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考试试卷>

佛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舒淇分享

据消息,佛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已经公布出来了,一起来看看吧,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佛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佛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佛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年少时读书,特别热衷于寻找某个“简单的结论”,觉得一本书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千头万绪,归结为一句话”。书读多了,渐渐意识到,这是一种要不得的肤浅读书习惯,是带着中学时代“总结中心思想”“找关键结论”的应试惯性。真正的读书,需要戒除那种“找简单结论”的简化诱惑,而是要读到复杂性。深刻的读书过程,应该总能在掩卷之余在脑海里盘旋这句话: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那么,问题又来了!所谓认知肤浅,就是对世界的了解冻结于某个简化的结论。读一本书,如果读到的仅是某个简单的结论,说明我们对一个问题的认知仍停留于薄和浅的“表层”,没有对“已知的已知”形成某种冲撞、侵犯、挑战,它只是既有认知区中某种“熟悉而愉快的确证”“未增加新知的浅阅读”,没有在冲撞已知上飞跃到“未知的未知”。很多时候我们貌似读书和思考了,实际上只不过是重新整理了一下既有的偏见、狭隘,强化了一种闭环中的偏执。这个过程并没有真正的“思想”——思想是什么?思想就是一个“越过简单结论”的过程,抵制某种未经思考、未经论证之结论的思维行动。

比如我读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就是一个看见思想史之复杂性的过程。起初也是想找到“中国思想史”的一根线,一个结论,一个可作为规律的因果脉络,可这本书告诉我们,“思想史”不是“在历史时间中制作思想路程的导游图”,当书写者在其编撰之初将历史脉络化的时候,就已经改变了思想史的原生状态。真实的历史不是连续的、线性的,所谓的“历史的原因”常常是后来的、选择的、理性的解释,它们需要把很多“偶然的”事情“淘汰”出去才能成立或凸显。跟着这本书的思想钩沉,打捞那些被淘汰的“偶然”,重新“去熟悉化”,了解“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就是一个看见复杂传统的思想历程。好书就能起到这样的效果,让头脑变得复杂起来。

复杂是什么?就是跳出粗糙而简单的是非,看到事物内在的多元、矛盾、张力、褶皱、弯曲和肌理。将问题置于某种“冲突的语境”中去思考,才能看到问题的复杂性。我们经常听到“问题意识”这个词,实际上,问题意识,就是一种“敏锐地意识到某个问题中所包含的复杂性”的问题直觉。它须具备这些特性:这类“问题”没有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这类“问题”的内部必然充满了张力;这类“问题”没有终结,对这类“问题”的释放,将意味着迎接更深层次问题的到来。它的出现往往意味着“问题越来越多”,虽然未必存在一个答案,但能在思辨中把你的思考推向新的思想层次。

“判断不能那么丝滑,只有放到张力场中才能呈现它的复杂性”。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矛盾冲突的“张力场”,它在不断的“那么问题又来了”的追问中,将思考推向深刻。

(摘编自曹林《读书要读到复杂性》,《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从思想史的叙述形式上说,也许是因为天才思想的缺席,使习惯于过去按照思想家来分配章节的撰述者觉得无从措手,于是使思想史不得不出现“空白”;从思想史的叙述观念上说,也许是因为进化论的乐观主义使思想史家相信,这只不过是可以省略的时段,他们的责任是把思想史写成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大链条;从思想史的写作心情上说,也许是这个时代的平庸难以激动历史学家,千人一面的沉闷打消了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可是,这一方面是由于“由今溯古”的思路,今人预设它是“空白”,往往是因为先已在心中预存了一个对思想历史的价值判断尺度,另一方面是“因人设岗”的写法,撰写者断定没有足够设置到章节的思想家,于是把这些“二三流”的思想一概忽略不计,于是,思想史仿佛有了断裂,有了空白。

可是,如果换一种思路,也许“空白”恰恰是一种有意思的内容,而“断裂”恰恰是一种有意义的连续。在中国书论画论中有一种据说是最中国化的理论,就是画的空白处也是画,字的笔断处即见精神。纸上未曾着色的地方,可能是云天水色,也可能是需要阅读者以体验补充与想象的地方,蕴涵了最富有包孕性的内容,飞白恰恰特见意趣。笔笔丰润饱满,可能就有夯实之嫌。问题是,思想史并不是艺术性的书画,它不能总是一笔带过,去指望阅读者自己想象和填充思想史的空白,照理说,思想史不仅要写那些充满“变异”的时代,而且要写那些平缓地“绵延”的时代,历史阅读者和艺术欣赏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不能随意想象空白处的历史。

可是,似乎思想史写作者很看不上那些平庸和停滞的历史时段,于是思想史也留下了一些空白,然而这些空白并没有像书画中的空白和飞白那样,给人深刻的意味,却使得思想史显得上气不接下气。这可能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思想的历史常常在保持存在与改变存在之间来回摇摆,表面上看来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所谓稳定秩序和改变秩序之间的紧张,延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打破固有的社会架构之间的紧张,每一个思想时代都被这两种倾向所笼罩,时而寻求保守既定的文化秩序,思想史表现出平庸似的稳定,时而努力寻求创新的文化形式,思想史又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跳荡,在“变异”与“绵延”、“凸显”与“蛰伏”之间,思想始终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因而,在那种似乎停滞的年代,思想的历史恰在前行,“空白”的背后,其实写满了未发表的文字。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总结中心思想和找关键结论的阅读方式是一种肤浅的读书习惯,找到的结论往往也是简单的,不利于形成深刻的思想。

B.复杂性的“问题”具有尚无明确答案、内部充满张力、难以被答案终结等特点,这些“问题”能使思考往纵深处推进。

C.某些时代缺少天才的思想家,而历史学家习惯按照思想家编排的范式进行思想史的书写,于是他们就直接选择了跳过。

D.历史常常在“变异”与“绵延”之间来回摇摆,这让思想的发展处于停滞的状态,给我们书写思想史带来了一些困难。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把问题置于某种“冲突的语境”中去思考,才能跳出粗糙而简单的是非判断,最终达成问题的彻底解决。

B.材料二认为思想史的写作者如果只是按照一种既定的习惯认知进行思想史的书写,将不利于呈现思想史的真实面貌。

C.材料二中提到每个时代都有保守和变革两种思想倾向,并会或强或弱地左右这个时代的思想走向,这是历史的常态。

D.两则材料均谈及认知的“复杂性”,读书要意识到得出结论过程的复杂性,书写思想史要意识到思想史发展的复杂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划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集权统治,打击不同政见,奉行实用主义,制造了“焚书坑儒”事件。

B.唐代思想从隋代直接跳至中唐,存在两百年的空白,思想史的发展停滞不前,思想的开创性不足。

C.反映明末剧变的历史学著作《万历十五年》英文版书名翻译是“1587年,一个没有重要意义的年头”。

D.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1916年9月出版第二卷第一期时,改名为《新青年》。

4.结合材料一内容,对于“判断不能那么丝滑,只有放到张力场中才能呈现它的复杂性”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阅读后得出结论是一件复杂且困难的事情。

B.实际的阅读过程可能会对“已知的已知”形成某种挑战。

C.值得阅读的好书应该具备相当的矛盾冲突。

D.通过阅读对某些复杂问题形成判断,也是阅读的应有之义。

5.材料二在谈论“思想史写作”时,隐含着三个不断“将思考推向深刻”的问题。请根据材料二内容,概括推动作者深刻思考“思想史写作”的三个具体问题。(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太阳发芽

红 柯

老人一直望着外边的树,整个夏天他都这样看树。夏天悄悄逝去,秋天闯了进来,树叶一下子变黄了。

两个中年人走进院子,一个是老人的儿子,一个是连里的木匠。他们从东边空房子里抬出又宽又厚的干木板。全是白松木,一条一条摆开,院子里亮晃晃。

女孩问老人:“这是干什么呀?”

老人说:“给爷爷做棺材。”

“爷爷你很健康呀。”女孩眼睛湿了。

“健康的时候才能做出好棺材。”

几年前,木料从林场拉回来的时候是湿的,女孩可以闻到树液的清香。那时她只有十岁,现在她十五岁了,跟一棵小白桦树一样了,走到哪里都是亮亮的。

女孩说:“爷爷你不害怕吗?”

“爷爷不怕,爷爷打过仗种过地,爷爷用枪和锄头对付过死亡。”

“可它又缠上你了。”

“这可不一样,爷爷自己去,”老人敲敲那些木料,“爷爷坐车去。这是我的坦克。”

木匠说:“咱给你弄个好坦克。”

院子里全是叮叮的斧子凿子声和嗡嗡的锯子声,两个中年人叼着烟卷一声不吭干活儿。老人坐在小板凳上,半闭着眼睛,里边有一种柔和沉静的光,跟海子里的水一样。老人又干又瘦,可老人很结实。太阳和风把他打磨成现在这个样子。他老得不能再老了,太阳和风也啃不动他了。他坐在阳光和风里,他就跟外边的大戈壁一样,坚硬而辽阔。

院子里的木料不见了,棺材蹲在地上,让人望而生畏,就像那里蹲着一头金黄的狮子,威风凛凛。

女孩从来没见过这么厚实的木头,女孩用手卡一下,板子很厚,把她的手都卡疼了。

老人说:“薄板子盛不下爷爷,爷爷会把它压塌。”

来一帮人抬棺材,他们都是连里最壮实的汉子,他们给棺材捆上粗绳,前后两根杠子,壮汉们嘿嘿用劲往前挪。棺材离地面只一道缝,昂首挺胸就像要下水的巨轮。棺材滑进屋里。连长揭掉黄帽子:“当年咱们的万吨巨轮就是这样下水的。”女孩不懂这些,连长叔叔就告诉她:“那是一艘很大很大的船,是咱中国人的骄傲。”女孩说:“我爷爷就是连里的骄傲。”

“爷爷打过仗,爷爷在战场上就跟狮子一样;爷爷也能种地,爷爷种的庄稼个个都是好样的。”爷爷说。

“你把它们说得跟人一样。”

“庄稼是有生命的,只要是你种的你就能听见它们拔节抽穗长个子。”

阳光一下子把窗户挤破了,跟彩釉一样浇在棺材上,棺材雄浑而明亮。

女孩回到自己屋里画画。她喜欢画画,她的画在整个团中学还是挺有名的,有小画家之称。

老人听见梨子咚咚的落地声。梨子很黄很肥,就像毛色光滑的鼠趴在树上。老人吃了一个很大的梨子。他的牙齿只剩下几颗,他的嘴巴几乎是个黑洞洞,梨子喜欢这个黑洞洞,梨子一直钻到老人的脚后跟,老人浑身上下甜丝丝的。

有些梨子大半埋在土里,甜甜的梨肉让虫子咬得千疮百孔。梨子在下沉。沉没的地方梨肉变成棕褐色,那已经接近泥土的颜色了。老人看自己的手脚,干硬粗糙黑乎乎的。他也在接近泥土。

老人穿过果园,来到荒凉的墓地。

他们刚来这里的时候,地上只有一寸厚的土,撒下的种子长不出庄稼。就在上级命令他们撤离的时候,老连长病逝了,老连长成了大漠深处第一个死者。他们挖很深的墓坑,里边全是沙石。大家就刮地上那层薄土,垫在墓坑里,在棺材上也覆了土。他们严守入土为安的古训,谁也不想让自己的老连长风干成木乃伊。他们要看着青草长出来再撤走。那已经是第二年春天了,青草果然爬上连长的坟头。这无疑是一种信号,一种绿色田园的信号。

地上的土丰厚起来。土是从连长的坟墓开始变厚的,就像连长身上长出来的。老兵们说:“人都要变成土,埋在新疆变的土就更多。”老兵们全都躺在那里了。活着的寥寥无几,他是这里惟一的老兵。他得好好看看这个秋天。天是青的地是黄的,天地之间的那颗太阳丰满而悠闲。太阳再也不是狮子了,狮子蹲在他家里。

女孩问老人:“你干吗要离开我们?”

老人说:“人老了就得死,爷爷已经活得太久了。”

“我会死吗,爷爷?”

“你不会死,死亡不认识你。”

“死亡认识你吗?”

“死亡认识年纪大的人,它不认年轻人,好孩子你好好活吧,活着是很有意思的。”

“我还是感到害怕,爷爷。”

“活得越有意思,死亡才会有意思。”

“我知道了爷爷,我要画画。”女孩回到她的小屋,继续画画。

老人一个人坐在屋里,棺材蹲在他的身边,就像一匹骏马在等待骑手跨上去。

老人睡着了。睡眠中的老人依然能听见梨子咚咚的落地声,梦中的梨子金光灿烂,又圆又大,散发甜丝丝的芳香。酥软的梨子一点一点融入泥土,跟积雪消融一样。太阳也是酥软的,太阳的一半被地平线咽下去了,大地在吮吸黄澄澄的阳光,太阳被大地吸到肚子里去了。

老人告诉他的孙女:“爷爷睡一会儿就起来。”老人相信他还会升起来。别人不信,女孩绝对信。

这时候,女孩已经画出了那颗太阳。女孩画的是一颗梨形太阳,一头大一头小,大的那头沉下去了,地面露出一点点金黄,太阳好像在发芽。太阳确实在发芽。只有成熟而饱满的种子,才能顶破泥土从大地里长出来。女孩用笔在画面下边写一行字:太阳发芽。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人一直盯着树看,感受时节的微妙变化,发现树叶变黄,他自知时日不多。

B.老人说“这可不一样,爷爷自己去”,这体现了老人积极而豁达的人生态度。

C.“薄板子盛不下爷爷”,因为老人认为只有厚棺材才配得上自己辉煌的一生。

D.老连长坟头长出的青草,承载着老兵的期望,激励战士长期守土,接续奋斗。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把棺材比作“坦克”“狮子”“骏马”“巨轮”等,形象地表现了爷爷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气质。

B.文中划线句子中“挤”“浇”两个动词,使静态之景富有动感,张力十足,描绘出一幅壮美的画面。

C.爷孙的对话充满情趣与哲思,展现了老人对孙女进行生命教育的历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D.小说按照时间推移进行叙述,节奏自然,同时注重场景的细节描写,为读者呈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

8.请结合全文,依次分析女孩对不同生命状态的感悟与理解。(5分)

9.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太阳发芽》也是一个与死亡有关的故事,“眼前的一切”也同样“不再那么可怕”,这样的表达效果是如何达成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十三年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与诸乎?”对曰:“重施而报,君将何求?重施而不报,其民必携,携而讨焉,无众必败。”谓百里:“与诸乎?”对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丕郑之子豹在秦,请伐晋。秦伯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十四年冬,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庆郑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是则然矣。”虢射曰:“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不如勿与。”庆郑曰:“背施,幸灾,民所弃也。近犹仇之,况怨敌乎?”弗听。退曰:“君其悔是哉!”十五年壬戌,战于韩原,秦获晋侯以归。

(节选自《左传·僖公》)

材料二:

惠公始以甘言重赂诱秦,既得国而尽食其言,秦穆公之心未尝一日忘晋也。至晋饥而秦输之粟,非忧晋也,积我之厚,形彼之薄,所以怒其众而将使之也。斯怨也,岂祷请所可谢,言语所可回乎?幸而秦饥,乞籴于晋,此天赐晋以释怨之资也。使君子为晋谋,必曰:“吾久负秦约,常患无以自解,苟因其乞籴,亟如其请而振其急,则秦将见今日之恩,而忘前日之怨,政使怨不尽解亦可以杀其怒而缓其毒虽锋刃相向其致死于我必不力矣。”彼虢射乃谓“无损于怨,而厚于寇”,吁!是何言欤?虢射徒知与粟之无损于怨,不知闭籴之增其怨也。择祸莫若轻,择怨亦莫若轻。虽使果如虢射之言,无损于怨,亦犹愈于增其怨,况与之粟乃所以损其怨乎?庆郑虽欲救之,然其气暴,其辞悍,适所以起晋惠之怒而已。惜乎!庆郑有救之之心,而未得救之之道也。

(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博议》)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政使怨不尽A解B亦可以杀C其怒而缓D其毒E虽锋F刃相向G其致死H于我必不力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携,指离心、背离,与《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中的“携”意思不同。

B.诸,相当于第三人称“之”,与《愚公移山》“投诸渤海之尾”中的“诸”用法相同。

C.形,文中指表现、显露、显示,与“喜形于色”“形诸笔端”等中的“形”意思相同。

D.振,同“赈”,赈救、救济,与《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中的“振”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国连年歉收,向秦国请求援助,子桑认为,应该把粮食卖给晋国,如果晋国多次受恩却不思报答,就会失去了民心,遇战必败。

B.百里奚认为,天灾流行,各国都会发生,救济本国受灾民众,支援相邻国家,是应有的道义,丕郑的儿子丕豹赞同百里奚的看法。

C.秦国既帮晋惠公即位,又在晋国闹饥荒时施以援手,但当秦国闹饥荒,晋国却拒绝卖粮食给秦国,后来秦国讨伐晋国,晋国大败。

D.晋惠公当上国君后,长期违背对秦国的约定,若能在秦国危难之时,听从庆郑建议,则可能不会成为四德皆失、守不住国土之人。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是则然矣。

(2)幸而秦饥,乞籴于晋,此天赐晋以释怨之资也。

14.吕祖谦对虢射所持“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之论进行了批驳,请简要概述吕祖谦批驳虢射的理由。(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航海①

陆游

我不如列子,神游御天风。尚应似安石②,悠然云海中。

卧看十幅蒲,弯弯似张弓。潮来涌银山,忽复磨青铜。

饥鹘掠船舷,大鱼舞虚空。流落何足道,豪气荡肺胸。

歌罢海动色,诗成天改容。行矣跨鹏背,弭节蓬莱宫。

【注】①作于诗人仕闵时期。②东晋重臣谢安,字安石,曾隐居会稽东山,临东海之滨,后东山再起。来源沙泉新语文公众号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虽不能如列子般御风而行,但仍期望像谢安般处变不惊,待时而发。

B.“歌罢”两句与杜甫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C.“行矣”两句构思奇特,“蓬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渴望得道成仙之志。

D.诗中运用了比喻、互文、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增强语言感染力。

16.《航海》一诗充溢着激荡肺腑的“豪气”,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成人礼仪式上,校长引用《论语·泰伯》中“ , ”两句寄语广大同学,认为只有胸怀天下、意志坚强的青年,才能承担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

(2)高适在《燕歌行》的结尾写出了保家卫国的志士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赤诚报国的句子是“ , ”。

(3)春草是一个有深厚意蕴的审美意象,可寄托相思之情,也可带来生机勃发之喜悦,还可……阳春三月,小桢漫步郊外,满目绒绒青草,不禁想起古典诗词中含有“草”字的诗句:“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

素纱禪衣作为湖南省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轻薄的衣服”,整件衣物薄如蝉翼仅重49克。20世纪80年代,湖南省博物馆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素纱禅衣。但该研究所复制出来的第一件素纱禅衣的重量超过80克。后来,专家共同研究才找到答案,原来现在的蚕宝宝比几千年前的要肥胖许多, A ,所以织成的衣物自然也就重多了。紧接着专家们着手研究一种特殊的食料喂养蚕,控制蚕宝宝的个头,成功为蚕宝宝“减肥”,得到了现代社会能够获得的最细的蚕丝——只有平时蚕丝的五分之一,解决了材料问题。他们又按照当时的门幅装造,定制了一台48厘米幅宽的机台。纹样参考考古报告中的记载,经电脑测绘,一比一还原。织工师傅花了三个月时间提前训练手感,方才上机织造。染色时,经多次试验,最后选用化学染料和红茶浸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面料染色做旧处理。前后耗时13年之久,这件薄如蝉翼的复制品方才大功告成。尽管如此精心,最后织成的复制品 B ,达49.5克。

霓裳羽衣,锦绣华裳,素纱禪衣能够走出历史,让我们有幸目睹其美丽与风采,背后是一代代考古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与坚韧追求。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请用5个动词性短语概括素纱禪衣复制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步骤。(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是不是夏天被钉子钉住了?每天都是二十四至三十二摄氏度。不算太热,热得并不极端,但是没有喘息,没有变化,没有哪怕是短暂的缓解。而居然有了转机;今晚有阵雨,转中到大雨。太好了,太好了,下场痛痛快快的大雨吧!便抬头看西北方,有云吗?快来了吧?等了一个夜晚,又一个白天。十点钟的时候来了一阵雨,轻描淡写,点点滴滴,来得麻利,去得轻巧。这样的阵雨好洒脱呦,它似乎代表着一种飘逸、自由、灵巧的风格,它简直是一个梦。这样的阵雨好不负责任哟,它干脆只是走一走过场,它像一个骗局。

此夜星光灿烂,莫非预报了又预报,等待了又等待的中雨大雨又“黄”了?便无奈地躺在床上,体味汗与被褥特别是与枕头结合起来的陈年芳馨。

嗒。

嗒嗒。

嗒——嗒——嗒。

什么?有一本书落到地上了么?来源沙泉新语文公众号

是雨!是雨点声清晰可辨的雨。

嗒嗒嗒嗒嗒……听声音就是大雨点。雨点愈来愈密,雨点愈来愈混成一片一团,而且声音变得响亮和尖厉起来。突然一道青绿色的强光,一声炸雷震响在屋顶上,大雨像敲击重物一样砸在地上,没有节奏,没有间歇,没有轻重缓急,只有夹带着哗啦哗啦的乒乓叮咚。

睡意全无了,只觉得高兴,觉得有趣,觉得老天爷还是有两下子,便光着脊梁去淋雨去了。

2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和文中加点字“钉”,用法上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B.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C.春、夏、秋、冬,都是在他们的竹枝扫帚下,一个一个地被扫走了,又被扫来了。

D.手拿针线灯下久坐,为我熬夜缝制军衣;线儿缝在军大衣上,情意全缝在我心里。

21.“这样的阵雨好洒脱哟”“这样的阵雨好不负责任哟”两句中的“哟”字看似随意,实则别有意趣,请简要分析。(3分)

22.文中画横线句子如合并为一段,改成“嗒。嗒嗒。嗒——嗒——嗒。”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独立成段,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5分)来源沙泉新语文公众号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提到,读书需要在不断的“那么问题又来了”的追问中,将思考推向深刻。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恩格斯也曾这样评价马克思:“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读书如此,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也会面临“问题又来了”的思考追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来源沙泉新语文公众号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佛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D

解析:根据材料二,尤其是第三自然段的表述,虽然“思想的历史常常在保持存在与改变存在之间来回摇摆”,但是“在“变异”与“绵延”、“凸显”与“蛰伏”之间,思想始终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因而,在那种似乎停滞的年代,思想的历史恰在前行,“空白”的背后,其实写满了未发表的文字”的表述,尽管历史常常在“变异”与“绵延”之间来回摇摆,但是并没有让思想的发展处于停滞的状态。“思想始终书写着自己的历史”,甚至在似乎停滞的年代,思想的历史依然在前行。因此D选项的表述不正确。

来源沙泉新语文公众号

2.A

解析:根据材料一第四自然段关于“问题意识”的相关内容表述,有些“问题”或许没有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这些“问题”没有终结,乃至也有可能“问题越来越多”,未必存在一个答案,根据材料内容,有些问题是无法彻底解决的,但能在思辨中把我们的思考推向新的思想层次。因此“最终达成问题的彻底解决”的判断过于绝对,A项不正确。

3.C

解析:C选项,《万历十五年》英文版把书名翻译为“1587年,一个没有重要意义的年头”,言下之意就是“万历十五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是“一个没有重要意义的年头”,容易被历史研究者忽略,但正如选项所言,其实看似没有重要意义的年头其实隐含着历史的剧变,符合划线句子““空白”恰恰是一种有意思的内容,而“断裂”恰恰是一种有意义的连续”的观点内涵。

A项,划线句子中的“空白”“断裂”在文中是有特殊内涵的。结合本段“思想史不仅要写那些充满“变异”的时代,而且要写那些平缓地“绵延”的时代,历史阅读者和艺术欣赏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不能随意想象空白处的历史”的表述,“空白”“断裂”指的是那些平缓地绵延而非充满变异的时代,是容易被研究者忽略的历史。而“焚书坑儒”事件在历史研究中其实是属于充满“变异”的时代的历史事件,是众多历史研究者关注、研究的大事件,并非是被研究者忽略的“空白”“断裂”的历史。

B项,“唐代思想从隋代直接跳至中唐,存在两百年的空白”,此处表述符合“空白”“断裂”的内涵,但“思想史的发展停滞不前”的表述无法体现“一种有意思的内容”“一种有意义的连续”的观点表述。来源沙泉新语文公众号

D项,与A项错误相似,《青年杂志》创刊以及改名为《新青年》,这是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事件,并非是被研究者忽略的“空白”“断裂”的历史。来源沙泉新语文公众号

4.A

解析:A项需结合材料一的整体内容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材料一谈及的“阅读后得出结论”其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停留于薄和浅的“表层”,冻结于某个简化的结论,这是一种肤浅的阅读,一种是“越过简单结论”的阅读,阅读过程中把问题置于某种“冲突的语境”中去思考,看到问题的复杂性,并通过阅读思考推向新的思想层次。如果是后者,“阅读后得出结论”是一件复杂的且困难的事情,这样的理解与判断是有道理,而如果按前者般的阅读,根据材料一的内容,“阅读后得出结论”,则并非是“复杂且困难的事情”。A项的表述对于“判断不能那么丝滑,只有放到张力场中才能呈现它的复杂性”的理解与判断不够准确,因此,A项不正确。

5.①思想史(为何)常常不愿叙述某些看似停滞或平庸的时代(或:思想史为什么会出现断裂与空白);②思想史上的空白和书画上的空白存在差异(有何差异);③(为何)思想史书写留下了一些空白是不正常的。

(1点2分,大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C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的能力。“只有厚棺材才配得上自己辉煌的一生”错误。“薄板子盛不下爷爷”,是为了衬托老人“成熟而饱满”的生命质量。

7.D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按照时间的推移进行叙述”错误。小说并非完全按照自然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中间有插叙,如:木料从林场拉回来、老兵们安葬老连长。来源沙泉新语文公众号

8.

①对生命流逝的感伤,听到要为爷爷做棺材,替爷爷担心,为生命的衰亡而感伤;(1分)

②对生命不凡的骄傲,从连长叔叔和爷爷口中了解到爷爷丰厚的一生,为此感到骄傲自豪;(2分)③对生命延续的理解,通过爷爷的话语,感悟到生命也是昂扬而充满希望的,理解了生命的延续。(2分)

(大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①叙述视角:采用儿童视角,用女孩的天真烂漫和独特的想象力淡化了死亡的悲剧色彩;

②人物形象:用老人丰盈的生命历程,表现了他面对死亡的达观和安然(或:通过女孩从担心恐惧到平静坦然的心理变化,衬托了老人达观的生死观);

③表现手法:把老人比作太阳,老人就如落下又升起的太阳,肉体死亡但精神传承;

④语言特色:用诗意、温情、激昂的语言,冲淡了死亡带来沉重感;

(一点2分,任意三点6分,大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0.BE G

解析:本题画波浪线的部分正确的标点是:“政使怨不尽解,亦可以杀其怒而缓其毒,虽锋刃相向,其致死于我必不力矣。”文句大意是:纵使他的怨忿不能完全化解,也可以消减他的怒气,延缓他的怨毒,即使刀兵相向,他致我国于死地的心也必定不会坚定。

试题设置八个断句点,要求考生从中选取三个正确的断句点。

“政使怨不尽解”是第一个断句点,从材料二上文可以看出秦国对晋国是有怨恨的,那么此处“不尽解”就是没有完全化解,而“政使”与后面的“亦”搭配,构成让步(假设)关系,通过对“尽解”的理解和对关联词的把握,可以判定B是正确的断句点。

“亦可以杀其怒而缓其毒”是第二个断句点。“杀其怒”与“缓其毒”结构一致,语意紧密承接前面的“可以”,由此可以判定C、D两处不可断,而“虽”放在句首引出转折关系的句子,可以判定E是正确的断句点。

“于我必不力矣”里的“于我”是“对于我”的意思,那么前面应当连接主语(动作的发出方),故H处不可断,可以判定G是正确的断句点。

11.B

解析:

A项的“携”出现在材料一“其民必携”中,“晋国的百姓一定会离心”,“携”表示离心、背离是正确的。“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来自《归去来兮辞》,“携”是拉着的意思。

B项,“诸”出现在材料一“与诸乎”中,相当于第三人称“之”,“投诸渤海之尾”中的“诸”是兼词,相当于“之于”,用法不同。因此说两处“诸”用法相同,不正确,为答案项。

C项,“形”出现在材料二“形彼之薄”中,文中指表现、显露、显示,与“喜形于色”“形诸笔端”等中的“形”意思相同。

D项,“振”出现在材料二“亟如其请而振其急”中,同“赈”,赈救、救济,《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中的“振”是举起的意思。

12.B

解析:

B项错误。原文是“丕郑之子豹在秦,请伐晋”,晋国大夫丕郑的儿子丕豹当时也在秦国,请求乘此机会攻打晋国。(父亲丕郑被晋惠公杀死后,丕豹投奔秦国,被秦穆公委任为大夫。)

13.(1)不守信义,祸患就会发生,失去援助必定失败,这是必然的结果啊。

(2)遇上秦国闹饥荒,向晋国请求买入粮食,这是上天赐给晋国来化解嫌怨的机会啊。解析:

第(1)题关键词语有:①“作”,发生,发动。如《过秦论》中“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作”。②“是”,这。如《赤壁赋》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的“是”。译出大意给2分,“作”“是”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第(2)题关键词语有:①“饥”,名词作动词,闹饥荒。②“释”,化解,消融。可通过联想“冰释前嫌”等成语来推断。译出大意给2分,“饥”“释”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①支援秦国粮食,可以减少嫌怨;

②不支援会增加嫌怨;

③即使援助不能减少嫌怨,但也胜过不援助增添嫌怨。

(每答出一点给1分。大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要概述昌祖批驳虢射所持“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之论的理由,先要理解虢射所持的是怎样的观点。结合材料一虢射提出的“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不如勿与。”可知虢射认为如果支援秦国粮食,不仅不能减少怨恨,反而增加了敌人的力量,因此他反对支援秦国。而在材料二中吕祖谦认为,首先不支援秦国是会增加对方的怨恨的,应当避重就轻,支援秦国;另外,支援秦国粮食,是可以减少秦国对晋国的怨恨的。并且,退一步说,即使援助不能减少嫌怨,但也胜过不援助增添嫌怨。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晋僖公十三年冬天,晋国连年歉收引起饥荒,派人到秦国请求购买粮食。秦穆公问子桑:“要卖给他们吗?”子桑回答说:“如果多次给予恩惠而后报答我们,君王您还有什么祈求的呢?多次受到恩惠而不报答,晋国的百姓一定会离心,离心之后再去讨伐它,失去民众支持,必然失败。”秦穆公又问百里奚:“要卖给他们吗?”百里奚回答说:“天灾发生,各国都会发生,救济国内灾民,救援邻国,本是正道。实行正道会得到福报。”丕郑的儿子丕豹正在秦国,请求乘此机会攻打晋国。秦穆公说:“我们厌恶他们的君主,他们的百姓有什么罪呢?”秦国于是把粮食运到晋国去,运粮的船队从雍城到绛城接连不断,并把它叫作“泛舟之役”。鲁僖公十四年冬天,秦国发生饥荒,派人到晋国请求购买粮食。晋国不卖。庆郑说:“背弃恩惠,就会失去亲人;幸灾乐祸,就是不仁;贪图所爱,就是不祥;激怒邻国,就是不义。这四种德行都失去了,你凭什么守护国家?”虢射说:“皮都不存在了,毛还能依附在哪里呢?”庆郑说:“丢弃信义,背弃邻国,有祸患时谁来同情你?不守信义,祸患就会发生,失去援助必定失败,这是必然的结果啊。”虢射说:“(就是给粮食),也不会减少秦国的怨恨,反而增加了它的力量,不如不给。”庆郑说:“背弃恩惠,幸灾乐祸,民众也会抛弃你。国内百姓尚且仇视,更何况是怨恨你的敌人呢?”晋惠公还是不听。庆郑退出来说:“国君一定会后悔这件事的!”鲁僖公壬戌日,晋公和秦公在韩原交战,秦国生擒了晋惠公而回。

材料二:

晋惠公开始时用动听的言语和丰厚的财物诱惑秦国,而得到晋国后便完全食言,秦穆公的心里没有一天忘记晋国的。等到晋国发生饥荒,秦国援助晋国粮食,并不是忧虑晋国,而是积累秦国的宽厚来显示对方的浅薄,用来激怒并利用他的人民。这种怨念,岂是祈祷所能消解,言语所能挽回的?遇上秦国闹饥荒,向晋国请求买入粮食,这是上天赐给晋国来化解嫌怨的机会啊。假使有君子为晋国谋议,一定会说:“我国长久地违背对秦国的约定,常常担忧没有办法解脱自己,假如借着他请求援助粮食的机会,就答应他的请求,赈救他的危急,那么秦国将会看到今日的恩情而忘记以前的怨恨。纵使他的怨忿不能完全化解,也可以消减他的怒气,延缓他的怨毒,即使刀兵相向,他致我国于死地的心也必定不会坚定。”而那个虢射却说“不能减少怨恨,反而增加了敌人的力量。”唉!这算什么话呢?虢射只知道卖给秦国粮食不能减少怨恨,却不知道不卖粮食会增加秦国的怨恨。选择祸患不如选轻小的,选择怨恨也不如选轻小的。假使果真像虢射所说的那样,不能减少怨恨,也好过增加对方的怨恨,何况给他粮食会减少他的怨恨呢?庆郑虽然想补救过失,但他脾气暴躁,言辞强硬,只能激发晋惠公的愤怒罢了。可惜啊!庆郑有挽救晋国的想法,却没有挽救的方法。来源沙泉新语文公众号

15.C

解析:C项“表达了诗人渴望得道成仙之志”错误。以“骑鹏而行至蓬莱”的独特构思,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这里的“蓬莱宫”象征诗人的理想,而非现实中的道教仙境;“弭节蓬莱宫”象征诗人理想的实现,而非“得道成仙”。来源沙泉新语文公众号

16.①用典:借用谢安的典故,表现自己在困境中依然葆有希望的浩然之气;

②意象:船帆像拉满的弓弦、涌起的浪花像银山等,气象恢弘,豪情万丈;

③情感:“诗成天改容”等句表现了诗人理想必然实现的豪情壮志;

④语言:“涌”“磨”“掠”“舞”等动词,富有气势和力量。

(一点2分,任意三点6分,大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7.

(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3)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青青河边草 绵绵思远道(《饮马长城窟行》)来源沙泉新语文公众号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

18.①吐出的蚕丝过于粗重 ②仍比原件重了0.5克解析:

①处需要补充衔接句,从下文“得到了现代社会能够获得的最细的蚕丝”可以反推上文主语为“吐出的蚕丝”,从“原来现在的蚕宝宝比几千年前的要肥胖许多”“织成的衣物自然也就重多了”可知,吐出来的丝“粗重”。得分点落在“吐出的蚕丝”和“粗重”(单独写“粗”或“重”亦可)。

②处补写涉及逻辑关系把握、前后内容勾联、跨学科融合等能力考查。根据“尽管如此精心”逻辑提示,可知②空需补出与“尽管”相应的“仍(仍然)”,转折关系。根据本句已有的“复制品”的表述,结合前文内容,可推知此处应写“原件”,而根据前文“整件衣物薄如蝉翼仅重49克”以及后面“达49.5克”的表述提示,再结合前后句的转折关系理解,简单的数学运算可得出原件与复制品相差“0.5克”的判断。最后,综合考虑,②处补写的句子应为“仍比原件重了0.5克”,得分点落在“仍(仍然)”和“重0.5克”(缺乏“0.5克”的表述,但写出了“重”的意思,同等给分)。“原件”的表述可灵活处理,只要前后内容贯通,对象合理,皆可。

19.寻找细丝;定制机台;还原纹样;上机织造;染色做旧。(写出一步得1分,三个步骤以上顺序错误酌情扣1分。)

解析:首先定位原文,答案出现的区间是“为找到符合要求的细丝”到“最后选用化学染料和红茶浸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面料染色做旧处理”,然后从中分出5个不同的步骤,逐一归纳,注意使用以动词为主体的短语。部分可以直接从原文摘抄,如“上机织造”“染色做旧”。

20.B

解析:文中的“钉”是把抽象概念“夏天”当成物来写,ACD项中的动词也是如此(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而B项中的“长”字是把“人”当成物来写。

21.两个“哟”字增强了戏谑(否定)的语气,有利于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阵雨时间短、雨量小的不满和对大雨的渴望。

(“戏谑”或“否定”1分,“情感抒发”1分,“不满”1分,“渴望”1分。答出任意三个要点3分。)

解析:“哟”作叹词用时,表示轻微的惊异,也可表示带玩笑的语气,这里是后一种。“这样的阵雨好洒脱”“这样的阵雨好不负责任”表达了否定的态度,结合上下文炎热多时、等待大雨多时却只得了“轻描淡写,点点滴滴,来得麻利,去得轻巧”的阵雨,可见作者的不满,还有对来一场真正的大雨的渴望。“哟”这一口语化的表达增强了语气,使情感的抒发更充分。

22.

①听觉效果:独立成段拉长了感知的节奏,突出了雨点由稀至密的渐次变化过程;②视觉效果:独立成段形成塔形结构,突出了雨点渐密的画面感;

③心理感觉:符合作者对雨点从疑惑到确认的心理感知过程。

(答对1点2分,2点4分,3点5分。大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从听觉效果来看,原文在每段之间造成了停顿,使下雨的节奏拖长,更贴合下雨时雨点越来越稠密的现实情况。从阅读视觉效果来看,原文的排版看起来恰似一个“塔形”或“T型”结构,让人想起雨滴落下的场景,生动而具有画面感。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作用凸显了作者的心理,从一开始单一“嗒”的疑惑到连续“嗒——嗒——嗒”的确认无疑。

高三二模的重要性

考生可以通过这次诊断,查缺补漏,分析研究自己的学习状况,有的放矢;还可以优先进行高考考场模拟,进入备战状态,适应诊断环境。考生可以针对这次诊断,对自己进行自我诊断,查看病因,对症下药。

高考二模后成绩还能提高吗

可以提高的,无论二模成绩如何,你必须勇敢面对,二模考试目的是为了高考,不是正式考试,尤其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忘记这次考试成绩,回到你的复习中,捡回的的自信。做任何事没有永远的成功,给自己的自信才会有下一次的成功。

二模考试过后剩余的时间不多,想全面复习几乎没有可能,必须有针对的复习了,短时间内全面开花,提高成绩的几率太小了。

故此:建议你把一模考卷以后的每次考卷找到,总结你不该丢分的问题,也可以理解会的题丢分情况汇总,进行分析,然后总结丢分原因,对你会的知识点加固。尽量做到未来的高考中会的题不丢分。注意:这一点是对不该丢分基础点加固。不丢分就是得分。

不要和其他学生攀比成绩,无论其他学生成绩如何,比自己好的成绩是人家的,会让自己失去自信,比自己差的也不能自满,自己尽全力就是最好的。

    2239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