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语文教案>

九年级的语文教案

新华分享

好的教案应该包括合理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九年级的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写九年级的语文教案有所帮助。

九年级的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详略,读懂重点句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3.情感目标——学习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4.发展性目标——学会学习(自读自悟)、学会合作(研讨交流)、学会做人(尊重他人以诚待人)、学会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

课前准备: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直接板书“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二、作家作品简介

三、导读

1.一读——大声朗读。

导读题:刘备那一点吸引了孔明?打动了孔明的心?

学生大声的自由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理解

2.学生朗读课文后,课件出示下列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正因为……所以才……、……如果不是……就不会……”提示学生可以用上屏幕上出示的关联词,把自己的读后感表述的流畅、准确。当然,也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

3.对学生的各种表述,教师不作点评,待学生充分表述个人的读后感之后,再引导学生对刚才的信息进行处理。

4.虽然大家的说法各不相同,但是每个人的话语中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声音,看谁能够用一个词概括。

(诚心诚意)

5.深入学习课文——默读。

(1)诸葛亮作为当今大贤,人人都渴望得到这样的大贤。也就是说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肯定有不少的人诚心诚意的邀请过诸葛亮,但是诸葛亮一直都没有出山。这就说明,刘备的诚心诚意是与众不同的。那么,刘备的诚心到底有何不同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

(2)学生默读课文,课件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同时出示两个服务性的导读题:

刘备用了那些方法使诸葛亮相信自己是诚心诚意的?诸葛亮又是如何得知刘备的诚心诚意是可信的?

教师设计的这两个问题,很有特色。引导学生学习的内容上具有交叉点,而学生在展开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其思维又是多向、_的,只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才能立体的认识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及其特点。

6.小组交流。

经过刚才充分的默读思考,每个学生都会产生强烈的交流_,此时的小组交流,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

但要提醒学生注意一下几点:

(1)发表自己的意见时,不要围绕某个小问题争论不休;

(2)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学会从同学的嘴里获取信息。

这是课堂立体结构的进一步拓展,也是由个体学习过渡到小集体学习,个体智慧在谋求集体智慧的主体发展。小组学习,可以达到求同的目的,但是,小组学习绝不是为求同而合作学习,而恰恰是利用他人的智慧和成果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和促进个体发展。

7.全班交流。

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后,这里的全班交流,不能停留在前面两个层次上,否则就不能获得个体有效的发展。这里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协调学生之间的交流,点拨学生不太到位的模糊认识。

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

(1)引导学生把自己表述的内容概括成一个词语,并在黑板上恰当的位置板书出来,做到说要到点;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原句,有感情的朗读好,做到读要到味。

8.引导学生整理板书。

集体的智慧汇聚在一起,加以整理,自然形成立体的认识结果。

刘备的诚心:

(1)轻叩柴门——真心;

(2)巧妙利用天气——用心;

(3)不达目的不罢休——恒心;

(4)斥责张飞——齐心;

(5)下拜谒见——尊心。

诸葛亮的妙计:

(1)利用书童作耳目——观察;

(2)故意回避——试探;

(3)聊天——面试。

刘备懂得“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以自己的真心和诚心打动诸葛亮的心,诸葛亮也以自己的妙计考察了刘备的诚心。

9.学了三顾茅庐,将来你做了老总,去招聘人才,对你会有何帮助?

跳出语文,联系学生生活,活学活用。真正实践了把语文学习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和发展之路上。

四、结课出示教师的对联。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给学生以文学的熏陶,知道一种新的读后感的写作形式。

刘备三顾茅庐喜得孔明如虎添翼创大业

诸葛卧龙出山幸会明主大展宏图扬美名

五、作业

九年级的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通过原诗与改写诗歌停连、重音、关键词、换行的对比品析,感受诗歌情感意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重点)

2.进行仿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读题目,说说自己心中的“四月天”。

2.诗歌重点写“你”还是“四月天”?从诗歌中找出依据。

3.要表达心中所爱用“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不是更直接更热烈,为什么诗人却选择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来抒发“爱”的情感?这一句又出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说说你的看法。(诗意?诗眼)

二、课堂活动:我读?我比

看看展示的诗歌与原文哪儿不一样?比一比哪个更能写出“四月天”的美。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声点燃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换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柔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烁,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艳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一环节主要进行重点词句“点亮”与“点燃”,“交舞”与“交换”,“柔”“闪”与“柔软”“闪烁”,“细雨点洒在花前”与“细雨点,洒在花前”等词语、断句的比较,换行的品析,重音与节奏的感受。所有的活动在朗读的基础上开展。

(通过停连、节奏、重音、换词比较等方法进行朗读活动,品析诗歌意蕴,读出“四月天”之美妙绝伦。)

三、课堂活动:我悟?我说

1.由副标题“一句爱的赞颂”回归题目,挖掘诗歌内涵。

因为爱“你”,“你”人间的“四月天”。用心中之美景写心中所爱。

2.“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品析主旨句。

有爱就有温暖,就有希望,未来如此,生活亦如此。

四、课堂活动:我心?我写

仿写“你是……”

五、课堂活动:我情?我抒

师生合作完成配乐朗诵。

六、作业

荐读《最美人间四月天》,摘抄感受最深的语句,写写自己的体会。

九年级的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2?联想想像法。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

3?评析欣赏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

4?探究学习法。用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根据学生实际酌情进行。

媒体设计

录音机、教学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方案一

一、教案导语设计

同学们还记得“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诗可以娱目、娱耳、娱心。其实,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解说:此教案导语的设计,力求抛砖引玉。一是由学生耳濡目染的古诗句谈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暗示诗人的创作底蕴;二是明示诗歌的作用,既隐含方法,又指出了学习重点。)

二、解题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三、研习课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田圃(pǔ)禁(jìn)锢(gù)

留滞(zhì)喑(yīn)哑(yǎ)

襁(qiǎng)褓(bǎo)

(解说:准确识读生字是朗读乃至吟咏课文的前提,学生之间互相指正比教师单纯灌输效果更好。)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明确: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解说:此步为学生品读全诗的关键,只有完全融化到诗里,才能在高层次上获得审美感受。)

(3)播放萨克斯乐曲《春风》,请学生伴随音乐朗读全诗,仔细体味诗中的意境。然后请学生说说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情调。

明确: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解说:此步是在完全入境基础上的一次升华,因此应要求学生反复吟咏,一读一思,一思一得,最后达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义皆出于吾之心”的目的。学生的表述可形式多样,提倡借用古诗文表达,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

2?具体研习。

(1)播放范读录音带(并配音乐),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明确:意象如: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们嬉戏的脚印清晰可见,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发,池塘里的鱼儿活蹦乱跳,还有唱着歌谣的溪水……

(解说:准确识别意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与本诗欢快、喜悦、乐观的情调相符的画面。注意发挥学生的想像力,通过画面感知意象的特点,为解读意象做准备。)

(2)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明确: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

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全诗抓住“雨”这些特点,赞颂人间永恒的爱,于是“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

(解说:这是在形象思维、感受诗的意境的基础上对典型意象“雨”的感悟。学生可围绕“爱”的主题畅所欲言,教师也可根据学情,适当加以提示,如参看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也可先找关键句。不可囿于固定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

(3)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一些诗句,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明确: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解说:诗重在读,只有在吟咏中才能把握诗丰富的内涵。能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发表见解,教师重在方法上的指导,而不苛求结论。)

(4)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明确:第七节中,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自己对勇敢、乐观、自信的赞美。第八节,用两句气势高昂的对仗句“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希望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将感情推向高潮。有了爱,才会有勇敢的笑,只有勇敢地笑,才有希望,“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解说:选取重点段落回读,强化对文章的感悟欣赏,优化学生的情感和审美素质,重视学生的自我感受,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情知对称”的人格和智能双向发展的绿洲。)

3?欣赏品味。

(1)细腻精巧的运笔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赏析:“爱心”点明“雨”之所指,而“丝缕”则形象描绘出爱之细之柔,“天地”包括田园、牧场、山峰、白云等,极言爱之广之浓,无私、博大,使人读后如沐春雨。把这样一个丰富深刻的内涵寓于形象贴切的比喻之中,境界全出。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赏析:捕捉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内涵丰富的那份“甜”,化为“祝福的心意”,虽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诗自由的风格。

(2)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诗人赋予“雨”人的思维和行为,她时而“温声细语”,时而欢呼雀跃,一会“探访”大地,一会“亲近”孩子,田圃、牧场、山峰、云端,到处都有她的身影,既亲切又生动,这浑身散发的灵气和展现的真情,怎不让人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解说:欣赏品味与具体研习两部分可视课堂实际穿插进行,教师评析要适时而作,适可而止。)

4?课堂小结。

涵泳全诗,诗人郑愁予为我们送来了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我们也和那些孩子们一起,沉浸在“雨”的滋润里,意犹未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彩、感情的汁液,融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邵燕祥语)

(解说:鉴赏诗歌重在朗读,贵在诗趣。以《雨说》为契机,启发激励学生阅读大量诗歌名篇,提高鉴赏能力和欣赏品味,才是最终目的。)

四、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比较两首诗在选用意象、语言风格方面的异同。

方案二

一、教案导语设计

听配乐诗朗读,营造诗歌氛围,先感受后读诗。

二、整体感知

学生边听边读,将自己听诗的感受说出来交流。

三、具体研习、欣赏品味

将整体感知的内容整理归类,教师分别就主题思想、艺术风格等方面提问、点拨,学生作答。

四、评价分析

教师对学生的分析鉴赏有重点地评价,应鼓励不同的见解。

五、课堂小结

从学生的研习中总结出鉴赏诗歌的方法:阅读→找出意象→感悟内容→发掘主题。

方案三

一、教案导语设计

请学生背诵出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怎样的内涵。

二、朗读全诗,整体把握

概括每小节的大意,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全诗。

三、对比阅读,鉴赏品味

学生把自己改写的散文与原诗对比阅读,说说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有怎样的特点。

四、概括诗歌特点

学生再次朗读全诗,师生共同总结诗歌艺术特点:善于借助意象表达情感,语言精练,语意含蓄等。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要像诗人那样做生活的有心人,积极观察生活,捕捉自然界细腻生动的一刹那,引发自己艺术的感悟。

九年级的语文教案篇4

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和重要虚词的用法。

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品读课文,鉴赏本文的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理解文中所表现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胸怀天下的理想。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疏通文意,推究文理,品味意境。

教学难点:

1“醉翁之意”在何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太守之乐”乐什么?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评鉴赏法。

学习方法:

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漫步小石潭,体验了柳宗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抑郁忧伤;登岳阳楼,感悟了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博大情怀,今天让我们再次登上醉翁亭,一起去品味欧阳修“醉翁之意“的旷达胸襟。

二认读,感受美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注意文中连用的21个“也”字和25个“而”字。)

1请同学们用以下的句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是一篇()的文章。

2有不理解的地方么?如果有,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想问地问题提出来?

3文中哪一个字贯穿全文,并揭示全文的主旨?

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人之乐—太守乐—与民

同乐。

三品读,发现美

《醉翁亭记》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佳作。那么究竟它有那些美点。让我们运用在前面课堂上学习到的方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再次品读,发挥合作探究的能力,表达出自己对文章的领悟,用“《醉翁亭记》之美,美在——”的句式开头说一段话。

学生分小组研读、讨论、回答。最后小结。

美在语言。1语言凝练、含蓄。2骈散结合,相映成趣。3注意运用虚词,全文用了“也”、“而”把诗一样的句子断开,让它带上散文的韵味,回环反复,一唱三叹。

美在意境。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39;山水画《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醉中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连缀各幅画面。山水相映之美;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幻之美;动静对比之美。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

四思考,延伸美

1我们还学过和这篇散文写作背景、内容相类似的文章么?你

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了么?从中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学生思考、探究作答。

类似文:《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

共同点:寄情山水,旷达情怀。

人生启示:苦难是人生的最好试金石。

磨难,人生的一种财富。挫折是一把双刃剑。

人生要有所得,必须有所失。的确如此,文天祥

为了丹心报国,甘愿把生命放弃。欧阳修官场失意,却造就了不朽的美文佳作。

五总结

欧阳修、范仲淹、苏轼、韩愈,他们奉献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美,不只是具有永久价值的杰出文学作品,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他们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一根根擎天的巨柱。真正打动人的是一种照亮世界的精神。

六布置作业

1我们可爱的家乡也是风景迷人,请你发现家乡的美,来表达一种美好的心声。(不少于300字)

2真情感悟:以我们拓展延伸的话题为主,写一篇读后感言。

要求:从二个题中任选选一个来作。

七教学反思

本文是写景美文,根据课标理念,把课文设计为三个层面处理:以课文为范例,感悟意境美,探究语言美,训练学生阅读基本方法;把课文作为靶子,诱导探究研讨,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把课文作为引子,导引学生步入文学殿堂。

九年级的语文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朦胧诗的创作特点,初步体会诗歌中意象所蕴含的深意以及意象运用的技法。

2、通过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爱国情感。

3、学生体会诗人情感,激发爱国之情,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含蓄美、意境美。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引言导入:上个世纪70年代末,面对刚经过的_,遍体鳞伤的祖国,青年诗人舒婷创作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感,真挚而浓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诗人那质朴厚重的情感吧!(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注意语气语调以及情感抒发。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诗句的轻重音、节奏。

3、全班配乐齐声郎读。

4、朗读后思考这首诗大致可分为几部分?试着给每一节加个标题概括。

明确:

第一部分:过去的落后

第二部分:现在的痛苦

第三部分:未来的希望

第四部分:自我的奉献

(三)抓住重点,深入研读

1、这首诗是使用第几人称写的?如何理解诗中的“我”这一形象?

明确:本诗是以第一人称创作的,诗人以自己的口吻向诗中的祖国“你”表达了深沉的关心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其中“我是……”或“我是……”的句式经过反复运用,突出“我”和祖共同经历艰难困苦,共同面对风雨沧桑,“我”和祖国不离不弃、生死与共、血脉相连。诗中的“我”是那个时代与祖国同命运、共患难,心系祖国的青年的典型,经过十年浩劫,在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将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复兴祖国的历史重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2、小组合作探究:本诗中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试着对每小节进行分析。以语文学习小组讨论,8分钟后请代表发言。

明确: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脉相连,荣辱、生死与共的感情。

第一节,诗人运用了一系列包括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前面有或长或短的修饰语如“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表现了这些意象所经历的痛苦,时间短语“数百年来”“历史的隧洞”等,将其所经历过漫长的岁月表现出来。“我是……”或“我是……”的句式经过反复运用,突出“我”和祖共同经历艰难困苦,共同面对风雨沧桑,“我”和祖国不离不弃、生死与共、血脉相连。末尾以破折号引出“祖国啊”的悲壮感叹,这样不仅使叙述角度的变换,也使诗意在小小的高潮中稍作停顿。以下两节也是以这种方式结尾。

第二节,在该小节里,修饰语“贫穷”“悲哀”“希望”等是抽象词语。“飞天”意象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诗歌的前两节都在描写祖国的历史,第一节重在写实,这一节重在精神。在精神上,人们在贫穷的境遇里始终抱有对美好未来的希望,祈愿能“落到地面”,变成现实。

第三节,着重描写现在。在经历浩劫后,祖国将要开启新的生活。诗人运用了一系列充满生机的意象,“神话的蛛网里挣脱”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等等,都表明祖国慢慢摆脱束缚,开始蒸蒸日上。

第四节,本小结内容集中体现“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从个体上来说,我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但是从“我”的使命来说,“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使命,“我”要与祖国融为一体,因而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如何来报答祖国的养育之恩?诗人庄严的向祖国宣告,“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后,诗歌以语气强烈的重复性咏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结束。

3、舒婷于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是如何在这首诗中体现的?

明确: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虽然写的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缺始终流动着对祖国挚爱、依恋和赞颂。

(四)拓展延伸,理解难点

用诗中“我是你……”的句式仿写,表达对某一事物的真挚情感。小组合作,进行配乐朗诵比赛。教师全程引导,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五)小结作业

作业:课外阅读舒婷《致橡树》,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九年级的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利用文中的对比展开讨论,层层剥茧,领会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教学重点:文章的内容层次和作者刻苦求学、自大励奋进的精神。

教学难点: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

教学方法:读启发、比较法、感悟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1、简介作者: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金华)人。早年家境贫寒,因能刻苦自学,终以文名称世。元末被举荐为翰林院编修,固辞不就。隐居山中,潜心著述。明初应聘到应天(今南京)任江南儒学提举,后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一,参与明初礼制重建,受到明达祖朱元璋的器重。后因事牵扯连贬谪四处茂州,客死茂州。作品有《宋学士全集》。

2、简介序

序是古文的一种文体,送别时賹之言明序。古人送别时,往往以诗相赠,有时还给这些诗写上一篇序,以介绍有关情况。唐初以后,单独写的临别赠言的.文章也叫序,内容多是勉励、劝慰兼抒发自己胸臆,或对某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叫赠序。本文就是的名士宋濂写给同乡晚辈的一篇赠序。

3、我国古代文化中刻苦求学的故事

囊萤映雪:囊萤,以囊盛萤。《晋书·东胤传》:“(胤)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以照书,以认继日焉。”《尚友录》卷四:“孙康,晋京北人,性敏好学,家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

悬梁刺股:《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址三引《汉书》:“孙花色品种字文宝,发学,晨夕不休。乃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时大儒。”

凿壁偷光:又作穿壁引光。《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画荻教子:《宋史欧阳修传》:“(修)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获画地学书。

教读新课:

一、教读1-2自然段

(一)自主学习

1、掌握重点词句

(1)、余幼时即嗜学。嗜:喜欢。

(2)、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致:得到。假:借。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游:交往。趋:跑。

(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俟:等到。

(5)、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被:披。腰:腰戴。

(二)、合作学习:内容理解

我求学时的有哪些不利因素,我是如何克服的,取得的效果如何?

讨论明确:

(1)、致书之难。

因为家中贫寒,没有钱买书。解决的办法是向藏书人家借,亲自抄写,并且从不超过约定的期限,艰守信用。在抄书过程中,天寒地冻,砚池中的水结成冰,手指都不能伸直,但我依然不敢懈怠。所以,因为我讲信用,所以大家乐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有机会博览群书。

(2)、从师之劳。

所居之处地名人硕师和他交往,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难以得到解答。解决的办法是跑至百里外求师,且对待老师的态度是毕恭毕敬,对老师要察颜观色,等到他休息好了,还要等到他怒气消了,心平气和了,才敢去请教。所以最终结果是“卒获有所闻”。

(3)、奔走之苦。

奔走的路途遥远,季节又是寒冬腊月,路又崎岖不平,还有大风大雪,走到目的地后,手和脚被冻裂了而全然不知,四肢都冻僵了,要旅店的人用热水温棉袄覆盖才能暖过来。

(4)、生活之艰。

比较点

同舍生

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日多食,有鲜肥滋味之享。

穿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感受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九年级的语文教案篇7

【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初识苏轼)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认识一个人,此人年少读书时——“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工作后却是“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但他面对不堪的命运,却高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苏轼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走进他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板书课题、作者】,去领略苏东坡先生独特的个性风采。

二、读词以入境

1.诗词如果不加以朗读吟诵,那么,它的生命就没有完成。(余光中)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这么说,一起读。词是一定要读的。我们先一起来读题——《江城子.密州出猎》

师:题目是“江城子”吗?

师: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师:谁在密州出猎?

师:你怎么知道?

师:哦,你们已主动地在读词的内容了。那下面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由朗读这首词,要求结合文下注释,读准字音、初步理解词意,同时把你理解障碍的词句圈出来。(粗步感知课文内容。)

2.再读,同桌之间彼此读,听听字音读准了没有,可以讨论一下这首词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更合适。

3.推荐读。生评价。

4.明确语气语调:豪迈奔放,高亢激昂

5.师:苏轼有知音在同学们中呀。的确,苏轼自己也说:一起读“②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①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知道“柳七郎”是谁吗?柳永,北宋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苏轼所说的“自是一家”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哪一家?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正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

6.范读。听的时候仔细体味哪个字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

三、品词以入味

怎么读好词人的豪放?的节目主持人赵忠祥老师说,一起读:“朗诵创作的过程,就是词语感受的过程。”的确,在诗歌中,往往看似小小的一个词,却有着极重的分量、极大的张力。

1.请同学们说说哪个字最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狂”

为什么是“狂”字而不是别的字?哪些词句体现了“狂”,谈谈你们的理解?

2.我们先从词的上阕中来研读。一起读,注意把握词的豪放风格。

为什么是“狂”字而不是别的字?哪些词句体现了“狂”?谈谈你的理解。来,我们先在四人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再派代表在班内交流;当然也完全可以把你们的不同意见或困惑提出来,因为问题同样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思考。注意要作好记录。

3.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讨论也很积极,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词句谈谈“狂在哪里”,当然也可以是疑难问题或不同意见。

①“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这是从哪个方面来写太守出猎的?装备(齐全)。▲你用自己的话帮我们再现一下太守当时的装备:只见苏轼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帽,身穿貂皮衣。

狂在装备齐全,何等威武!

②随从众多(阵容庞大):“干骑卷平冈”。▲请你展开想象,描写一下当时的画面。成千的骑士情绪高昂,浩浩荡荡,纵马奔驰,疾风一般,腾空越野,马下是尘土飞扬。

▲“卷”能不能换成“过”或者“扫”?不能,体现不出人马之多、速度之快,无法体现出恢弘的气势。朗读指导:“卷”字重读,我们给“卷”字画上着重符号。

狂在随从众多(阵容庞大),何等雄壮!

③倾城观猎(场面热烈):“为报倾城随太守”。人们倾城而来,万人空巷,只为观看太守出猎。

▲我不解的是,这样的出猎在当时也算不上稀奇,怎么竟然能够吸引全城的百姓都来观看,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呢?让百姓倾城相随的会是一位怎样的太守呢?

受百姓衷心爱戴的太守。很对。有了解苏轼政绩的同学吗?苏轼一生勤政爱民,每到一处,皆为百姓拥护爱戴。在任杭州通判时,疏浚运河,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遗产——苏堤。

狂在倾城观猎(场面热烈),何等感人。

④自比孙郎(豪气冲天):“亲射虎,看孙郎”。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词人活用这个典故,暗示了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暗示了自己也和孙权一样有雄才大略,表达了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意气奋发。

狂在自比孙郎,何等豪气!

▲朗读指导:所以这里要读出满满的自豪和自信。和上句连起来叫同学们齐读。

⑤“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

▲有认为不狂的吗?或者认为有语句不能完全体现出“狂”的吗?▲“聊”是什么意思?

★有点无奈和落寞,因为苏轼年纪已大,而且只能姑且、暂且发一回少年般的狂气。

这英雄少年只能暂时做一回。其实当时苏轼年纪不老,三十九岁,人生正当年,他却自称“老夫”,你体味到了什么?苏轼勤政爱民,在外在形象上确实已是两鬓斑白;更重要的是,由于身陷北宋当时的新旧党争之中,长期不受重用,让苏轼感到自己仿佛已经老了。

▲有没有补充意见?朗读指导:这一句的重音应该放在哪里?“少年狂”。并且要读得激扬一点。而“老夫聊发”语速和音量读呢?缓慢、低沉。读这一句的时候情感应是丰富的:前四个字是缓慢、低沉的,要包含淡淡的无奈和不受重用的积郁;后三个字是一种蓄势待发的张狂,要读得铿锵有力。集体朗读这一句

4.总结上阕:

师:集体有感情地朗读上阕。

师:在上阕中,词人给我们展示的其实是一幅什么图?

那能在这幅出猎图的前面用点修饰语吗?这是怎样一幅出猎图?意气风发气势磅礴

【确实是气势磅礴。那下阕又是一幅什么图呢?

加上适当的想象,用现代文将你认为最有特色的画面描摹出来。】

四、论词以识人

因何而狂?

但老夫为何会放浪形骸(意气风发、气势磅礴)地在这次出猎中作一回少年英雄呢?让他有这狂举狂态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我们来看下阕。

1.一起把下阕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让老夫有狂举狂态的内在原因有哪些么?请你结合词句谈谈。

【让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怀?】【从哪里体现出来】

①“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但又有什么关系!因老当益壮而狂!这句话要读出老当益壮的气概来,重音要落在哪几个词上?我请同学来读。【“开张”何意又何妨重读,作下记号】

这种老当益壮的豪情是苏轼人生态度的主基调之一,我们在课堂的开始也提到过,还记得吗?一起背一背。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会”是什么意思?是定将的意思。▲那要读得坚定有力。那我一定要拉开雕弓圆如满月,随时警惕着西北方,勇敢地将利箭射向入侵之敌。句中的“挽”、“望”、“射”这三个联贯的动作,勾画了一个动感鲜明的特写镜头,诗人是以挽弓射箭的壮举,来表达内心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词人因雄心壮志而狂的感情在这里达到了高潮。▲我们的朗读在这里也到达亢。一起读。

③但这是实际已经发生事的吗?不是,是想象。如果要实现得有一个什么前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难道他们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吗?我们一起看206页的注解⑤,有一个字你若留意了,就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自比为魏尚。“迁”字。

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好经历了由杭州通判被贬官为密州太守的人生转折。当英雄老去,建功立业还只是一种向往的时候,这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要读出什么样的意味来?这句要读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淡淡的悲哀。这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文人典型的壮志难酬的无奈。

但这句话中更多的情感是什么?是渴望建功立业的紧迫感。

2.知识链接:

苏轼这位天纵大才,一生凄凉,历典八州,颠沛流离于大半个中国。可我们很难把这种命系江湖的流浪汉式的生活看做是一种惩处,我们可从从他给朋友李常信中见得一斑。

(集体读)“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于笑生死之际。”

且不论贬谪,在“生死之际”苏轼都能“笑谈”,究竟是什么撑起了这个英雄的豪放和洒脱?

“道理”“忠义”的信念。换句话说,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对理想、抱负的追求成为他一生的精神支柱。燃烧于苏轼慷慨激昂的诗词中的,正是他那颗豪迈旷达的心灵。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不断地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一位中国古代优秀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品行与操守。

这一句的整体情感和上阕的哪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们在读“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一句时,应用向下的低沉而又不失希望的语调来读。范读,跟读。

3.总结下阕

如果说词的上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出猎图的话,那么下阕其实为我们刻画了一幅什么图?

赤胆忠诚的报国图(杀敌图)

4.我们一起完整地朗读全词,再次感受苏轼的狂举豪情。注意词的风格,把握词人在情感上细微变化。

五、悟词以入心

1.时下的我们,浮躁张扬,信仰缺失,是不是可以从苏东坡的坎坷人生中得到一点什么有益的启示?请以“苏轼,我想对你说”的句式说说你对他的理解。先写一写【视时间机动安排】。

2.苏轼毫无疑问是阳春白雪,但他却在下里巴人中也能找到知音。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将全词吟诵出来,个别句子记不住的,可以看一下书本。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注意节奏、语气语调。

4.全体起立,并背诵。

六、结束语

师:同学们,文字可以有限,但精神是无限的。只要赤壁下的长江永远地奔流,苏轼的文章,连同他的品格、气度、精神就将永远存留于中华民族的史册之中!

九年级的语文教案篇8

教学目的

1.体会这组诗篇回环递进、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的表现力量。

2.学习陈毅同志面临险境、生死不渝的革命精神。

教学设想

本课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篇。面对当时的必死险恶环境,虽死不渝;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斗争;追溯参加革命的理想,坚信革命理想必将实现;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气势磅礴,壮怀激烈,表现出诗人自身——陈毅同志英勇面对必死险恶处境,视死如归、生死不渝的革命品质,和共产主义理想必能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乐观革命精神。引导学生体会这组诗篇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力量,达到教学目的。

本课安排一个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1.由开始教学诗歌单元,引出《梅岭三章》(板书课题)。指出这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篇。

2.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揭示,初步了解这组诗及其创作背景。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小序和诗篇,理解词义、句意、小序和诗篇的大意。

4.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旌(旗):jīng悬:xuán当(纸钱):dàng应(有)涯:yīngyá(遍)种:zhòng

5.指定学生朗读小序后,引导学生口译、分析它的作用。

(1)引导学生口译小序,教师明确:

1936年冬天,梅山被敌人包围了。“伏丛莽间”的“伏”,潜伏,藏匿;我身负重伤,又患疾病,藏匿在树丛密草当中20多天。“得脱”的“得”,能够;考虑到不能脱险,作成三首诗保留在衣服最里面。不久敌人的包围解除了。

(2)小序对这组诗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小序写出诗人自身——陈毅同志当时重伤患病被围,表明这组诗是在“虑不得脱”的必死险恶处境中写出的绝命诗,写出了诗篇的创作背景(板书:创作背景必死险恶处境)。

6.指定学生朗读第一首诗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第一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运用的句式在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断头今日意如何”,“断头今日”即“今日断头”的倒装,前置强调“断头”,表现出诗人觉察到必死的险恶处境,英勇地面对必死的险恶处境(板书:英勇面对险境)。这个设问句式的开头句,振起这一首诗乃至这一组诗的抒写情怀,慷慨壮烈。

(2)第二句表述出了什么意思?具有什么样的含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创业艰难百战多”,表述出艰难创业中经历过了很多的战斗,内含着对自己面临死境、尚未彻底打败敌人的憾恨感情。

(3)三、四句运用旧时“泉台”、“阎罗”等迷信传说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现出即使自己牺牲了,死后还要招集旧部的英魂,和反动统治者血战到底。这两句运用了“泉台”、“阎罗”这样旧时传说的诗句,把一定要革命到底的思想形象化了,表现出了继续战斗,虽死不渝的革命精神(板书:继续战斗虽死不渝)。“阎罗”这个阴间暴君又有影射世上反动头子的作用,能够唤起人们对反动统治者的仇恨。

(4)诗句中的“招”、“斩”两个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旌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招”这个动词,表现出把在不同战场、不同时间牺牲的部下的英魂招集起来,空间广阔、声势浩大。“集”,空间较小;“收”,缺少声势;“率”,不含招集之意。“斩”这个动词,表现出巨大威力,毙敌干脆利落,褒意鲜明。“打”,没有毙敌之意;“杀”,褒贬不明;“伐”,也无毙敌之意。“旌旗”,原指旗帜,这里运用借代修辞方法,借代部队,表现出部队的昂扬士气、浩大声势。

7.指定学生朗读第二首诗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第一句写出了什么?内含着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南国烽烟正十年”,表述出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内含着虽经十年激烈战斗尚末彻底打败敌人的憾恨(板书:回首革命战争)。

(2)第二句用了一个典故。《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他先劝吴王夫差乘打败越国之机灭掉越国,未被采纳;后又谏阻夫差举兵攻齐,要他警惕越王勾践报仇,夫差听信谗言,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前说:“抉(剜出)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后吴果被越灭。这句诗引用典故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此头须向国门悬”,表现出即使死后仍然一心关注革命,死不暝目,要眼看同志们怎样取得战斗的胜利,敌人怎样遭到失败(板书:死不暝目)。

(3)三、四两句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表达出激励同志们英勇战斗取得胜利和切盼得到胜利消息的强烈感情(板书:激励战斗)。“捷报”当“纸钱”,把民族特点和时代色彩统一起来了。

(4)诗句中的“飞”这个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烽烟”,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飞”这个动词,形象地表现出捷报轻快地传来,接连地传来,富有感情色彩。“烽烟”,原指边境报警的烟火,这里运用借代修辞方法,借代战争,表现出革命战争的如火如荼。

8.指定学生朗读第三首诗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前两句表现出了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投身革命即为家”,追溯参加革命之时即以革命为家,“投身”,表现出全部身心都献给了革命(板书:追溯参加革命)。“血雨腥风应有涯”,坚信反动派的血腥统治应该有个尽头,表现出为推翻反动统治而斗争。

(2)三、四两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取义成仁今日事”,表现出在今天面对必死险恶处境之时,决心为真理,为人民解放而牺牲。“人间遍种自由花”,预言革命理想必将实现,表现了坚定的革命信念,乐观的革命精神(板书:实现理想坚定乐观)。

(3)诗句中的“应”这个副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血雨腥风”、“取义成仁”、“自由花”,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应”这个副词,表现出反动统治应该有个尽头,信念坚定,感情充沛。“该”虽与“应”的表现作用相似,但念起来不如“应”顺口;“当”、“须”,则都力量较弱。“血雨腥风”,原指血色的雨、腥味的风,这里运用借喻修辞方法,借喻反动统治,表现出反动统治的无比残酷。“取义成仁”,是“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的缩语,原为孔孟提出的道德标准,这里运用引用修辞方法,表现为真理而牺牲。“自由花”,虚构的花名,这里运用借喻修辞方法,借喻革命理想,表现革命理想实现。

9.引导学生体会三首诗之间的关系及其表现力量。

这三首诗之间怎样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三首诗:第一首起于现在时间,面对当时必死险境,抒发死后还要继续战斗,虽死不渝的强烈感情;第二首起于回首十年革命战争,再面对当时必死险境,抒发死不暝目,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战斗的强烈感情;第三首,追溯参加革命之时即为推翻反动统治而战斗,再面对当时必死险境,表达革命理想必将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和乐观革命精神。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气势酣畅、淋漓尽致地抒写出了壮烈情怀(板书:回环递进酣畅淋漓)。

10.要求学生默诵这组诗,进一步体会艺术特点和表现力量。

11.指定学生朗读这组诗。

要求读出节奏韵律,读出壮烈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这组诗,进一步体会艺术特点和表现力量。

九年级的语文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读通诗句,对难字注音,标注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教师: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同学们,在讲新课前,请回顾一下,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有关战争的课文?

2、这仅仅是我们在课本上学的有关战争的课文。其实,描写战争的文章远不止这些。因为从古至今,战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也是与战争有关,题目是:(齐读诗名)《十五从军征》。

二、解诗题,知诗人:

在诗的题目中,从哪儿可以看出是与战争有关的?(从军征,被征到军队里打仗)。这首诗是两汉时期的乐府诗,选自《乐府诗集》,它来自劳动人民中间,没有具体的作者。我们再读课题:《十五从军征》

三、初读诗歌,了解诗意:

1、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首诗,看看大家预习的情况怎么样。(一生读诗歌)

2、这首诗歌有很多生字比较难,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容易读错的字:(出示课件,生跟读:冢,窦,雉,舂,羹,贻。)

3、通过预习,诗中的词语你都理解了哪些,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下?

4、了解了词语的意思,请大家结合刚才的交流,尝试用自己的&39;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生自己说一说)

5、谁能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深入诵读,展开联想:

1、这是一位15岁参军,80岁才得以回乡的老兵。这首诗开篇第一句就给我们介绍了老兵一生的经历。(生接读: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他服了多少年的兵役?65年。这是人生绝大部分的岁月。在汉朝,男子二十三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五十六岁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兵十五岁参军,80岁才离开战场踏上回乡的路程,体会一下,此时的他心情怎么样?生个性化地朗读。

2、是啊,虽然历经了艰辛,但终归活着回来了,这毕竟是件可喜的事。(板书:喜)他欣喜地归来,道逢乡里人,便向乡里人打听“家中有阿谁?”乡里人是怎么告诉他的?学生读乡里人说的话:“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假如你是乡里人,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告诉老兵这个消息呢?不仅是乡里人,连我们每一个人心里也是充满悲伤,(生齐读)假如你就是老人,听到乡里人的话,这时候的你会是什么反应,什么心情?

3、可是,这样的打击才刚刚开始。80岁的老人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由远及近,走近自家小院,他看到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发挥你的想象:配乐,师读那四句诗)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4、情景诵读:看到这一切老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也看不到熟悉的亲人,感受不到热闹的家园了。我65年思念的家啊,竟成了——我65年苦苦期盼的家啊,竟成了——我65年魂牵梦的家啊,竟成了——65年的思念,65年的期盼,就这样化作了满目苍凉。然而65年前,我离开家时,我的家并不是这样的啊,它会是什么样呢?

5、而现在呢,一切都已经荡然无存,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只有——苦苦思盼的亲人成了荒野枯骨,曾经热闹的家园也是一片荒凉破败,这真是久而不归,归而不见啊,这番荒凉的景象,怎不让人悲伤难过呢!(板书:悲)

6、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生齐读: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这样的饭菜,吃起来是什么味儿呀?结合刚读的句子来谈。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的痛苦。让我们用朗读读出他心里的苦吧!(想读的齐读)

7、面对这一切,他只能是:(生接读: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只能是老泪纵横,无声地哭泣呀!(板书:泣)他在泣什么?他为什么而泣呢?(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并提笔写下来,一段话即可。)

九年级的语文教案篇10

【课前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1温习上堂课内容—-作家知识、一二段段意、课下注释词语解释。

2读三四段,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意。

【课堂学习】

1复习提问

(1)提问学生关于范仲淹的知识

(2)文章一二段都写了什么内容?

(3)解释词语

谪守越明年百废具兴增其旧制属予作文

胜状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大观迁客骚人得无异乎

2导入

同学们已经说了,文章第二段,简单写了洞庭湖美景,然后转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那么,这览物之情到底如何呢?下面就来继续学习。

3学习过程(精讲内容)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译文,一人一句。注意下列词语。

淫雨霏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催

薄暮冥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3)概括此段内容:

描绘洞庭湖天气的恶劣,淫雨、阴风、浊浪是主景,进而写迁客骚人之悲。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

(5)指名译文,一人一句。注意下列词语。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长烟一空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此乐何极崇辱偕忘把酒临风

(6)概括此段内容:

描绘洞庭湖阳关灿烂及月下的.美妙景色,进而写迁客骚人之喜。

(7)从内容、写法、表达方式、句式及修辞等角度分析这两段-----

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最后共同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结论见板书设计

4练习

解释词语

淫雨霏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催

薄暮冥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长烟一空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此乐何极崇辱偕忘把酒临风

5反馈练习

从内容、写法、表达方式、句式及修辞等角度解析这两段?

6知识总结

我们主要学习了三四段的内容,多个角度进行了学习,希望同学们要认真理解,课下努力消化。

九年级的语文教案篇11

一、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是议论文单元的第一课,采用鲁迅先生的驳论文作品,拉开了本单元探索思想上求知之路的序幕。在篇目安排上,学生们已经接触过议论文,了解了立论文的特点。本文的出现,可以使学生们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对鲁迅先生的杂文风格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鲁迅先生的作品一直以来多是语文课本中的难点。其难度在于,一方面时代背景离学生的生活比较久远,他们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鲁迅先生的杂文作品,虚实结合,褒贬结合,语言风格犀利,学生们无法准确把握其中深刻的内涵。所以,理解本篇驳论文就更有难度了。因此,讲清背景、加强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目标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

2.结合时代背景,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感受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

1.理解个别语句的深刻含义。

2.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五、教学难点

1.时代背景赏析语句。

2.了解鲁迅先生幽默讽刺与热情颂扬相结合的语言风格。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环节一:课文导入

教师引导: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有一部的杂文集,名字为《且介亭杂文》,大家知道这部作品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吗?这还得从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起。

学生活动:交流之前预习查找资料得出的介绍,了解名字的由来。

(二)环节二:解读题目

教师引导:《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题目读起来是什么语气?题目有什么内涵?

学生活动:尝试读出疑惑、质疑的语气并讨论标题的内涵。

(三)环节三:寻找观点

教师引导:立论文构成要素为论点、论据和论证。那么驳论文作为一种特殊的议论文样式,由哪些要素构成呢?请从文章一二段中找出被驳斥的观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总结驳论文的要素并找到被驳斥的观点。

(四)环节四:研究驳论方式

教师引导:批驳错误观点时,可以针对论据也可以针对论证过程,证明以上两者为错误的,进而论点也站不住脚了。本文采用了什么批驳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是作者承认“事实”,但是论据只能证明失去了“他心力”而不是“自信力”。从而证明论证过程是错误的,所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五)环节五:分析语句

教师引导:分析第一段三个“事实”,在排列顺序上有什么讲究?

学生活动:由自夸地大物博到寄希望给国联,到求神拜佛,是由此及彼,由实到虚的过程。

第二课时

(一)环节一:区分含义

教师引导:“自信力”“他信力”和“自欺力”分别是什么含义?

学生活动:自信力指信自己;他信力,即信别人,比如“国联”;自欺力指既不敢面对现实,又不自立自强,反而去求神拜佛,信神灵。

(二)环节二:明确观点

教师引导:作者认为“中国人到底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找出作者主张的观点。

(三)环节三:赏析重点语句

教师引导:作者认为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指哪些人?他们的自信来自哪里?

学生活动:可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谈,他们的自信来自于信仰及忧国忧民的责任感。

(四)环节四:举例印证

教师活动:分别举例说出历苦干、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这组排比讲究顺序么?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举出各类人物的事例并从这组排比的递进关系中体会内涵。

(五)环节五:赏析词句

教师活动:“状元宰相”和“地底下”分别指什么?

学生活动:分别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和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

(六)环节六:总结梳理

教师活动:总结驳论文的特点及鲁迅先生杂文的语言风格。

学生活动:分析、体会。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九年级的语文教案篇12

《醉翁亭记》教案

1、识字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词,句。

3、了解文中“也”“于”“之”“而”等虚词的用法。理解古文中的判断句。

本节课:(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理解文章语言的优美。2、梳理文章结构

3、理会文章中心4、理解写景抒情的特点。

5、理解欧阳修旷达情怀,与民同乐的积极政治思想。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1、古代汉语中“也”一般用在什么时候(判断句)举例

2、请同学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授新课

一、简介文章写作背景,作者

作者: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一位饱学之士,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做出重大的贡献。宋代很多著名的文学字都是出自于他的门下,“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而且与“柳宗元,韩愈”合称为唐宋八大家。曾和范仲淹在朝廷任副宰相,当时范仲淹实行政治改革被罢官,欧阳修替范仲淹向皇帝谏言,并愤怒的斥责一些其他官员,因此也被贬致滁州任太守。

背景:本文是作者在被贬之后写的一篇散文。

二、互动游戏,熟悉文章结构:

滁州—琅琊山—泉水—亭—人—醉翁(醉翁之意不在洒,在乎山水之间)

早晨傍晚的`景色——四季景色——(乐)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百姓安居乐业,与民同乐,)(沉醉)

三、板书(略)

其实本文是一篇千古名篇,为什么呢,究竟有哪里写作方面的优点?

四、写作特点

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写景表达情感

回忆前面所学课文有哪些类似之处

拓开想象回答

情感到底是什么情感?

五、讨论文章主旨

表现以山水的快乐为乐

表现一种被贬之后乐观的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表现了一种官员融入百姓生活中,与民同乐的高崇品德。

本课也就是转绕乐来写,有哪些乐?

六、讨论“乐”

写了哪些人的乐,哪些乐?

鸟乐,滁人乐,太守乐,/山水之乐,

七、教师总结:

面对国运艰难的时候,欧阳修能在逆境中不但努力治理滁州并取得成。能写让民乐为已任,忧国忧民,并写出这样的千古名篇。

总结:与民同乐(先天下之乐而乐)

九年级的语文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熟读)诗歌。

2.学习品味诗歌中的具体形象,理解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手法(意象)来抒情的特点。

3.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运用形象化手法来抒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屏戴望舒图片)戴望舒与徐志摩、郁达夫、邵洵美被誉为民国时期“四

大才子”,可见其卓尔不群的才气。戴望舒之才在于其天才的印象派现代诗,他的一首《雨巷》广为传颂,曾经醉倒过亿万中国人的心,成为现代诗坛上不朽的力作,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高度评价《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阴暗潮湿的地牢里,诗人被毒刑拷打致残,他抚摩着被日本侵略者践踏的寸寸国土,满怀着无限的忧愤与对新中国的热望写下了一首著名的现代诗《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师板书)。

问:作者是谁?

生:戴望舒。(找一生写在黑板上,其余的同学写两遍)

二、预习展示

师:老师想看看大家的预习情况。(屏)

(一)、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残损灰烬锦幛荇藻蓬蒿蝼蚁憔悴蘸着掠过

将自己认为还不会写的字写几遍。

(二)、解释下列词语

1、残损:2、灰烬:3、蓬蒿:4、憔悴:

(三)、这是一首(表达方式)诗,作者是现代诗人。

(四)、通过预习你有什么疑问或是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分小组讨论问题。

生:提问题。

师相机板书,并在后面打一个问号,以提醒不忘。(预设:可能是有关于写作背景,有关于诗句的问题)

大家提的这些问题不错,说明都能认真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三、读诗歌

要学习诗歌,第一步是要朗读好。朗读诗歌就要把握诗歌的节奏、语气、语调、重音等,(当然关于这些,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内都研究好)。

一般来说,在诗句中起主要作用的词语要重读;要通过恰切的语气、语调来读诗歌,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古人云:“诗言志。”白居易说:“诗,根情。”都是说诗歌是用来抒发作者的情感的。通过你的预习,你发现本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预习任务四)

生:对日寇极端的痛恨,对国土沦陷,沦为殖民地的忧愤。——痛楚忧愤。

生:对祖国(中国)真挚炽热的爱,坚信祖国必胜的信念,热烈盼望祖国和平统一。

师:相机板书忧愤挚爱(或其它相近的词语)因此我们在读课文时一定要读出这种感情。

教师范读一遍课文。(配乐《大漠敦煌》伴奏)

生自由朗读诗歌。

下面我找一名同学来读课文。(可推荐一名同学来读,配乐朗读)。

生评价朗读情况。

四、悟诗意

为了更好地读好本诗,首先要理解全诗的大意。思考:

(结合预习任务三)

1.作者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哪些地方?(整体感知)

生答:这一角那一角

(1)这一片湖——我的家乡(2)长白山的雪峰(3)黄河(4)江南(5)岭南(6)南海

(7)那辽远的一角

2.师:通过读诗歌的这些语句,你有什么发现吗?除了先写了自己的家乡以外,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生:基本上是按照中国的土地由北向南的顺序来写的。

师:你知道“那辽远的一角”是指哪里吗?

生:未被日寇侵略的地区或者指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解放的地区,即解放区。

师:那么,前面所写到的这些“这一角,那一角”指什么?

生:沦陷区。(生记下来)

师:请大家快速把本诗划分为两部分。

生:一类写沦陷区,另一类写解放区。

3.师:作者写这些富有代表性的地域各是通过哪种具体的事物来抒发感情的?

生:

师:诗人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表现出诗人抽象心绪的具体形象,在诗歌中叫意象。诗人就是通过在一连串的意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的。

五、品诗情

为了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我们还要抓住诗歌的语言文字,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抒发感情的。

九年级的语文教案篇14

一、教学目标

1.能自己搜集资料,运用学过的小说知识基本读懂课文;

2.培养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并能知识迁移,学习如何写一个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自己基本读懂课文;

2.学会如何描写人物。(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三、教学设想

1.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小说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真实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这篇文章运用了多种手法成功的刻画了范进、胡屠户等形象,是学生学习如何描写人物的好范文。

2.九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自己搜集资料并借助资料自学一些课文内容。但作文水平低。

3.《范进中举》之前有教读课《故乡》、《我的叔叔于勒》、《智取生辰纲》,学生学完这三篇教读课后,能够对小说的特点有所理解,所以能运用已学知识比较独立地阅读课文,并初步学会知识迁移。

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用导(教师导)、讲(学生讲)、议(众人议)、移(知识迁移)的教学模式。同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发表看法,没有标准答案。

因为是自读课,所以文章内容的细致分析不会是重点,而人物形象如何刻画,我们如何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才是本课要点。

4.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布置自学:

1.自己搜集资料,借助资料并根据小说的特点,自读《范进中举》,读完后想想:

1读完这篇课文,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你认为文章刻画得最成功的是哪个人物?

3阅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疑问?或者有什么知识你想了解但无从了解?

2.请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以备课堂上拿出来讨论。

(二)导(即教师导入。)

师:1、同学们,你们知道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最主要的方式是什么吗?(科举。)对了,“中举”是封建社会里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中了举就能升官发财,吃用不愁……可是范进中举后却疯了,这是怎么回事?结果又怎样呢?

2、“范进中举”写了范进中举前后的经历,范进是人物,中举是事件,标题就是小说的中心事件。

(三)讲(请学生把自己预习时的心得体会或疑问讲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师:同学们已经自学了这篇课文,也把一些感受与心得或疑问记录下来了,请几个同学来给我们讲一讲。(学生讲前先展示范进中举前后的有关图片)

(四)议(让同学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是疑问的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帮助他解决,是感受的请同学们议一议,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辩一辩。)

同学们议完后,教师归纳小结并引导学生想深一点。

讨论下列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

问:1、为什么范进会对科举如此痴迷?中举后又为什么会疯了?

(因为一旦中举,就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境况,功名富贵马上就会到来。前一刻范进还无米下锅,马上就说他中了举,几十年朝思慕想的功名富贵到手了,时间太短而变化太大,难怪范进会疯了。)

2、如果你是与范进同年代的读书人,你会像他一样去考科举吗?

3、你怎么看封建社会的科举?你又怎么看现在的高考?两者之间有区别吗?

(这两道题是开放性题目,不要求有标准答案,要允许学生充分发表看法,鼓励有理有据,不可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

(五)移(知识迁移)(多媒体展示以下三个问题)

1、小说描写的年代距今已接近三百年,为什么我们仍然对《范进中举》如此感兴趣?为什么我们似乎亲眼见到了范进、胡屠户?

(因为课文写得好,尤其是人物,刻画得很成功。)

2、请同学举例说说课文刻画人物所用的方法。

(主要用了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也用了对比手法,尤其是胡屠户,还用了夸张、讽刺的手法。)

3、下面的话,出自哪篇课文,是出自哪个人物之口?

“那么,我对你说,讯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约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师:同学们,你们一下子就能答出来,证明作者描写的这些人物给你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可是,你可以写一个人,不出现他的名字而让人猜出他是谁吗?

请学习《范进中举》中的描写人物的方法,用几句话写一写身边的同学,请不要出现所写同学的名字。(可以是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

写完之后,请一些同学把自己写的短文读出来,让其他同学猜猜写的是谁,猜中的证明写得不错,同学猜不中的,小作者可要加把劲练习写作。

(五)教师小结并布置作业(多媒体展示作业)

作业:请运用课堂上学习的写作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题目自拟,要求600字以上,夹叙夹议,要求有描写方法和具体事例,要写出人物的特点。

九年级的语文教案篇15

【学习目标】

1.口述故事梗概,理清剧本思路。

2.认识文中老人和男孩的思想性格,把握表现人物的手段。

3.“枣儿”在文中的作用。

4.重点理解全剧所运用的象征艺术表现手法

5.理解剧本的思想内容

【资料下载】

1.作者介绍孙鸿为靖江戏剧小品作家。《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2.时代背景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重的考验。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又努力唤醒另一种沉睡中的思维,以沟通几代人虽不同却共有的生命体验。

3.名家点评那是一个奇特的生命。世代繁衍,生生不息,自在长青,永无衰竭。它涌动着温暖的亲情,张扬着至纯的人性,只奉献不图报,守诚信不扭曲,不为无望而绝望,纵有无奈却无悔。那呼喊发自内心,是根在呼吸,泉在喷涌。那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一种给予,一种天赐——是爹娘赐予儿孙赖以生存的精神维系和生命依托。那是一片多彩的世界。爹娘的呼喊没有回应,却引导我们去追寻儿孙的脚步。那枣儿不仅给人以活力,更使人思考。它像被插上翅膀可以到处飞舞,便带着一丝惶惑几分躁动飞出田野,飞出村庄,飞出生它养它的地方。终于,他们发现了一片以前不曾相识的新天地,渐惭地又发现了一个以前不曾相识的新自我。人挪活树挪也活,枣儿何处不养人?他们何曾没有听到爹娘的呼喊,正是这呼喊健全着他们的神经,丰满着他们的羽翼,使他们飞得更高更远,直到世界在他们眼里也变成一个村庄,正是这呼喊化作阵阵长风,催发着美丽的枣儿花开遍全球。那是一座亟待修茸的家园。请不要因儿孙没有问应而伤心,可知儿孙曾一千次.一万次梦里作答,一千次.一万次梦回千里。他们焦虑而内疚的呼喊,爹娘又何曾听见?枣儿是一座永久的家园,人们从这里走出,最终还要回到这里,不,他们在精神上从来没离开过这里。身影的离去愈映出心灵的坚守,时空的超越反铸成情感的皈依。愈是现代化愈能激起人们对古老情怀的追忆和对文学古典主义的眷顾。然而,枣儿又是一座需要护理和更新的家园。枣园不是樱桃园。爹娘岂能被时代遗忘。让爹娘也见识一下未曾见过的新天地,认识一下不曾相识的新儿孙,尝一口移栽它乡的新枣儿,享受一下让他们再无牵挂的新家园,爹娘的呼喊就会变得从容.自信和年轻。为了让古老的家园也变得五彩缤纷,让家乡的枣树结出更加奇异的甜果,爹娘尽可放心地让儿孙走出家园吧。当他们回来的时候,捧给爹娘的将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我惊奇,爹娘在享用那奇异的甜果果时,竟品出依然浸润在那甜果果中儿孙小时的尿香味儿;我更欣慰,当匍匐在爹娘脚下吃着爹娘留给自己的枣儿时,儿孙仍由衷地赞叹:“还是家乡的枣儿好吃!”

【整体感知】

1.语知归类①生字注音蓦然mo翘首qiao咀嚼jujue囫囵hulun②词语积累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咀嚼: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翘首:抬起头来望。蓦然:突然地。

2.理清思路《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其剧情是: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事情发生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开场的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男孩因“捡枣”而与老人邂逅;老人请男孩吃“枣儿”;算命先生给老人的儿子起名,以及儿子小时候尿尿的事情,都离不开“枣儿”;老人给男孩讲“枣树”的来历,以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闹灾荒时爷儿俩靠“仅剩的八十一颗枣儿”活命的故事,也都离不开“枣儿”;男孩要把“枣儿”带回家,留给父亲吃;结尾以“枣儿甜,枣儿香……”的童谣,与开场相呼应。结构图如下:一.童谣开场枣枣儿来历呼感儿老人念儿子枣儿尿脖子唤动为二.男孩与老人邂逅枣儿尿树亲亲线藏枣留父亲人情索枣儿思父亲吃巧克力三.童谣收场

3.讨论解惑

①怎样认识剧本的人物形象?全剧只有两位人物出场:老人和男孩。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年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老人的形象又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男孩:则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父亲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他爱吃巧克力并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则显示了男孩成长环境的鲜明时代特征。剧中还有两个未出场的人物: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老人的儿子(枣儿):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了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②剧本是怎样生动地表现人物感情的?

1、个性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剧中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真实自然,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例如,老人的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情味,具有长者之风而又有很浓的乡土气息和很强的人生沧桑感。“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体现出老人朴实自豪与典型的乡土语言。例如,“(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此句道出了老人的人生沧桑感。“(将枣儿擦干净)给,尝尝。男孩默默地接过。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老人的语言表现了长者对小孩的疼爱,而且随着他与男孩交往的深入,这种疼爱的感情表现得越来越强烈。男孩的语言则显得纯真活泼,稚嫩可爱。例如,“和你的脸一样,皱巴巴的”表现了男孩的天真可爱顽皮。又如,“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写出了孩子对枣儿叔不回家的困惑,表现了男孩的一颗纯真稚嫩的心。从两人的对话中,能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内心情感。剧中的舞台提示虽然文字很少,但对表现人物的感情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些舞台提示大都是人物动作、表情的简要说明,例如,写老人“威严地”“命令”“蓦然温和”“将枣儿擦干净”“掸去男孩身上的灰尘”“清清嗓子”“心事重重”“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等等,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剧本中的情节,如老人向男孩讲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小时候在老人脖子上撒尿并在“枣树”下尿尿的情形;给男孩讲“枣树”的来历.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男孩要把“枣儿”带回家给父亲吃;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都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

《枣儿》一剧以情感人。全剧重在写情,写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亲情,写老人与男孩之间的感情,写老人的故乡之情和对以往岁月的怀念之情。

③怎样理解剧中的象征手法?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全剧以“枣儿”为线索贯穿剧情,借“枣儿”牵系和寄托人物的感情: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相遇.而亲近,又因“枣儿”而引起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呼唤。剧中写的是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发生的一段交往,但其内涵却是对当今社会状态以及各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一种象征。“枣儿”所凝聚的老人的感情和经历,代表的是亲情和历史,也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枣儿”所牵涉的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以及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重的考验。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剧中有不少台词和情节富有象征意味。

例如,老人说:“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其中“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一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男孩说枣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这“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又如,男孩谈起父亲会给他带回巧克力,在这一细节中,“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巧克力”则是现代生活的象征。在剧本中,诸如此类的台词和细节描写,还有很多。

④怎样理解剧本的思想内容?剧本的思想内容具有双重性、双向性和多样性。双重性:剧本的思想内容,在表层上,表现的是牵动人心的深切亲情,一位老人与一个男孩的纯真情义,以及老一辈的深厚乡情;但在深层,表现的是人们在社会变革中的情感动荡.人生变化和生存考验,等等。双向性:剧中感人至深地描写了老人对儿子和男孩对父亲的亲情,老人与男孩之间真挚感情,以及老人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剧本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实际上有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它既表现了深挚强烈的至爱亲情,也反映了家庭关系的必然变化;既表现了对以往岁月的怀念,也反映了社会变革的必然趋向;既表现了人们对传统的依恋.对精神家园的寻求,也反映了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其中有迷茫,也有清醒;有困惑,也有企盼;有对往昔的眷念,也有对未来的呼唤。

多样性:剧本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因此可以有多样化的理解。例如这样一些看法: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如此等等,都是剧本思想内容的应有之义。

    220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