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高考语文的最佳策略与方法
高考离我们越来越近,可是到这个时候了,还有些高三学子不知道该如何备考高考语文等其他科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复习高考语文的最佳策略与方法,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考有哪些语文复习方法
一、心态——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活在当下
进入高三以后,有两种状态是常见的,也是我们最需要警惕的,
一就是根本就紧张不起来,进入不了状态,这样导致的就是学习效率很低,学习成绩下滑或处于低迷状态;
二就是紧张过度,老是担心最后的结果,但是没有行动,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永远被现实和想象中的结果困扰着,最后成绩也是不断下滑。
这两种状况的学生到高考临近的时候都会严重的丧失信心,甚至产生心理上的恐惧。
我们现在的心态什么样是最好的呢?那就是“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老是为最后的结果紧张和担心是毫无意义的,因为那种虚无缥缈的假设完全是我们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我们只有把所有的用心都放在过程上,最后的结果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在人生的过程中,在现实操作中我们应该把目标分解,给自己设计发展的阶梯,按部就班的完成我们该完成的任务,这样说来高三应该“活在当下”,走好每一步,也就是说认真对待每一个月、每一个星期、每一天,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道题,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做好每一个“一”),每一步都走好了,最后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
二、知识——夯实基础、扬长补短
我们一直强调要落实基础,对于高考来说,基础知识多牢都不为过,借用一句广告词,没有最扎实、只有更扎实。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基础的落实,主要基于三个原因:
首先,没有扎实的基础,最后根本就冲不上去,到了最后大综合的时候,就会进入瓶颈阶段,漏洞百出,学习首先要抓微观,要抓细节,要弄懂弄透,做到怎么问都问不倒;
其次,现在的高考整体难度是下降的,更加注重基础的考察,如果我们基础不过关,最后高考关我们就过不去;最后就是高考的特点,高考的题是千变万化的,要考原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形变神不变,神就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方法”,我个人总结高考的特点是“主干永远是主干,热点常常是热点”。那什么是基础呢?这就一定要听老师的,要跟着老师走,不要走弯路,不要做事倍功半的事情。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落实要按部就班,不能急功近利,我们要知道欲速则不达,盲目做难题和过早做高考真题都是不合适的。
学科发展一定要均衡,要有优势科目,但绝对不能有劣势科目。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除了把优势学科学得更好之外,更主要的任务是把劣势学科给补上来,有的学生总是说自己不适合学哪个学科,我看不是,第一是心里暗示的结果,仗还没打呢就认输了可不最后就得输;还有就是对自己太温柔了,得狠一点,只要狠下决心猛下功夫,成绩就能上去,想做就能做好。
三、计划性、条理性,执行力
对于高三的复习来说特别忌讳打无准备之仗,不能无计划做事情,脚踏西瓜皮溜到哪儿算哪儿就好比是无头的苍蝇瞎撞。计划的制定要科学、实际、有效,要符合高三的规律和特征,也得符合自己的基本情况。从宏观来讲的话,整个高三一年,分为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怎么才算达标了我们得清楚。高三总共分为七个阶段:
高二第二学期下半学期全面准备阶段:心理准备,自我分析(学习状况、身体状况、生活状况)把自己看成是高三的学生,有紧张感;明确自己最后的目标,知道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清楚自己暑假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高二暑假学生自主进行全面复习:作业,为高三复习做预习作业按考试的要求做,认真改错;下学期复习时没有基础知识的障碍。
高三第一学期综合复习阶段:梳理知识、完善知识与方法体系、形成良好思维习惯(内容多、综合性强)知识细节过关(微观),构建知识体系(宏观),建立学科思想(思维方法),要善于思考。
高三寒假学习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也是两极分化的危险期每个阶段都得过关,解决遗留问题。
高三一模前量变到质变,综合运用能力训练阶段(各科知识已复习完,训练时间短)知识框架、学科思想完全建立(由套路到散打),要善于思考。
一模到二模查漏补缺,综合运用能力训练阶段,问题小题大做,知识、方法成为自己的习惯(条件反射)。
二模到高考查漏补缺,回归基础,保持心态信心十足,期待高考。
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该怎么复习
一、语文读写是关键记得卷面要整洁
高考语文的考查重点是阅读与写作,难点是诗文赏析。在能力方面,考查重点是解读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考生高考语文的成败就在于读写。
高考语文试卷结构相对还比较稳定,而且近几年题目难易度比较适中,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省份使用全国卷之后,出题更加科学,更加突出能力的考查,从往届的情况来看,谁准备的越充分,谁掌握的越牢固,谁答题越规范,谁卷面越整洁,他的高考语文成绩一定非常优异。
二、夯实基础,注重积累
虽说语文考基础,短期冲刺不如长期积累有效。但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只要复习策略运用得当,语文学科依然可以提分不少。
三、建立习题档案,反复思考研读
到了复习后期,题海战术已经不管用啦。有的同学仍在盲目做题,结果虽然题目做得多,却总在同一个知识点或是同一类题型上失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注重典型例题的总结,不会对错题进行归档整理,更没有对照自己的错题进行反思。
殊不知,失分点其实就是增分点。后期复习要注意运用不同颜色的笔对作业进行圈点批注,加强解题后的反思,对典型习题做好归档工作,并舍得花时间再次钻研历年高考试题,领会其命题风格和出题方式。
四、对照考纲说明,梳理板块框架
要对照考纲,对已复习过的知识点全面铺开,毫无遗漏地构建框架结构图,做到心中有数、不留盲点。
另外,还要对照框架结构图回忆联想——围绕这些知识点考过哪些题型,每个考点又是怎样的出题方式、解题步骤和答题方法。要把零散的习题整合成类型,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究。
五、回顾典型作文题,作文素材每日积累
针对作文,考生们要结合自己出现过的问题,把已经训练过的作文材料再看一看。
写考场作文,审题时要吃透提示语,并划出要点;注意选引材料不要照抄;尤其要注意点题、扣题;拟题避免拟怪题,要一目了然;开头不必标新立异,实际入题;结构不能一段到底,句末要加句号;字数不能少于800字,也不要超太多;最好不要在卷面上涂改。
此外,尽管高考日益临近,考生们仍要每天坚持积累作文素材。
高考的高分语文备考方法
1:得选择题者得天下
众所周知,选择题是有区分度的,会的拿满分,不会的可能就3分。得选择题者得高分,也是共识。所以考130和140的考生选择题几乎满分。
2:主观题哀鸿遍野
语文的主观题考查的就是文本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可这类题平时不想动笔,考试看天花板,怎么都扣不出几个字来,写满答题空也不在得分点上。所以每次模拟考拿到成绩单时,几家欢喜几家愁。
3:作文基准分上下跳跃
高三总复习中,能认真、专心地写完一篇作文,也只有是考场上了。平时根本没有时间单独训练写作。
到高考考场,再不敢大意了,想个标题和开头就花去了十分钟。再看看一分一秒过去的时间,只能唰唰地写满800字,匆匆交卷。56分高分作文在远方若隐若现地向我们招手。
方法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现行的命题模式和阅卷机制下,高考语文拿高分确实很难。如果说语文是“死去活来”的科目,那确实不假,语文要灵活运用,而且是有充足的知识储备的灵活运用。
志在必得的6分默写,不能只靠背一背、默一默,还需要地毯式地复习重难句,针对性地训练开放性默写,规律性地训练组题,才有把握一分不丢保满分。
方法二: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填成语、改病句、语言综合表达题,这些语用的新题型并不是洪水猛兽,让你无处可逃。
备考中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比如成语、标点、修辞等,是基础之法,却还不是制胜之利器。
在保持题感的常规训练中,一定要“回望”你所做过的题。
做题时不能仅仅当作打卡的任务,每完成一个部分的训练,都要回头查看,多问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答案是这样组织语言的?我下次再遇到类似的考点,需要从哪些方向思考?这个题提示了我哪些失分点?书上的方法总结、知识拓展我充分理解了吗?
语文的差距一旦拉开就很难补了,珍惜每一次训练,让每一步都算数。
方法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高考的题型也好,选材也罢,都是在变化中前进,推成出新,开拓创新。在这大语文的呼号中,在这大改革的洪流中,备考需要未雨绸缪,才能有备无患。
高考中,主观题大幅增加,开放式、探究性、思辨类、个性化、多样性的题目,在试卷中屡见不鲜,这些都是一步步作品积累下来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的考验。
所以,与其空叹语文阅读太难了,不如退而结网,从教材中的整本书阅读入手,做好阅读的积累,迎接2023年的6月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