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个人校本培训汇报总结10篇
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2个人校本培训汇报总结,可以点击“培训总结”查看更多相关的培训总结。
2022个人校本培训汇报总结1
本学期通过校本培训,使我们进一步明确教师是课程改革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
其次,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和 “导”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2、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3、教师的角色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
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2022个人校本培训汇报总结2
通过一年的校本培训,我收获很多,感受很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我曾经一直认为在教学上能出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因此我在前几年的工作里,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学这一块,备课、上课、课后总结、批作业、辅导,几乎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五步曲。所以回到课堂后,我会更加努力,仍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
通过校本培训,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自己,通过利用网络这便捷方式来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在读书活动中,我曾看到了这样的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1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10次重复。这句话我非常喜欢,它让我认识教师要做自己的研究,不断地思考,对那些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事物用心地去发现,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规和说辞反复琢磨就是研究。
我要以这年培训为契机,找准自己前进的标杆,在今后工作中向智慧型发展,做一个勤学习、善总结的教育工作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需要更多的前期准备。这次的学习正是一种准备,就像南极的企鹅将要上岸时,它会猛地扎进海里,奋力沉潜。这种沉潜是为了积聚上岸的力量。为了下一代的未来,让我们不断前行吧。
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教师尤其应该如此。
2022个人校本培训汇报总结3
20--年4月27日和28日,我和学校的几位教师有幸参加了云南省科教院培训中心组织的《校本教研策略培训》的学习,不但使我加强了对校本教研的认识,而且让我有机会学习校本教研的新理念和校本教研的具体实施。
在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大礼堂两天的学习中,我们分别听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教育中心王洁主任的《高效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有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问题与解决》两个讲座,云南省教科院中学研究室方贵荣主任的讲座《聚焦问题,提高质量》,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袁玥副主任的《教师微型课题的生成和研究方案的制定》、《教师微型课题的研究方法》两个讲座,还听了昆明市盘龙小学李红校长作盘龙小学校本教研的实验经验交流。
听了王洁主任《高效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有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问题与解决》两个讲座后,是我认识到:有意义的校本教研必须做到心中有规则,手上有技术,脑中有智慧。还让我充分意识到校本教研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教师去传递课堂或者完成书本,而且确保为具有不同需要的学生而学习。
在方贵荣主任的讲座《聚焦问题,提高质量》中,方主任冷静分析了制约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因:学校没有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教学研究的思路有问题;教学研究的方法不得其门而入。还了解了深化校本教研的基本路线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从中总结出: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
听了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袁玥副主任的《教师微型课题的生成和研究方案的制定》、《教师微型课题的研究方法》两个讲座后,使我知道了什么叫微型课题,微型课题是一种应用性研究,即运用教育理论解决实践中具体问题的研究。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成一项工作,科学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育科研来说,针对研究课题的不同类型,采用恰当的方法,同样显得十分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我们便捷、有效的完成科研课题,而且使我们的研究显得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一般来说,中小学教育科研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当然,这并不是教育科研方法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分类,而是因为这些方法跟日常科研工作联系紧密而被经常采用。同一研究课题,往往会交叉采用几种不同方法,这在研究过程中要是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听了昆明市盘龙小学李红校长作盘龙小学校本教研的实验经验交流后,是我深有感触。联系我校校本教研的开展,发现我校校本教研的开展存在诸多不足。李校长从四方面介绍了他们学校校本教研的开展情况:
首先,创建一个生机勃勃的校本教研保障体制,让校本教研滋生活力。1、领导班子理念创新,步子坚实;2、校本教研网络清晰,职责明确;3、活动经费舍得投入,合理使用。
第二,完善一套全面规范的校本教研管理体制,为校本教研注入活力。1、制定校本教研远景规划,明确学校实施校本教研的目的性;2、建立校本教研管理奖励体制,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第三,建立一个富有成效的校本教研工作模式,使校本教研富有活力。1、加强研究,不断反思,促进教师不断成长;2、利用优势,积极承办教研活动,成为校本教研的起点;3、全面参与,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成为校本教研的焦点。
第四,走出一条持续发展的校本教研特色之路,使校本教研充满活力。1、在课堂教学上,坚持“一个理念,积极发展”的课堂态势;2、在教学研究上,坚持“课题研究,全员参与”的教研机制;3、在师资培训上,坚持“重点切入,全面提高”的培养方法。
从几位专家、老师的汇报交流,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上。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语言本质。
课堂教学要有梯度,照顾好各层次的学生,是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关键。从备课开始,就应该考虑到学生差异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施展身手,各显神通,让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提高,基础薄弱的学生增强自信。记得读书时代的我,非常内向,害怕回答问题,因为我没有自信啊。其实,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一般是能主动参与课堂的,但基础薄弱的学生就不同,他觉得自己不会,怕错,怕被笑话,等等。这些心理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所以,我想,在课堂教学中,在不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要特别照顾基础薄弱的同学,给他们参与的机会,鼓励他们加入活动,增加他们的自信。
还要抓好课后作业、课外辅导,是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保证。基础薄弱的学生课堂效率一般都不高,这会影响到他作业的完成率和准确率。因此,需要老师关注课后的他们,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课后作业跟踪和课外的辅导。这些工作可以是老师亲自去做,但是基础薄弱的学生较多的话,不妨调动学生力量。让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与基础差的学生一起完成课后作业,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基础好的学生巩固的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解决了问题,对课堂知识可以基本掌握,一举两得,共同进步。我曾经在班级开展过一帮一活动,但由于自己跟踪不足,致使效果不够明显。仅仅做好课后作业跟踪是不够的,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还应该做好纠错讲解、定期单独复习的工作。
面向全体学生中的培优工作这一步不可丢。在科组讨论过程中,有老师就反映了,培优补差工作中,大部
分老师都慢慢将重点放在补差这方面,而忽略培优工作的开展。我自己在这方面也是做的严重不够,课堂上给基础好的学生准备的挑战问题不够新颖、不够尖端,有时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已。课外呢,只是给基础好的学生推荐了一些资料,在他们买回资料后没有做跟踪和具体的辅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高分不高,高分不多”的情况。
总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这是一件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只有抓早、抓细加坚持,才能真正将这项工作抓好。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做得不足,我会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使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有所收获。我相信,付出过,努力过,一定会有收获。抓好校本教研工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相互促进的,所以,搞好校本教研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2022个人校本培训汇报总结4
通过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让我受宜非浅,感触很深;其中在新课程培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课后反思,二次备课。
现就课后反思,二次备课汇报总结传统的备课,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的预设性,忽视教学的生成性;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激发情感;强调解题技巧,忽视生活运用;强调学科本位,忽视课程整合。许多教师只重视课前的备课,而不善于课后的反思,这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教学问题。课前备课、书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教学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众所周知,每一次教学实践中都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插曲,对原有的提出挑战。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敏锐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有一定的观察力、思考力,他们正在不断更新知识。而且,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及教学体验也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很难准确预料判断的。虽然在课堂上也不乏急中生智,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的先例,但的随机应变却留下了败笔。不论教师有无经验,处理起这类问题都会很棘手,在上课时难免总会留下诸多遗憾。课后的教学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会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弥补这个遗憾。教学反思是教师总结经验、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让教师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诸如教学内容的补充是否合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否突出,教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是否统一,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能力。总之是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对学生的表现和困惑、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就可以对本节课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找到反馈的信息,思考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使下一步教学设计更科学、更合理,从而更积极、更有效地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还可以把理性教学思考和感性教学过程结合起来,不但能够融合成更加完美的方案,缩小学生在课堂上实际获取知识间的差距,在这样多次往复的反思后的课堂中,使师生双向完成理念的更新和更高层次的飞跃,而且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从而帮助自己总结教训和积累经验,在不断的反思中扬长避短,形成一套能准确判断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本领。
总之,如果一个青年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多年教学工作过程的重复,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 经验型教师 的水准上,而无法成为对传统超越的 反思型教师 。没有教学的反思也就不可能使当前的新课改工作走出一片新天地。
2022个人校本培训汇报总结5
为期两天的校本研修培训活动结束了。几天培训下来,感觉很紧张,也很兴奋,同时更有收获。说实在话,搞了几年的校本研修,到底什么叫校本研修,如何有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心里一直犯嘀咕。通过参加西安市教科所举办的“西安市教育局20--年校本研修培训者培训”,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以后,深感校本研修,是我们所有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明白了“校本研修”就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培训。它的宗旨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它将教学研究和培训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 程中老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它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它必须经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到校本研修。校本研修的核心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校本研修不是简单的组织教研活动,它是以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策略研究为主线,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共同探索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通过学校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师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达到改善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也是当前学校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
那么如何去组织和管理校本研修?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关景双专家的讲座《主题式课例研修》,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研修的专题讲座,使我对课例研究的目的有了进一步的明确,课例研究是为了改进教学,发展自我,为自己而研究,也是研究自己。它是老师在职学习的一种方式,将教师们的研究进修和日常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它研究的形式主要是以课为载体,研究过程中强化合作交流,研究的关键是要有主题、有基点、有方法、有改进。 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关景双专家给我们作了具体说明:第一,主题生成、 解读与示例。第二,行动教育、学习与操作。第三,课例研修、选择与持续。第四,用笔说话、表达与写作。第五,主题研修、价值传播。让我深知:校本研修要从事务布置到有主题的研讨,用教师的经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要把理念做出行为方法,把自我做出个性风格,用学习积累为师底蕴,用研修求证教学效益。最后他在给大家的建议中再次强调:学了就有思路,做了就有方法,写了就有底蕴。
吴积军校长的讲座《教研员如何组织校本研修活动》,讲了教研员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给我们指明了道路,让我们明白了自己肩负的重任,明确了校本研修的重要性。他指出:教研员在指导校本研修工作中要心中有规则,手中有技术,脑中有智慧。()要讲步骤,讲技巧。一定要围绕教学,聚焦课堂,让老师时时刻刻能够感受研修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和进步。
经过关景双、吴积军等专家的专题讲座和培训,使我更深一层的了解到校本研修不是简单的备课、听课、评课,而是要促使每位教师上好每一堂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教研员如何通过学科专业方面的有效引领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觉得自己应做到学习者、组织者、培训者、研究者多重角色的转换。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做到心中有规则,脑中有智慧,为有效指导作奠基。理论指导、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重要支撑,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教研人员是引领一线教师把教育理念转化成教育实践的带头人。随着新课程试验的全面开展,教研员与广大一线教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对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对学科教学新理念的了解,及由此引起的课堂教学方式、学习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的变化等都需要学习。因此自己要能够在学科教学上有的放矢地引领教师将新的课程理念化为自己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行为,就必须领先于基层教师一步认认真真地学习课程理论,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知识。学习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有效专业指导的前提。只有自己通过学习具有了比较深厚的理论,才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对课程理论、校本研修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专业引领,使其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升其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就语文学科来说,语文课程的价值重心在发生着重大的位移,即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转向学生的言语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意要素的全面发展。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如何主动建构与文本、与教师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强调语文教师如何尊重学习主体的生命体验和个性选择。这种语文课程理念的重大变革,预示着课程目标必然从静态趋向动态、从固定化趋向生成化。这给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冲击,教师要改变一种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此自己在自己学习、领会、提升的同时,应积极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转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
其次,要积极参与、组织校本研修活动,坚持进校观课议课。只有经常亲自参与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才有了对新教材的直接的感性认识,才有了对教材选文的适切性的理性认识,才有了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正确的认识,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另外,新课标要求“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语文教材内容的教学自主性大大增强了。只有经常参与不同类型学校的原生态的教研活动,才能发现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另一方面,在新的课改背景下,组织的研修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模式上,应不断思考、探索更有效的研修培训模式。研修活动应重在“研”——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法;而不是“教”——教大家照搬公开课,教研员怎么说,就怎么做。应是各校校本研训经验交流、成果分享的平台。因此,作为组织者,除了要根据课改精神,精心组织一些能妥善处理好本学科在课改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公开研究课,还应组织好各种交流研讨活动,创设良好的氛围,引导教师就所听的课展开研讨,畅所欲言,让各种想法相互碰撞冒出思维的火花。通过研修,使教师对课改理念如何具体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逐步清晰起来,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修炼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教研员经常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学校的教研活动,就能更广泛地收集许多学校教研活动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了解到各校的一些成功的经验,组织搭建校本研训经验交流、成果分享平台,从而使大家能打开思路,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提升能力。
2022个人校本培训汇报总结6
一名优秀的教师既是好的教书匠也是好的学习者。他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养料,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学习的能力。而校本研修工作在推动新课改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方面可谓功不可没。我在校本研修学习中,始终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既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相互促进,又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下面我就自己的校本研修学习过程,谈点体会:
首先,教研从课堂上来。在我看来,教学即教研,让教研的时间从课堂上来。解决教研时间问题,我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操作,而是运用艺术,充满智慧的过程。而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智慧要靠教师即时的观察、分析、判断、思考。换句话说,也就是要靠教研来获得。所以,教学过程本身也是教研过程。我就是在课堂上采取边教边研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教研更具实效。我体会到:学会教学即教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在不增加自己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增加了教研的机会和时间,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其次,教研从生活中来。事实上,教研的资源在教师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教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比如,当我们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不小心摔跤始终不肯起来,非得要母亲或父亲去扶她起来时,我们就该想到: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总是过多表扬,一味赏识学生,正是当前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样导致学生经常处在一片“好好好”的赞扬声中,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特别是留守学生,助长了他们骄傲自满的情绪。
第三,教师要勤于动笔。有人说得好,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至少是一个蹩脚的作家。这句话说得好,是啊!教师口口声声要求学生认真写作文,写出好作文,然而教师都不以身作则,带头写出优美的文字,那又怎么能让学生信服呢?认识到这一点,现在通过研修学习,我又开始爱上看书写文章了。不管是生活随笔或是教学浅见,我都在尽力地书写,书写的不仅是自己的人生,还有自己学生的喜怒哀乐。
第四,听、评课。每周坚持至少听1——2节课,同时作好听评课记录,课后及时与授课老师进行反馈。每听到一节课都能令自己收获非浅,吸取别人课堂的精彩,弥补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精彩或不足,总是假设着自己如果在上这堂课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处理,自己总是设身处地的想着,学习着有经验老师在上课堂的把握,而当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就会思考自己应该在什么地方注意些什么细节。
第五,校本研修伴我人生成长。校本研修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发展的不竭源泉。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得以生存的支柱,我从中感受成长。
2022个人校本培训汇报总结7
本次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论性的培训,主要以讲座的形式开展,包括元业辉老师的<学生伤害事故安全处理方法>的讲座,鲍明旭老师的的讲座,下午王月秋老师的讲座,杨亚飞老师的讲座等.为了能够更好地吸收这次培训的精髓,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特此作如下小结。
通过这次培训更加深入了解到一些新的教育模式和相应的教学策略。其二,通过暑期的集中学习,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老师不能只是一桶水,而应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 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所涉及的课程是全新的,涉及到的知识是很广泛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断地学习,学习新的知识,古今中外、文史地理、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有要学,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涉及其他知识,也就是知识面要广,要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求。
我感觉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 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完善和知识丰富;教师的行为,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如果学生需要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在信息社会,教师就要不断补充知识能量,才能更被学生受到尊敬。
通过几天的培训,我认为作为教师还应该做到不放弃一个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看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不应该只重视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略了那些后进生。如果老师能够关注到他们的话,说不定我们就能挖到宝了。否则又怎会有后积勃发、大器晚成之类的词语呢。要“点燃学习的动力”,要小心地呵护儿童天生具有的学习动力。面对学习中感到无助、无力的学生,我们需要认真分析产生动力不足的原因,帮助他们重新燃起学习热情,而不是放弃他们,这是我们教师肩负的重任。
上面这些都是关于这次暑期培训的一些收获和我的感受。那么接下来我想谈谈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
其一,和那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相比,我的教学经验太肤浅了,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向每一位老师学习和讨教,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
其二,作为一名老师应该要博学求精。就是说在自己的学科知识上要不断的提高水平,还要在其他方面有所涉及。因为现在都在讲学科的整合,那么教师应该要求自己能有渊博的知识,不一定要读的很深,能有些基本的了解就可以了。而且这对我们自己在教学方面也有帮助的。现在的教科书更趋于实用性和时代性。因此,我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识水平。
其三,在教学中应该不断的学习新课程标准,在教师的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要努力的完善自我,做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做好前辈们的学生。从他(她)们的经验之谈中,知道了自己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向前辈们请教学习,他(她)们满含激情的讲授感染了我,无形中我的压力告诉我要:手勤心勤、虚心请教,快挑战自己,做一个勇敢的前行者。
在教育工作中,我积极寻求师傅的指导和帮助,努力学习教育的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勤勤恳恳,努力使自己在工作中多一点科学的方法、艺术的手段,让每一个孩子都展开笑颜。
2022个人校本培训汇报总结8
20--年7月,学校组织了20--版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校本培训。多年的语文教学,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也让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已形成了定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做为一名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教学理念,才能跟进时代的步伐,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在这次培训中,每天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观看培训视频,阅读参培同仁们的研修日志、教学故事,参与论坛讨论,让我不但深入了解了新课标的理念,而且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教育教学方法。现将本次培训的几点收获总结如下:
一、 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 许多 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很多。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 须在 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会有效结合“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真正意识到语文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上,停留在语文课本里,学生的语文成绩也不应该只停留在试卷上。
2022个人校本培训汇报总结9
实施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个人体会到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矗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和"导"使学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标志之一,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应当做以下几点:
正确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2022个人校本培训汇报总结10
一年一度的校本培训也如期而至。回首刚刚走过的几天时间,是忙碌的、是炎热的、是辛苦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收获着、成长着、快乐着。校本培训的集中学习时间结束了,我由衷觉得时间没白花,而且我感受今年的校本培训是历年来安排的最充实、最合理的一次,我受益匪浅。在此次培训中每一个讲座都很精彩,在佩服讲座专家们博学深思精神的同时,我更关注讲座的内容。对我来说,讲座中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在专家的讲座中,我领悟到:不断的进步是以不断的学习为前提的。
我个人很喜欢专家讲座,当书越教越疲惫的时候,需要见多识广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家高屋建瓴的给我指导,助我突破瓶颈。专家讲座满足了我的需求。四天的培训结束了,但我的学习并未结束,相反,以此为契机,它才刚刚开始。专家给我们推荐了很多有名的书籍,我将会去学习研读。
二、转变思想观念。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老百姓的意识也逐步提高,过去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已经过时,老百姓逐渐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为孩子选择优质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家长的共识。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跟上时代的发展,做一个能适应社会并受到老百姓喜欢的人民教师。
三、加强学习。
过去不代表未来,要转变观念靠的是学习,不断地学习,以学习来改变自己,以学习来充实自己。本次校本培训,我更强地意识到了自己知识的浅薄。在这些专家们面前我多像一只井底之蛙,什么教科研,什么新的备课理念,我都觉得很新鲜,有些以前真的连听都没听过,更别提去实践了,我有了一种很强的危机感,所以学习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使危机有转机,所谓"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相信自己能坚持。
四、学会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波斯纳也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在以前的工作中,我虽然有过反思,但从来没有很认真地正规地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去执行,只是在头脑里想想就过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而且必须要学会总结反思,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对学生胸怀要博大,情感的体验要细微。
"没有理由要求每个学生喜欢我,但我必须喜欢每个学生"。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性的,影响不是一时的,而是长远的。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七、在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确实,只有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即便自己的答案是错的,都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课堂四十五分钟,我们应该舍得放弃,多留点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学着思考,学着总结,留下印象。
总之,通过校本培训的学习收获很大,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使我们的教师能够尽快提高自身能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在教育这个岗位上有更高的突破。我也会努力总结自己的教学,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课,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