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关于记忆的最佳时间_重复记忆法
记忆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是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联系着的。记忆联结着人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关于记忆的最佳时间_重复记忆法,希望大家喜欢!
记忆的最佳时间
人的一生中,记忆的最佳年龄通常在青年时代。如果以18~29岁的记忆力为100,那么,10~17岁为95,30~39岁为92,40~69岁为83,70~89岁则显降至55。
一年中,春秋两季是记忆的最佳季节。春秋的凉爽气候比盛夏的酷热更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春天是人类思维记忆最理想的季节。
一天中的最佳记忆时间因人而异,主要有:
百灵鸟型:白天,脑细胞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记忆效率在某一时间段特别高。如艾青的最佳写作时间是上午8~9点钟。
猫头鹰型:习惯于夜战,一到夜间,脑细胞就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记忆效率在某一时间段特别高。如法国作家福楼拜有挑灯写作彻夜不眠的习惯,以致通夜亮着的灯光竟然成了塞纳河上的航标。
亦此亦彼型:在起床后和(或)临睡前的一段时间记忆,效率最高,思维也最敏捷。美国小说家司格特说过,觉醒和起床之间的半小时才是非常有助于他发挥创造性的黄金时刻。
混合型:兼有百灵鸟型和猫头鹰型的最佳记忆时间段。经过一夜睡眠,大脑疲劳的细胞得到充分的休息,对事物的反应、联想都很敏捷,思维能力转强;夜间安静,注意力易于集中,思维迅捷。
重复记忆法
当你找出同角三角函数公式与图解之间的微妙关系:正六方形任意对角线上两三角函数的乘积等于1、一三角函数等于相邻两三角函数的乘积等规律后,你也就学会了与其相关的三角函数,并能自如地运用它们完成作业了。
图解能使人一目了然地把握各种同角三角函数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平方函数的相乘关系、平方函数的相加关系等,记忆起来又轻松又难忘。
除了记忆思路图能减轻记忆负荷之外,摘要笔记、内容提要或提示、阅读提示、提纲、目录、索引、序言、结语等增添思维份额和概括力度的笔记,也有减轻记忆负荷的作用。
增加记忆牢固程度的笔记,应当首推默写和默画,其他笔记也有帮助记忆的作用。因为所有的笔记,都应该被看作是"脑"记的延伸。
从方便大脑归纳的角度来讲,活页卡片笔记最好。
科学地重复,简单地说,就是用对的程序、步骤、策略、方法、手段、器具进行重复--重复对的,使能提高学习效率的优良习惯得以养成。
从大的方面讲,比如听课前进行预习、在预习中采用横阅--纵览--通读--发向--精读--提炼--记忆的方法进行充分的重复,能养成课前预习和在预习中加大思维力度并做好笔记的优良习惯。
从小的方面说,变着招儿去复习就是科学地重复。科学地重复,并不意味着一个新的过程的形成,而基本上是一个已形成过程的有创见重演。
虽然机械重复能保持对被重复对象的记忆,但毫无意义的死记硬背绝不会使我们对新信息的记忆一天天变得容易起来。相反,变着招儿重复,如:从新的角度使识记过的信息重现、分散重复与集中重复相结合、对重要内容适度地超量重复、每次重复都将重点放在上次遗忘的部分、众"矢"射一"的"、背诵、争论、改错、闲时"回嚼"、增加回忆份额、重复筛选提炼后的笔记、及时重复、在实践中重复等等,都会使记忆力明显提升。
科学重复的重要性就在于去"巩固建筑物"而不是去"修补已经倒塌了的建筑物"。
刚接受新知识时需要重复,否则印象太浅,不会在脑中留下强烈印象。就像没有闸的汽车,一直开到坡顶才能停稳,半坡上熄火就容易滑下来。"重复好像发动机,应该把记忆的载重车推上有利于保持信息的'坡顶'再暂告歇息"。
巩固知识也需要重复,复习的本身就是重复。在心理学研究中,有人曾根据复习次数、时间间隔、淡忘速度三者关系画了一条记忆曲线。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重复的次数越多,忘得越慢;二是遗忘的速度并不简单地与时间间隔成正比,而是先快后慢。所以第一次复习应该及时,新学习的内容最好在12小时之内复习一下,抓住记忆还比较清楚、脑子中记忆的信息量还多的时候进行强化。第二次复习时间间隔可以稍长,比如两天。再往后,间隔可以更长,比如依次为一周、半月、一月、半年、一年、几年。复习所用的时间也会依次缩短,甚至只要用眼或耳过一遍就行。这样先重后轻、先密后疏地安排复习,效果极佳。
除了不复习就会遗忘所学的知识,只有科学的重复才能形成机能和养成习惯外,还因为重复(复习)能促进思维并强化记忆。
总的来说,科学的重复技巧,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去对抗遗忘--在遗忘点之前的相适时间里进行复习。具体来讲,重复的技巧千千万,应用时应该因人而异。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重复技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