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作文大全>

关于散记的作文5篇_精选作文

佳琪2分享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家在学习阶段,对于作文来说,是比较难攻克的话题。现在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优秀的作文,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可以参考学习。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第1篇:北京散记

  (一)京都印象

  7月27日

  火车便颠簸在苍茫的夜色中了……

  睡上铺的滋味实在不是很好,沉闷的空气,矮小的空间,有一种压抑在心头起伏。

  绍兴到北京仿佛千里迢迢,经过23个小时的头脑震荡,北京便在前头摇晃了。

  这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朦胧的明亮包裹着它。仿佛把手伸到窗外,北京便触手可及。火车碾过的车轮声已没有刚才的激烈,缓缓地平息了它的怒吼。

  北京西站已隐隐约约地铺展在眼前。西站很大,站内人头攒动,在人流的簇拥下,我们被挤到了出口。

  北京的天气似乎不是很好,黄漫漫的天,天空有些雾蒙蒙,云被压得很低,显得凝重,街道的这方延绵到那方,就像伦敦一样。

  站在近处看远方,可以看见西站上方仿清式的建筑,古铜色的柱子,金黄略掺土黄的飞瓦,漆成红色的墙壁,衬托出孤傲的性格。

  西站正中有一根旗杆,却没有挂旗,银灰色的旗杆直插苍穹,只能抬头仰视旗杆和那镀银的天空。

  北京仿佛很大,近处的景致朦朦胧胧引伸向远方,像是九月的离愁;远处的楼阁牵牵扯扯地会聚到近处,像是六月的馨香。

  京都的建筑错落有致,近处的老北京和远处的高楼形成对比,仿佛在过去与未来中穿梭,一切都是崭新的,好似蚕破茧时一瞬间的光明,当然,是以我的眼光。

  我见过上海,拔地的大厦,喧嚣的人流;我生活在绍兴,悠悠的碧波,柔美的浮光;然而首都北京却把绍兴的柔婉与上海的喧嚣糅合在一起,扯成一幅漫漫的巨卷,射向一双双棕黄色的眼,深蓝色的眼,又指向一颗透明的心,把心照亮,把心温暖。

  --600字

  第2篇:【读书札记】巴金散文

  “我是神的敌人,这也是无足奇怪的。因为无神论的思想在今天已经是很平常的了。这个世界上没有神存在的实事,稍有知识的人也都明白。”这段话,是巴金说的,我觉得很对额,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神。

  巴金还在文章里指出了信仰神的人们逃避现实,对啊,逃避现实,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努力向上,比天天拜神有用多了。

  不要逃避现实,要面对现实。

  初二:赖禹莲

  --150字

  第3篇:记叙文可以散文化

  记叙文在高考作文中越来越受到青睐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相对于议论文来说,记叙文有其自身的优势,因为考生受思维能力和阅历的限制,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有真知灼见的文章的;而记叙文则不同,只要把事情说清楚或者把人写“活”就可以了。

  虽然任何一种文体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相对于特定年龄阶段的高中生来说,散文是最好写的,因为现在高考的文体不限,导致很多学生不分文体,而散文形式自由,是融记叙、议论、抒情、说明和描写等于一体的。并且散文题材广泛,凡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均可入题。因此,我们认为,记叙文写作可以散文化,由于它取材广泛,摇曳多姿,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同五彩斑斓的风景画,让人陶醉,让人喜爱。

  在记叙文写作时,应防止犯以下的错误:

  一、记叙文容易写成“流水账”。

  很多学生在写记叙文时不能把握好哪里该详写哪里该略写,哪里需要浓墨重泼哪里需要惜金如墨,因此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写下来”。又因为受字数的限制(800多字),本身有没有细节描写的意识,所以写出的记叙文往往只有“结果”而无“过程”。

  二、记叙文容易犯叙事“低幼化”的毛病。

  由于受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一写作文就“无话可说”,在抓耳挠腮之余,不得不求助于“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童年时代或小学生活。当然不是不可以写童年或小学,而是需要注意叙述角度和口吻的把握,很多同学在叙述的时候完全变成了一个“七八岁”或“十几岁”的孩子了,所思所感幼稚的很。要记住,有些事情以儿童的眼光来看可能很有趣,可能是刻骨铭心的,但现在所写的文章是给成年人来看的(阅卷老师),因此此类文章得分很低。

  三、记叙文一旦追求“写出波澜”容易走上不合理虚构的歧途。

  现实生活很平淡,少有惊天动地的事情可写。而作为考场作文,平铺直叙的文章是不可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的;而学生为了叙述的“引人入胜”,为了结果的“出人意料”,往往会无中生有,编造故事。由于生活阅历的缺乏,生活常识的匮乏,所编的故事常常破绽百出、捉襟见肘。因此记叙文写作就陷入两难的地步:不虚构吧,情节平淡,不能引人入胜;虚构吧,生活经验不足,细节不真实,也难以引人入胜。

  记叙文散文化的优点:

  一、散文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不至于写出被人贬为文体不分的“四不像”的文章。

  由于话题作文的不限制文体,导致了很多学生文体不分。在写作时没有问题意识,写出的文章就“四不像”。而散文则不同,她可以记叙,可以抒情,可以议论,可以描写,可以说明。如果以叙事为主,就是叙事散文;如果以抒情为主,就是抒情散文;如果以说理为主,就是说理散文。不至于被阅卷人评为“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而得分不高。

  二、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因此记叙文可以围绕一个“话题”,方便考场构思。

  考场时间有限,环境特殊,一般很难进行缜密的思维,更不用说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文章了。但是散文可以凭借文体自身的优势,进行发散思维,只要事物有那么一点联系都可以被写进文章,只要适当的点一下题,就不会被人贬为“跑题”。并且,如果思维能够全方位发散,说不定还被认为是有创造、有新意的一类文呢。

  三、在记事、抒情和议论中,可以阐发一点小感悟和小哲理,容易写出自我独特感受。

  文章关键是写出个性。如果写记叙文,学生年龄相仿、阅历相当,所经历的事情相似,很难写出新意来;如果写议论文,高中生分析能力受认识水平、生活阅历限制,往往是观点加材料,罗列事例,缺少分析,尤其缺少辩证分析,这样的议论文平淡无奇,很容易让阅卷老师产生厌烦感。因此,散文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出一点小感想,抒发一点小哲理,个性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写出个性,写出新意。

  例如下面一段文字,就是记叙文散文化的佳作:

  我曾站在故乡坍圮了半壁的城墙上,望着披着袅袅晨雾的日出,听着黛绿色树影中呼啸而过的火车声响,独自彷徨,忽然看见稻田里那绰绰弯曲的背影,想起不远处耕种的爹娘,手心的汗浸透了这薄薄却很沉重的几张素宣,心中悄悄旋起一股小小的龙卷风。无论我所向往的地方,是绝域萧条的山川大江,还是细雨潺潺梦境跌落的山冈,是铁血班驳的断章还是沉默的寂亡,是逶迤的一马平川还是弯曲踞蹐的千沟万壑,是波涛汹涌惊涛骇浪,还是像我以前那样徒增马齿一如既往的凭依栏杆,一任阶前点滴到天亮。

  无论怎样,我都不想再对未来的天堂多做幻想,我也想许下亘古不变的诺言,我也想抛开一切荒芜与苍凉,我也想象惊寒的大雁一样摆个大大的人字,兀傲的让眼皮下庸碌的万物抬头仰望。可是谁来告诉我,谁能?谁允许?连时间都会不屑的讥讽我,休想。嘴角蜷缩着一丝苍凉的苦笑,我何尝不是那些昂着头仰望的庸碌中的一颗沙砾。突然想起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对范柳原说的一段话,“你们外归的人好,初次瞧见这里的人事,再坏些,再脏些,是你外面的人,外面的东西。你若是混在那里头长大了,你怎么分的清,哪一部分是他们,哪一部分是你。”

  --500字

  第4篇:双星历险记 倪琪走散了!

  倪琪走散了!

  “呐!泉水加上秘方!”倪琪朝着凝月伸出手,凝月递上了一个果冻似的东西。不知怎么的,水到了凝月手上就变成了果冻或是冰,凝月身体中,貌似有一种能量在流动,却难以控制。

  “OK了!”倪琪兴高采烈地把自己手上的液体加入果冻中“这样我们连容器都省了!这可是我们的传家秘方啊!”

  “秘方嘛,有的还可以再去做啊!”紫爷爷很兴奋,想摸一摸那果冻,但是想了想还是算了。

  “对了,爷爷,为什么我手上的水会变成果冻形状?”凝月前面怕打扰了倪琪,才没有说什么,不过她的疑惑像一团云一直笼罩在心中呢!

  “我可以感应到你们其中有一人,使用或者被使用了,那种只有双星的少数神秘系,会的某种仪式吧,如果是南宫凝月的话,这也不奇怪。被使用的人,不但会起死回生、身上的所有伤口被治愈,而且对她使用这种魔法的人身上的魔法,还有少数的功夫灵力,都会添加到那个人身上。”紫爷爷滔滔不绝。

  凝月的眼睛瞬间变得炯炯有神:“那我岂不是拥有很多能力了?!”

  倪琪向凝月投来羡慕的眼光,窃窃私语着:“早知道我就去救了。不但有了武器,还有了那么多的能力!!太值了!!”

  “谁让你不去?!”紫陌不屑的看着倪琪。

  “咳咳,别这么看着恩人,那个药水是我配置的啊!”倪琪有点尴尬。

  “凝月,你的能力还不能控制的很好,所以还需努力,迷幻瀑布的尽头,有你们需要的所有东西,但你们需要谨慎选择。”紫爷爷道“我要走了,紫陌想睡的时候,就吃点这个果冻。你起得果冻本来就有点让人清醒的功能,配上这些被闹水渐渐‘传染’的水,会让你清醒很多。”

  “额……什么嘛……自己回家享受,让我们出来找……”紫陌头上冒出来好几条黑线。

  “这个又不是我们的任务……”倪琪唠叨着。

  “你说什么……”倪琪转过头就看到,一连乌云的凝月,还有正卷起袖子的紫陌。

  “没……没什么……各位好汉侠女……放……放过我吧……”倪琪刚说完,边飞一般地跑了。

  “这里是?”倪琪装过头发先,边上的浓雾早已把她给包围了起来,而凝月和紫陌早已不见踪影……

  倪琪……与凝月、紫陌走散了!!!

  福建宁德古田县第一小学六年级:李苏宁

  --1000字

  第5篇:【读书札记】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摘抄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六年级:鹿泉--6--可可

  --400字

    19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