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将国旗插上珠峰之巅的人
2019《开学第一课》国旗插上珠峰之巅是一个吸人眼球的看点,也是让我们中国人自豪的事件,那么关于第一个将国旗插上珠峰之巅的人,你知道是谁吗?小编在这里整理了2019《开学第一课》国旗插上珠峰之巅看点,快来学习一下吧!
第一个将国旗插上珠峰之巅的人
从旧农奴主的一名“堆穷”,到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闻名遐迩的登山英雄,贡布老人在回眸这不平凡的大半生时感慨万分。
10岁开始为农奴主放羊
1933年,贡布出生于日喀则聂拉木县锁作乡。在6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五。由于家境贫困,贡布从10岁起就开始为农奴主放羊。随着年龄的增长,放牧的羊群也从当初的数十只增加到400多只。
“可是放羊的人从来吃不上肉,种粮的人从来吃不上粮。”贡布十分痛恨农奴主,但那时也只能忍气吞声。直到1955年,贡布的命运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一天,22岁的贡布正在放羊,一位从日喀则朝佛的老人回来了。贡布就向在路边歇息的老人打听日喀则的情况。老人说:“日喀则来了金珠玛米(解放军),年青人都到内地学习去了,每月还能领到好几块大洋……”贡布听了很好奇,也想出去看看。
1956年,正值解放军到家乡征兵,贡布自告奋勇报名参军。9天后,他来到了日喀则,第一次走出家门的他,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大。
光荣入选国家登山队
1958年秋,国家体委组织参观团来藏考察珠峰,其中有前苏联人。“我们的副班长被抽调去当翻译,他回来问我愿不愿意去爬山,我当即决定跟他一起去报名。”报名的300多人经过体检、面试,和一个“大力士”掰手腕,最后只留下了10人,在当了两年炊事兵的贡布,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在吃完一顿热气腾腾的包子之后,我们乘卡车到了拉萨。”经过在念青唐古拉东峰进行了一个冬天的训练后,1959年7月,贡布作为国家登山队员随队去了,在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进行攀登训练,并成功登顶。接着又到北戴河、成都、重庆等地进行登山、攀岩训练。
将国旗插在珠峰之巅
1960年3月,国家登山队回到准备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3个月里,队员和运输人员4次往返大本营与各营地之间,逐步适应珠峰地区的气候,考察登山人员的身体素质,并把一包包笨重的物资送往山峰的各个营地。
8700米处,北坳陡峭成90度的岩石成为“飞鸟”也跃不过的界限。以前有几支英、美和欧洲的登山队攀登到此处都以失败告终,他们称这里为“死亡地带”,是人类难以逾越的极限,更不相信刚组建的中国登山队会创造奇迹。
面对困难和挑战,贡布和队员怀着为国争光的必胜信念,破釜沉舟,脱了厚厚的高山靴,只穿两三双厚棉袜,开始搭人梯,顶着“大风口”的飓风往上爬…… 很多队友都倒了下来。深夜刺骨的雪风好像已吹逝了所有的意念,麻木的双手攀着冰冷的岩石,麻木的身体像风一样,轻轻地飘起来,贡布觉得自己魂已出窍。但贡布挺了下来,“只能上,已没有退路,就是死也要死在顶峰,”贡布心里想。
1960年5月25日,北京时间凌晨4时20分,贡布和王富州、屈银华成功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世界登山史上创造了从北坡攀登珠峰的伟大壮举。这次登山牺牲了两名队员,冻伤了20多人,贡布右手的一根指头也被冻伤了。
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贡布一夜之间成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大英雄。随后,他和国家登山队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各大城市的学校、工、矿企业作演讲,在全国掀起了学习登山精神的热潮。而令他终身难忘的事是受到了毛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对于贫苦人家出身的他来说,是莫大的光荣和鼓励,他同时暗下决心,在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中,要为祖国的登山事业做更大的贡献。
贡布老人边看照片边追忆:40多年过去了,那激动人心的一刻还历历在目。
在担任自治区体委副主任期间,贡布提出并组建了“攀登14座世界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现在,老人的心愿已经被新一代登山英雄一一实现。此外,为了保护珠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及早制止野生动物被肆意猎杀的惨剧,在贡布两年多的准备和多次倡议下,于1990年6月1日建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而他四处奔走,从珠峰到藏北,大力宣传禁止捕杀藏羚羊、野牦牛等野生动物的工作。
如今,退休在家的贡布老人与老伴白玛晚年生活非常幸福,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我小的时候是地地道道的农奴,在黑暗残酷的旧,受尽了领主的打骂和凌辱,吃饱穿暖都是奢望。从来都没有想过,我会成为国家的登山运动员,而且成为第一个登上世界第一高峰—— 珠穆朗玛峰的中国人……”贡布老人无不感慨地说。
“要不是赶上了这么好的社会,这么好的时代,我也只能是在山坡上给农奴主放一辈子羊了。”从旧农奴主的一名“堆穷”,一跃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闻名遐迩的登山英雄,已经77岁高龄的贡布老人在回眸这不平凡的大半生时,不由得感慨万分。
与的大多数耄耋老人一样,贡布出生在被罪恶的封建农奴制统治的旧,但幸运的是他跟着中国共产党,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见证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巨大变革。
尽管旧带给人民的痛苦早已成为梦魇,可如今生活在幸福之中的贡布和老伴白玛并不愿意忘记过去。“只有记住旧社会的苦,才能不忘新社会的甜,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子女和后代热爱新,热爱新中国。”两位老人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