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二年级语文能力
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其语文学习能力得以提升的关键,也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小学二年级语文能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培养小学二年级语文能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如何培养小学二年级语文能力
(一)家长应该增加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
二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尚小,课外的时间也基本在家庭中度过,所以家长应该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着重对其的课外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和孩子共同阅读一本课外书籍,阅读后一起讨论与分享,记录孩子在该次阅读中的收获,包括学会的生字词、阅读感受等。如此,在家长的亲身参与中,增强与孩子的互动,也能及时准确获知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等情况。
(二)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其中写得好的字、词、句进行摘抄和背诵,以此方式培养二年级小学生基本的语感和阅读能力。
(三)丰富阅读内容和形式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小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其课外阅读能力,必须从根源出发,培养其对于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同时,应该选择二年级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指导,另外还应该在尊重和了解他们的基础上,将课外阅读寓于游戏玩耍中。例如在阅读写植物的文章前,可让小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和观察该植物,让其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想法,再去阅读文章,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顺利帮助其理解和学习该文章,也从中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鉴于小学生爱玩的特质,也可选择一些关于游玩的文章,以此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四)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成年人对其的赞扬与鼓励会极大地满足其自我效能感,这非常有利于促使其自主阅读。因此可以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他们的阅读情况进行整体的了解,做出适当的评价,例如对于孩子的进步给予“代币”奖励,即以小奖牌作为奖励,在累计获得若干奖牌时,可兑换一次实际性奖励。由此激励孩子去阅读,也让其深切领悟到经过自己努力获取收获的快乐,最终使其真正愿意自主进行课外阅读。
小学二年级观察写话能力如何培养
一、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二年级的看图写话,就是要求小学生首先要学会用眼睛去看,去观察,这是最基础的。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方面的能力都比较欠缺,看图的时候不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者是一定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当首先教会小学生如何去“看”,去“观察”。让小学生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去发现信息,比如图中所表达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等做到清楚的了解,这样,稍后才能把自己所看到的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小学生在看图的时候,要弄明白图中所想表达的内容,比如,图中的人物都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学会概括认知的能力,另外,就是指导小学生学会观察图画背景。在看图时,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者是方位去观察,比如由远到近,由上到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内容与图画内容相关,还要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等等。长此以往,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非常有助于小学生看图写话能力的培养。
例如,让小学生观察一幅春天小朋友在郊外放风筝的情景图。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观察的时候,可以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来观察,远处的天空中有什么,近处的景物又有哪些,都有谁在干什么,他们脸上的表情又是怎样的……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然后再写出来,这样的引导,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合理优化小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教学中,教师首先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培养小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有的小学生通过看图,可以把图中的意思表达清楚,只不过运用的语言比较单调,图上有什么就说什么,内容写出来也比较枯燥,缺乏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如果加上一些想象的句子,那么,写出来的内容就会感觉“有血有肉”,比较充实。
例如,教师给出一幅学生们打扫卫生的情景图,有的在洒水,有的在扫地,有的在擦黑板,还有的在擦玻璃……在小学生们进行看图写话的时候,就这样根据图示表达出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不过有点单调的感觉,如果让小学生们发挥想象,根据小学生们的表现写出几句描写他们心理活动的句子,内容看起来就比较“活”了。再如,在小学生观察植树情景的图画时,按照一定的顺序,根据图中小学生们的表现运用恰当的语句写出来,然后再观察,不远处的枝头落着几只小鸟,可以鼓励小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小鸟叽叽喳喳的叫着,像是在跟植树的小学生们说着什么……这样的话,就给写出的文章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因此,在小学生看图写话的过程中,适当的展开丰富的想象,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
三、科学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生看图写话的教学当中,语言表达是由看向写转变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小学生看图的时候,他们一定会仔细的观察图画,如果小学生观察的仔细,到位,那么,在用语言表达的时候,就比较有条理,而且很清楚,写出来的内容也会比较完整。在小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教师指导小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表达,比如,像描写一件事情的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描绘,像描写景物的可以按照方位变化的顺序进行描绘,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尽量的多使用学过的词,句来表达以及小学生求异思维的发散。同时,教师要用鼓励的话语激发小学生,比如像:这位小学生表达的很好,还有跟他想的不一样的吗?谁能够再来,表达的更具体一些,更生动一些呢?在教师的鼓动之下,一些小学生就会积极的创新思维,积极的去发言。在教师指导小学生进行了语言表达之后,接下来的写话就会水到渠成了。
四、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看图写话训练当中,写出完整的句子应该不是难事,而且,还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想象的能力。关键是锻炼如何再把内容写的更具体一些,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图画当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思维想象,进行揣摩,把事情写具体,把人物写“活”。
例如,在前面提到的小学生打扫卫生的情景图中,小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劳动,可以鼓励小学生们发散思维,他们每个人心里会想些什么,彼此之间又会说些什么呢?在实践中锻炼小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对小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如何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一、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期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人们常说的道理。事实也是如此:这些自认为“曾经遭受人生挫折”的学生,如果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自己学习的强烈欲望自然会在心中再次产生。他们有了内在的激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之乐于学习,就要想方设法确定与之适度的学习内容,以此来调动他们的自学兴趣,让他们在每次学习中能够得到满足之后对下次学习内容也充满期待。
二、教给正确的自学方法
首先,在上新课之前以书面作业的形式进行自学:
1、指导预习方法。预习要放在课内进行,一般在培养的起始阶段,每教一篇课文之前安排一节预习课,教师对学生指导的重点要放在让学生会思考会阅读上。
指导应面向全班学生,对多数学生碰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要及时帮助解决。当然,对学习上有困难、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要加强巡视和个别辅导。
2、提出预习要求。对学生的预习,教师要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要学生在预习时读通课文,要读得正确、流畅,不添字漏字、不读破句。要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有些课文有中心句,可让学生在预习时找出,有些课文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捕捉佳词警句,并对这些词句作初步的评析。
3、提供预习提纲。为了激起学生的预习兴趣,指引学生正确的思路,可以提供预习提纲,让学生看问题去预习课文。
例:《黄山奇石》一课的预习提纲:
(1)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闻名中外 形状奇特 陡峭 笑呵呵 尽管
(3)边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几种石头的名称?(用笔划出)奇石之名都与该奇石的形态有关,想想人们为什么给这块石头取这一名字?
预习提纲应精心设计,要努力做到四点:一要有针对性,针对教材的实际。二要启发性,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质疑,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三要有趣味性,对课文的预习提纲要形式乐趣。四要难易适当,一些需要教师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不要占很多篇幅。
好的提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师舍得在这方面下一番功夫。
4、预习要有检查。跟任何工作一样有布置就得有检查。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要做到三次检查。第一次是学生自学时巡视,及时指出犯错误之处和解答疑难。第二次是学生自习后,对学生的预习,按提纲检查,纠正读音和字形上的错误,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以便在教学时弥补不足。第三次是让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答疑,当学生提出带有普遍性的疑问时,可放在讲读课文时再解决,而不要急于肤浅地回答,以免学生一知半解。
5、课文学习前指导学生预习,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也帮助教师在教学时找准重点、难点,创设台阶,降低难度。
其次,训练学生掌握自学步骤。对于课文的自学可以采用“四步阅读法”进行:第一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方面读通读顺,划出生字生词;另一方面弄清记叙文的“六要素”。第二步,再读课文,复述大意。理解课文的组织方式,了解个段落间的关系。第三步,品读深入,重点领悟。找出课文的重点部分反复品读,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第四步,设问答疑,拓展延伸。
逐步解开在阅读过程中的产生的疑问,进一步了解思想主旨。这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总分总式的阅读模式,它教会学生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地阅读和理解课文,不仅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会对其学习方式的转变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后,要求学生做到读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深刻地认识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小学生在阅读时往往是读归读,写归写,想归想,读书不拿笔现象十分普遍,没有养成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因此,语文教师要督促学生做到不动笔不读书,养成读思结合的好习惯。
三、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良好的自学习惯是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关键。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会使人终身受益。小学生的语文自学习惯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即教育学生在做作业之前先复习所学知识,然后再做作业;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即反复告诫学生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因此不可抄袭别人的作业,不能不懂就问,不能知难就退;专心做作业的习惯。
很多小学生在作业时不太专心,在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伴随其他活动如边看电视边做作业、边吃零食边做作业等。这种不良行为不仅直接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后还会导致学习分心、错误百出。教育学生专心作业在家庭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极有必要;做完检查的习惯,即做完作业之后及时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错误,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五是按时交作业的习惯。这要求教师布置的作业量要适中,难易适度并且要及时检查督促,及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按时上交作业的习惯。
第二,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一是养成记课堂笔记的习惯。学会作笔记是一种重要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运用不同的符合记笔记的方法如批注、圈点、划线,并定期检查批阅。二是养成记课外阅读笔记的习惯。教会学生摘抄、剪辑、读书卡片等方法积累课外知识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三,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的自学不限于课堂内,大量的还是课外自学,各种工具书和资料就是他们最好的助手。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各种工具书如字典、网络和资料进行学习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如果对某种东西有兴趣就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去了解它,接触它,甚至深入的探索。语文阅读也是如此,如果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好得到了了解,就能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从而就能从阅读中获得许许多多的知识,对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关键是如何才能让学生自我地对阅读产生兴趣而不是硬逼出来的兴趣呢?
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教师在培养学生兴趣的时候需要注意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才刚刚接触稍微长些的课文,认识几百个字,二年级学生具有天真、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好奇心驱使他们想要了解文字这个美丽世界),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图文并茂的插图,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客观的条件。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直观上,他们对色彩和构图新奇的图画充满了好奇心。利用图画进行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的心灵在愉快的体验中成长。
例如,在上《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时,借助课本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比,针对葫芦藤上的叶子,藤上挂的小葫芦,人物的表情,学生得出不同的结论,就所得结论顺势引导他们追究其中的原因,学生就会产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就会很自主地去阅读课文,从中寻找答案。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能力。
二、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理解、阅读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动态、鲜艳的画面往往很容易吸引其注意力。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动静相宜、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不但可创设出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还能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营造出各种浓厚的教学氛围,而这些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难以做到的。小学生就对所学知识有了直观的认识,甚至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注意力也会更多的集中到学习中来,对我们的阅读教学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例如,《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在利用多媒体《黄山奇石》的教学中,我不但引导学生读文、看图、想象黄山“四绝”的几个镜头,使学生感受到了黄山奇石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明白了黄山奇石尤其吸引中外游客的原因。针对一篇文章,我们可以设计几个问题,然后把他它们展示给学生,再让学生根据问题有目的地去读文本,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可以借助字典,借助注音,也可以暂时放一放。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具体的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理解文章要义,领会其思想感情或其中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再阅读时,就会熏陶和享受在黄山奇石之神奇,景色之秀丽,意境优美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三、创设情境,个性化阅读
每篇文章都有其布局、表达等各方面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文章,教师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重点进行教学,不须面面俱到,却应扎实有效。真实有效的课堂就应该以读为主,文章只有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激起情感共鸣,真正地有所感悟。
在教学中还创设好一定的活动情境,使课堂教学处于和谐、融洽、兴趣盎然的气氛中。又如,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因为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的学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问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地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权利,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为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教师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内容,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研读,然后根据学生的爱好,如有的同学喜欢朗读,有的同学喜欢抓重点句体会句子蕴涵的意思,等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如,学生用感情朗读、画、抓重点词、动作表演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他们的兴趣很浓,产生的效果也非常好。另外,教师特别注意学生的诵读。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范读,然后用“谁能比他读得好”引起学生比一比的兴趣,激发读的动力,还用配乐读以及齐读等的方式,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达到了让学生“想读”的目的
。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进行交流讨论以及表达自己的意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学习以及把自己独到的意见、理解在全体学生面前表达出来,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也能让每一位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要让学生重在感悟,不要把学生的思维圈在一个固定的范围里。要相信、尊重、珍视小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学生。
如何培养小学二年级语文能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