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季学期学生返校硬性标准有哪些
时间匆匆而过,马上就是金秋九月了,意味着开学时间就要到了,那你们知道秋季学生返校有什么标准的吗?一起来了解下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1关于秋季学期学生返校硬性标准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2021关于秋季学期学生返校硬性标准有哪些
近日,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会议提出,科学谋划秋季学期学生返校有3条硬性标准:学校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返校;学校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
教育部要求,要高度重视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染性增强等特性,认真研判对学校疫情防控提出的新要求,封堵防控漏洞,从严从紧从细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要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科学制定、动态调整秋季学期开学方案和疫情防控方案并及时上报。要结合实际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做好人员物资、隔离场所等准备,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疫情风险能力。要从严做好健康管理和健康监测,对不同风险地区师生分类明确返校要求,做好开学返校前的健康监测及返校途中防护。要从严落实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校园重点场所环境消杀,落实勤洗手、常通风等防控措施。
记者注意到,在昨天召开的北京市第238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明确表示,在京外低风险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返京满14天后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校;在京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直辖市为所在区)及14天内有该区域旅居史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暂不返京;在京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直辖市为所在区)及14天内有该区域旅居史的高校师生员工及新生,推迟返京返校和到校报到。
上海市教委也在此前发布通知,要求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应在抵沪后尽快向所在居村委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一律需接受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及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风险地区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市)的师生员工,一律需接受14天严格的集中(居家)健康管理,及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开学后学生因疫情不能如期返校怎么办
受疫情影响,近期多地发布限制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流动的要求。秋季开学在即,部分异地学生或将面临延期返校学习。今天下午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这个特殊情况,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进行了回应。
对于如何能够保障延期返校孩子的生活、健康和学习,刘培俊指出,教育部门目前主要考虑从三个方面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第一,加强统筹安排。教育部已经于7月中旬发出通知,指导各地教育部门根据学校所在地和学生所在地疫情防控政策,统筹指导各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一校一案”,综合施策,充分分类考虑开学后延期返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安排好他们的学习、个人防护以及心理辅导。
第二,加强闭环服务。把延期返校学生纳入学校疫情防控闭环服务管理体系。在放假离校、留校,开学返校、居家这两个时间节点上,要为放假后留校学生提供生活保障服务,让学生在校如在家;让开学后居家的学生能够在线继续学习,让孩子们能够在家如在校。不管学生在家、在校还是在途,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会考虑到孩子的安全第一,考虑到他的学习进度,为他们提供健康指导、学习的支持和心理的辅导。
第三,加强全程指导。筹备开学的时候,就将可能延期返校的学生考虑在内,做好统筹妥善安置。在学校开学后,对于不能返校的学生,要组织在线学习,精心安排,确保教学的进度和教学的效果。可以返校时,按照当地的疫情防控政策,组织这批延期返校的学生安全有序分批次进入校园,并按要求做好健康观察和监测,同时根据需要进行课程的辅导,确保学业进度和学习效果。
刘培俊强调,疫情的发展目前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异地返校学习是开学工作的一项重点,也是难点。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将共同努力,力争实现学生走到哪里,教育政策指导就跟进到哪里,学校的关心关爱就跟进到哪里,确保全程化的指导、个性化的关切和精细化的服务。
学生假期疫情防控注意事项
一、出行注意事项
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本土确诊病例。随着元旦春节临近,境外疫情依然严峻,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很有必要。
(1)倡导“非必要不出境”,虽然会对人们的节日安排、出行计划带来一定影响,但是有健康安全,方有欢乐节日;
(2)减少不必要的出行,不扎堆,不聚集,把风险降到最低,“两节”就能过得安心、过得祥和;
(3)元旦、春节及寒假期间,尽量避免出省游玩,确需出省的,要向所在单位如实报备出行人员、目的地、往返行程、健康状况等信息;
(4)境外入境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陕人员,应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隔离和健康管理工作。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到就近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14天活动轨迹及接触史等情况。就医途中要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二、聚会期间注意事项
近期,多起新冠疫情本地病例与聚餐活动有关,这再次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仍然要保持警惕,做好自我保护措施。
(1)不建议参加婚宴等大型聚会聚餐活动;
(2)进入餐厅,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体温测量和健康扫码,如有发热不应进入餐厅;
(3)在餐厅尽量减少触碰公共设施,做好手卫生,在饭前和如厕后应洗手;
(4)用餐过程中,应尽量与他人保持距离,注意咳嗽礼仪;
(5)如果多人共同用餐,推荐使用公筷公勺,以减少接触传播的机会。
三、公共场所注意事项
(1)为避免被感染,减少或不坐公共交通工具是明智的选择,可以采取骑行、自驾或者步行等安全的出行方式。出行乘坐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
(2)在外出购物时,建议选择正规的购买场所,可以避开购物高峰期;
(3)进入公共场所应戴口罩、主动测温,出示健康码,保持安全距离;
(4)公共场所应定期对公共设施设备特别是电梯、门把手、卫生间等开展预防性消毒。
四、冷链食品的注意事项
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出阳性频频出现,国外正处于新冠疫情爆发期,跨境运输过程中,冷链食品及外包装极有可能成为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提醒广大市民,购买冷链食品时应注意。
(1)选购冷冻食品时要去正规超市或市场,应尽量避免海淘、代购国外疫情形势严峻地区的商品。切勿购买来历不明,无相关证明的进口冷链食品;
(2)通过电商、微商等渠道购买的进口生鲜产品,快递外包装如未消毒不要带入室内;
(3)在选购进口冷冻食品时,应正确佩戴口罩,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购物后及时进行手部消毒,或用肥皂和洗手液彻底清洗双手;
(4)处理食材时,可浸泡搓洗,避免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制品,防止溅洒污染;
(5)食材加工时,要生熟分开、煮熟煮透;
(6)进食时,倡导用公筷、公勺或分餐;
(7)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