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书笔记>

看完我们仨的读书笔记及感悟

奕玲分享

《我们仨》一书中,杨绛先生借梦喻实的笔法,真挚且风趣的描绘和充满智慧的为人处世,让读者们都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看完我们仨的读书笔记及感悟收获,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看完我们仨的读书笔记及感悟篇1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这是我听过对家最美好的描述。我们对家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向往,我想要一个温馨的家、一个能够包容我小脾气的家、一个没有争吵的家……如此种种都是我们对于家的期待,但何以为真正的家呢,我觉得正是如杨绛先生所说的那样“因为有我们仨”,才让我们拥有真正的家。

我为书中钱锺书先生说的:“绛,好好里(即‘好生过’)。”所感动,而杨绛先生文中写到的“我有没有说‘明天见’呢?”直接让我浸湿了双眼。我好像终于理解了之前一个视频里的女孩说,“很想说但是再也不能说的话是‘明天见’”是为什么了,这是对明天最美的憧憬,是最浪漫的三个字。我想对你说明天见,让我们对明天都充满向往,因为明天有你的存在,因为明天我们还能相见。

我很羡慕书中杨绛先生一家,不提他们在后期经历的时代变革,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与孩子之间的牵绊都是我在这本书之外看不到的。可能正是这么一种情感让我为书中的情节动容,书名《我们仨》无需多言这就是他们的故事,就只有“我们仨”就足以让读者体会这本书所传达的。

看完我们仨的读书笔记及感悟篇2

以前读过这本书的,系统推送,我忍不住又看了一遍。了解杨绛先生源于对钱钟书先生《围墙》的喜爱。杨绛先生的文字,读起来感觉平实,亲切,她不张扬,于平实中见真情。

这部作品写了他们一家三口的日常,以倒叙的时间次序,先是钱先生和杨先生老年时期,一家三口互相关爱,互相扶持,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他们对生活,始终是坦然的,乐观的。文章以梦境的形式展开叙述,有钱先生的下放,钱媛的重病,杨先生对他们的惦念与不舍。即便都很困难,依然,努力保全彼此世界的温度。在三人世界里,各自安好又彼此温暖,直至丈夫和女儿离开,家变成了客栈。

然后,杨先生回忆了他们仨的过去,有奋斗的艰难,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更有一家人相亲相爱的活色生香。特别是书中所附的书信往来,杨媛的画,处处散打着爱的温度。如果说我感受到他们幸福生活的秘诀是什么,那就是真实,让每个人保留自己原本的样子,比如钱先生的孩子气,比如钱媛对父母的称呼,再比如杨先生对妇女俩的宠爱,还有他们对日常琐碎生活所用的看似不经意却充满智慧的小定义。

其实,这样的日子每个人都有,但是,每个人的选择和生活方式不同,很难想象,除了亲情,还有什么是杨先生一家所在乎的。好像没有。关键是岁月的积累,精神世界的丰富,决定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看完我们仨的读书笔记及感悟篇3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段平凡温馨的亲情故事,有一个平凡温馨的名字——《我们仨》。《我们仨》这本书我很早时就买回了家,当时只翻了几页,看这本书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优美华丽的字句辞藻,只是一位老人如数家珍地叙说自己一家人的故事,便把它丢在一边。随着年龄的增长,那颗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我才读出其中的意味。

《我们仨》就像一杯清茶,需要你慢慢去品,才能辨其味、知其香。这本书只有不到二百页,却用最朴实的文字讲述了三人在天意下相聚,又在古驿道上相失。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只有薄薄的一张纸,也只讲述了一个老人常做的梦,却道出了一种害怕失去最亲的人的惶恐。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用亦真亦幻的手法,讲述了在钟书和钱媛患病之时,杨绛女士两头奔波,却仍无法挽留亲人的离去。最终,“我们仨”在古驿道上失散。三里河的寓所因为亲人的离去,也成为了一个暂住的客栈。

杨绛女士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独自一人在青灯下回忆“我们仨”。这本书的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也是这本书的主体,像写日记一般记录了三人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这部分记录了许多家庭琐事,正如我们普通人一样,一个学者之家也需要关心柴米油盐之类的生活琐事。连有一身傲骨的学界权威钱老先生,干家务活也如我一般笨手笨脚,不得不随时向妻子求助。杨绛女士正如很多老爷爷老奶奶一样,不厌其烦地对后辈讲述年轻时的种种趣事,而我们这些听者也好像围坐在杨老身旁,感受大学者平凡简单的快乐温馨。

《我们仨》这本书可以看作一本幸福指南,为许多人指出幸福的方向。这一家三口十分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出乐趣,如把饭后的散步美其名曰“探险”;钱老是在学术界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可在家中却如孩童一般要被人宠着,被人照顾:杨绛女士干起家务活来干净利索,算是家务事上的顶梁柱。可她还怕鬼怕得要死,只有带着女儿才敢走夜路……很多人只顾着为了追求远方那虚无缥缈的幸福,可到达时才发现幸福就在自己出发的原点。平平淡淡才是真。杨绛女士一家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他们与世无争,不求富有,不求闻达,“成名,只不过是多了一些不相知的人而已”。

他们只希望有二三志同道合的知己,一起彻夜长谈;只希望家人都健康平安,能与家人一起在平淡中享受快乐和温馨。如果你在寻找幸福的路上迷失方向,请读《我们仨》。读过这本书后,你或许能停下脚步,在与家人朋友的平淡中,尝出幸福。

看完我们仨的读书笔记及感悟篇4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什么困难都好像迎刃而解了,其实在那个年代,他们受到的苦是不言而喻的,但正因为一家人的心始终联系在一起,又有着别人钦羡的相处方式,看起来是那么轻松而美好,仿佛一切外在的压力的灾难都不算什么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联系的方式总是书信,中间他们也分离过,时间也不算短,可是每次相聚总是那么和谐,三人在家中的角色很自然地分好工,互通又互补,外号既贴切又温馨,我很羡慕他们之间的默契和信任,总有说不完的话,总有共同的趣味,切切实实是这个时代所缺乏的吧。事无巨细他们都互通讯息,即使再忙,也不忘沟通,试想如今这个时代随随便便就能联系,却总是缺少点什么,远不如“我们仨”的主人公交流得多呢,也完全没有他们之间的那种情感。

刚开始前面的文章我有点看懵了,总让我认为是灵魂出窍了,看得也很难过和悲伤,总希望美好的事情能一直延续,没有死别,也不会只剩下作者一人孤身在世上了,这多么残酷啊!生活不乏趣味,关键是你有没有发现和创造人生趣味的心,“我们仨”的一生都应该是现代人学习的榜样,家人本应该如此,互相扶持、互相包容,在繁忙的工作节奏下,也能增添家的乐趣,平凡中的乐趣!

看完我们仨的读书笔记及感悟篇5

看完了《我们仨》,一直好奇钱钟书和杨绛之间的恩爱相处之道,在这本书中得以窥见一二。

发现饱腹诗书之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这种世界较其他人有着天然的屏障。

他们不管外在的言语,外界也或许认为他们清高。像极了俗世中的“你不是人民币,不可能人人都喜欢你。”

钱杨不与他人争锋,秉承谦逊的相处之道,也不免有人诟病。倒让我们俗世之人更加应该把他人的言论看法抛掷脑后,可得一身轻松。另外,二老育有一女,老人的心愿都是孩子快乐无忧、健康成长,长大之后常回家看看。

与俗世稍有不同的可能是二老会更加支持女儿的个人发展轨迹,为所谓工作、发展做出甘愿忍受思念的让步。

这或许是高知识分子的人生领悟。

而俗世之人或许在个人发展和家庭团聚方面较难抉择。又或许,这根本不是俗世不俗世的问题,这只是每个人的个人选择问题。自古“忠孝难两全”,长大之后也更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再有,钱老在84岁高龄仍要服从组织安排,一路颠簸路途遥远去开会,在外的条件总比不上家里安心舒适,杨绛女士再心生不愿也会尊重钱老自己的决定。

至此发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工作难处。

看似光鲜或完美的工作背后或都有其辛苦之处。

应了之前的一句话“没有一种工作不委屈”。所以,不抱怨工作,尽力克服困难,大概是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区别。

最后,钱杨之女钱瑗先于二老去世,真是令人扼腕。

之后,钱老于女儿去世的后一年也因病去世,独留杨绛女士一人聊度余生。至此我们仨走散了,杨绛女士也要在原有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团圆氛围中尽显孤独。

至此感概,这一生,或好或坏都是个人“独活”的一生。

这种“独活”,不是形式上的孤独或欢聚,而是精神上的自我寄托。若终其一生不是为自己而活,然后才为家庭而活,那么家人走散的那一天,就是世界崩塌之日。好在,我们仨走散之后,杨绛女士还可以看书、写作、出书。

形式上虽然一人了,内心还有一隅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则是支撑天不会塌下的顶天柱。

可喜可叹也。观他人的一生,可以反思个人需求的渺小。

在他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可以当作参考,要什么,不要什么。

少即是多。

在这短暂的一生中,竭尽全力,做减法,去成为自己,从心而活。

看完我们仨的读书笔记及感悟篇6

《我们仨》是9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写的一部回忆录,主要讲述了一个三口之家温馨的生活。

书中分为三部,第一部以梦来开头,第二部写到一家三口失散,文字腔调凄美,是杨绛先生用以怀念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媛和丈夫钱钟书。用梦境的形式来哀悼两位亲人,表现出了杨绛先生失去至亲的悲痛。

第三部,作者用平淡朴实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从两口之家,变成三口之家。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都表现这个家庭的和睦温馨。三口之家均为当代学者,钱钟书和杨绛近从青年到中年,到老年仍然笔耕不辍,坚持读书写字和教书育人,对自我要求很高。钱钟书是一个在学术上智商很高,却不是很通人情世故,而生活还有些低能,却一向坚持给妻子做早餐的习惯,对妻子和女儿其实很体贴。

而作为两位伟大学者的女儿,钱媛从小虽然体弱,可是生活很乐观。她很孝顺,从小就乖巧懂事,始终是父母的安慰和骄傲。作为北师大的教授,她忍着病痛,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们一家都是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他们只是有着学术上的钻研和追求,甚至还略带呆板之气。但他们好像总是能够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来,比如夫妻经常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又称“石子”。他们一个人要扮演多个主角,爸爸在学术上是教师是巨人,在生活中却和女儿是兄弟甚至只是弟弟。妈妈总要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毛巾折得有棱有角,可还是会半夜怕鬼怕的要死,仅有女儿在才敢走夜路。而女儿长大了,会照顾妈妈,像姐姐;会陪妈妈,像妹妹;会管妈妈,像妈妈的妈妈。

看完我们仨的读书笔记及感悟篇7

杨绛先生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家三口的相聚、相守、相离、相思……满满的都是爱。

杨绛先生字里行间里透出一种慈母的温暖,贤妻的知书达理,每当钟书闯了祸,她总是会说“不要紧,我会修”,然后钟书就真的不再担心,而杨绛先生也真的会修好。那种温柔如水里又有一种强大的包容,被孩子和丈夫深深的信任和依赖。

圆圆4岁就开始看书,翻书的样子和爸爸一摸一样,用拇指和食指,翻的很快,那副画面立刻生动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圆圆12岁就看完了很多名著,比如西游记等等,说到西游记我现在正在看,是那种半古文的,一边看一边看注释,所以要不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呢,在这样充满书香之气的家里耳濡目染,常看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啊……

圆圆成为大学教授后,杨绛先生还和丈夫说:咱们的孩子强爹娘胜祖宗,开会发言时我的心都跳的蹦蹦响,阿圆却不慌,还总是有她独到的见解,好多会议都是她主持!钟书书也一个劲地点头称赞说,我们的圆圆是可造之才!从这里又可以看出杨绛夫妻的谦虚和对孩子肯定和赞赏!

一家人都朴素简单纯真,有着高贵的灵魂。杨绛先生说我们仨在一起就算不说一句话,也会让我们觉得很舒服和温暖。三个人在一起互不打扰,各自做各自的事情,互相依赖,又互相尊重。

后来阿圆得病先走了,过了一年丈夫也离开了,就留下杨绛先生一个人,她说:只留下我一人,我想念我们仨……看着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听杨绛先生在讲自己的一生,从她很小的时候,讲她的父母亲,她的兄弟姐妹,讲她和钟书,讲圆圆和她们仨,安静平和的语气讲述着娓娓动听的好故事。

看完我们仨的读书笔记及感悟篇8

七月初与《我们仨》失散了,怎么也找不到,一直认为失散与家以外的地方。却不想8月初时被一直念念不忘此事的儿子苦寻到了《我们仨》。

两次阅读这本书有着不同的心情。先前读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时,我正好在医院等待身体检查,先生就把我带进了她的梦:先生与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虚虚实实,亦幻亦真。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是对钱钟书先生和钱瑗浓浓的亲情回忆。

失而复得,接着读《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着墨的篇幅,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家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个个日子。书中有许多细节感动着我:夫妻之间相互的支持和扶携,而同甘共苦的风雨人生,让他们对彼此更加依恋和关爱。圆圆的出生,透过一个个小故事,仿佛看到这个其乐融融的家里,处处有欢笑,有情调,有趣味。父女俩是“哥们”,父母关爱女儿,女儿也懂事、自觉,不让父母操心,对爸爸和妈妈,真像是贴身的小棉袄,关怀备至,体贴有加。出差时喜欢记录所见所闻或思念之情,在家的也会记下琐琐碎碎的事情,这些他们称之为“石子”,有空会经常在一起“把玩欣赏”。书后也附了不少“石子”,“我们仨”的相亲相爱都在“石子”里有着真真实实的反映。

写到这里,我似乎对《我们仨》又多了点感想在心头。不由得想起给弟弟写的信,无外乎是劝解弟弟与固执的父亲。从我生在这个家庭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很少去透露彼此的感情。从前是我们四个,现在我们又各自有了“小我们”和“小我们仨”。

    1604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