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书笔记>

托尔斯泰《复活》读书笔记

宇杏分享

复活这体现的是当时的以贵族为首的社会,但现在不一样了。虽然现在不算是大同社会,但有很人不管是有钱还是贫穷,他们都愿意帮助别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托尔斯泰《复活》读书笔记,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托尔斯泰《复活》读书笔记

托尔斯泰《复活》读书笔记1

与喀秋莎分别两年之后,聂赫留朵夫在奔往军营的途中,特意来到了姑姑家。分别两年,突然重逢,聂赫留朵夫欲火中烧,完全被生理所需冲昏头脑的他燃起了对纯真少女喀秋莎的浓烈情欲。在即将奔赴军营之际,聂赫留朵夫诱奸了依旧天真无知的喀秋莎。随后,他留下一百卢布,无情离去。此后喀秋莎未婚而孕,被主人痛斥后逐出家门。举目无亲、穷途末路的喀秋莎在极度困苦中生下儿子,将其抛弃后无奈成为青楼女子。经历了生活中的种种困苦,人尽可夫的喀秋莎逐渐看透了世间的丑恶百态、人心的肮脏污浊,她开始变得冷酷、绝望、谄媚、轻飘,曾经天真无邪的她像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两个灵魂扭曲的人就这样在法庭上相见了。喀秋莎被人诬陷用毒品药死了嫖客,而由于陪审团的细小失误,她被判四年苦役。宣判之后,她先是声嘶力竭的哭喊,继而现出绝望的死一般的平静。聂赫留朵夫看着曾经深爱的清纯无暇的喀秋莎成了鱼肉般被人践踏的妓女,内心开始了极度挣扎。他认为,这都是他一手造成的,如果没有自己当初鲁莽的诱骗、无情的抛弃,喀秋莎就不会被驱逐,被逼入绝望的死胡同,就不会成为妓女,也就不会继而遭遇法庭上这凄惨的一幕。喀秋莎的一生是被自己生生毁掉的,而自己却人魔狗样般的坐在法庭上决定她的命运。深深的自责、艰难的抉择之后,聂赫留朵夫决定要拯救这个落魄的灵魂,同时也无形中开始了自己的心灵救赎之旅。

他去监狱看望喀秋莎,虔诚痛心的向她忏悔,信心决绝的表示将不顾一切与她结婚来赎罪。然而满怀希望的他却接连收到喀秋莎的冷遇,喀秋莎不愿再回忆那痛苦的过去,她看透了这个毁掉自己一切的男人,看透了他的虚伪、无情与冷酷。她将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利己主义的表现,她不再信任聂赫留朵夫,怀疑他真诚的面容背后掩藏着肮脏龌龊的灵魂。她开始利用聂赫留朵夫,向他要钱,利用他的贵族身份要他为其它狱友上诉平冤。喀秋莎的冷酷让聂赫留朵夫更加自责,他愈发感觉到是自己毁了喀秋莎,让她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对他人的信任。

在为喀秋莎上诉、告御状以及其他含冤的人奔波的过程中,聂赫留朵夫看透了司法的腐败、贵族的堕落、人心的冷漠,同时也深深体谅到了农民的疾苦、百姓生活的艰辛。他大学时解放农奴的思想再次被激活,并尝试着在自己的庄园里打破土地垄断,租地给农民,并减轻他们的赋税。在聂赫留朵夫的感召下,喀秋莎渐渐恢复了曾经的爱心、仁慈,她被禁锢了十年的灵魂慢慢苏醒。

托尔斯泰《复活》读书笔记2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伦理和美学探索的总结性作品。它是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灵净化"过程,同时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是最全面、最充分反映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终结作品。这部史诗般的经典著作,被誉为"19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聂赫留道夫为什么会从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成为以后不思进取的人,其中也有他的姐姐和他在大学时最好的朋友—曾经善良、讲义气的谢列宁最后都变成了惟利是图的、庸俗的、不思进取的人。这不能不承认他们所处的环境对他们真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处在一个黑暗,麻木不仁的上层社会,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渐渐的原来在他门身上的美好品质就退化了,消失了,而他们自己却全然不知!

有句话说: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其实我并不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因为人是主观的,有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虽然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也有"出淤泥而不染"。我觉得一个人的自制力也是很重要的。但我们不得不重视环境在一个人的成长乃至成材中起的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在幼儿成长阶段,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一个人的性格表现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千差万别。

假如一个孩子所处家庭环境,父母经常发生争吵,常常充斥着紧张与对抗,这样他往往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封锁起来,慢慢变得不爱与人交流,对任何人都缺乏足够的信任,甚至孤立使他在个别时候遇到某些敏感问题时会采取对抗的心理,情感变化无常,不能自己,甚至有攻击倾向,这是幼时情感受到压抑的结果。听起来好像有点可怕,但这里我没有一点夸大其词的说法。这是有关专家研究的结果。

由此看来,一个良好的环境对自己的成长非常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处于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中,大家之间互相关心,平等相待。这种待人处事的态度会很自然的影响到你在学校与同学的交往中,将来走向社会对待他人的态度中,这样的人更容易与周围的人产生良好的关系,有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久而久之会养成好的性格。

托尔斯泰《复活》读书笔记3

看完《复活》,想起《故乡》中的中年闰土的同时,又让人怀念起《骆驼祥子》中的祥子,老实诚恳憨厚质朴的拉车夫祥子,在残酷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屡次波折和打击下,最终蜕变成一个堕落、自私、懒惰、贪婪、麻木不仁、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故乡》和《骆驼祥子》中闰土和祥子最终的结局都很悲惨,读罢让人心中泛起淡淡的忧伤和隐隐的无奈。

但人性是相同的,自私、虚伪、骄奢的聂赫留朵夫和一度仇恨社会、冷酷、绝望、谄媚、轻飘的喀秋莎能够复活,我相信闰土和祥子也能够复活。如何让他们复活,托尔斯泰在小说中认为,一个人灵魂的复活,关键在于有宽容心,爱世人,爱周围的一切。贫穷不是道德沦丧的理由,甚至今日,很多生活在暴政、战争、灾难下的赤贫老百姓,依然淳朴善良。当你用爱的眼光去包容一切,用切身行动去拥抱感恩时,你会发现你的内心非常平静,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行。

有时我们会抱怨生活环境让我们被迫改变,这一点不可否认,但大多数时候生活环境改变的只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受教育的程度、财产的多少,而把自私、冷酷、贪婪也归咎于环境,那只能说是个人的修行不够。当然,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一个人难免会犯错,一个人一生也难免会出现灵魂迷失的时候。记得自己高二的时候,有一个星期,我一直在想,我这样拼命、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读书,完全没有花季少年的应有的青春和浪漫,这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这样做值得吗?

那一个星期,我仿佛看透了一切,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觉得无关紧要,上课不听讲,作业也不做。后来直到母亲来看我,那时正好是非典,学校大门不开,家长探亲需隔着铁大门跟学生对话,当她从铁门缝儿中把沾有汗水的生活费塞给我的时候,看着她花白的头发和皲裂的双手,我突然间顿悟了,是的,为了爱,我了爱我的人和我爱人的人,我不能堕落。自此之后,我再也没有过堕落懈怠的念头。

堕落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深陷其中反而还用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粉饰。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一下《复活》,洗涤灵魂,迎接新生。

托尔斯泰《复活》读书笔记4

这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和一个赎罪男人的故事。“复活”即是指男女主人公精神上的解脱与释放。

马斯洛娃是备受侮辱与损害的俄国下层妇女的典型。从年轻时的天真浪漫到如何一步步地被社会逼上绝路,但她同时又在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的唤醒下,得到了精神上的复活,从而成为了新女性的代表,这也表明了俄国民众的觉醒。

涅赫柳多夫是一个走在时代前缘的人物。虽然年轻时对马斯洛娃犯下了不可磨灭的'错误,但在法庭上再次见到马斯洛娃时,他的心没有片刻安宁,他开始走上了为自己赎罪的道路。他的许多举措,在旁人看来都是那么地疯狂,他要同马斯洛娃结婚,他要把她从牢房中救出来。他到底是为了弥补过错,还是内心真实的情感?我想两者都有,所以他才如此矛盾。他认为马斯洛娃现在所遭受的痛苦都应该由他来承担,是的,那是一个改变马斯洛娃一生的夜晚。但每每回忆起青年时他们,涅赫柳多夫又会激起异样的情感。

这一悲剧的造成,不仅是涅赫柳多夫一个人的过错,也是这个动荡社会的产物,而马斯洛娃正是这动荡社会下的牺牲者。

马斯洛娃入狱后,涅赫柳多夫经常去看她,并同她讲:我要娶你,不管结果如何,哪怕你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我也会跟随着你。马斯洛娃对此态度很冷淡,她不太相信涅赫柳多夫会一直遵守他的诺言,因为涅赫柳多夫是伯爵,而她只是一个入狱的苦命女子,但她又不拒绝他对她的好,也许是在她生活的那个圈子呆久了。

涅赫柳多夫不仅为马斯洛娃的案子奔走,依马斯洛娃的要求,也帮助了许多狱中其他的犯人。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时间,马斯洛娃对涅赫柳多夫的态度也逐渐有了好转,但马斯洛娃的案子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最终被发配到西伯利亚。涅赫柳多夫把自己的土地交给了农民,这在当时是一个先进的思想,他认为土地不该由个人所有,之后他就准备前往西伯利亚。

马斯洛娃在去往西伯利亚的火车上认识了一个男子西蒙松,他也是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囚犯,西蒙松爱上了马斯洛娃,虽然他知道她与涅赫柳多夫的关系,但他还是提出了要与马斯洛娃结婚,涅赫柳多夫知道后也很震惊,但他还是想要征求马斯洛娃的意见。与此同时,由于之前涅赫柳多夫的努力,马斯洛娃最终被释放了,但她还是同意和西蒙松结婚,虽然她真正爱的并不是他,可是她不能跟涅赫柳多夫结婚,因为她不想让他永远活在赎罪的阴影里,只有这样做才能让他们两个得到解脱。

托尔斯泰《复活》读书笔记5

高中时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乡》,其中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让人深深震撼。封建制度毒害巨大,它侵入肌肤,钻入骨髓,嵌入神经,让一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少年闰土变得呆滞木讷迟钝麻木,精神溃败,灵魂蒙霜,留给我们读者的只是无尽的惋惜。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禁不住想,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拯救中年闰土,让他重新变回少年闰土那样充满生机与灵性呢?近来读托尔斯泰晚年耗时十年而出巨著《复活》,我从中找到答案。

三十而立的世袭公爵聂赫留朵夫,勾引有夫之妇,混迹酒池宴会,碌碌无为如行尸走肉般过着糜烂的生活。作为万亩土地继承者,数千农奴的贵老爷,聂赫留朵夫无忧无虑,不为衣食所困,不因工作而扰,婚姻几成定居,工作毫无必要。他像大多数贵族一样,穿梭于女人和宴会之间,恣意于打猎和打牌之上,没有理想,没有追求。他的灵魂像琐碎的铁屑,被荒淫腐化的贵族生活磁体深深吸附着。

若不是一次偶然担任陪审员出庭审判,他的人生也许会像无数的贵族一样,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激不起一丝涟漪。他会像常人那样目睹自然界的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尔虞我诈,但死去之后,除了在斑驳倾颓的墓碑上,恐怕没有人再会记得起他的名字。

那一天,他很不情愿的去参加法庭陪审,因为当天晚上还要处理与私通已久的情妇的感情纠葛,出席对自己恩爱有加的公爵之女的家庭宴会。法庭的气氛严肃中夹杂着枯燥无常,陪审人员都感到乏味,就在大家昏昏欲睡的时刻,一个毒杀嫖客的女犯人的出现骤然攫取了所有男人的目光,同时更让聂赫留朵夫心中大惊。这个人竟然是聂赫留朵夫十年前曾经诱奸而又抛弃的钟情少女喀秋莎。

那时,聂赫留朵夫十九岁,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在姑姑家庄园休假期间,结识了让他心动不已的喀秋莎。喀秋莎是姑姑家的婢女,豆蔻年华,青春靓丽,浑身荡漾着少女的天真烂漫、纯洁无暇。二人互相爱慕,彼此心照不宣。但随着假期的结束,聂赫留朵夫不得不与喀秋莎依依惜别。此后,聂赫留朵夫年龄渐长,大学毕业后随着不断的融入酒池肉林、荒淫骄奢的贵族生活,以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倏然大变,大学时爱情、正直、公平的理念全都被诱骗、扭曲、谎言代替,他开始将安分守己视为无能,将勾引女人看成荣耀,就这样,贵族生活骄奢淫逸的生活让急剧扭曲着聂赫留朵夫的性情。

托尔斯泰《复活》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有关托尔斯泰的复活读书笔记

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5篇

《复活》读书笔记范文5篇

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范文5篇

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复活》读后感5篇

《复活》的读书笔记

复活读书笔记范文5篇

复活读书笔记优秀范文5篇

复活读书笔记精选范文5篇

    1279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