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法学习的欲望与个人的记忆需要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人人都在为记忆而苦恼?因为我们的记忆法学习欲望也是受到了记忆需要的影响。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记忆法学习的欲望与个人的记忆需要之间的关系,希望大家喜欢!
记忆法学习的欲望与个人的记忆需要之间的关系: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低层次、中层次与高层次的区分,越低的层次,需求就越强烈。人的所有行为都受到需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记忆法学习欲望也是受到了记忆需要的影响。
记忆需要
记忆需要的来源,有个人的学习、工作,也有兴趣爱好与其他类别需要等等多种因素。拿前三种需要来说,本身并没有哪种需要更强烈的区分,只是在于个人对具体需要的意愿。
如学生的学习,学习的内容有容易的,也有困难的,有自己感兴趣的,也有自己不感兴趣的,用到记忆实践中,就是容易记忆与不易记忆的,愿意记忆与不愿意记忆的。
记忆内容的难易
记忆内容的难易不仅影响着记忆学习的热情,也影响着记忆学习的思维积极性。通常,记忆内容越容易,记忆的热情会较高,但记忆学习的思考积极性也会比较低。因为记忆任务容易完成,便不会有深入学习记忆法的需要。
而当记忆内容的任务难度较大时,用惯常的方法(通常是死记硬背)已经无法在个人预期的时间里以预期的质量完成记忆任务,我们便会思考怎样能既不烧脑又能完成任务。然后,我们才会自己思考或者从外界渠道寻找记忆技巧。
所以,一定程度上说,但凡学习记忆法的人都是对记忆有需要的,学习的欲望越强烈者,记忆的欲望也就越迫切;同理,若是一个人对记忆法没什么兴趣,除非这个人本身就已经有着高超且纯熟的记忆技巧,否则便是此人并没有很强烈的记忆需要。就如我们曾看到很多对记忆法嗤之以鼻的人,一方面,确实如他们所说,记忆法对记忆实践的作用有限:
1、记忆内容的繁多与复杂决定了目前所有常用的记忆法并不能很好适用于所有的记忆内容种类;
2、记忆法对记忆内容起作用的前提是个人对记忆内容的科学再加工,但我们并不能很好地找到合适的方法,并以科学的做法对记忆内容进行正确的再加工,所以并不能用记忆法让记忆实践获益。
另一方面,大概也是因为评论者本人所掌握的记忆方法已经足以解决其日常记忆任务。所以,在记忆难度方面,记忆需要必定产生于难以简单解决的记忆任务。
记忆意愿的积极与消极
记忆意愿一方面收到记忆难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更受到兴趣爱好与心理情感意志的影响。无论是不是强制性的记忆任务,我们都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都保持着程度不等的积极性,而对不感兴趣的内容,即使是强制的记忆任务,我们也会从心底抵制。如果说我们可以把感兴趣的非强制记忆任务持续进行1个小时,那大概对强制的没兴趣的记忆任务,我们只能维持20分钟左右的专注程度。
当我们对记忆内容兴致高涨时,我们会心甘情愿地付出哪怕几倍于正常记忆用时的时间来记忆,只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求知欲或者成就感;而当将记忆内容看做实实在在的负担时,我们会更加愿意“耍滑偷懒”地找捷径完成这些哪怕不沉重的负担。所以在我看来,如果记忆内容相同难度的情况下,缺乏兴趣的记忆任务拥有更高的记忆法学习欲望。
总的说来,任何一种理论缺乏了实践,即使学得再多也是空中楼阁;所以,不同的人对记忆法学习会有不同的反馈,也会有人在记忆法学习路上走很久却觉得茫然无所获。不过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上进是必要的,因此记忆法学习若能承载个人对记忆的所有美好憧憬便就足够了。
记忆力四境界
记忆力的第一种境界:.声音记忆——最常用、效率最低的记忆方式
大多数人的记忆方式是死记硬背,其实死记硬背说白了就是声音记忆。无论我们记忆手机号、人名、还是英语单词、背诵文章,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对自己的声音进行不断地强化记忆。比如你现在就可以尝试着回忆一个手机号、或者是回忆一个单词、一句歌词,你就能很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其实是在回忆一些声音的排列顺序。
声音(如果不加上优美旋律的话)本来就是一些毫无意义的音节,我们记忆大部分资料,都是通过诵读或默读的方式去记忆的,即使我们通过默写的方式来记忆英语单词,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默读。如果我们在这样背诵的时候仅仅不断重复着记忆自己的声音,而没有同时进行生动、丰富的相象,那么就是纯粹的死记硬背,这样的记忆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记忆力的第二种境界:逻辑记忆——不记而记
逻辑记忆只是面对一些非常有规律的记忆材料的时候才会有用。当我们要记这些有规律的材料时,只要它有着并不很复杂的规律,那么,无论这些材料的内容是多还是少,我们所需要记忆的仅仅是其中所蕴含的规律。
因此,逻辑记忆方法在面对那些非常有规律而又非常大量的记忆材料时,就显示出其强大的威力,我们根本不需要管这些资料到底有多少,只需要记住那简单的规律就可以了。在回忆或者应用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根据这个简单的规律,就可以把所有的资料都准确无误地复述出来。
例如:记忆下面这组数字:
2、4、6、8、10、12、14;
1、4、7、10、15、18、22;
4、5、6、7、8、9、10;
只要稍微看一下,找出排列的规律,那么根本就不需要一个个数字去记,而只需要记住这些规律就行了。特别是这些数字非常多,但规律又很简单的时候,逻辑记忆就能够充分显示出它的优势来了。当然,逻辑记忆仅限于记忆那些非常有规律的资料,而大部分情况下,记忆的材料都是没有规律的,这个时候,逻辑记忆就派不上用场了。
记忆力的第三种境界:图像记忆——快速高效的记忆方式
目前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快速记忆方法,基本上都是属于图像记忆变种或者结合图像记忆的。图像记忆的基本原理,就是把所有需要记忆的材料,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图像,然后运用联想法、定位法等方法来记忆它们。
图像记忆三大法:联想法、编码法、定位法。通过这三种非常有效方法的运用,再抽象、再复杂的记忆材料,都能被快速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图像,从而被快速而且牢牢地记住,图像记忆效率高、复习次数少、保持时间长,记忆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记忆方式,并且不受艾滨浩斯记忆曲线的制约。
记忆力的第四种境界:图像记忆+逻辑记忆
任何一个复杂一点的记忆都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一定是要运用图像记忆和逻辑记忆,要不就是声音记忆+逻辑记忆,只不过是看哪个占得比重更大。善于运用更多的图像记忆,良好的脑呈象能力,再加上一点逻辑记忆无疑是记忆效果最好的。
快速记忆法,遵循“人类左右脑机能分担论”,把人的左脑的逻辑思维与右脑的形象思维相结合,把人的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自信心,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结合记忆规律:用各种方法把枯燥乏味的记忆材料转化为生动易记的物像,并通过有趣的奇特联想串连起来,来强化记忆效果,以物像为根本,以联想为关键,以奇特为秘诀,以谐音为窍门,用有趣的记忆过程达到准确的记忆目的,再结合科学的复习方法,达到记忆快速、长久、牢固的目的,从而高效记忆、高效学习。最快速、最有效、最实惠,让你足不出户,就能拥有超级记忆力。
快速记忆法的关键是想象要夸张、奇特、形象。因为大脑对夸张的东西不容易忘记,对形象的东西也容易记住,如何记忆?不妨借用以下这十种记忆法。
1、编故事记忆法,首先对需记忆内容进行提取关键词,然后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把关键词串接起来,帮助记忆。
2、连锁记忆法,就是对将要进行记忆的词语,进行一一串接,由一个词语想到另一个词语,这种记忆的关键在于串接的链条的结实程度,例如,我们来记忆书桌,篮球,高楼三组词语,首先,书桌和篮球链接,书桌下的篮球慢慢变大,把书桌顶到房顶,然后篮球和高楼,大大的篮球样的球从高空落下,把高楼砸的粉碎。
3、定桩法,首先用定桩,有身体桩、数字桩、罗马房间等,然后需记忆内容与桩子挂钩,达到记忆的目的
4、口诀记忆法,利用口诀,顺口溜记忆,如,1851年,秀全起义在金田,1839.6月3,林则徐硝烟虎门滩等。
5、首字母记忆法,提取首字母减少记忆负担。
6、归纳记忆法,把同类内容记忆,按照大脑存储原理。
7、图表记忆法,把所需要记忆内容用形象表现出来,利用右脑帮助记忆。
8、音乐记忆法,利用a波段音乐,调动潜意识帮助记忆。
9、复述记忆法,用尝试回忆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10、联想记忆法,利用谐音等手段,辅助记忆。
大脑同时产生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
根据记忆遗忘周期的长短,人的记忆可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以前的说法是,先有短期记忆,然后慢慢转变成长期记忆,最近,《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推翻了这一观点。
美国和日本的科研团队发现,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其实是同时产生的,人脑把信息“备份”,同时储存两份同样的记忆版本,一份供当下用,另一份则永久保存,科学家形容这无异于“记忆规则的华丽重写”。
记忆储存——海马体
旧的记忆理论认为,人脑有两个部分深度参与了对个人经历的记忆——海马体和皮层。海马体先制作短期记忆,之后逐渐转变成储存在皮层里的长期记忆。这个解释兴起于1950年代。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神经回路遗传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其实不是这么回事。他们通过仪器和操作观察实验鼠记忆的形成过程,即脑细胞群对电击的反应。
结果发现,记忆有两个同时生成的版本,一个在海马体,一个在皮层。
实验鼠最初几天没有用皮层里的长期版本的记忆,但通过操作把皮层的长期记忆激活打开后,实验鼠就记起来受过电击了。科学家认为,长期记忆在形成的初期是不成熟或者是“沉默”的,而海马体和皮层之间的联系假如受阻,那么长期记忆就永远无法成熟。这说明大脑的这两部分仍有某种关联,重心还是会随着时间推移从海马体向皮层转移。
记忆法学习的欲望与个人的记忆需要之间的关系相关文章:
5.记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