于这些人物思想卓绝高远,诗文优美奇趣,与语文教学使命息息相通,在表达清楚价值观的前提下,是最容易展现考生的素养和文采的。从阅卷老师的角度说,也最喜欢看到这类境界高远、文采斐然的文章。
3.记叙文体须区别对待。
在我看来,记叙类文体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故事性强的,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这种记叙文虽然以第一人称来写,穿着记叙文的外衣,性质却接近于小说甚至戏剧。写这种记叙文,本质上相当于进行文学创作,而上面的论述中已经提过,考场作文应该尽量避免文学创作,所以个人不赞成写这种记叙文。第二种是以议带叙、以叙辅议的,以自己的成长阶段或历程来表明某种价值观,叙述内容以概述事件或心路历程为主,相对于前一种记叙文记叙手法浓墨重彩的工笔细描,这种叙述方式更像是疏疏朗朗的简略勾勒,整篇文章仍然有明确的主旨、清晰的结构。
需要补充的是,即使写记叙文,也决不妨碍在文章开头用第一句话把文章的主旨写出来。
4.新奇险怪文体不足取。
这一点主要从阅卷老师的特殊身份来分析。阅卷老师一般都是一线的语文老师,也就是我们。我们的理解欣赏水平,略高于一般知识分子,包括其他学科的老师,但又略低于作家和评论家。从这个角度说,考生作文写得太差当然不可取,写得太好(例如像《河的第三条岸》那样太含蓄的作品),却也不容易受亲睐。高考满分作文固然是我们的梦想,但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求满分铤而走险,一味求新求怪,只能是“一人功成万骨枯”。君不见,写成《赤兔之死》《士运论》这样的高考满分作文的能有几人?而且即使是这两篇作文,也备受非议——《赤兔之死》写的似乎是忠诚而不是诚信,《士运论》则被王立根老师指摘逻辑颇有混乱之处。这样的作文获得满分有其相当的偶然性——首先,我们考生中能写到这种水平的学生本身就凤毛麟角;其次,它们中的大部分未必会被高考阅卷老师认可。所以,对于目前“一卷定乾坤”的高考现状而言,我们要追求的是文体“中规中矩”的高分作文而不是“新奇险怪”的满分作文。
五、高考作文的训练
1.提取观点。
观点即主旨,是作者在文章中必须表达的价值观。价值观无非“情”“理”二端。一般来说,传情偏重渲染铺陈,说理则强调哲理思辨。当然,这里的“理”和“情”虽然在一篇文章中有所侧重,但并不是势不两立的,而应是相辅相成的——高水平的作文本来就应当是情理交融的好文章。在晓之以理的过程中,还应动之以情;在以情感人的交流中,不忘喻之以理。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一开始就要养成在作文题目上方写出本文观点句的习惯。长此以往,“文章要体现明确的价值观”的观念才会深入学生内心。
2.安排结构。
要说清楚某种思想观念,在有限的字数内,并不需要太复杂的结构。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等。相对于整篇文章来说,层进式比较难掌握,而总分式则清晰易懂。
层进式一般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安排写作顺序。总分式则是开头总提观点与主体部分运用并列式的结合。在运用并列式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并列的内容不可完全类同,毫无层次区别。例如赞美身残志坚的人,第一个例子是杨光,第二个例子是黄阳光,第三个例子是张海迪,看起来很丰富,其实三人一面,很空洞。二是并列的内容毫无联系。例如写“前行的力量”,有篇文章的三个分论点分别是知识、坚韧、信仰是前行的力量。风马牛不相及的三样东西凑到一块儿来了。有一篇作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它以“人生观念是前行的力量”为观点,结构安排是:一、孔子尊礼重教的入世观念,是斯文扫地战乱频仍的年代前行的力量;二、庄子超凡脱俗的出世观念,是名利熏心趋权若鹜的年代前行的力量;三、王维行走于入世与出世之间,是莫衷一是信念迷茫的年代前行的力量。这样,结构的安排并列中有递进,同时又很好地为总观点服务。
在作文训练中,可以把作文提纲作为一个专题来训练。
3.积累与运用素材。
不少考生对老旧人物素材的使用很头疼。一般来说,妇孺皆知的例子(如三个小板凳)不可作详例,只可作略例甚至不用。别人一知半解的(如朱庆馀与张籍的对诗)可作详例。 常见人物的常见例子(如苏轼的乌台诗案)不可作详例,常见人物的不常见例子(如在《拥有阳光》中赏析苏轼“山头斜照却相迎”的诗句)不妨一用。总之,素材运用的总原则是新鲜而贴切。
学生常常感叹素材积累不够,其实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像庄子、苏轼这样的大家,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真正走进去,素材是取之不尽的。作为老师,应该每周为学生准备一份相应完整的、专题化的素材,以便学生阅读吸收。
4.积淀文采。
文采的积淀,大致可以通过四个环节来完成:阅读、摘抄、实践、修改。阅读的来源很丰富,可以是课本的,可以是学生自己找的,也可以是老师印发提供的。摘抄是学生摘录抄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老师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实践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模仿甚至局部摘录运用曾经抄写过的内容。修改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反复推敲磨合,让句子达到完美无缺的程度。
当然,要注意的一点是,文采永远是为主旨服务的,决不可以辞害意。
5.练习书法。
作为一种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从而又直接反映在语文试卷(尤其是作文)中,学生的书法水平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这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首先要有这方面的兴趣与信心,其次要有胆有识,敢于把它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最后还要做到长抓不懈。
这个问题放在最后说,是因为它最不受重视。但或许也正因为它最不受重视,它才最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