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语文教案>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晓芬分享

教案可以作为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分享,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整个教学团队的专业水平。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正音识字,了解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本文善用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正音识字,了解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本文善用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封建迷信千百年来一直迷惑百姓,危害世人。但自古就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坚持真理,把百姓的安乐寄托在勤政务实上。正是他们的努力,才使后人明白要靠实实在在的努力,才能换来幸福安乐的生活,他们的名字也因此为后人所敬仰。西门豹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的事迹。

二、初读熟读课文

1.作者链接

褚少孙,西汉史学家。他曾是元帝、成帝时的博土,曾对《史记》做过增补工作。本文是他在司马迁《史记》中的《滑稽列传》后所增补的一个故事。

2.背景资料

西门豹,战国时邺令。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位无神论者。他初到邺城时,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百业萧条,一片冷清。后来才知道百姓为“河伯娶妇”所困扰。他巧妙地利用三老、巫婆等地方豪绅、官吏为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教育了广大的百姓。原先出走的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同时,他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周围开掘了12道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由于西门豹治邺有方,深受人民爱戴,后人修祠建庙纪念他。

3.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正音识字。

廷掾缯绮縠衣张缇绛帷弟子趣之簪笔磬折

4.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作答。

如邺城的百姓生活实在太苦了。他们不仅被三老、廷掾的税赋压迫,还要遭受失去亲人的痛苦。那时人们普遍缺少知识,容易被封建迷信所欺骗。那些为河伯娶妇的人实在可恶。主人公西门豹的行为让人很感动,

三、精读疏通文意

1、找出下面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即娉取娉,通“聘”;取,通“取”;娉取:定婚

②复使一人趣之趣,通“促”,催促

③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傍,通“旁”,旁边,侧边。

2、指出下面的词类活用现象

①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浮,使动用法,使……浮。

②民可以乐成  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3、解释下面的古今异义

巫行视小家女好者

好古义:容貌美

今义:多指优点多,使人满意,或指喜欢做某事。或指喜欢做某事。

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

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多指照顾、光顾

4、解释下面的一词多义

为治新缯绮縠衣(介词,给)

是当为河伯妇(动词,做)

叩头且破 (连词,而且)

且留待之须臾 (副词,暂且)

即娉取 (副词,马上)

即不为河伯娶妇 (连词,假如,如果)

5、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为治新缯绮縠衣。译文:给(她)做各种新的丝织品的花衣。(“为”后省略介宾“之”)

②为治斋宫河上。

译文:并为此在河边上给她做好供闲居斋戒用的房子。(“宫河”前省略介词“于”)

③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逃亡)

译文: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担心大巫祝替河伯娶她们去,因此大多带着自己的女儿远远地逃跑。

④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是、更、后日)

译文:这个女子不漂亮,麻烦大巫婆为我到河里去禀报河伯,需要重新找过一个漂亮的女子,迟几天送她去。

⑤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乐、虽、期)

译文:老百姓可以和他们共同为成功而快乐,不可以和他们一起考虑事情的开始。现在父老子弟虽然认为因我而受害受苦,但可以预期百年以后父老子孙必定会想起我的话。

6.把握主旨

文章通过西门豹治邺的事迹,刻画出他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为民做主、为民除害的光辉形象,也表达出人民对欺压百姓、胡作非为的恶势力的憎恶,对能治理好一方土地、造福于一方百姓的清官的期盼。

四、研读赏析文章

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西门豹为什么不明令惩处官绅、巫婆,禁止祭河伯?

明确:西门豹治巫,就是要从根本上让民众意识到“河伯娶妇”是一场骗局。于是西门豹采取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欲取之,先与之,西门豹也“热心”为河伯娶妇,且亲临现场,调度指挥,以此吸引三老和百姓等,使他的惩治得以产生最大的社会效应。

2.西门豹都将哪些人投入河中?他为什么这样做?

明确:“为河伯娶妇”是地方官吏和江湖神医狼狈为奸设计的骗局,深受其害的是地方民众。对于这些人,西门豹绝不姑息手软,而是严惩不贷。但是他绝不是滥施淫威的官吏,他自治了制造骗局的几个最大的罪魁祸首,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也达到了唤醒民众的目的,既惩治了元凶、主犯,又得饶人处且饶人,对不敢再作威作福的廷掾等饶过不杀。可见,他是一位执法有度的官吏。

3.怎样理解“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这句话?

明确:揭穿了“河伯娶妇”骗局之后,西门豹马上兴修水利,从根本上解除邺地水患,造福民众。介是,要兴修水利,一定会有民众因“少烦苦”而“不欲”,这体现了邺地部分民众由于受认识水平的限制而不能有长远的眼光,只苦于一时的烦苦,而不能够理解兴修水利是一件造福万代的大事。但是,对于兴修水利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西门豹却“专制”了一次,即使民众不理解,他仍然坚持用他的威严与权势促使工程完成。因为西门豹坚信,“百岁后”,邺地的父老子孙一定会思其言,这正体现出他的远见卓识与治理有方。

4. 本文在写作方面有何特色?

(1)寓褒贬于叙事之中。

(2)人物形象塑造生动、丰满。

(3)选材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4)语言简练,富有表现力。

五、朗读积累词句

本文叙述的语文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如治巫部分,弟子“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寥寥几笔,将祝巫弟子耀武扬威、得意洋洋的刻画出来;“西门豹顾曰”,一个“顾”字,言简意丰,刻画出西门豹威严与从容;廷掾与豪长者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12个字淋漓尽致地描摹出他们惊恐、狼狈的丑态。此外,文中西门豹语言极其简练,短截急促,严肃有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令这位威严的历史人物宛然若在眼前。

除此之外,你还喜欢哪些句子,找出来,小组之间交流一下你喜欢的原因。

六、布置作业

复习本课文言知识。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篇2

教材分析

《西门豹治邺》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文章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形象。描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惩除邪恶,除害兴利,重点记叙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教学这篇课文时,要帮助学生理解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弄清河伯娶媳妇的来龙去脉。

学情分析

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了科学地认识和了解,在阅读中能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学生能在领悟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生活,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生活并宣传破除迷信活动,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目标

1、运用工具书、联系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磕头、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理清课文顺序,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荒芜、官绅、收成提心吊胆等词语。

了解西门豹是怎样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

西门豹破除为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

教师: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注意豹字的写法),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名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点评:课堂学习伊始,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轻松的交际空间,通过课题引出课文的主人公,并做一简单介绍。设置悬念,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师:请同学们自由课文,读完后仔细思考: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课文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

[点评:学生与教材初步对话后,教给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培养学生概述的能力,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三、合作探究、美读课文

(一)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

1、小声读1-9自然段

(1)画一画:西门豹几次问话的内容。

(2)读一读:老大爷是怎样回答的。

2、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为:

(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2)年年闹旱灾

[点评:读、写、思相结合,强调学生参与的过程,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真正做到动眼、动手、动耳、动口。将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潜能释放的自主性学习。]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师:西门豹已经知道了原因,但是他却故意说(生读: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西门豹到底有何打算呢?那么他此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看一看西门豹是如何设计破除迷信的?你认为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吗?妙在哪里?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四个重点句,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A、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巧妙之一:安排周密。西门豹先是以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为由,救出了新娘,同时又派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这样做既保护了新娘,又惩办了巫婆。(板书:救出新娘、惩治巫婆)

B、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巧妙之二:不动声色。西门豹假装客气,麻烦那些恶人去跟河伯说一声,在不动声色中坚决地将他们扔进漳河。(板书:惩治官绅)

C、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巧妙之三:假戏真做。西门豹自始至终严肃认真地演好送送新娘这场戏。西门豹很客气地请官绅们去催巫婆和官绅头子回来时,官绅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西门豹等了很长时间才让他们回去,目的是要吓唬那些官绅们,警告他们不许再为非作歹。(板书:破除迷信)

D、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人的。

巧妙之四:用事实来惩治首恶,教育百姓(板书:教育百姓)

[点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从西门豹的言行中去研究。以上文本能体现人物巧妙的句子很多,但学生最能感悟到的,感悟最深又最具文本特点的就是西门豹的语言,对巫婆、官绅头子、官绅的四次语言,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淋漓尽致地展现西门豹计谋的巧妙,把握这一条主线,大胆地删枝去叶,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充分的时间、充足的空间展开对话。]

总结:西门豹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设想一下,如果不用这种办法,按照常理下禁令,抓巫婆,对官绅头子治罪,相比较哪种方法更好、更有效?

(这个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当时的科学不发达,许多人都非常迷信,使人们自然而然地破除了迷信,比劝说、命令不知好多少倍!)

5、指名分角色读这部分。

6、表演送新娘这段故事。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送走了巫婆和官绅,破除了迷信,解决了主要问题,解除了老百姓的精神枷锁。要想彻底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还有一个什么问题没解决?他还做了什么?

引读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从这里,你觉得西门豹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化专题,体验情感

1、小结提升:西门豹用什么计策来惩治他们的?在三十六计中叫什么计?(将计就计)还可以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1)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

(2)以巫婆、官绅的河伯娶媳妇办法来惩治他们。

2、补充题目:()的西门豹

总结: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流传至今,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成功治邺的县官西门豹。

[点评:将课堂教学内容加以延伸而又不脱离文本,将课外学习的知识运用于课堂学习之中,使学生充分地学以致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平等、民主对话,使学生直抒胸襟,真诚对话。]

五、作业布置

知识性作业:摘录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

趣味性作业:以魏王身份写一份通报,表彰西门豹的功绩,号召官员们向他学习

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点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兴趣,将作业分为知识性作业和趣味性作业,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培养,还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巩固教学成果。]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2.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齐读词语。

蝙蝠 雷达 蚊子 即使 灵巧 敏锐 科学家 横七竖八 绳子 苍蝇

证明 研究 障碍 改变 模仿 显示 驾驶员

2.多媒体出示蝙蝠图:

师:同学们,你了解了蝙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学生介绍:蝙蝠、雷达)

3、师:蝙蝠和雷达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它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科学故事呢?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理解课文。

1.读第1、2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夜行?(吸引读者、引出问题)

2、过渡: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那么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里安全飞行?(生答)

3.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引起了科学家的思考。

4、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画出有关句子。

5.这些现象引起了科学家怎样的思考?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6.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已经做了很多实验,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表格自学第4、5自然段。把表格补充完整。

实验顺序目的方法结果证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a.指名说。

b.先了解“证明”。你能根据三次试验的内容,用“证明”一词说话吗?

c.检查:假如你就是科学家,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

学生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我是科学家--------,我在第---次实验中是这样做的-----------)

7.小结:三次试验证明-------(多媒体出示,学生读)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8.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配合,那么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配合的呢?读读第7自然段。

a.完成填空。

b.赏读:那我们再一起来当一回研究成功的科学家,了解下蝙蝠探路的秘密吧!

9、读第8自然段:科学家根据蝙蝠的飞行特点,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10、那么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呢?我们再来欣赏下雷达探路示意图。

d.同桌讨论,完成填空。

e.老师操作课件示意图。

11、学完了课文,你能说说课题为什么要用“和”来连接蝙蝠、雷达吗?

科学家从蝙蝠探路的试验和研究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蝙蝠与雷达的联系,所以课题要用“和”来连接。

1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了动物启发?(出示图片)

四、总结拓展。

过渡:同学们,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人类仿生发明的东西很多很多,你能再举些例子来吗?

当然,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生物的秘密还未发现,许多地方值得人类利用它来创造发明,为子孙后代造福,这个重任我希望大家能挑起它,有信心吗?

五、作业巩固。

表演题:想象假如有一天,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偶尔碰到了夜行的飞机,它非常惊讶,就和飞机说起话来,同学们,它们会怎么说呀?

1.同桌练习,配以动作演一演。

【板书设计】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科普课文,课文层次清楚。

1.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我利用电教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对于密切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小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容易遗忘又是孩子的缺点。让小学生牢固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就必须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进入自我探索的角色。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朗读“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有关词句及上下文理解人物的想法,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4、体会练好基本功及恒心、毅力、名师指点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早就听说我们班同学最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学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寓言故事(幻灯片:纪昌学射)谁愿为我们读读故事的题目?看到题目,有什么想问的?(有不同的吗?请3~5名学生)大家都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相信接下来的学习,大家都能带着思考读书,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

二、个别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1、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听?(请5名同学)读的同学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听的同学更要边听边想:

(读的过程中,随机指导字、词、句读错的地方)

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觉,你们在用心感受着纪昌,听完了故事,大家一定有很多话,谁先告诉我们?

(请4~5名学生说自己对故事及故事中人物的理解,老师根据学生说的相机评价、激励)

三、品读课文,感悟纪昌苦练精神

纪昌(飞卫)已经走进了你们的脑海,我们也一起去走进他们的世界。请看大屏幕(幻灯片出示):

“你要想学习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有请飞卫来为我们读读)

小纪昌们,师傅要我们……(生说:练眼力)

那就……练吧。

幻灯片出示: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1、默读该段话:

此时此刻,想说些什么?(请1~2名学生说)

2、出示纪昌织布机下练眼力的动画。

3、再默读:

现在有什么想说的?

4、生畅言:

纪昌是一个__的人!

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纪昌以为──(生说:学得差不多了)。可师父飞卫却认为──(生说:还不够)。雷老师突然有个想法,这段请同学们自己学,我就提个建议(幻灯片):

建议:

仔细阅读课文第三段,品味重点词句,并在组内说说你心中的纪昌、飞卫。

(学生小组读书、讨论、交流,老师了解情况)

谁来说说?

纪昌还是一个__的人!

(学生边说边讲自己是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并请学生朗读该句。老师随机评价,并在学生说到用虱子练眼力的时候,播放该段动画。)

在大家心里,纪昌的形象已经越来越高大,刚才,大家认为(幻灯片:,纪昌是__的人!),现在(幻灯片:纪昌还是是__的人!)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

(幻灯片:纪昌__的人!)

我们一起再好好读读这段话: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四、体会对话,感受飞卫为师的高明

取得这么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这个好消息。这时候,飞卫才对他说(幻灯片出示):“你就要成功了!”

(老师走到学生中间,重复纪昌的举动,并扮演拍一名学生肩头的飞卫,学生扮演说话的飞卫,对这名学生说“你就要成功了!”如此不断重复多名学生,再让学生说感受。)

访问飞卫:

(飞卫呀,纪昌整整花了两年时间,好不容易练成了不眨眼的绝技,你怎么还说不够呀?)

(飞卫师父,之前你这样对待他,你就不怕失去这样一个好徒弟吗?)

访问纪昌:

(马上就要成功了,你最想感谢谁?为什么?)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们心里一定有很多的话。

幻灯片出示:

1、从飞卫的三次指导中,你想对飞卫说什么?

2、纪昌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你想对纪昌说什么?

3、学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想对自己和同学们说什么?

请选择其中一项,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五、合作探究,引出寓意

在学生写的基础上进行广泛交流,不同类型的都请几名学生说说。并在此基础上自然道出寓意(幻灯片出示):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入手。学习者的恒心、毅力以及名师的指点,对练好基本功非常重要。

六、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纪昌、飞卫,他们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距今两千多年。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着许许多多的“纪昌”、“飞卫”。(三张幻灯片依次出示:刘翔与孙海平图片;邰丽华与十九名聋哑人舞蹈演员图片;“纪昌”、“飞卫”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班就有,谁来说说?

只要我们打好基础,持之以恒,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我们中间,就会出现很多个“纪昌”、“飞卫”。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篇5

一、设计理念:

《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其教学核心是引导学生正确揭示寓意。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内容浅显、人物个性鲜明,寓意深刻。教学中从古代教学六艺入手,并也故事激趣,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品质,并通过朗读指导与评价感知人物形象,领悟故事中所阐明的道理。鼓励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活动中大胆质疑,发表独特见解,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

二、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纪昌学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8课的一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回家后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并且要有恒心有毅力。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本课,课文篇幅短小,语言直白,故事情节读一两遍就能了解,纪昌的品质也不难体会,重要的是理解“只有练好了眼力,才能射出百发百中的箭”这一道理,并明白故事的寓意: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并且要有恒心有毅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品读——交流——演练——提升——练笔”五步曲,以有效的突破重难点,达到学习这则寓言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识两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理解“注视”、“聚精会神”等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尝试复述故事。

3、通过比较异同,品味有关词句,体会纪昌专心刻苦、有毅力等品质。

4、了解寓意,明白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并能联系情景发表意见。

四、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导入揭题:

1、看图猜寓言,小结,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为什么学?向谁学?怎么学?学得怎么样?)

3、解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学?

(1)、课件出示古代教育“六艺”,(礼 、乐 、射、 御 、书、 数),并逐一解答。

(2)、课前小故事:纪昌向飞卫学射的原因。

(故事内容:话说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纪昌也是当时出色的猎手,他听说飞卫被称为天下第一神射手,隐居在鹿台山,就历尽千辛万苦找到飞卫想比试比试。他先抽出一支箭,嗖的一声,射下了天上的一只飞鸟,飞卫摇了摇头。接着,纪昌又抽出第二只箭,嗖的一声,射中了水中的游鱼。世人说,这天上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是最难射中的了,可是在飞卫的眼中,这只是雕虫小技。只见飞卫抽出一支箭,不经意的那么一射,射中了一片正在飘落的叶子,这片叶子也只是停了那么一下,就继续向下飘落。就这一射,让纪昌心服口服,他知道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从此下定决心向飞卫潜心学习射箭。)

(设计意图:“兴趣是良师”。从学生熟知的寓言故事入手,让学生看图猜寓言;接着结合课前资料,图文解答古代教育六艺、教师绘声绘色地讲纪昌向飞卫学射的故事,弄清纪昌向飞卫学射的原因。一开课,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学生兴趣盎然。这样直奔本课主题,既省时又高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带着质疑的问题,自由放声读课文。

2、读生字词:虱子 妻子 百发百中

3、弄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解决课题质疑的问题,再串联起来回答,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纪昌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个做事有恒心,有毅力,注重练好基本功的人。)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通过课题质疑,自读课文、交流的过程中整体感知课文主体内容,教师也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交流进行小结归纳。)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过渡:纪昌是个有恒心有毅力的人,从课文哪些自然段给你这样强烈的感受?(2、3自然段)

(一)细读“练眼力”

A、自由读2、3自然段中最喜欢的句子,找出你感受最强烈的语句。

B、找出飞卫向纪昌提出联系要求的句子读。(共2处,点名读)

C、读读纪昌怎么练习的句子(共2处,点名读)

D、找出练习的结果的句子(共2处,点名读)

小结:你们发现两段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都用了夸张的写法)怎么写出来的?(先写飞卫提出要求,再写纪昌怎么练习,最后写练习的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读找找中了解课文的构段方式和表达顺序,明白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品读课文,走进“第一次练眼力”。

师:自由读第一次练眼力的句子,哪些词引起了你的关注?

A、课件出示句子: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B、交流:“睁大”、“注视”,你为什么关注这些词?做注视的动作,在书中找句子,什么才叫注视?

C、师:刚刚你们眨了多次,也难怪你们,眨眼睛是正常的生理活动,我们的眼皮就好像眼睛外面的一副窗帘,它经常要开开关关的工作,正常的人一分钟要眨十多次眼睛,如果你两分钟不眨眼睛,眼睛就会流泪、会发酸的。

D、看动画:纪昌躺在织布机下练眼力的情景。你们的眼睛怎样?你们有什么话要对纪昌说?(不能放弃、不能半途而废、只有艰苦的练习才能成才……)

E、领读这句话:

教师:第一天(第十天、第一百天、第七百天、第七百三十天),妻子织布时,

学生接读: “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F、就是这个注视,花了730天,两年后,终于有了成果,

课件出示句子:有沙子进入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晚上睡觉,整夜不用闭眼睛了。

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不会眨一下。

师:这些都是他联系成果的表述,你认为,你要向他人叙述他的本领高,你最愿意选择哪一个句子跟别人说?为什么?

G、出示句子:

有沙子进入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晚上睡觉,整夜不用闭眼睛了。

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不会眨一下。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________________

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自己试着读一读,齐读,把这个成果读好)

(设计意图:教学这一环节,让看视频纪昌躺在织布机下练眼力,学生看自己的手指一分钟,层层深入师生配合读,直观教学、学生自己演示、教师激情带读,使学生逐步深入走进纪昌,深入文本,理解纪昌学习的恒心与毅力,寓意就在这一看一演一读中不言而喻。)

(三)、品读课文,走进“第二次练眼力”。

我们来看看第二次练眼力,飞卫有提出了哪些要求?

(1)、出示句子: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shī)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2)、师:他怎么做的?那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为什么?

(3)、生交流:“每天”、“聚精会神”(什么意思?找出近义词:目不转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4)、师:他聚精会神地盯着虱子,肯定有干扰他的事情发生,你说说看会有哪些干扰他的是呢?(生说)

师领读:A、飞虫叮咬,他依然每天

B、风吹动头发,脸上痒痒的,他依然每天

C、雨滴打在脸上,他依然每天

生接读 “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5)、出示句子: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A、你有什么话要说?(生:那只小虱子在他眼里像车轮一样大,课件纪昌的本领很到家了,芝麻打的小虱子在他眼里像车轮一样大,真是不可思议,令人无法想象。)

更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有,原文这样写道:(课件出示)

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B、自由读,你是不是模模糊糊懂了它的意思了?点名说意思,一起读这个句子

C、师生古筝配乐,配合读2、3自然段

(设计意图:纪昌练眼力的部分是寓言的教学重点,在语言表达上也是重中之重,是人文精神与语言发展的结合点,教学分四步:一读,让学生将自己对机场的评价从读中得出;二品,注重重点词句,咬文嚼字;三交流,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四读,从古代原文中体会感悟,深入文本体会人物品质与文章内涵。这样有层次的教学,让学生的语言发展与精神感悟得到了同步提升。)

四、揭示寓意,拓展延伸。

1、师:是需要这样的练习,但作者写练开弓、练射箭一起写了几句话?在书上找一找。可是连眼力用了两大段,这是为什么?练眼力是学习射箭的什么?(基本功)这说明了练好基本功(很重要)纪昌最终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他的师傅飞卫有百步穿杨的本事,而纪昌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请看原文,说大致意思,读句子。(课件出示):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师:同学们,我们对纪昌的本事赞不绝口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他付出的艰辛。

2、学习了这篇寓言,你向纪昌学到了什么?(无论学习什么本领,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3、结合实际,谈谈感受。

师: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有这件事,我们也会想到其他的学习,

要想写的一手好字,就要( )。

要想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就要( )。

要想学会电脑操作的本领,就要( )。

4、课件出示名言,齐读。

师:最后,老师送你们几句话,也许能成为你生活中一个无声的老师,希望这些无声的老师能常伴你的左右,伴你成功!

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成功来自于恒心、毅力,来自于扎实的基本功。

万丈高楼平地起,磨刀不误砍柴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五、配乐,小练笔。

师:同学们,据我所知,练射箭,不仅要练眼力,还要开弓放箭,是不是还要臂力呢?第三次纪昌有去找飞卫,飞卫还是不满意,飞卫说了什么?

(1) 课件出示:纪昌第三次去拜见飞卫,飞卫说:“虽然你的眼力已经练得不错,但你的臂力还不行,你回家再好好练练吧。”纪昌回家后,有开始练习起来。

_________

小练笔:1、发挥你的想象,怎样练臂力?结果怎样?

2、交流写的话。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上,设计练笔是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的最后,教师深挖教材,以飞卫练臂力为题材,让学生发挥想象,模仿前面飞卫练眼力的部分写话,学以致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训练了其口语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

纪昌学射

睁大眼睛注视 认真刻苦

练眼力 射箭能手

(基本功) 聚精会神地盯 有恒心、有毅力

    2023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