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刺绣的日记作文
回族妇女的刺绣,不仅表现自然美、生活辈,而且还艺术地表现其宗教信仰。当回族姑娘或媳妇买回一块干净的布料后,洗完大小净便请阿訇书写上阿文中堂,然后便不分昼夜,千针万线地刺绣。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接下来请欣赏:刺绣日记。
刺绣日记1
一天,妈妈从绍兴带回来一块白布和一袋彩色的线。白布上布满了许多小洞,呈十字形状,十分有趣。我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东西?”妈妈回答:“这是十字刺绣布。”
“什么叫十字刺绣?”
“十字刺绣是19世纪来源于欧美的一种工艺品。它是用绣花针将图案呈十字形状绣出来的。”
过了几天,妈妈的图案绣好了。哇!太漂亮了!只见两个可爱的小仙女飞翔在蓝天白云之间,栩栩如生。我急切地对妈妈说:“妈妈,好妈妈,教教我吧!”妈妈同意了。第二天,妈妈帮我买来了一幅专供十字刺绣的小猪图案,非常可爱。
一开始,我的线拉上拉下,没法把线固定在布上。妈妈让我把底下的线按住,拉上面的时候不要太用力。我一试,还真行,线乖乖地呆在布上了。
我先绣小猪的头,绣了一会儿,看看有点像了吧。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小猪的嘴被我绣歪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妈妈看了看,笑着说:“你把格子数错了。你瞧,这里多了两格。”我只好拆了重绣。
咦!小猪的嘴怎么成黑色了,应该是红色的。咳!原来是我把颜色给绣错了。看看这么简单的活,做起来怎么这么难?妈妈似乎看出我有点泄气了,就鼓励我:“宝贝,慢慢绣,只要做到细心、耐心、恒心,我女儿肯定能行的!”面对妈妈充满信任的目光,我又开始绣了。
在妈妈的细心指导下,我慢慢地摸索出了其中的门道。通过几天的努力,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猪终于在我的手中呈现了。
啊!我学会了十字刺绣。
刺绣日记2
这次回老家,我的姐姐一直在绣十字绣,而且,技术已经到了烂熟于心的地步。每当看见她在绣时,我的心也痒痒的。当天,我就缠着妈妈和姐姐带我去买十字绣。
到了澉浦街上,我在一家“贝贝多”饰品店挑了我喜欢的一盒熊猫手机袋,就回家了。
尽管天下起了大雪,可这茫茫的大雪抵挡不住我学习绣十字绣的热心。于是,我们快步走回了家。
到了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拿出十字绣布,就跟着姐姐来学习绣十字绣了。我先找到了针,根据说明书,应该先穿上一根黑色的线。可是,这线和针眼儿好像总是要和我作对,怎么也穿不进去。无奈之下,只好用嘴抿了一下线头。总算,线,是穿上去了。
穿好线,就要“数格子”了。得数清楚起针时上、下、左、右和起针位置的距离。这可是个技术活儿,经过了十来分钟,我终于数清楚了格子。此时,我已经头昏眼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可是,谁让我自己要绣十字绣呢?坚持一下吧!
空了12格,我开始绣“全针”了。所谓的“全针”,就是绣一个“乘号”。对照绣图上的色块,我很快就绣好了它的第一只黑色耳朵。此时的我,成就感颇丰,老家的里里外外都知道我在绣十字绣,而且,熊猫的一只耳朵已经绣好了呢! 可是,麻烦来了。最后,到底要不要打结呢?问了姐姐,才恍然大悟:原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用打结,只要线头留得长一些就可以了。
剪好线头,我认为不用姐姐帮忙了,就自顾自地绣着,姐姐也绣着她的手机袋。可是,绣到它的第二只耳朵时,我猛然发现,熊猫脑袋中间的“花”绣偏了,而第二只耳朵还按照绣图来绣。乍一看没啥问题,可细看,还是能看出点儿问题来的。幸好我机灵,只有一格之差,没多大问题,就当这一个手机袋是自己的“处女作”好了!
总算把黑色的部分绣完了,我可以绣梦寐以求的“爱心”啦!可是,现在对于这些线已经驾轻就熟的我,居然在绣爱心的时候又出了差错。我先把同一种颜色的绣好,可是要用全针勾边的时候,我才发现,右边半个爱心的位置高出了左边半个。仔细对照绣图,果然,连字母“E”都“飞上云端”了,更何况右上角的小花呢?
最后,经过我的深思熟虑,才发现这几种红色都差不多,不妨在勾边的时候这一部分不勾了。对,说干就干,这个方法还不错呢!
三天,一种煎熬的等待。在绣到第三天的晚上,姐姐帮我缝好了这个手机袋。一只可爱的熊猫在我的眼前闪动。我的心情既激动又高兴。在这三天里,锻炼了我的耐心和细心,让我可以更认真地去对待每一件事。
希望大家都可以去绣绣十字绣,让我们的心更细,更耐心!
刺绣日记3
苏绣以光洁绚丽而闻名于世。而在所有苏绣中,以双面绣最为著名。
“咦,我们家怎么养起猫来了?”那天,我刚走进家门,就看见了这只“猫”。再走近一看,才发现了这是一幅双面绣。看!这只猫正定定地站在草丛中,胖乎乎的,就像是一个皮球滚进了草丛。再看他那凝滞的眼神,撇起的嘴巴,三角形的耳朵,还有那柔美的胡须,和真猫没有毫厘之差,不得不令人称奇!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那线,那线可是要被分成两层、四层、八层甚至十六层!线条柔美、曲折,似中国结上的梳梳,又如绵羊身披的大衣,无不让大家啧啧赞叹!在猫的后面是光滑的真丝底料。并不是把猫直接粘上去,而是艺人们千针万线缝上去的!每针每线可都是他们精巧的手艺、智慧的结晶啊!在双面绣下面,精美的架子也在衬托着它。架子多是用红木做的,也有用檀木做的。一般的架子旁边是花瓣形的雕刻,花瓣异常的漂亮!每一个花瓣都圆润细致,每一个花瓣都独一无二,每一个花瓣都似乎在讲述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让人陶醉。
如今,双面绣的艺术地位也在逐步上升。可以说,双面绣是苏绣这顶王冠上一颗闪烁着光芒的明珠,它的含金量更是让人不敢相信。他是苏州的象征:文化、经济、时代、艺术、科技、技巧融入一体。从小桥流水漂进长江黄河,从长江黄河,从长江黄河漂进太平洋大西洋,苏州的双面绣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但是,无论如何,它的家乡依然是小巷园林、“东方威尼斯”!
将来,我可能要走向远方,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但是,我始终不会忘记家乡的双面绣,更不会忘记小桥流水、鱼米之乡——苏州。
刺绣日记4
4月12日,我们全体五年级来到了少阳综合实践基地,在这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三天里,我们学会了航模制作、陶艺、穿越障碍等技能,锻炼了我们的心理素质和体能。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十字绣。十字绣是用五彩缤纷的线在网布上打十字,从而绣出美丽的图案。在上课前,我心想:这有什么,我肯定上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可是在上课时,我却被搞糊涂了!就好像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是打结了,就是缠绕在一起,还是老师帮我们“解了围”,可我还是被这五颜六色的混乱的线搞混了,唉!这也太难了吧!比起刚才,我如同是一个泄了气的皮??。我看了看同学们,他们大都是愁眉苦脸、无精打采的样子,可能在想,这种细活可真不是我的强项。这时,在我对面的同学也发话了:“太难了!我的十字绣又打结了!”这时老师说:“不会的同学可以向会的同学请教一下!”老师甜甜的嗓音提醒了我,我赶紧向同学请教,可这两位也和我一样是三脚猫工夫,他们连连摇头,看来只能请老师了。俗话说得好“姜还是老的辣”!老师手把手地教着我,我看着那娴熟的手法,渐渐明白了十字绣的方法,经过细心观察,我终于学会了十字绣,看来在家很少接触这东西,现在做起来笨手笨脚。我绣着绣着,感觉越来越有趣,我的屁股如同大树生了根,坐在板凳上一动不动,手指孜孜不倦地在飞针走线。遗憾的是,煞风景的铃声响了,老师宣布下课了。这节课让我明白了做事要有耐心和毅力,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
这三天,我过得十分充实,这些美好的记忆我一生也不会忘记。
刺绣日记5
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精彩的表演,使人拍案叫绝。而刺绣工艺是极其细致的,令人爱不释手。
我们家有一幅刺绣,它被玻璃框保护着挂在墙上。它大约有2米长,1米宽,是幅山水风景十字绣。各种不同颜色的彩线细致勾勒出亭台楼阁,高山云雾,整幅图给人一种淡雅清新的感觉。
这幅十字绣中,用细密针眼描绘的细小人物栩栩如生,就像活人一般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碧绿苍翠的大山横置在画中,翠绿的颜色像用水墨渲染的一般,随意豪放。虽然这是用纤细的绣花针绣在上面的,但山脉跌宕起伏,依然能释放出一股巍峨挺拔的气势。藏匿在山后的云雾若隐若现,如梦如幻,就像真的一样。
最让我不敢相信的是那栋“建立”在高山之颠的古典楼阁。如果你放眼看去,会觉得他仿佛是真的,是用一砖一瓦细致搭建而成的:四根朱红色的柱子支撑着楼阁的顶端,一片片的琉璃瓦覆盖在屋顶上,如燕尾一般飞旋的四个屋檐角尖,更是它增添了一份高雅的意致,悬挂在屋角尖上的青铜铃铛,仿佛在随着风轻轻作响。
楼阁当中站立着一位正在吹箫做乐的人。她身着长裙,一身古代文雅装束,裙摆被风轻轻吹拂着,衣服上的花纹、细微的纹理历历在目,连她脸上那种柔和温婉的表情,在这细密的针眼下展漏无疑,更加突出了一种淡雅的感觉。
虽然我不懂刺绣,但这幅刺绣却震撼了我,刺绣传承者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