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晓芬分享

语文学习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细节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本中的描写和细节,我们能够观察到事物的微妙之处,培养自己的观察洞察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重点:

1、议论文三要素在本课的体现。

2、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教学难点:

1、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

2、对文中难句的理解。

教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请一学生讲《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

师小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离实际。下面,我们就学习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诉我们科学发明创造应当靠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丁肇中----(点学生介绍)

三、检测预习:

1、生翻开这课的《导与练》,师找四名学生上台写出基点梳理)1-4的答案,鼓励学生提出另外的生字难词,师生共同点评纠正。

2、师补充:根据所给内容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写在括号里。(师说生答,师把词板书在黑板上。)

A、形容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一帆风顺 )

B、置身于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袖手旁观 )

C、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不知所措 )

D、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 )

E、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彷徨 )

四、感知文本:点生按座次朗读课文,一人一段,要求:不能添读、漏读、错读,声音要宏亮,吐词要清楚;读完后师找学生点评。

五、巩固铺垫:师生一起回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同学们可结合课文后边方框里的文字回答)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

2、什么是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3、怎样理解论据呢?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它又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4、那什么是论证呢?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推理论证等,在议论文中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论证方法说理,很少只用一种方法。

六、活学活用:

那么本课的论点是什么?你能为本文列出结构提纲吗?利用刚才所复习的议论文知识,小组讨论完成。小组可推举一个代表把讨论提纲写在黑板上,其他人则写在书上或者预习本上。师生共同订正。(板书)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论点)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A、(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证明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B、(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C、(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七、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格物致知出自何处?是什么含义?

A、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

B、含义是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有这种精神?

A、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和实地实验不断获得新知识。

B、如果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我们所学知识只能从书上获得,一旦面临真正的实验,就会不知所措,就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A、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a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功课成绩好,但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b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缺点使得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八、说古论今: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壤上至今还没有诞生诺贝尔奖?谈谈你的反思。你觉得一个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主动塑造自己为国争光?可畅所欲言。

九、走进文本:生自由读课文,进一步走进文本。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一下他是采用什么论据和论证方法来说明道理的。

二、默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在书上找答案。(事例论据,道理论据;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

三、师生互动:继续研读课文。

1、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实验的精神?

实验的精神就是积极的探测,细致具体的计划。

2、第8、9两段都是论述实验的内容,删去一段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8、9两段分别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使论证严密,更有说服力。

3、将第10段中的不常有改为没有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不常有说明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会经常出现,但不是不可能出现,如果改为没有就太绝对化了。

4、第12段中的这样指什么内容?

这样指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5、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段话怎样理解?你能举出具体的实例说明吗?

A、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B、 示例: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6、哥白尼为了推翻教会的地心说,翻阅大量文史资料,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最终提出了日心说,除了以上这些实例,你还知道哪些能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重要性的实例?说出来大家听听。

例:A、以前流传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而达尔文经过长期考察通过化石发现人是由类人猿演化而来;

B、以前人们认为天圆地方,而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成功,发现地球是圆的。

四、探究语言:本文限制性修饰词语的运用及关联词语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连贯性,试找出文中这些词语句子和你的同学一起探讨。

1、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惟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惟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只有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别无它路,强调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

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眼光、勇气和毅力这三个词语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地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三个词位置不能调换。

3、试比较下面两句话的异同。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B、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两句话内容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A句关联词不是而是、列出两种实验态度作比,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怎样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强调了积极的探测对于实验的重要意义。B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积累的学习古文的方法全面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

2、了解陶渊明,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感情。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主要内容,深度情感等写作特色,并能学以致用。

教材分析:

这篇传诵千古的文章,勾起了无数人的向往和追求,我们不仅要能够在这个虚幻的桃花源里欣赏风景,更要在此提升学生的心灵境界。由于初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功底,具有初步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能力。只要课上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做好领路人,让学生如临其境,就能和那些桃花源人一起感受幸福人生,也能走进陶渊明的内心世界,理解他的社会理想。故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1、利用学文言文的方法积累常用文言知识。

2、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

3、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新课标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认为教师应教给学生学法,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思路,采用了诵读法、想像法、小组讨论法等,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美的意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桃花源,深入到文本的最深处,走进陶渊明的内心去理解他写作的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也来创作,得到能力的提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茂盛的桃林中,走来一位诗人,满怀愁绪、愤慨与无奈,曾经满怀豪情,胸怀天下,不料社会动乱,一片污浊。于是他独善其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不逍遥自在;于是他归隐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好不悠闲惬意;于是他寄情山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用旷达的胸襟去包容命运的不信与悲哀。

今天,让我们寻着这位诗人的足迹,走进桃花源,去聆听诗人对理想的诉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生说,师补充)

三、出示学习目标(2课时的总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四、稍作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1、诵读课文。

(1)自读。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

(2)指名读,点评。

2、了解文意。

借助工具书、结合文下注释以及小组讨论疏通文意,注意落实关键字词的意思,将不懂的做上记号,自学结束后提出来全班讨论。

质疑求助——归纳整理

如:

(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

(2)古今异义字词;

(3)通假字;

(4)一词多义;

(5)同义词;

(6)成语;

(7)句子翻译;

(8)故事内容等。

五、课堂提高,优化练习

请在“桃源漫步”“桃源上学”“桃源放牛”“桃源作客”“桃源游戏”等角度,自选一个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描绘,不少于200字。

六、总结得失,练习背诵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展开想象,品味桃源胜境。

3、联系背景,感悟作者思想。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记》,走进陶渊明笔下的那方世外桃源。

二、了解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的社会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

三、读文感知

1、初读课文

(1)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可以结合注释跟同桌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出示字词检测)

(2)随机抽查学生初读的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作为标准。

2、配乐范读: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魅力

3、再读课文:学生自读,结合注释、工具书自行翻译,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

四、品读赏析:

屏显“桃源访谈”:同学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到桃花源?现在啊,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我对村民现场采访。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

1、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

五、合作探究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为什么?请到文中找出根据。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4】

【学生分析】

本文记述了一段幼时看社戏的往事,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虽然不同时代的儿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但儿童纯真的童心却必定是相通的。课文写的是童年趣事,而且主人公的年龄与七年级的学生大体相当,因此学生定然会感到亲切并亲近课文。但文章毕竟已年代久远,写的又是乡村生活,这对于当代少年,尤其是城市少年,是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隔膜,既易通又困惑的。

同时,十一、二岁的学生阅读的兴趣可能只集中在故事情节上,而忽视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从而难以真正地把握住文章的主旨及精髓。

【教学建议】

从以上学生分析可见,在本文的学习中,通过教师的背景资料提供、教学情境创设来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类比联想应该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课文很长(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又是经典美文,要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解、领悟,重难点之处要反复品读,充分思考、讨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悟。教师要创设课堂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于关键处、疑难处、精美巧妙处、深刻丰富处等等“有嚼头”的地方进行精读指导或突破式精讲,以实现学生对课文的深透理解。

课文不仅写了优美的景色,更写了淳厚的人情,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悟善”。“悟善”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引导学生运用真实的生活体验去感知和领悟作品中蕴含的“善”,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完善自己的人格。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借助工具书识记生字词,会读会写“惮”等字词,能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运用“踱、依稀”等常用字词。

2、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精妙语句,接受美的熏陶。

3、运用真实的生活体验去感知和领悟小说中人物身上所蕴涵的淳朴善良之情,让“善”点滴渗入学生心田。

【教学设计】

一、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并识记“惮、踱、棹、归省、行辈、撺掇、凫水、潺潺、缥缈”等字词。

2、借助各种手段查阅有关“社戏”的资料(文字、图片)。

二、课堂教学

1、导入:

请学生说说自己童年最喜欢做的事,由学生的发言引入课文。

2、整体感知,把握文脉:

⑴ 在预习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或30字内的一段话概括课文主要的内容。

要求:能突出“社戏”这个中心;能抓住记叙的基本要素。

⑵ 思考:课文题目是“社戏”,那小说的中心情节当然是看社戏,请找出具体写到看社戏的段落。

⑶ (学生可以发现课文中真正写到社戏的内容很少)那么可不可以把前后的文字删掉,或者重新给课文拟一个标题?说出理由。(通过这一步的讨论、交流,既帮助学生理清这篇长长的课文的脉络:全文写了“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三大部分,“看戏中”部分又有“行前波折、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四个层次。同时又帮助学生体会如此行文的用意,为进一步理解文意作铺垫。)

⑷ 重点研读。阅读“船头看戏”一部分文字,讨论:

问题1:你觉得这出戏好看吗?你喜不喜欢?

学生充分发言,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问题2:那“我”觉得这出戏好看吗?“我”喜不喜欢这戏?(结合文中语句思考作答)

(从戏本身来看:“那铁头老生却并不翻筋斗”,“我最愿意看的”“等了许多时都不见”,很老的小生令人乏味,“我所最怕的”老旦偏又唱个没完。从看戏人的表现看:“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我忍耐地等着……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呵欠来”;“双喜终于熬不住”提出走时“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 ……可见,戏本身并不精彩,“我”也并不觉得好看。但是,“我”却是喜欢这戏的,因为课文最后说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问题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去理解、领会。(如果学生一时不能理解,暂时存疑,引导他们去阅读课文其他文字,帮助理解)

3、局部研读,审美悟善:

⑴ 品味景物美:

① 请善于抒情朗读的一女生有感情地朗读“月夜行船”、“月下归航”部分(教师播放多媒体制作的月夜行船画面,配以舒缓优美的横笛曲《航行》)

② 优美语句小析:请找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说说这一句写了什么景物,美在哪儿。

③ 全班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齐声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④ 作者主要应用了什么手法把“月夜行船”、“月下归航”写得优美如画?(修辞、多角度描写)

⑵ 体悟人情美:

课文还写到了六一公公,写了双喜、阿发等小伙伴,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宽容而好客的六一公公对偷了他豆的孩子们只是责备“不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还亲自送豆给我吃,为了“我”的一句夸奖“竟非常的感激起来”的他又是如此的淳朴、厚道。

“最聪明的”象小领袖一般的双喜,建议偷自家豆的阿发,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的桂生……这些小伙伴们都聪明能干,热情友爱。

4、整体感悟,明了主旨:

戏并不怎么好看,可是让“我”至今难忘并感觉是再没看到过的好戏,美不在戏内而在戏外。那月下清新、幽远,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水乡是如梦如幻,让人陶醉的,但水村中那些如那山水般质朴、淳厚的人情更令人沉醉,令人感动,让“我”深深地眷念。

作者记忆中的故乡是童年时代的故乡,那里有质朴淳厚的人们,有优美的农村风光,有无忧无虑的童年,作者以社戏为依托,表达的是对精神故乡的永久眷念和对美好童年的真挚追怀。

教学反馈

1、给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惮( ) 踱( ) 棹( ) 撺掇( )

háng( )辈 归xǐng( ) fú( )水

2、请运用“依稀、宛转、缥缈”等词语写一段话,描绘某种声音或景象。

3、结合课文,填写恰当的动词,并体会这样用的妙处: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 )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 )下船,双喜( )前篙,阿发( )后篙,年幼的都陪我( )在舱中,较大的( )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开船,在桥石上一( ),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 )起两只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 )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 )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参考答案

1、dàn duó zhào cuān duo

行辈 归省 凫水

2、略

3、见课本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字词在文中的特殊语义。

2、能力目标:体会叙事的详略、学习人物与景物刻画的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从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作者的情感取向(人情美、风情美、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2、难点:如何通过语句与事件表情达意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童年生活中有过什么有趣或好玩的事情呀?(让几个同学起来发言,跟大家分享下,老师不做阐发,意在勾起同学们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好,同学们的童年果然是丰富多彩,下面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看看他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作者又是怎么把这些事情呈现在纸上的。

(板书课题,播放课件:有关社戏的图片,同时,播放课文的录音)

(二)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整体感知,请两三个同学用一句话简短地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我”在乡村和农村小伙伴看戏的一次经历)

(三)研读课文

1.默读——划分段落、理清情节

(1)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

(2)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3)看社戏钱的波折

(4)夜航去看戏途中

(5)赵庄看社戏

(6)归航偷豆

(7)六一公公送豆

(让学生自己完成,完成后,请同学站起来说出自己划分的段落与概括的段意,最后从几个同学中选出一个划分最好的写在黑板上,老师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发表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与理解)

2.在文章中做旁注——品味文章重点词语、句子、语段。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有寓意的词语语段勾出来,进行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并追问学生觉得文章哪里写得好,为什么觉得写得好。最后请同学发言。

A 例子(词语):“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只橹……”

几个动词,将少年开船的动作合作划船表现得颇为详细,显示了熟练的驾船技巧和勤劳肯干的品格,心情愉悦。

B例子(语段)“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留了艇子看着连喝起彩来……”

运用的手法:比喻。好处:富有童话色彩;反映了儿童富于幻想的特点和愉悦的心情,而老渔父的喝彩是通过旁观者的赞美来衬托孩子们的驾船技术。

C语段例子(11段)这是月夜行船的一段,景物描写,分别从色彩、声音、视觉、听觉、嗅觉各个侧面着笔,景物立体感由此而生。(让学生进一步分析)

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真的是豆子好吃?戏好看吗?

明确:“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老人孩子那份朴实真挚的感情和那份特有的农村风光,以及人与人之间诚朴、祥和、亲密的关系。这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过的,在后来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这正好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深情回忆,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3.重点品评偷豆的是与非

“偷”是不好的行为,为什么在我这个有修养的城里人看来却是有趣的?

偷的豆:贬——褒——(作者觉得)好吃——为什么?可以看出什么,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感取向?向往什么(人情)?讨厌什么?

送的豆:褒——贬——(作者觉得)不好吃——为什么?体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取向?向往什么?讨厌什么?

由此不难得出这是一种什么种写作手法,体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讨论——学生把自己不懂得地方提出来,由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解答

(四)拓展延伸

A:选择一件让你印象深刻的童年趣事,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B:以说故事的形式复述本文。让同学们给文章改变标题,分析“社戏”这标题好不好,由好在哪里?有没有更好的标题?为什么要换标题?

(五)小结作业

回顾本课所学,给同学们传授记叙文的学习方法,学习详略得到的写作手法以及写景、叙事、写人的表现手法。背诵喜欢的段落、句子。

四、板书设计

    2017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