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教育资讯>热点>

党员干部读《与领导干部谈历史》读后感心得5篇最新精选

庄宇2分享

  《与领导干部谈历史》是一本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剖析,引领党员干部以史为鉴、知古鉴今。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与领导干部谈历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员干部读《与领导干部谈历史》读后感心得5篇最新精选

  《与领导干部谈历史》读后感

  作者卜宪群曾多次为领导干部讲解历史。2013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卜宪群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2014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卜宪群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2018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历史上的吏治举行第十次集体学习,卜宪群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一)事例丰富,引人深思

  在《与领导干部谈历史》这本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经典事例,使得这本书不仅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且事例鲜明生动,拥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例如在讲到历史上的权钱交易时,举了李斯的例子:李斯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很有才能,曾为秦的统一和秦王朝建设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有才能的人,在秦始皇死后的关键时候,为了个人的私利被赵高说服,和赵高私下勾结,权权交易。众所周知,秦始皇去世前打算把皇位传给他的长子扶苏,但是秦始皇死后,赵高秘不发丧。他对李斯说:“你能和蒙恬比吗?”李斯说:“我不能比。”赵高进一步说:“如果按照秦始皇遗诏执行的话,那么你丞相的位置必定不保。”李斯听了以后默然,同意了赵高的意见,篡改诏书,秦王朝的道路由此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历史不能假设,但是如果由扶苏继位、蒙恬任丞相,秦王朝恐怕不至于二世而亡。胡亥的继位,导致秦王朝政治生态走向极端黑暗。对此,李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个事例很好地证明了权钱交易的目的是获取利益,权钱交易的背后也是获取私利。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提出,国家权力可以用金钱买到,会导致什么样的价值观?会形成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当然是金钱崇拜的价值观,不思进取的社会风气。

  生动的事例和到位的评价解读,让读者深刻认识到了权钱交易带来的恶果,引人深思。再比如,在讲到古代的用人不公时,作者写到《后汉书·陈寔列传》中记载的一个例子:“(寔)家贫,复为郡西门亭长,寻转功曹。时中常侍侯览托太守高伦用吏,伦教署为文学掾。寔知非其人,怀檄请见。言曰:此人不宜用,而侯常侍不可违。寔乞从外署,不足以尘明德。伦从之。于是乡论怪其非举,寔终无所言。”尽管陈寔知道用非其人,但为了太守,也迫于侯览的权势,不得不给这个人安排了个官职。

  中国历史上用人不公的主要表现是,用人重亲友、重门生、重朋党、重同乡,核心是用人出于个人爱憎、私利,而不是出于公心。具体表现如下:权门请托。汉代吏治腐败时,“选举不实”“权门请托”。上自高级官吏,下到郡县人员,一旦到选官用人的时候,就会收到各种请托书信。作者指出:用人不公是最大的腐败,是历史上各种腐败的集中表现。

  (二)理论相结合,内容深刻

  在《与领导干部谈历史》中的《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兼评历史虚无主义 》一文中提到,正在率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看待和分析历史,用博大的胸襟、宽广的胸怀来认识本民族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接续人、传承者。

  书中说道:历史不能任意选择。尊重客观历史,尊重人类伟大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历史,是唯物史观观察历史的出发点。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曾遭受过无数来自内部的矛盾与冲突,来自外部的挑战与威胁,自然灾害、社会动荡、政权分合、王朝更替、外部入侵等,都曾造成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艰难曲折,但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灾难,一次次渡过难关,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不断巩固和发展。

  历史是根基,是认同,是传承。一个民族的历史深刻影响着一个民族未来的走向,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是我们安身立命、继续前行的基础。书中还讲道:事实证明,一个成功的民族,其成功是建立在尊重本民族历史遗产的基础之上。一个“虚无自己”的民族,绝不会有“反省历史”的能力。无视历史、割裂历史、假设历史、否定历史只会导入歧途。

  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也就是说,人们必须按照历史规律和时代要求,作出郑重的历史选择。20 世纪初,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中国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生机无限的新阶段。这一过程不仅没有脱离中国历史实际,而且紧密结合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同样基于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今天的中国由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

  同时,这本书也告诉读者,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厚的史学遗产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丰厚的史学遗产中蕴含的爱国精神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视史学遗产,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与领导干部谈历史》读后感2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勉励提高“历史思维”,强调“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提倡“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要求“树立历史眼光”……历史,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想问题、观大势、谋战略的重要坐标。思考过去、瞩望未来,历史中沉淀的,正是走向未来的力量。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阐述自己对历史的态度。历史感是什么?正是以历史逻辑、历史思维、历史眼光、历史情怀,明所从来、知其将往。借“四知拒金”说觉悟,以“准备吃亏”谈风险,引“治大国若烹小鲜”话为政之道,于“失去的二百年”讲抓住机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这一幕让很多人印象深刻: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语重心长地说,“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其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身体力行在“劝学”。他涵盖诸多领域的书单中,最多的是中国历史文化典籍:《左传》《史记》《三国志》《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当我们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时,不妨向总书记看齐,展卷读史,与贤者共坐、和时间对谈。

  历史感,说到底是一种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是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现实中,有人把历史当故事读,看到的只是帝王将相、恩怨情仇;有人把历史当鸡汤读,发现的只是厚黑之学、权谋之术;还有人从历史中找“论据”,在谋人不谋事、信权不信法的逻辑中愈陷愈深。面对历史的宝藏只看到自己想看的,甚至是有意无意地曲解、误读,无异于宝山空回,既无教益,更复有害。学与思、知与行这两对辩证关系,同样适用于读历史。

  历史感的涵养,需要精读历史、深读历史,在读通、读透中收获“历史的通感”。5000多年的传承,深藏着兴衰的奥义、文明的密码;近180年的沧桑,背后有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展示着人民政党巨大的勇气、智慧和力量;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变化,也能让人博采众长、转益多师。站在“现在”这个节点上打开手电筒,我们能看到多久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学者朱光潜认为,“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方此历史交汇期,领导干部的历史感,更体现于对现实的洞察。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如何理解时与势依然在我?打赢三大攻坚战,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没有历史感,就无法认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缺少历史感,也就难以理解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更何况,也只有胸怀过去、放眼未来,才能超越眼前的锱铢必较、一时的成败得失,以历史为定位,把我们的工作写在时间深处。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刚刚走过改革开放40年,又迎来新中国成立70年,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滚滚向前。多读一点历史,涵养一点历史感,我们才能听清历史的回声,更好地从过去走向未来。

  《与领导干部谈历史》读后感3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从五千年文明史、百余年近代史阐述“中国梦”,以“徙木立信”论八项规定的作用,借“霸王别姬”说不良作风之害,引“治大国若烹小鲜”思为政之道,重申二战教训明世界和平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领导同志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展现出宽广的历史视野、深邃的历史眼光。

  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读史以明智、知古而鉴今,不断增强历史素养,同样是修身励志、谋事创业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曾经说过:我们只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历史学。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最好的老师。古往今来,一切有为的治理者都明白“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的道理,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更是把通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以史为鉴开辟未来作为政治自觉。对领导者而言,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强,必然要求学习多方面知识,其中历史是必修课。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领导干部都应该读点历史,才能开阔视野、加强修养、提升能力。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仅鉴照过往,也拷问当下。现实中,许多领导干部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以求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但也有一些人读历史,总跳不出帝王将相的“宫斗”、才子佳人的情仇,或是把历史视为权谋术、厚黑学、潜规则等的大杂烩,在谋人不谋事、信权不信法等逻辑中越陷越深。对历史的误读误用,其为害之烈,甚至比轻视历史更甚。

  正如一部红楼梦,在不同的人眼中呈现各异,历史也是这样。然而,如果不相信“人心向背定兴亡”的铁律,何以透过风云变幻通古今之变?如果囿于个人私利的一亩三分地,又怎能理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追求?所谓“留取丹心照汗青”,读史需要情怀,学史折射境界。通过历史来寻求内心信仰、明确前行方向,正是历史素养的真谛所在。

  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如果我们不向历史学习,我们就将被迫重演历史。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越是剖析骄奢淫逸而败政的教训,就越能疾感今天反“四风”的迫切;越是反思苏共长期停滞僵化的历史,就越能增强深化改革的自觉;越是看清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的长远危害,就越能理解“三严三实”的要求。不管是涉猎历史知识,还是把握历史规律,只有秉持一颗公心、怀着一片赤忱,领导干部才能从浩如烟海的史书中,读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历史担当、读懂“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本情怀、读透“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政治智慧。

  历史不是尘封的记忆,也不是埋没于故纸堆的故事。毛泽东同志说过,“读历史的人,不等于是守旧的人”。领导干部学习历史,是为了创造新的历史,重在以史资政、古为今用。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具有历史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比如,不追求一时显绩,多下打基础、利长远的苦功;不依赖个人主观,多做察实情、汇民智的工作。“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读史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要不读死书、经世致用,才能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句话说得好: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千年未有的大变革中,从全面深化改革蓝图的落实,到推进治理现代化的考验,再到种.种现实问题矛盾,各级领导干部格外需要镜鉴启迪,格外需要从历史这部教科书中汲取继往开来的力量。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不断提升历史素养、增厚历史底蕴,我们就能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写下勿忘昨天、无愧今天、不负明天的雄浑篇章。

  《与领导干部谈历史》读后感4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历史思维。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思维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倡导和身体力行,并要求领导干部掌握的重要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之一。

  历史思维是把现实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中正确认识和把握的科学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根本观点,也是认识历史和现实的根本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历史思维,就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历史、把握现实的科学思想方法,体现为对历史的尊重,把现实置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内在逻辑。

  历史思维,是一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长时段思维,要求以贯通古今的智慧分析现实问题,打开当下的局限,把问题放在历史的时段中,究其然,更究其所以然,在历史中找到现实的根据。历史思维,是一种整体性思维,要求我们看到事物的相关性和联系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历程分析,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的阐释,都体现了深邃历史思维的整体性。历史思维,也是一种过程思维,注重事物本身的来龙去脉,要求我们以史为鉴、鉴往知来,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把握现实,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把握规律。

  思想方法解决人们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工作方法解决人们如何改造世界的问题。历史思维既是一种思想方法,也蕴含着特有的工作方法。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面临着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临着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与挑战,要更好地研究问题、把握规律、推进工作,就必须提高运用历史思维的能力,借鉴历史,开辟未来。

  领导干部要多读点历史,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没有历史知识,历史思维就是一句空话。要提高历史思维,历史是不可不读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多次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学习历史的号召,强调要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特别要了解和懂得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要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首要的是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几千年来,我国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领导干部汲取历史营养的不竭源泉。领导干部要从这些历史典籍中,了解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要注重学习我国近现代历史,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当代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知识也是领导干部应该学习的。无论是处理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还是处理对外开放中的问题,都应该放眼世界,具有宽阔的眼光。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最为关键的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对所读之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读出历史深藏着的兴衰治乱的奥义和历史发展脉络背后的规律。

  运用历史思维,要贯通过去现在未来,把握现在,走向未来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运用历史思维,就要明了历史的大逻辑、发展的大潮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这是历史思维所要把握和回答的根本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读懂历史的大逻辑,需要有拨云见日的功夫,在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看大势、谋大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只有把握世界历史,才可以看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历史大势,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唯有从纷繁复杂的局势中把握规律、认清大势,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才是顺应大势的正确抉择。只有把握历史,才能看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才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道路奋勇前进。只有读懂中华民族近现代史,才能认清从沉沦到奋起、由苦难到辉煌的历史,才会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厚根基,并为之而不懈奋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运用历史思维,治国理政就要以历史为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早在1944年毛泽东高度评价郭沫若撰写的《甲申三百年祭》,要求在解放区重印这篇文章,目的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今天,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无论是治国理政、全面深化改革,还是推进反腐败斗争,抑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都可以从历史中获得启迪。对古代的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科学态度,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运用历史思维,就要不忘初心,坚定历史定力。在风险考验面前,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保持定力,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我们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标志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只有正确把握变与不变,我们才能既顺势而为,又保持定力。新的历史方位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我们必须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蹄疾步稳地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向前发展。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运用历史思维,就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是历史思维的大敌。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不可能割断,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对于历史虚无主义,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听之任之,必须擦亮眼睛,作坚决斗争,捍卫好我们的历史。

  《与领导干部谈历史》读后感5

  最近,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用意至为深刻。

  中国传统文化洋洋大观,各类著述典籍汗牛充栋,但总括梳理起来,无非还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经史子集。史,是其中的一大门类,而且即便经子集,亦各有史。史于文化,史于学问,史于思想,难离难弃。古人强调,求学的目的在于闻道得道,而“欲知大道,必先治史”。

  何以要先治史?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有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是人类的历史,是人事之史、因人起事之史;任何一部史籍,也都源于史家的眼光、价值判断和智识,因而无不充满着思想。历史成为人类思想的源泉,史书成为我们打开思想宝库的钥匙。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恩格斯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党历代领导人都倡导读史,如毛泽东就语重心长地告诫过全党:“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仅《资治通鉴》就研读批注过17次之多。

  读史的好处究竟在哪里?培根一言以蔽之:“读史使人明智。”但所明何智,智为何用,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一千个不同的人来说,答案至少也有一千个。对于一般的人而言,读史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增加见闻,提高学识,充实自我;对于学者来说,读史当然是为了增厚学养,识贯诸家,激发思想,推动研究;对于领导者来说,读史显然有着更多的追求、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明做人之理,其次是达为官之道,最后是穷理政之智。这三个追求和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特色。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它们被纳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体系之中,读史是为了掌握符合中国封建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礼制规范的做人做官做事那个“道”,成为能够担当天降大任的弘毅之士,最终起到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时至今日,斗转星移,在中国共产党为民执政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者读史就必须要有新境界、新觉醒,简言之,要悟出新的“道”来。

  读史悟新道,要在完善道德情操上下功夫。在司马迁以前,古人治史大多是因史言德,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道德评判,孔子之所以对《春秋》进行删改,就是为了使“乱臣贼子惧”,以挽“礼崩乐坏”之颓势。读史悟德树德,可以说是中国人一个好的传统。但道德有基于人性之道德和基于党性之道德的区分。党员领导干部读史循着“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训诫,首先要完善为人做人之道德,这是底线但又只是低线,更为重要的,是完善作为党员、作为执政党骨干的道德。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读史,举一反三,增强党性。例如,通过把握文艺复兴运动和新教运动针对“以神为本”、启蒙运动针对“以王为本”之后,马克思主义针对“以资为本”寻求人类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思想历史脉络,明确共产党的道德诉求和道德义务,理解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原本即是天经地义,在党性层面上完善自己的道德情操,克己奉公,廉洁自律。

  读史悟新道,要在增长才干上下功夫。历代智者仁人读史的另外一个好的传统,是经世致用,即致力于达到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的那种境界:“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读史与经世致用之间,有一个将取自历史的思想、知识、信息、经验乃至教训,转化为个人才干,即转化为真正属于自己的明辨是非的素养、察人观事的眼光、鉴往知来的思维、知行合一的能力等等的过程。这是一个艰苦的思考、领悟、提高、实践、反馈和修正的过程。例如,通过理解中国历史上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演变对于朝代更替的作用,认识近现代化过程中世界范围内土地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的地位为资本所取代、农民转变为工业劳动力、城乡对立运动的经验教训,经过结合实际的研究和转化,就会使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对处理“三农”问题、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问题、缩小城乡差距问题等等,持更加审慎的态度,用更加务实的思维,行更加有效的措施。

  读史悟新道,要在增强使命感上下功夫。前人的作为表明,读史能够扩胸襟、增抱负、强使命。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对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存亡负有不容推诿的责任,要确切认识和履行这种责任,读史有莫大的益处。中国在古代世界发展进程中曾经的辉煌,在近代世界翻天覆地变迁中无奈的衰落,以及由这种落差带来的民族屈辱,所有这些,都能使我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近代科技革命和工业化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机遇,与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擦肩而过的沉痛历史教训,能够使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党中央强调的历史机遇期和“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的号召,具有何等沉甸甸的历史分量!

  读史悟新道,要在提高执政能力上下功夫。古人先辈如此重视治史读史,从国家的视角看,无外乎“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正如《资治通鉴》书名开宗明义的那样,“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群体读史,必须以资政为导向。习近平指出:“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在读史过程中,我们要着力于把握规律、明了大势、借鉴经验、汲取教训,增强执政的本领。

    3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