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努力但是成绩无法提高
有的学生上课做笔记相当认真,为什么成绩还是不理想?有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回家也做题了,为什么还是拿不到高分?这往往令考生家长感到很困扰,为什么每天做作业做到很晚,学习认真努力,成绩却依旧毫无长进呢?
其实……很有可能是犯了这4个错误。
一、课前预习无主次
一般来说,老师都会强调课前预习是学习新课的重要步骤,于是认真的孩子牢牢地记在心上,每次上新课前,都会认真地把书摊开翻看。
尽管如此认真,但是收获却不大,甚至和没预习过的同学的听课状态差不多。问题就在于这里:
有的考生看似很认真,却只是把书翻了一遍——看了等于没看!
有的考生预习没有重点,只看自己会的,跳过自己不会的——半知半解!
有的考生预习并记录下了问题, 之后也不求解——为了预习而预习!
这些考生的提前预习看似比绝大多数人抢占了先机,实际上反而可能是原地踏步。
没有效率的预习何谈进步!所以,要想预习有效果,正确的预习参考方式是:
先将新课从头到尾粗看一遍;
初步了解讲的内容后,再进行第二遍的细看;
遇到不懂的,先看看是不是旧知识,及时巩固复习,如果是新知识,在不懂之处做个小标记,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弄懂;
最后,可以尝试着做做课后练习,测试一下自己的预习效果!
几个步骤做下来后,才算是真正完成一次预习!只有细致的预习,才能让考生的认真真正用到实处,付出才有所回报!
二、课中听课只顾记笔记
“请各位同学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每次上课,小简老师都要提醒好几遍,才能把一些走神状态的学生带回到课堂上。
可是有些整节课都很认真听讲的学生,明明上课笔记记得比别人多,字又漂亮又工整,不走神不犯困,成绩却依然不理想?
观察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这类学生虽然记笔记很认真,但却只是一味抄笔记,只顾笔记是否完整、漂亮,忽视了老师上课的讲解,记笔记的时间也影响了思考问题的时间。
正确的听课方式是,老师的思路永远比笔记更重要:
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紧跟老师思路,笔记先放一边,先听懂再根据记忆记下笔记不难;
当老师进入下一个题目时,赶紧切断与上一题的联系,不要自己沉浸在上一题的思考中无法自拔,容易错过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争取在空隙时间里,把没记下的笔记补上或者课后再借其他同学笔记。
三、课后不做题
很多学生有个大误区,上课认真听,以为自己听懂了,看过习题的步骤就认为自己知道该怎么做题,就完事了。
其实不然,课上听懂了,课后却没有动笔练习,学会的知识就不能融会贯通,一遇到复杂些的题目,就不会做了,所以考试总是拿不了高分。
所以,课后时间应该多做题:课本上的知识点就那么多,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出题老师怎么变化着出题,试卷里考的知识点就那些。所以,多练习才是王道,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后,题目自然而然就会解了。
四、做题爱翻书看答案
有的考生在做题的时候,有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是边做题边翻课本,比如做到某道题,忘记了公式把书本翻开看一下,或者忘记了某个解题步骤再翻开看下。
有的考生更是过分,答案就放在一边,看一眼写几下,还自然而然当作是自己思考解出来。如果没有答案,解题真的能这么顺利么?不能。
虽然对着书上的知识点或者看着答案把这题做出来了,但是下次再遇到很有可能还是不会,成绩提高又从何谈起?
其实,正确的做题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先把今天学习过的内容记在脑子里后再做题;
如果做题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知识点没记住,需要翻书也很正常,但是先思考后再翻书;
等到学习变得深入,一定要戒掉依赖书本,学会自己解题,考试的时候才能正常发挥。
写在最后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缺一不可。
同理,在成绩提高上,课前预习、听课、课后练习,同样需要这三到,才能真正找到学习上的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