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粽子》教材教案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粽子》教材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粽子》教材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阅读过程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2个(粽、糯、胃、惹、屈、政、予、采、沦、忧、崇、祭),能正确描写汉字“胃、屈、政、采、沦、忧”。积累词语“粽子、端午节、糯米、消暑开胃、惹人喜爱、政治、采纳、沦丧、忧愤、崇敬”,能结合课文内容,填写合适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3、默读课文2-4节,划出描写粽子颜色、形状、滋味的句子。
4、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和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积累词句;朗读课文;摘抄句子。
教学难点:
说说有些食品是什么节日吃的,有什么由来。
课题渗透:
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体会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图拍案:汤圆 青团 重阳糕 月饼 粽子
2、中国人喜欢在传统佳节里吃特别的食物,以表达不同的情感,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食物在什么节日吃吗?
3、你知道农历五月除五是什么节日吗?那么端午节有一个什么风俗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粽子的课文。
2、读课题:粽子 学习:棕(换部首练习)
二、 学习字词,朗读课文:
1、谁来说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的哪位爱国诗人?谁来介绍一下屈原?
2、轻声朗读第六小节。学习:政、予、沦、崇、祭
朗读句子:人们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大家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粽子的?
4、指名朗读课文,学生交流。
5、男女生朗读课文第二——四小节。学习:糯米 开胃
6、用直线、曲线、括号划出描写粽子形状、颜色、滋味的句子。学生交流。
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学习生字,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读
粽子又好看又好吃,真是“惹人喜爱”。
三、 拓展思维,练习说话。
1、朗读课文。
2、出示“说一说”,这些是什么时候吃的?
3、选择一种自己喜欢或者比较熟悉的食物,把这种食物介绍给同学听。
四、课外作业
1、模仿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一种特殊节日的食品,写下来。
2、收集有关屈原的生平、粽子、端午节的传说或习俗等资料探究学习。
3、填空
( )的箬叶 ( )的糯米 ( )的诗篇
( )的玛瑙 ( )的枣子 ( )的品格
4、指导造句:
例句: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造句练习。
小学二年级语文《粽子》教材教案二
一、 背景
《粽子》一文介绍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以及习俗的由来。第一节点明了每年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第二到四节分别从形状、颜色、味道三方面具体地描写了粽子。第五节是过渡段,引出了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是因为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第六节简要介绍了屈原的生平,以及人们怀念他、崇敬他,并以粽子祭奠他。
本单元的训练目标是“读课文摘录词句”,由于本篇文章结构清晰,学生要圈划出描写粽子形状、颜色、味道的词句并不难。描写粽子颜色的第三小节语言生动,更可作为朗读的重点指导段落。
在要学生自己来介绍端午节习俗由来之前,要利用第六节,让学生充分朗读。一方面是因为本节集中了文章中的大部分生字,是集中识字很好的一个途径。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练习说话做好铺垫。
二、过程
学习课文2——5节
1、人们用包粽子、吃粽子来纪念屈原,粽子大家都吃过吧。课文从形状、颜色、味道三方面来写粽子的。轻声读一读2——5节,注意不加字不漏字。
2、接龙读2——5节。
3、同桌两人再读读课文,并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描写粽子形状、颜色、味道的句子。
4、交流。
(1) 形状
出示: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读句)
那到底是什么形状?出示实物。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
看图了解其他形状的粽子。
(2) 颜色
出示: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读句)
学习生字“糯”。自由读,用小圆点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出示填空交流:为什么同样的箬叶,糯米、枣子在课文中可以用两种颜色来形容?齐读第三节。
(3) 味道
学生尝粽子。交流味道。交流找到的句子。
出示: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读句)
是呀,粽子味道甜美,它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这就是——出示词语惹人喜爱。
学习生字“惹”。你能用“既……又……”来说一句话吗?
三、反思
第二——四节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故虽课前请学生已经做了预习,但课上仍要给予他们充分朗读的时间,力求每位同学都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此时教师的点评也应主要侧重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既……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关联词,在这并不需要学生完全掌握并能运用自如,只是让学生能初步感知。通过教师的引语,来让学生了解“既……又……”的一般用法;在读中,让学生知道“既……又……”的前后内容改变位置,意思不变。
二年级的学生没有几何的概念,孩子或许会不明白什么叫“顶角、棱、平面”。这一环节的设计只是让学生能直观地知道他们的位置。这样来动手指一指,学生应该饶有兴趣。这既是对粽子形状独特的再次感知,也是指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这一板块的朗读重在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读出粽子形状、颜色和味道的特别。虽然同为朗读,但显然要求更进一层。为了让学生能在反复朗读中不觉得枯燥,教师在这设计了一些小活动:数粽子的顶角、棱、平面;
闻箬叶、尝粽子等,但最后都要回到读上,实则是要通过小活动来促进朗读,让学生读得有趣味。
小学二年级语文《粽子》教材教案三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积累词语8个,正确书写生字6个。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积累文中描写粽子形状、颜色、滋味的句子。能用“既……又……”造句。
4、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2、生自由说端午节的习俗。(出示粽子图)
3、揭示课题并板书:44粽子
学生字“粽”。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师:课文介绍了粽子的哪些内容?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反馈:指名6人分节读课文。
3、师引读并出示
粽子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不仅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4、师:找一找这句话中介绍了粽子的哪三个方面?(板书:形状颜色滋味)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2-4小节。
1、学习写粽子形状的句子
(1)师:瞧!粽子的形状
出示: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
(2)师生合作读句子,初步感知“既……又……”句子前后间的联系。
(3)看图了解其他形状的粽子。
(4)读一读粽子的形状。板书:特别。
2、学习写粽子颜色的句子
(1)出示关于粽子颜色的句子,指名读。
(2)学习生字
(3)师:请小朋友圈出描写粽子颜色的词语。(颜色的词语变红)
(4)师:我们把描写粽子颜色的词语读一读。
(5)师:粽子的颜色真鲜艳啊!(板书:鲜艳)
(6)全班齐读。
3、学习写粽子滋味的句子。
(1)师:多美的粽子啊!那它的味道如何呢?(读写粽子滋味的句子。)
(2)重点理解:甜而不腻板书:美极了
(3)师:同学们,你们吃过什么粽子?你觉得滋味怎么样呢?(交流吃过什么粽子?说说感受。)
(4)师:是呀,粽子味道美极了。它既( ),又( )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5)师生合作读。
4、看板书小结:粽子形状( ),颜色( ),滋味( ),真惹人喜爱。
(二)学习课文第6节。
师:为什么吃粽子能引起我们对屈原的怀念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第6节,在组长带领下学习生字词语,解决问题。
1、出示词语:政治怀念崇敬祭品
2、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6节,思考:为什么吃粽子能引起我们对屈原的怀念呢?(学习句子。)
3、出示第6小节:人们怀念屈原,崇敬屈原,是怎么做的?
4、是啊,这就是粽子的由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板书:由来)
5、说话练习:选择运用下面的词语,介绍粽子的由来。
纪念、屈原、政治、主张、怀念、崇敬、祭品
___________,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或:粽子的由来是______________。
四、复习巩固
1、读词语
2、拓展
(1)仿写句子
例: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
苹果既(),又()。
()既(),又()。
(2)选词填空。
墨绿色洁白的鲜红的深红翠绿
美食林里美食多,有( )的元宵,有( )的青团,还有( )的重阳糕。
板书设计:
44 粽子
形状 特别
颜色 鲜艳
滋味 美极了
由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