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作文
三国演义是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描写了公元三世纪以刘备曹操,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战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读书之《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我早就久仰大名。放假这几天,我兴致勃勃地看了这本小说。
《三国演义》描写了许多人物,主要有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三位:诸葛亮、曹操和关羽。先说说诸葛亮,他是智慧的化身。他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晓天文;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具有惊天纬地之才;早在隐居隆中时,就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对蜀汉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卓越功勋。再说说曹操。曹操是一个政治家,又是一个军事家,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伟略。小说通过曹操杀吕伯奢全家、逼迫汉献帝、借扰乱军心之罪名杀死杨修等情节表现了曹操复杂的性格。关羽是一位义薄云天,英勇无畏的英雄。他忠于蜀汉、知恩图报、英勇善战、智勇双全。
我最崇拜的还是鼎鼎大名的诸葛亮。他足智多谋总能找到打败敌人的方法,这些都归功于他学识渊博、善于思考。他的空城计就曾经帮我智退小偷。一天,爸爸妈妈去上班了,只剩我一人在家里看书。
这时传来几下敲门声,我连忙跑过去,用门上的猫眼观察了一下,发现是一个长得贼头贼脑的陌生人。心想:“难道是小偷?”这时,我想起了《三国演义》里的“空城计”把他吓跑。我就大声叫道:“爸爸快起床,有个不认识的人来敲门,是不是来找你的呀?”接着我模仿大人的脚步声走向大门。这时门外的楼梯传来一阵脚步声,我在猫眼里往外看,原来小偷已经溜走了。看来空城计还真是挺管用的!我还要向诸葛亮学习,做一个爱学习,勤思考的好孩子,和学习他为国家“鞠躬尽碎、死而后已”的精神。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完了《三国演义》,我懂得了不光学习和生活需要知识和智慧,连军事和政治都要知识和智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
八月底,终于把厚厚的《三国演义》看完了,由于计划失误看了比较久,一般来说一个月就够了,看这种名著的时候不能着急,毕竟内容多内涵深,就是定好计划踏踏实实去读就可以了。
《三国演义》一共有一百二十回,讲的是魏(以曹操为首领)、蜀(以刘备为首领)、吴(以孙权为首领)三国争霸的故事,前期吴国比较强盛,后期主要是魏国和蜀国实力相当争斗不断,特别是两个国家的军师诸葛亮和司马懿智慧的较量,然后吴国就属于墙头草左右联盟摇摆不定,和其他国家互相利用。其实我觉得曹操和刘备之间没有绝对的输赢,刘备更懂的忠君爱人重情义,但是他又有点优柔寡断,妇人之仁,这在关键时候是很要命的,曹操呢,他更果断富有智谋,他前期也很谦虚礼贤下士,但后期国力强盛以后就开始有点骄傲自大不懂得忠言逆耳也杀害了很多忠臣,刘备,曹操,孙权(活的最久)都先后死去,最后的时候其实就是三个国家子孙好几代人之间的战争,最可惜的就是蜀国,诸葛亮智慧过人、神机妙算又在刘备死后鞠躬尽瘁扶持后主,又有张飞,关羽,赵子龙等侠肝义胆,武力超群的将士,本可以无往而不胜,但是刘备的子孙不仅无能而且无脑,听信谗言陷害忠良,荒淫无道,最后竟举手投降把国家拱手让人,气煞我也哈哈哈哈,故事的结局就是司马炎窜夺魏位统一三国建立晋。
从内容上来说,我对以下几点略有体会:
1、文学性,从内容题材上来说,这本书和我看过的《伊利亚特》有点像,都是叙写国家之间的战争,但是我觉得《三国演义》可读性更强一点,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有趣,情节连贯跌宕起伏,虽然内容多但是很想让人读下去;从人物刻画上来说,和《红楼梦》相比,我觉得她更注重通过人物细节动作姿态等方面来反映人物性格,而《三国演义》则在人物外表形象方面刻画很成功,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个描述的时候立马就可以联想到某个人,其实这一点挺难做到的,如果是我们自己写的话很难描述的那么形象准确。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行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姓刘,名备,字玄德。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姓张,名飞,字翼德。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微风凛凛。姓关,名羽,字云长。
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青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脂概。——诸葛亮
2、历史性,这可能是这种古典名著的一个很重要的价值所在吧,名著里的描写每个小细节都透露着当时的一些文化,人情世态,比如穿着配饰,旗帜,茶酒仪器等等,了解的中国文化多了可能对其中的一些描述更有体会,《三国演义》属于历史小说,有虚构的成分,但也有一大部分是有历史根据的,读后感www.simayi.net现在很多地方都有关羽庙之类的,看完以后才明白他之所以历来被敬重是因为他志勇双全重情义等等,就是可以了解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吧,比如我们很多熟知的谚语,熟语,典故都来自《三国演义》,我们只是耳熟能详,但不了解它的来源和内涵。
桃园三结义(刘备、张飞、关羽)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既生瑜(周瑜),何生亮(诸葛亮)。
折了夫人又折兵(周瑜)
十面埋伏空城计草船借箭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还有一些政治性军事性的东西,就不详述了
对于个人来说,其他方面就可能看了心胸会更开阔一点点眼界格局更大一点点吧,有点读史明鉴的意思,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也能学会吸取很多东西
然后就是我个人觉得这本著作的一点局限吧,就是这本书透露的有一点男女不平等的思想,这是当时的历史背景带来的,在当时很难突破那样的思想局限,不能以现在现在的眼光来要求过去,所以只能辩证的看待吧
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二夫人曰:“叔叔自家裁处,凡事不必问俺女流。”
最近事情比较多,笔记有点匆忙,总的来说,就是慢慢试着去品读这些名著,发现也没以前想象的那么高深莫测、晦涩难懂,我这个版本应该是百分之八十还原原著,高中文言水平就差不多够了。
小议三国——《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每天阅读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不知不觉,看了3遍《三国演义》,记得有人说,儿童不适合看《三国演义》,太暴力,太血腥。我想,这要看读者,我看到的就不是这些。
三国演义是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描写了公元三世纪以刘备曹操,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战争。书中描写了很多有名的战役,比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讲的是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举统一。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抵抗。周瑜利用北军多不惯水战及发生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曹操轻信,登上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战船,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顺风直扑曹军水寨,曹操大败北还。从这次战役中我明白了,敌人不一定是绝对的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就像我们平常学习,小组之间的成员虽然存在着竞争,但我们可以互相合作,取长补短,以达到最好的状态,打造最强小组团队,一起合作打败其他小组成为优胜小组。
书中人物众多,但各个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我印象深刻的有“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羽。我最佩服的是诸葛亮。诸葛亮机智勇敢,临危不乱,神机妙算……优点多得数不清。
在《空城计》中,司马懿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诸葛亮就让士兵大开城门,命令二十个士兵装作百姓在城门口低头洒扫。诸葛亮呢,坐在城楼上悠闲地弹琴,司马懿以为有伏兵便退兵了。读后感·读到这里我明白了:做事情只有自知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司马懿就是吃过诸葛亮的一次亏,他心虚,怀疑诸葛亮使用大计,就不听儿子的劝告害怕地推退兵了。诸葛亮就是算准司马懿的这点,才敢大唱空城计。还让我明白了:遇到困难,不要慌张,要静心思考,才能想出万全之策。
读《三国演义》,他还激发我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促使我不断深入了解各方面的知识,鞭策我不断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