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立秋>

2023年六月立秋有啥说法

宋佳分享

立秋的到来证明炎热的夏日已经即将过去。可能很多人都希望立秋赶紧到来,因为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尽快的躲避夏天的炎热,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3年六月立秋有啥说法简介,欢迎参阅。

2023年六月立秋有啥说法

2023年六月立秋有啥说法

关于六月立秋,在民间还有另外两种说法,一个就是和年景有关,过去老祖宗认为这样的年景不好,比如“六月秋一半丢,七月秋五谷收”。

意思是说在农历六月份立秋节气就到了,那么当年的农作物产量会减半,换言之就是当年的年景不好。而在七月份才迎来立秋节气,那当年的粮食收成就好,各种作物都会大丰收。

在民间类似的农谚还有不少,比如“六月秋样样丢,七月秋样样收”,或者是“六月秋早收晚不收,七月秋早晚都收”等。这些也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在当时的准确性还是挺高的。而今年就是六月秋,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则是关乎到立秋后是热还是凉爽了。在过去民间也把六月立秋称之为“早秋”,而七月则是属于“晚秋”了。

而如果是早秋的话,一般立秋以后不久天气就会变得凉爽了,但是在七月份的话,即便是立秋了依然还很热,这个时候甚至会比立秋前更热。而今年是六月立秋,以此来看就是个好消息,预示着立秋后不久就不热了。

其实吧,立秋早了,对人来说是舒服了,但是农民却不怎么期盼这样,因为如果天气真的冷的早的话,那对农作物却是不利的。因为在立秋节气的时候,正好还是三伏天期间,在后面还有一个“末伏”。

这个时候的天气本该是炎热才对,同时这个期间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像南方的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和温度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如果气温提前降低了就会影响其生长,自然对后面的产量也会造成影响。

由此角度来看,古人所总结的“六月秋,一半收”也是有一些道理的。以上就是关于立秋的一些解答,至于一些网友所关注的,今年是“公秋”还是“母秋”等说法,其实是没有啥依据的。

立秋一般是在几月?

答:立秋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当中的七月节令,因此中国立秋一般是在农历七月期间到来,公历日期则介于每年8月7—9日之间。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天从这一天起开始,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交立秋的那一天,正是农历的七月,也即古人所说的“申月”。立秋时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古代朝廷立秋祭祀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之一,这种季节转换之时一直都是古代王朝十分重视的日子,也都会有官方主持的大规模祭祀活动。

立秋的祭祀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据《礼记·月令》记载,每年立秋的时候,周天子要率领手下的诸侯、大夫等人,去王都的西郊举行盛大的迎秋仪式,还要祭祀少昊和蓐收,这两位在当时被认为是主管秋季的神灵。这种祭祀活动经汉代一直延续到隋唐。

宋代,每年立秋,皇宫里都要在殿内移栽梧桐树。等计算的立秋时辰到了,史官还要报一声:“秋来了!”如果梧桐树能应声落下几片叶子,则会被认为是吉兆,有报秋的意思。

古代民间立秋祭祀

从古到今,立秋这天民间都有丰富的节俗活动。由于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所以立秋节俗活动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祈求农事顺利。

江浙一带,农人一般会在立秋这一天,将准备好的各种祭品送至田间地头,向田祖祷告祈求丰收。在贵州一些地方,也有在立秋前后十日择期尝新的习俗。农民用新米煮饭献给各路农神,然后将米饭奉给家中长辈。

立秋应该吃什么

1、立秋吃茄子

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在这个季节吃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并且秋天刚收成的茄子被称为“秋茄”,带有独特的清香,口感细嫩,风味比普通茄子更胜一筹。

立秋吃茄子还有一个传说故事:

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的茄子。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2、立秋贴秋膘

“贴秋膘”是立秋时节的传统习俗,尤其是在北方。这一天,北方的老百姓都会排队买肉,回家炖上一锅,来补补入夏之后身体的亏空。夏天天气热人们不想吃饭,很多人都会“掉膘”。进入秋天之后,天气凉爽,人们食欲增强,于是就想吃点肉把膘补回来,于是就有了“贴秋膘”的说法。

3、杭州吃西瓜

杭州等地有立秋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而立秋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4、山东吃“渣”

山东一些地方有立秋吃“渣”的习俗,这里的渣是“豆渣”的意思。立秋吃豆渣是源于豆渣的养生作用,因为吃豆渣对于秋季预防腹泻是有好处,正所谓“立秋吃渣,不呕不拉。”

5、天津“咬秋”

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天津等地流行立秋时节“咬秋”。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在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6、四川喝“秋水”

四川东、西部流行喝“立秋水”。在立秋时节,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7、南京“啃秋”

在老南京立秋节气时,有着“啃秋”的习俗,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说法,比如“秋后十八盆”,表示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另外,关于立秋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凉爽母秋热”的说法。

8、浙江吃秋桃

浙江一带流行在立秋这一天吃秋桃,桃子营养丰富,而且寓意吉祥。立秋这一天,大人小孩每个人都要吃桃子,吃完以后把桃核保留起来。等到除夕这一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掉,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去除瘟疫,给大家带来好运。

9、台湾吃龙眼

立秋时节正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当地人认为“龙眼”就是“福圆”,食用龙眼可以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

10、金华吃清凉糕

吃清凉糕在金华市民的心里,立秋吃西瓜、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什么是清凉糕呢?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立秋是什么意思

“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暑去凉来,庄稼成熟的时期。

立秋表示炎热的酷暑逐渐退去,天气逐渐凉爽,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每年公历8月8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立秋由来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物候

一候:凉风至

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偏北风会给人们带来了一丝凉意。

二候:白露降

由于白天日照仍然很强烈,夜晚凉风刮来会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时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

立秋时的蝉,感觉到阴气上升,太阳光已成强弩之末,一日不如一日,因而鸣叫得更加响亮、凄切。

    2039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