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语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拐杖》精选教案

李斯分享

  《拐杖》是一篇叙事性文章,全文以拐杖为线索,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了“我”围绕拐杖发生的事情。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拐杖》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语文《拐杖》精选教案一

  教学目标: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7个字。(便为多音字)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意思。能按顺序说说围绕拐杖都发生了什么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写一段话。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按顺序说说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

  教学难点:能结合上下文体会“我”的感受。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6个字(其中1个为多音字)。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到描写表示时间的语句,理清课文的思路。能按照顺序说一说围绕拐杖发上了哪些事情。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哪些人拄拐杖的人,你觉得他们需要哪些帮助?

  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拄拐杖的人,咱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 新授

  1.学习生字

  轻读课文,读准字音。

  正音:出示选择正确读音练习题。

  浃(jia xia ) 尬 (ga ga ) 便 (pian pian)

  再读书后田格里面的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说一说使用什么方法记住的生字)

  说一说每一个生字的部首(重点指导独体字的部首确定方法)

  画出生字组成的词,在小组里读词语。

  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词语的意思(使学生掌握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连字义、联系上下文等)

  把不理解意思的词语画下来(运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端午节: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日。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把这天作为纪念他的节日。

  汗流浃背: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浃:透、遍及。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神色、态度不自然。

  大肚便便:肚子很大,很肥胖。便便:形容肥胖的样子。

  疑憾:心理不明白,困惑。

  不悦:不高兴;不愉快。

  干脆:直截了当;爽快。索性。

  读认读词语

  观察生字的占格特点,认真练习书写生字。重点字的写法:(学生讨论后指导)

  “浃 ” 字的右半部分的最后一笔写“大撇”“捺”。

  “搜 ”字的右半部分要先写臼,然后写竖,最后写又。

  点评学生的书写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

  一边默读一边思考,文章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事情的主人公是谁?在书上进行画批。

  请同学回答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车上

  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车上发生的事情。

  利用 给文章分段,(1)(2——8)(9)教师巡视进行订正

  回顾分段的方法

  (2)再读课文2——8段,一边读一边在书上画一画有些哪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语句。

  订正并板书

  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先后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的。

  读2、3自然段试着用几个词说一说“小姑娘、我”都做了什么?(可以在书上画一画有用的词语)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时间我小姑娘

  刚上车

  再启动

  车到站

  请同学把这些词语进行串联,就是段意。

  引导学生看板书,使学生感受到事情是围绕拐杖发生的。

  能够引导学生结合表格内容说一说有哪些事情。

  3.再读过文章后你有哪些内容不理解,把他画下来,旁边画上问号。

  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的问题,教师进行点评。

  三、 巩固

  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形近字组词

  3、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请同学自己找认读生字的形近字,用熟字学新字,对旧知识进行了复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意思。能按顺序说说围绕拐杖都发生了什么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写一段话。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按顺序说说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

  教学难点:能结合上下文体会“我”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读课题:《拐杖》你想到什么?

  2、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呢?自己再读读课文。

  二、新授

  (一)、以拐杖为线索

  1、文中执拐杖的人是怎样的人?——健康的人 板书 我

  2、“我”拿拐杖的变化:拿——拄——提

  3、就是由于这一“拄”引出了乘车的过程中,“我”受到一位充满爱心的小姑娘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呢?自己读文说一说?

  内容上,讲的是“我” 为丈夫买了一根拐杖,为了放松自己的手脚,无意间拄着拐杖行走,被一位小姑娘当做“脚不方便的人”,一路上受到关照的感人故事。

  (二)、以小姑娘为线索

  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小姑娘的句子。可以写一些简单的批注。

  第二段(让座)

  第四段(扶住)

  第五段(照顾)

  第七段(搀扶)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呢?从那感受到的?读中体会小姑娘的善良,富有爱心。

  (三)、我的心理变化

  1.小姑娘第一次让座,看到她尴尬的表情,我的感受?——从书中找到答案——疑惑

  指导朗读:我婉言谢绝了她的好意,她微笑的脸上露出淡淡的尴尬。

  2.小姑娘第二次让座,看到她惊恐的表情,我的感受?——恍然大悟

  对比读:

  “小心!”她一脸惊恐地叫出声来。(读出担心、关心)

  “小心!”她叫出声来。

  3.小姑娘随时照顾我,我的感受?——不安

  我的感受不同:第一次疑惑不解。到底疑惑什么?

  第二次恍然大悟。悟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三悟: 悟到了小姑娘的用意——当做“脚不方便的人”,加以照顾。

  悟到小姑娘的善良,有爱心。

  悟到了我对小姑娘造成了误解,自己内疚、不安。

  4、当你悟到这些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1.)出示句子——汽车到站了,我拄着拐杖“一拐一拐”地走出车门。

  为什么“一拐一拐”?

  保护小姑娘的爱心。饱含着一种爱。

  2.)出示句子——车子来了,我把拐杖提得高高的,快速上了车。

  “我”这些表现想告诉大家什么?

  填空:我“一拐一拐”走出,是因为( )

  因为( )所以我“把拐杖提得高高的”。

  三、拓展练笔:

  这篇课文讲的是( )的感人故事。反映了小姑娘( ),以及我( )。

  板书设计:

  拐杖

  小姑娘 我

  让座 疑惑

  扶住 恍然大悟

  照顾 不安

  搀扶 被爱感动

  关爱之情

  课后反思:利用填空启发学生进行联想,降低了难度。但是学生的想象面不宽,想象的内容十分单一。

  小学五年级语文《拐杖》精选教案二

  课件设计:

  文中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教学目标:

  ★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其中两个为多音字)。

  ★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意思。能按顺序说说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根据提示写一段话。

  ★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按顺序说说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

  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上下文体会“我”的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7个字(其中一个为多音字:便pián)。

  ★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习

  1、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用双色笔给生字和认读字注音)

  2、用笔圈出生字所组成的词语,用铅笔画出你想积累的词、句,(四字词语和你喜欢的语句)

  3、写出生字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并组词。

  4、解词。至少3个。查出特殊生字的部首。

  5、给课文分部分, 写出段意,(书上, 铅笔)

  6、写出课文主要内容。

  7、提出不懂得问题,至少三个。

  个性理解作业:

  1、查找作者的个人资料,写作背景,了解其作品和写作特点。

  2、查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查找与课文写作特点、主要内容有联系的文章。

  二、探索与交流

  (一)结合学生预习汇报,强调字音及个别字的书写。

  1、字音、书写

  jiā  gān gà  pián

  浃  尴尬  大腹便便

  浃 右边最后写“大撇”“捺”

  搜 右边先写臼再写竖,竖要出头,最后写“又”。

  2、理解词语意思,随读生读一读词语

  汗流浃背 尴尬 大腹便便 扶老携幼 疑惑 恍然大悟

  (二)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1、检查预习读文情况

  指名读文,听读指正不足。

  2、结合纠正的不足自己练读,有问题请教同学和老师。

  3、同桌练读。

  (三)初知课文内容,提出不懂问题。

  1、默读课文,思考你从文中了解到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边默读边在书中进行标注。)

  2、小组交流,解决较简单问题,记录有价值或未能解决的问题。

  3、集体交流。拟定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教师进行整合预想可由以下问题:

  (1)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这些是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2)“我”又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3)为什么“我”先是“一拐一拐”的走出车门,后来又“把拐杖提得高高的”快速地上了下一趟车? ……

  三、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主探究。

  3、熟读课文,正确、流利。

  板书设计:

  2、 拐 杖 jiā gān gà pián

  浃 尴 尬 大 腹 便 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意思。能按顺序说说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根据提示写一段话。

  ★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内容有了哪些了解?还想知道哪些内容?

  结合学生汇报相机导入新课。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读文,思考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这些是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并读出自己的体会。随读生读一个自然段

  (2)“我”又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联系上下文加以体会,在有感情读一读。

  (3)为什么“我”先是“一拐一拐”的走出车门,后来又“把拐杖提得高高的”快速地上了下一趟车?结合自己的想象、感悟写一段话。

  2、依学案自探,有问题或收获后与小组交流。

  3、共议交流

  学案一:

  提示学生按顺序加以归纳课文所写事件。结合具体事件谈自己的印象。

  结合学生谈体会,指导有感情的读数。

  学案二:

  结合学生交流,出示有关语句:

  1、我婉言谢绝了她的好意,她微笑的脸上露出淡淡的尴尬。

  2、这时,有一只手扶住了我,还是刚才那位要让座的小姑娘。“小心!”她一脸惊恐地叫出声来。

  3、她细心地搀扶着我下车,在车门关闭前的一刹那才匆匆地回到车上。

  想象如果是你,此时你心中是怎样的感受?那么“我”又该是怎样的感受呢?

  体会人物心情有感情读书。

  学案三:

  交流自己的感悟,加以引导。

  三、总结提升

  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自身的感受有感情读书。

  2、填空:望着眼前的小姑娘,我心里 。

  随读生试着说一说

  3、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这类事件的资料。

  四、作业

  1、继续完成学案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自己体会。

  3、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并用自己的行动加以体现。

  板书设计:

  2、 拐 杖 刚上车,让座 困惑

  再次启动,扶 我 感动

  车到站,搀扶 感受关爱的幸福

  课后反思:

  大部分学生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意思,能按顺序说说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但想象不够充分。

  小学五年级语文《拐杖》精选教案三

  教材分析:

  《拐杖》是京版实验教材第9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属于叙事性文章,全文以拐杖为线索,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了“我”带着为丈夫买的拐杖乘车,一位小姑娘以为“我”是腿脚不便的人给“我”让座并一路照顾“我”,“我”为了不伤害小姑娘的爱心提前三站下车并在再次上车时高举拐杖的故事。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读后引人深思。文章把“让座”这个老旧的题材写得很有新意:1、误会连生,一波三折。2、几处出人意料3、立意新:不是旨在赞扬小姑娘,更是表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学情分析:

  刚刚升入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积累了一些阅读方法,能初步把握主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情感。学生有让座的生活经历也有帮助他人的意识。在第一课时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层次结构,感知到了小姑娘的乐于助人,但对“我”的做法和感受缺乏理解。

  教学目标:

  1、在体会小姑娘表现的基础上理解“我”的表现,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2、体会文章是怎样把老题材写出新意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我”的做法和感受,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教学方法:

  本课时的教学以学生的学习经验读书感受为基础,以语言为立足点,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体验作者的情感;在讨论启发中体会文章写作特点。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对小姑娘的印象归纳小姑娘对“我”的帮助。

  1、回忆课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物?小姑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浏览课文,说一说小姑娘是怎样帮助“我”的。(要求以情况、做法为要素进行表述)

  设计意图:初读后学生对小姑娘特点的把握并不难,本环节设计目的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学生初读认知的基础上,整体回顾课文,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条理清晰的表达能力,同时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二、理解“我”的做法和感受体会互相关爱之情。

  过渡:把学生的视角转向“我”:小姑娘纯真善良、热心真诚令人称赞,可课文仅仅是在写小姑娘吗?

  (一)“我”是怎样为小姑娘考虑的?画出相关语句。

  (二)理解“我”的做法体会“我”为小姑娘着想之心

  过渡:“我”直接向小姑娘说明自己是健康的人岂不是更为她着想吗?

  1、默读课文,联系小姑娘的做法和我的表现,思考:“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2、汇报交流顺学而导。

  导学。

  第一步:在什么情况下“我”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我”明白自己在享受特殊照顾后做出的决定)

  第二步:抓住“恍然大悟”,联系小姑娘的表现,想象“恍然大悟”的内容。

  “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小姑娘的表现:站在文中“我”的角度进行想象,体会“我”的感受。

  出示。

  结合小姑娘的表情理解:由于“我”制造误会还“婉言谢绝”辜负小姑娘的好意,造成了小姑娘“尴尬”的自责心理。

  结合小姑娘的语言动作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小姑娘的好意被拒绝,却还是对我发自内心的真诚帮助---所以我感动。

  第三步:创设情境回扣释疑。

  换位思考走进“我”的内心。对话:这位手拿拐杖的阿姨,您明白了小姑娘把您当成了“腿脚不便”的人来热心照顾。您为什么不直接向她说明,反而作出了提前下车和下车装瘸的举动呢?

  (预设:我怎么会让这个善良的小姑娘再次陷入尴尬呢。自己一个健康的人不能再享受这份特殊的关爱,还有三站才到达目的地,“我”一定要提前下车,为了把戏做足,保护小姑娘的爱心,“我”还要在下车时装瘸。)

  设计意图:以上这几个层次的学习采用了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换位思考揣摸人物内心的方法一步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从初读时对 “我”的想法的懵懂认识逐渐清晰,更好地体会“我”的情感,进一步感受“我”对小姑娘的关爱之心。

  (三)感悟互相关爱之情。

  1、出示:读一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我”和小姑娘互相为对方着想的美好情感)

  2、回顾第二部分,朗读体会:师引读“我”的表现。

  当我拿着拐杖刚上汽车时,小姑娘----生接读。

  当我不明就里,婉言拒绝她的好意时,小姑娘----生接读。

  当汽车再次启动,我的身体前仰后合,本能地握住拐杖时,小姑娘----生接读。

  当我被小姑娘的真爱所感动,谎称自己马上要下车时,小姑娘----生接读。

  当我为了保护小姑娘的爱心,佯装残疾,拄着拐杖一拐一拐地下车时,小姑娘---生接读。

  当目送汽车远去时,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我”为小姑娘考虑的角度抓住“我”的做法上钩下联,从探寻“我”做法的原因,回溯到“我”的心理活动----抓住“恍然大悟”—结合小姑娘的表现理解“我”的情感----回扣对做法的理解,感受互相关爱的一幕。使学生在老师适时引导中层层深入,从而感悟到“我”和小姑娘的互相关爱之情。

  (四)理解“我”再次上车时的举动体会“我”为他人着想之心。

  1、结尾这样写:你怎样认识“我”的表现?出示。

  点拨一:“伤害”指什么?

  来自起初“我”的不领情;来自我的无意“乔装”,使小姑娘帮助一个健康、不需要别人关照的人;来自让出的座位被一个小伙子占去……

  点拨二:是什么让我于心不忍?我会想什么?

  (别人这样关心我,我不该再伤到别人的心,我更要为别人着想)

  理解“我”这样做的目的:“我”想以这样的举动告诉大家:我是一个健康的人,是一个不需要特殊的照顾的人。

  2、带着理解再次朗读结尾,体会“我”的爱心。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在感悟“我”与小姑娘互相关爱的美好的情感后,引导学生结合“我”再次上车之举把认识提升到“我”对他人的关爱上。

  三、读写结合,表达所想所感

  (一)读完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感受。在生活中,面对来自他人对自己的帮助,我们该有怎样的思考呢,请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设计意图: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比自己相应付出的要多得多。这样的练笔旨在使学生能结合对文本的体验,对生活中问题进行思考,受到情感教育,同时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若有学生没有内容可写,可指导。

  1、面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时你有什么感受?

  2、你该想什么?怎么做?

  (三)发现个别问题及时指导。并选出有代表性的内容展示,集体评价,及时修改。落脚点在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特别是“该如何面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这一层面上。

  设计意图:使学生把从对文本的感悟中提高到对身边人或事的思考,从中受到教育。

  四、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1、体会题目的作用。

  课文明明写让座风波,以“拐杖”为题好在哪儿呢?

  ※事件是由拐杖引发的。

  ※给人以新鲜感,读题目会使人产生一连串问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体会课文的“老题材出新意”。

  (1)我们的作文中一般写“让座”是为了表现助人为乐的人,本文有什么不同?

  不是赞扬让座人的品质而是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之情。---目的不同

  (2)课文为什么吸引我们?(写了许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内容)

  ※一般给腿脚不便的人让座,课文中被照顾的“我”却是个正常人。

  ※给“我”让座“我”不但没坐反而提前下车还下车装瘸,并且再次上车时把拐杖提得高高。

  设计意图: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关注课文的写作写作目的和选材,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借鉴。

  3、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4、结束语。

  一根拐杖引发的让座风波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爱人者,人恒爱之。因为有爱,所以感恩,因为感恩,所以有爱。课文的写作方法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需要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慢慢揣摩。愿同学们能用心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用笔写下人间的真情。

  板书设计:

  拐杖

  小姑娘:让座  照顾

  互相关爱

  我:提前下车  装瘸

  上车  高举拐杖


相关文章:

1.小学五年级语文《跌倒》精选教案及说课稿

2.小学五年级语文《桥》精选备课教案

3.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昏》精选备课教案

4.小学五年级语文《相濡以沫》精选教学教案

5.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精选教案三篇

    31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