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词语大全>典故>

草木皆兵成语历史典故

楚雯2分享

草木皆兵(cǎo mù jiē bīng),汉语成语,意思是见到风吹草动,都以为是敌兵,你知道关于成语的典故具体有哪些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草木皆兵的典故,供大家参考。

一、草木皆兵成语解释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个成语,八字连同可以,只用后四字也行,是形容人在十分惊恐之时,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就认为那些草是兵,便紧张害怕得要命,常形容失败者 的恐惧心理。

要注意成语中的“唳”字,不同于眼泪的“泪”,粤语两字读音相同,普通话“唳”不读“泪”,而读“立”了。此字可解作鸟儿鸣叫之声,“鹤唳”当然本指仙鹤鸣叫,但泛指鸟儿鸣啼。

二、草木皆兵成语典故

公元4世纪下半期,前秦皇帝苻坚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符坚 因此踌躇满志,欲图以“疾风之扫秋叶”之势,一举荡平偏安江南的东晋,统一南北。

公元383年5月,苻坚征集了80多万人的军队开始进攻东晋。东晋王朝 在强敌压境,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丞相谢安 为首的主战派决意奋起抵御。当时,晋军将领是谢石、谢玄和刘牢之 ,总数只有8万人。

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坚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抵达这座城池。他听信苻融的判断,认为晋兵力不足,不堪一击,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只要他的后续大军一到,一定可大获全胜。于是,他派一个名叫朱序 的人去向谢石劝降。

朱序原来是东晋的官员,对东晋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见到谢石后,报告了秦军的布防 、兵力情况,并建议晋军在前秦后续大军未到达之前袭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洛河)。谢石、谢玄经过一番商议,就派北府兵 名将刘牢之率领精兵五千人,先对洛涧的秦军发起突然袭击。守在洛涧的秦军,不是北府兵的对手,勉强抵挡一阵,就溃不成军了。

洛涧大捷,大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谢石、谢玄一面命令刘牢之继续援救硖石,一面亲自指挥大军,乘胜前进,直到淝水(今淝河,在安徽寿县南)东岸。于是,把人马驻扎在八公山边,和驻扎寿阳的秦军隔岸对峙。

苻坚得知洛涧兵败,晋兵正向寿阳而来,大惊失色,马上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是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蒙的一片。苻坚在城楼上一眼望去,只见对岸晋军一座座的营帐排列得整整齐齐,手持刀枪的晋兵来往巡逻,阵容严整威武。再往远处看,对面八公山上,隐隐约约不知道有多少晋兵。其实,八公山上并没有晋兵,不过是苻坚心虚眼花,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作是晋兵了。随着一阵西北风 呼啸而过,山上晃动的草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苻坚顿时面如土色,惊恐地回过头来对苻融说:“晋兵是一支劲敌,怎么能说它是弱兵呢?”

两军对峙时间一长,就会对晋军不利。于是,谢玄用激将法 让苻坚后撤,以便让晋军渡过淝水,决一死战。约定渡河的时刻到了,苻坚一声令下,苻融就指挥秦军后撤。他们本来想撤出一个阵地就回过头总攻。没料到许多秦兵一半由于厌恶战争,一半由于害怕晋军,一听到后撤的命令,撒腿就跑,再也不想停下来了。

谢玄率领八千多骑兵,趁势飞快渡过淝水,向秦军猛攻。此时,朱序又乘机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前秦军队顿时大乱。晋军趁机渡过了淝水,秦兵拼命逃跑,苻坚被箭射伤,只带了十多万人逃回长安。

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又重新分裂。

三、草木皆兵成语造句

1、经历上次的挫折,他整天草木皆兵,疑神疑鬼。

2、在我军围追堵截下,这群匪徒如今已是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惶惶不可终日了。

3、狼狈逃窜的匪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被警车声吓得魂不附体。

4、这种防范办法似乎是兵临城下,有点草木皆兵了,因此才被废止。

5、他受了惊吓,整个晚上都草木皆兵。

6、在国内我们时刻要提防商业骗子,搞得草木皆兵。

7、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草木皆兵,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8、社会虽然充满求职陷阱,但只要谨慎,倒也不必草木皆兵,过分担心。

9、连遭几次挫败,不用追杀,敌军已草木皆兵,仓皇逃命。

10、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草木皆兵,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11、然而,草木皆兵的阿根廷人肯定会由于总统的一时兴起而阻止他们兑换货币而更加紧张。

12、然而,消费者对此抱有的恐慌心理却反向大幅上升,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13、记者在市区某超市获悉,对于蒙牛和伊利这两个知名品牌,市民现在有点草木皆兵。

14、短期来看,油市供应紧俏,数地供应中断且伊朗局势令市场草木皆兵。


草木皆兵成语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古代成语经典故事:草木皆兵

草木皆兵的成语故事

成语草木皆兵的故事

成语草木皆兵的故事(2)

精选经典成语故事及解析

关于成语草木皆兵的经典造句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整理归纳

历史经典成语故事5则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79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