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思维训练的四个等级知识简介简短
无声思维不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很多人自然的就存在并且用过。可能你觉得不可思议,但无声思维确实存在,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无声思维训练的四个等级知识简介简短,希望大家喜欢!
无声思维训练的四个等级
无声思维不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很多人自然的就存在并且用过。可能你觉得不可思议,但无声思维确实存在,比如我们在想数学公式的时候就是大脑不发音的。
当然无声思维运行的时候,并不是大脑完全无音的,它并不排斥发音。因为无声思维做为一种思维习惯,一旦建立之后是自发运行的。就像用普通的发音思维一样自然。大脑也会在需要的时候自动采用。
根据无声思维训练者的经验,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第一,伪无声思维:有些人接触过无声思维这个概念,但是对其理解不深,认为无声思维就是“抑制发音的思维”。通过自己的想当然的训练,形成的一种思维方法。
它的特点是:
1.速度慢,和普通的发音思维差不了多少,甚至流畅程度还不如发音思维。类似于“没有发音的普通思维”。因为它的运行还是依赖语言的,根据发音的语言思维,然后自己又把发音的语言的语音给强行压制掉了。它的思维过程仍然是线性的,根据发音的语言逐字逐词展开。有些人甚至感觉,不经过发音思维想一遍,那么他的无声思维就无法运行。
2.不流畅,因为大脑始终是“发音-思维-抑制发音后反馈结果”这样的过程,比普通思维还多一个步骤,所以运行是非常艰涩的,经常卡住。
3.非常累,思考的时候,大脑不是自然放松舒适的,而是非常紧绷,否则就运行不下去。它没有真正的无声思维那种“自发思考”的特点,不是看到问题大脑自己去产生答案或者思路,而需要自己主动刻意的去想。
第二,完全以图像为载体的无声思维。一般见于右脑比较好的人,他们在训练中首先达到的是形象思维的强化,很多问题都可以直接在头脑中以图像的形式表现和解决,思维速度快而灵敏,创造力强。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自己的动手能力突然增强,动作灵敏,一些原来不会干的活儿和技能也能很轻易的学会。但是这种等级的无声思维的逻辑思维不是很给力,需要发音协助。
第三,以闪念为载体的无声思维。这是大多数练习无声思维的人可以达到的等级。大脑摆脱语言中枢的抑制,瞬息之间完成多个步骤的思考。在无声思维下,大脑经常根据脑中的问题自发的思维,尽情发挥,不需要干预,也无法进行干预,只能做导引。从而释放大脑的思维潜力,灵感迭发。
无声思维建立以后,一旦大脑中出现问题或者疑问,大脑会瞬间给出一个答案,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是以无声思维的那种“想法”或者说念头的方式储存在大脑中,然后被即刻的意识到,并判断这个答案或者解决方法是不是正确,从而决定是否还有继续思维的必要。对于一个复杂问题来说,大脑会瞬间给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顺着这个思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阶段有可以当做“小问题”,大脑继续以直截通路的方式给出答案,直到问题解决。总体上的感觉,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只不过非常快捷,轻松。
这个等级的无声思维,在细节的处理上不是很给力。因为闪念的速度很快而且概括性大,一些细节的问题在瞬间会无法完全清晰化。为了让这些细节的问题得以完全展示,还需要用发音思维的协助才行。比如有的人说我可以用无声思维来进行心算吗?在这个级别的无声思维中,是不行的。但是在发音的协助下,会比原来的心算速度快不少。要想有快速心算能力,需要达到下面这个等级:
第四,图像和闪念结合的无声思维。这才是真正的无声思维等级,这个等级的无声思维兼有以上两种等级的优点,图像和闪念互为补充,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俱佳,并且互相辅助,取得1+1>2的效果。
无声思维的训练,完全不是压制音读就可以达到的,而是需要在大脑放松、注意力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提高。
5个最好玩的思维训练游戏
在周末的“刘勇赫亲子互动示范课”上,我跟0-3岁宝宝的家长们分享了一节有关思维的游戏训练课程。我们经常说思路决定出路,一个人的思维水平往往决定了他发现问题的多元与全面、分析问题的客观与精确,以及解决问题时的创新与理性。什么候是思维训练的关键时期呢?答案依然是0-3岁。
首先,我在课上跟大家讲述了有趣的气质理论。由于神经回路的差异,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会有不同的思维反应方式。距离来说,当老师拿出一个道具尺子时,多血质的学生会发出那么多的问题:老师这个尺子是什么牌子的?老师这个尺子是多少钱的?老师这个尺子是不是送我们的奖品啊?……其实老师什么也没有说;粘液质的学生没有任何的反应,是的,表面上看是这样,其实他们内心世界正在收集资料,等到证据确凿才下结论;胆汁质的学生会猛拍一下同桌的同学,兴奋地喊道:嘿!老师拿一尺子;抑郁质的学生则慢慢皱起了眉头,反复问着自己:老师为什么要拿出一把尺子呢?
家长们听到这个故事灰心一笑,仿佛正在对号入座。气质导致思维类型的不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快慢、思维深浅、思维灵活与否,如果我们简单理解快、深、活就是好,那就错了——一方面快、深、活兼得就是达不到的完美境界,上帝就是如此公平;另一方面我们从社会职业角色的角度看,不同类型恰恰适应了不同的角色期待。多血质的宝宝更加适合演员、演讲家、教师;粘液质宝宝适合行政、科研工作、管理人员;胆汁质适合销售、谈判、外交人员;抑郁质适合音乐、美术、艺术创作。在我的课上,并不是要让孩子改变她的“天性”,我们恰恰是要尊重他们的”天性“,发挥他们的优势,激发的潜能,我将思维训练不是定位在思维方式上,而是思维能力上。思维能力的训练主要通过亲子游戏、亲子沟通、亲子旅游、亲子运动等亲子互动方式、还包括家务劳动、圆桌式家庭会议、鼓励尝试新鲜事物、结交朋友走亲访友等。当然,我最看好的是亲子游戏。我重点向家长们和孩子们介绍了感性思维、形象思维、比较思维、逻辑思维。下面我把课上比较受大家欢迎的亲子游戏推荐给大家。
1、观察水果(感性思维):
大家有没有想过,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其实是孩子最熟悉的,也是最适合做智力开发的教具。我们把一个苹果、一个橙子、一个香蕉摆在孩子面前时,允许孩子自己拨弄玩一会。然后我们要用实验科学的观察法去接触每一个水果。让孩子去认真看一看每一个水果,认真摸一摸整个水果,认真闻一闻每一个水果……这些感觉是人生经验的基石,是复杂思维的组成材料。思维高远的人一定在早期有过很深入、很丰富的感性思维体验。而且抓住每一个“第一次”,第一次吃某种水果,第一次去海边、第一次吃海鲜……让孩子爱上观察,美好的生活需要欣赏的心态,欣赏的心态来源于感性的观察。
2、窗边评论员(形象思维):
我带着家长和孩子们来到窗边,我在推荐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如果我们把窗户看做是画框的话,那么窗外一幅动态的绘本。简单的玩法是让孩子说出自己看到这幅“画 ”中的内容,和他比较感兴趣的景色,比如一棵树、一个长椅或者一个路灯。升级的游戏是这样的,我们选择一个出现的人作为故事的主角,他的行动轨迹可以进行现场直播。在描述的过程中,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落下每一个“动作”,鼓励孩子从头到尾描述全程。我提出了动作就是细节,动作就是过程,动作就是作文。我的这个游戏也被广泛运用到作文教学当中。形象思维不是形容一个事情,而是具体展现一个事情,这种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与前奏。
3、亲子游纪念图(形象思维):
去一个地方游玩我们总喜欢拍照留念,看到很多家长强拉硬拽,非要让孩子与名胜古迹来张合影,让人感到哭笑不得。其实旅游是一个学生自主体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过程。我经常说在亲子游,孩子是主角,而景色是配角。我们在出行之前,最好能和孩子有一些“预习:一下 出行景观线路,旅行中鼓励孩子们多观察、多接触、多体验。亲子旅游最重要的环节,不是预习、不是出行,而是出行之后的分享与交流。我们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印象最深和最喜欢的景色,让孩子有意识的学会收集整理生活资料。我提出了一种叫做“亲子游纪念图”的游戏:家长和孩子共同在白纸上画在旅行中接触到的景观,交替进行,把所有记住的景观都“画”出来,形成一幅《亲子游纪念图》 。
4、比较爸妈(比较思维):
比较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也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通过比较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记忆。当然,比较本身也是实验科学的方法之一。比较什么呢?比较外在的颜色、大小、数量、短粗……,比较内心感受的不同,比较本质与规律性。我问了家长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经常讲亲子互动要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点,孩子们肯定感兴趣的是什么呢?有些家长答小汽车、小裙子、小薯条……我说我们过于看重外面的世界,却忘了我们的陪伴是孩子的第一需要。孩子愿意和家长在一起互动,“比较父母”让我们从新看待我们自己。活动之前,爸爸妈妈与宝宝面对面做好,宝宝依次抚摸两个人的头发、抚摸两个人的眉毛,抚摸两个人的手,抚摸两个人的耳朵……在比较过程中,说出两次的不同体验。会比较也就会学习,这位学校学习打下基础。
5、床上迷宫(逻辑思维)
迷宫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如今的迷宫加大“游乐项目”,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判断力和思考辨别力。迷宫是一个模拟人生,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小孩子虽然看不懂,但是会非常愿意参与新鲜事物,从而得到很好的思维训练。在床上利用靠枕与枕头进行道路设计,里面包括死胡同与活胡同,在结尾处放一个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当孩子走错路的时候要告诉他这里不能同行,可以换一条路,而不是直接了当的表现:“来,你看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事实上,试错的过程由助于思维逻辑的训练。
无声思维训练的四个等级知识简介简短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