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学习心得体会5篇精选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学习心得体会有哪些?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战争,是一本爱国主义教科书。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学习心得体会5篇精选,欢迎查阅!
更多关于“抗美援朝”的相关文章内容推荐【↓ ↓ ↓ 】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学习心得体会1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李峰的《决战朝鲜》令我感慨万千。
我们无法计算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的意义。
每当谈到抗美援朝战争,现代社会的舆论就充满复杂。我们为何而战?长眠在朝鲜冻土中的中华儿女,国家的利益和战略缓冲,进入中国台湾海峡的第七舰队,今天朝鲜对我们的态度,赢得世界的尊重,铁幕下的饥饿,军人的忠诚与勇敢,韩国的繁荣,军队转变为国防的象征,价值观的转变,出色的战术,千变万化,令人无法评价。
而在那万花筒般的文字深处,我所看到的只有两个字—尊严。
在日本,我阅读了大量关于甲午战争的史料。出乎意料的是,战争爆发之前,日军不但没有打到山海关的思想准备,甚至没有打过鸭绿江的作战计划!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日本人虽然知道它的软弱,几百年前丰臣秀吉在大明的炮声中忧病而死留下的恐惧,依然使日本迈不开侵略的步伐。
是谁让日本军队杀进了中国?
日本人的记载有些荒.唐—因为在平壤缴获了叶志超丢弃的大量装备,日军士气大振。清军陆军的行营炮和连发枪比日军的装备还要先进,却一触即溃,令日军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是遵令在鸭绿江停了下来,并没有敢轻易渡江。
这时,对岸却来了一支清军骑兵—这就是所谓的“八旗铁骑”了。日军只有三十人的先锋部队隔江开枪射击,并且就地准备掘壕防守。不料清军几百人的马队立即蜂拥而逃,丢盔弃甲!于是日军小队长就自作主张渡江追击,后续的日军随即跟上。
违抗命令如何?胜利者是不受责备的。确切地说,这些违抗命令的日本兵只是发现了一个事实。
从那一刻,中国的尊严,在日本人的心中已经荡然无存了。
从那一刻,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种子已经发芽。只要中国稍有反抗,日本就要“膺惩支那”,因为,在日本人眼里,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根本不配有“尊严”二字。
在日本人眼中是这样,在作为盟军的美国人眼中又是如何?电影《海鹰》里面有一个美国兵用手电筒在国民党军官脸上照来照去的情节,那完全真实。在兰姆迦的军营里,中国的将军受到的就是这种待遇。包括中国军队的统帅蒋介石,史迪威都可以毫不在乎地称他为“花生米”。中国台湾的朋友讲,美国人的骄横跋扈,使民族自尊心很强的蒋介石也无法忍受,乃至派蒋经国砸了美国在台北的办事处,然后托词暴民所为,赔钱了事,为的就是出一口气。
也只能出一口气,还是要赔钱的。蒋老先生并非不爱国,他没有办法,谁叫国民党的军队一个师让日本人一个营追着跑呢?
那个时候,中国人没有尊严。
有人说,尊严有什么用?为了这个尊严在朝鲜失去了几十万人命呢。
没有正常人喜欢战争,特别是中国人,中国人从来不是一个好战的民族。尊严,不是一种轻飘飘的感受,不是一种帝王的享受。尊严是用事实宣告,中国,真的不再那样轻易被征服了。
没有尊严的国家,就是在引诱他人入侵、蹂躏的国度。古人云,“天与之财,不取不吉”。这是历史上不能改变的事实。抗战前中国不是没有军队,几百万呢。中国也不是没有爱国者,孙中山也是,甚至袁世凯在死去的时候也自负地哀叹—“为日本去一大敌”。但是,人家还是来了。因为知道你中国好欺负,大好河山,你看不住你的家。
我们尊重为自由而牺牲的勇气,而我们也知道,平等自由这回事,是有尊严的人、有尊严的国家之间的事情,所以,在朝鲜这块土地上,我们宣告的,就是我们有这样的权利。
美国人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立了一座朝鲜战争纪念碑,在纪念碑上写的话是“自由不是无代价的”,它的含义是: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或者在越南战争等各地战死的美国兵,包括“二战”中在欧洲、在太平洋各岛战死的美国兵,他们是为自由而牺牲的,也就是说,美国今天能有一个自由的社会是得益于这些人的。
抗美援朝战争打完之后,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到中国来侵占一个县城。跟中国讲条件。抗美援朝战争为我们赢得了尊严,也让我们拥有了享受和平的权利。从那以后,直到今天,对中国动武就成了一件令人疑虑重重的事情。
为我们这些普通人赢得了和平的权利,志愿军的牺牲,得利的不是一家一姓一个政府,而是所有的中国人—甚至包括那些可能因为对中国发动战争而死的外国人。志愿军的血,为我们这些普通人而流。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牺牲者,与青山同碧。
我们应该感激。
人们常常忽视已经到手的东西,那么,为了不让我们在得到之后忘记,也许有一天,我们也可以修一座碑,不单纪念朝鲜战争的死难者,也纪念抗日战争和历次卫国战争中的牺牲者,那碑文或许就应该是: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这部《决战朝鲜》,我以为,就是为这些牺牲在朝鲜的中国军人,在我们心底树起这样一座纪念碑。感谢作者的辛勤劳动。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学习心得体会2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熟悉的歌曲、优美的旋律,这是上个世纪50年代人激动人心的美好、重要的回忆。
中国一向提倡和平,不愿引发战争,但这种表现却被其他国家认为是软弱、无能的行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晚清与民国时期,中国签署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对于世界各国列强的侵略中国均选择了退让,但中国一味的忍让却没有换来各国列强侵略的魔爪,导致中国的国土一块块被分隔。幸运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渐渐的摆脱了“东亚病夫”、“支那”等污辱中国人的字号,尤其是71多年前的那一场抗美援朝战争。
知名作家李峰,参考了大量有关抗美援朝历史的图书,精心创作出了一部全景式再现朝鲜战争历史风云的经典作品《决战朝鲜》,全书共分为上、下两册,七个章节,共六百多个页次。全书以一种恢宏的气势和凝练的语言,加上翔实的史料与多维度的视角记述,全景式的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抗击美军的战争历史。
抗美援朝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朝鲜的一项群众性运动。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在朝鲜内部爆发,美国立即出兵干涉其内政,中国人民解放志愿军携海、陆、空部队在1950年10月19日越过中朝边境援助朝鲜抗击美军,抗美援朝战争持续了两年九个月零八天,于1953年的7月27日朝鲜时间22时停战协定正式生效。
那究竟是一段什么样的抗战历史呢?中国是如何在一个装备极其落后、后勤资源保障薄弱的境况下抵抗一支现代化装备的美军,让美军不得不宣布停战的呢?那个时期,中国军人没有防弹背心,也没有接受过“斯巴达式”训练,更没有火力强大的HK53、M16A2卡宾枪作为火力支援,有时候甚至三天三夜都没有食物供给。但他们依旧凭借着自身顽强的信念与作战意志,加上满怀着对新中国几亿人民负责的精神力量,才使中国军人在世界上赢得了尊严与生存。
著名军事战略专家、国防大学教授戴旭就对抗美援朝一战对中国的影响,作出如下评价:
“抗美援朝战争是终结中国近代史的一战,不仅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也一扫近代史上中国屡败于西方列强的屈辱纪录。”
美国作家莫里斯·艾泽曼在《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书中提到“身穿打着补西的棉制军装的中国士兵在这件事情上胜过地球上任何国家的士兵;他们能够在夜色的掩护下极其秘密地渗透到敌人的阵地中去,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中国军队的装备虽然落后,但他们懂得利用自身的优势加上抓住敌人的弱点,还有不畏牺牲的精神,才能在战役中获得成功。在这一次战役中,有多名英雄壮烈牺牲,
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潜伏部队,他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26岁。
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率突击排对敌人阵地实施反击,在双腿被敌炮弹炸断的情况下,仍旧以坚强的意志来回爬行指挥,用机枪掩护战士并摧毁3个火力点,敌人反扑过来,他打退敌人两次冲击,毙伤敌人80余,拉响最后一枚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进攻部队受到机枪火力压制,他身体多处受伤,突然迎着敌枪口,挺起胸膛扑上去堵住了敌机枪口,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不胜,毋宁死。”为抗美援朝英勇献身的中国军人还有千千万,他们的精神令敌军都为之肃然起敬,同时也令我们这些后辈感到骄傲不已。
这一段战争历史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它使那些一直觊觎中国国土的国家不再敢任意侵犯。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学习心得体会3
看完这部李峰的《决战朝鲜》,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人和美军现代化装备的优越作战能力的悬殊,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中国人害怕。看完真是热血沸腾,为先辈们致敬,向中国人民最优秀的儿女组成的英雄军队致敬。这是一场改变世界历史的战役,中国人大胜。整个世界,包括中国人自己,都被这巨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胜利震惊了。
1949年10月1日,当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喊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时,广场上百万群众立刻山呼海啸般回应:“人民万岁”,中国历史上的这一天也得到了很多国家的承认,比如苏联、南斯拉夫、波兰、民主德国,这些社会主义阵营各国都承认了新中国,虽然还没有得到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承认,相信离那一天也不会远了,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的到来对全中国人民是激动地、经久不衰的。虽然新中国成立,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技能需要学习,比如敌人有空军,所以刘亚楼;林彪四野原参谋长、第十四兵团司令,现任中国空军第一司令,他培养出来的空军让美国惊讶。新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就要开始,我们要独立、自由、民主,我们还要富强起来,与此同时还要彻底解决台湾、西藏问题完成中国统一,新的蓝图在眼前展开,带领我们走向未来。
1950年6月29日因朝鲜战争爆发而国际局势瞬息万变,那些天,全中国刚得到解放,还在欢天喜地的老百姓又沉浸在对美国的愤怒情绪中,但中共中央表面一片反常的宁静景象。只有真正的老兵才知道这是一种大战前特有的宁静,这种宁静中正积蓄着雷霆,在宁静中,重大的决策在酝酿、在成熟。正当解放台湾的准备种子加紧进行时,朝鲜战争爆发了,现在怎么办?如果在东北备战,准备介入朝鲜,用于解放台湾的机动兵力就得抽出来,解放台湾非推迟不可,蒋介石就会喘过气,再打台湾就难了。以新中国当时的各项条件,两个战略方向只能选择一个做重点准备,到底选南还是选北?事关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安全,牵扯到整个世界局势的变化!
1950年7月6日,调整国防战略部署推迟解放台湾,组建东北边防军。这个决策如此英明,以至于任何一本研究抗美援朝的书籍都要浓墨重彩的将它大写一笔,而它又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后人重新审视那段历史发现,这个决策依据决定了整个朝鲜战争的结局,并对中国的安全和整个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极为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朝鲜战争开始的时候,人民军经历了汉城战役、水原战役、大田战役、洛东江战役。直到洛东江战役战败后,美军一直在攻打北朝鲜,北朝鲜快坚持不住了,金日成开始求救中国,中国高层经过三次的会议决定出兵援朝,由彭德怀挂帅出征,消息一传出,十三兵团司令部立刻一片欢腾。
在新中国刚刚解放一年的时候,中国人毅然的加入抗美援朝的战争中,中国军在行军中遇到的困难我们难以想象,当时的中国没有空军、海军,仅仅靠一双脚走了一里又一里的路,我们没有保暖的衣服,没有裹足的鞋子,但是我们有一颗坚定的心。中国兵是打不死的神,他们同样是能够被炸弹、炮弹、子弹烧得浑身焦黑,咋得四分五裂,打得浑身是洞的凡人,但是,这是一支由中国人民最优秀的儿女组成的英雄军队,这支军队充满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庄严朴素的正义感,只要这支军队有一个人还活着,他就会去战斗!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很多的战争,朝鲜战争已经过去了71多年,朝鲜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我们得以生活在没有战争的世界里,要感谢先辈们打下的江山,我们的生活没有战争、饥饿、瘟疫,要感谢打下的一片江山,这次战争让西方国家认识到我们中国,更让全世界对中国有更全面的认识。我们这一代人要好好守护这个江山,为了给我们的后代留下更多的财产,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好先辈们用生命守护的祖国。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学习心得体会4
一个老兵回忆,抗美援朝之前做的那些准备,过鸭绿江的真实感受
(一)
何宗光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一名老兵,与1949年夏天在他的家乡湖南益阳参加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之后进军广西。
1950年7月,何宗光所在的部队正在河南漯河、新郑、长葛一线修铁路,16日,部队突然接到命令,宣布修铁路任务停止。
当时指导员严肃的问何宗光:部队有大的军事任务,你有什么想法!
何宗光想了一下,除了台湾之外,全国都已经解放,哪还有什么仗要打呢!
随后何宗光不假思索的回答:我一定跟连对一起行动。
何宗光问指导员要去哪里打仗,但指导员没有回答,他也没有追问,他知道军人的纪律,不该知道的就不能问。
两天后,部队带着武器和马匹,坐上大铁皮闷罐火车从河南新郑出发,开始一路北行,转东而去,战士们虽然知道坐上火车要去打仗,但他们都不知道到底要去哪里!
在沿途的各大公车站停歇,地方政府为战士们准备了馒头、大饼、咸菜等食物。
到了7月22日,火车终于停下来了,战士们下车后才知道已经来到了东北辽宁的海城地区,之后部队驻扎在一个叫做牛庄的村子里,村里一些年轻的姑娘和妇女纷纷来到部队抢着帮助战士们拆洗被褥和缝衣服,一些大妈送来了青菜和鸡蛋,她们拉着战士们的手,嘘寒问暖,和对待自己儿子一样亲热。
海城,位于辽宁省南部辽河下游的左岸,辽东半岛的北端,海城的东南方就是边境城市安东,安东位于鸭绿江畔,江的那边就是朝鲜。
其实何宗光早就看到过报纸,朝鲜战争在6月25号就已经爆发,但当时是以一个吃瓜群众的身份看的报纸,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所在的部队会与这场战争有关系,如今来到了东北的边境,战火就在对面的土地上燃烧着,虽然暂时还没有烧到中国边境,但是战士们已经感受到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威胁。
这时候何宗光所在的部队被称作为东北边防军。
(二)
由于之前部队长年作战,随后又投入到紧张的修铁路建设,部队未能休整,战士们的体力已经大大的透支,因此部队开展了以往少见的以改善连队生活为内容的比赛活动。
当时地方政府的人员,天天忙着赶猪、赶羊到连队,因此天天像过年一样热闹,每天天还没亮,战士们就听到猪叫声,他们也知道炊事班开始杀猪了,吃饭时,战士们们用大脸盆打菜,每天吃的菜不是红烧肉,就是炒肉和回锅肉,打菜时战士们要求少给几勺,多了吃不了,炊事班的战士很生气,他说是不是嫌他们做的不好吃。
日复一日吃了两个月这样的伙食,战士们的体重都增加了,何宗光摸了一下自己的胸脯和手臂,确实比以前粗实了很多。
除了要恢复战士们的体力,另外还要进行军事训练,主要就是熟悉战士们手中的武器性能和操作技能。
何宗光懂得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如今要打仗了,他渴望掌握更多的军事技术,他和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另外为了适应夜间战斗,何宗光用毛巾蒙住眼睛,将重机枪的几十个零件反复拆下和反复装上,他的要求是练到5分钟内可以完成。
何宗光的记忆力很好,加上苦学苦练,在军事考核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营长的表扬。
(三)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经来到10月,战士们做战前准备的同时,朝鲜战场的形势也很紧张,边境安东上空不断发生空战,空袭警报一天有好几次嘶鸣,特别是夜间进行了严格的灯火管制。
美国B-29轰炸机,多次对我国安东和辑安等边境城市进行轰炸,还派飞机对青岛和烟台等地进行袭扰,眼看战火就要烧到东北,战士们已经被美国的行为所激怒,同时也振奋着战士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之后听到一个消息,让战士们已经忍无可忍。
原来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集结兵力达33万人之多,他们在10月7日越过所谓朝鲜半岛的三八线,继续向北。
1950年10月15日,三四六团所有指战员在牛庄一个空旷的场地上,随同全师将士郑重宣告:我们都志愿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然后就是宣誓。
在宣誓的时候,何宗光感到有一种强烈的对祖国的责任感、光荣感和幸福感充溢全身,这样的情感看不着、摸不着,但何宗光却真切的感受到了,因为此刻的祖国是多么的需要他们,或者他,这让何宗光和战士们感到无比的骄傲。
宣誓之后,新的军装发下来了,完全是朝鲜人民军服装样式,区别在于新的军装没有军衔,排以上干部的服装,衣袖和裤子两侧都镶有红色装饰线条,团以上干部一律是绿黄色呢子军装,帽子上有红色装饰线条,重要的是,为了保密,一切带有中国字样的用品统统不准带。
之后何宗光和战士们开始学习一些朝鲜语和英语,因为翻译只有师和团才配备,战士们就是被逼着学的,据说必须要学会关于“问路”的朝鲜语和英语,其他的还有“缴械不杀”、“优待俘虏”等。
对很多战士来说,别说是朝鲜语和英语,连普通话都没怎么搞明白,因此很多战士不仅学不会,也记不住,何宗光是读过书的,因此他把读音变成汉字教战士们,这样做确实很有成效,何宗光一时间成了一个大忙人,很多班都抢着他去教。
(四)
之后请战书和决心书不断地送到连长和营长处,何宗光所在的连几十份请战书和决心书,因为大都数战士不识字,因此几乎是由何宗光按战士们的意愿代写的,会写名字的战士,就歪歪扭扭的在决心书上画上他的名字,不会写的由何宗光代写,之后战士们咬破自己的手指,在自己的名字上印上血指印,表示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和决心。
何宗光提到自己是一个容易激动的人,战士们每摁上一个血指印,他都被战士们对祖国的赤胆忠心所感动,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激动的热泪盈眶。
战士们开始吃不下饭,普遍的食欲下降,他们每天沉浸在无比愤怒和焦急之中,心被煎熬着,但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一天天地等待,等待着行动的命令。
战士们反复的擦拭着武器,擦得锃亮锃亮的,没有一点尘土,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反复的把自己的鞋带、背包解开又系上,便于找到最合适的松紧度。
驮枪驮炮的骡马也被战士们洗刷的干干净净,皮毛都看着油光光的,系在马肚上的皮带扣也被反复试扣,看看哪个扣眼最合适,马儿们被拴在料槽柱上,吃着拌有黄豆的料草,肚子吃得滚圆滚圆的。
何宗光说连队笼罩着难忍的宁静,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体会,而战士们都知道,要想打破这种宁静,只有等行动的命令来才行。
(五)
1950年10月21日,离安东鸭绿江大桥只有十几里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此集结,待命过江,
下午6点整,连队急匆匆地来到鸭绿江边,何宗光头一回看到了鸭绿江,望见了安东鸭绿江大铁桥,桥的那端就是朝鲜的新义州,那时候天空灰暗,江面青灰,看不见浪花,十分平静,另外,东北的天黑的早,寒流也来的早,气温降到了零摄氏度一下。
何宗光背着一支小马枪、四颗木柄手榴弹,一个工兵用的小铁锹、干粮袋、背包和一个黄布挎包,挎包里放有牙刷和牙膏,还有几十张纸和数只铅笔,何宗光说自己身上负重40多斤,比别的战士背负的轻多了,但就算这样,他也被压的浑身出大汗。
来到了大桥头,此时夜幕降临,一切都在秘密中进行,穿着朝鲜人民军的服装,没有军衔,没有任何标记,就是这样的一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队伍,悄悄地踏上了鸭绿江大桥,去往朝鲜战场。
在大桥上急速的行进着,除了前面传来的低沉的口令声,战士们急促的脚步声,还有有节奏的马蹄声,何宗光来不及多想,顾不上张望,紧跟着前面战友的脚步,就这样走过了鸭绿江。
当他的双脚踏上朝鲜新义州的土地时,发现许多战士和他一样,不约而同的,一次又一次的回首眺望对岸,没错,对岸就是安东市,那里灯火通明。
在回望的那一刻,在何宗光的脑海中,对岸的灯光突然变成了湘西家乡的油灯,眼前闪过一张张那熟悉的面孔,此刻,多么希望和他们一起永远的在一起。
因为这一去,能不能再回到对岸那片心里热爱着的国土,养育自己长大的那片国土。
都是一个未知数!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学习心得体会5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从这一刻开始,中国作为拥有全部权利的平等一员走入国际社会——中国真正的现代史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史真正被终结了。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起始于何时,史学界没有任何争议:那就是发生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及因此而签订的《南京条约》,包括香港的割让。中国的近代史因此而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其一是中国无力保卫自己免于侵略;其二是中国不得不接受不平等条约。
那么中国的近代史终于何时?中国现代史开始于何时?却有着不同说法。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胡绳在《历史研究》创刊号上发表《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引起了近代史学界的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在文章中,胡绳非常明确地把近代史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也就是说,以五四运动为分野,在此之前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为近代史;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取代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此后则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为中国现代史。
胡绳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从这时开始,中国历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
胡绳的断限方法,应该说颇有其道理,但缺点似乎在于过于重视近代中国的“革命的性质”,而忽视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因此这一划分虽然被学界所接受,但也有许多学者明确表达过不同意见。著名历史学家优秀优秀范文澜就提出,应该按照社会性质来划分历史时期,他认为,1840—1949年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1949年才应该算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不过,尽管有不同的声音,在1980年代以前,这种看法并没有成为主流,无论是教学、研究或者撰著中国近、现代历史,全部都是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的。
这种状况在1990年代以后得到了改变:1999年以来,已经有数种中国近代史著作采用了1840—1949年的分期方式。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本书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的必修教材,该书开篇的第一句就是:“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这句话非常重要,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新的分期方式,已经写进了大学教材,开始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但是,如果按照笔者在本文开头所指出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两个特征来衡量的话,我们就会发现,1949年仍然不能作为近代史的终结点,原因有两点:第一,中国仍然不能证明她有没有能力保卫自己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尽管在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表现出了无坚不摧的战斗力,但这毕竟仅是国内战争);第二,中国也还没有证明她有没有能力摆脱不平等条约——中国此时还受着“雅尔塔协定”的束缚,能不能顺利摆脱尚属疑问。况且,仅就社会性质而言,中国的土地改革是到1953年才全面完成的,而直到这时,我们才能说,中国社会摆脱了“半封建”的性质。
也许有人会质疑,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难道也没有终结你所说的那两个特征吗?
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在中国大陆还驻有200多万军队,占领着中国中东部地区的所有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包括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而担负正面战场抗战任务的国民党军队,却躲在西南一隅,并没有开始战略反攻,也没有收复一座被日军占领的城市。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虽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力,但也仍然没有达到能够独立开展反攻,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程度。简言之,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结果,中国作为反法西斯阵营中的重要一员,虽然为最后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这并不能自然证明,中国就具备了主要靠自己的力量来保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能力。
再说不平等条约。尽管在抗日战争期间,旧的不平等条约先后被宣布废除,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随即和美国签订了新的不平等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年11月4日,由国民党政府外文部长王世杰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签订)。
《中美商约》共三十条,它规定:美国人有在中国“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从事商务、制造、加工、科学、教育、宗教和“慈善事业”,勘探和开发矿产资源的权利,并为此可以在中国保有、建造、租赁土地及房屋,从事各种职业。美国的“法人及团体”与中国的“法人及团体之待遇相同”。美国商品在中国征税、销售、分配或使用,享有不低于任何第三国和中国商品的待遇。中国对美国任何种植物、出产品或制造品的输入,以及由中国运往美国的任何物品,“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美国船舶可以在中国开放的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内自由航行,其人员和物品有经由“最便捷之途径”通过中国领土的自由。美国船舶,包括军舰在内,可以在遇到“危难”时,开入中国“对外国商务或航业不开放之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
《中美商约》以彼此“平等”、“互惠”的形式掩盖着不平等的内容及实质,实际上是中国对美国的单方面全面开放,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土地上可以为所欲为。条约签订后,驻美大使顾维钧竟无耻地宣称:“全中国领土均向美国商人开放”。
《中美商约》一经公布,立即受到全国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上海各界名流马叙伦、马寅初、茅盾、千家驹等纷纷发表意见,抨击谴责《中美商约》。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发表声明说:“《中美商约》是绝对不利于中国的片面独惠的丧权辱国的新的不平等条约”。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评蒋美商约》,指出它是“蒋政府把中国作为美国附属国的重大标志之一,是中华民族又一次新的大国耻”。延安各界人士建议以11月4日为新的国耻纪念日,1947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接受了这一建议。
《中美商约》之外,损害中国权益的“雅尔塔协议”,是被强加在中国身上的另一个不平等条约。
“雅尔塔协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个大国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上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秘密首脑会议上签订的。其中关于中国的部分内容如下: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如左:(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b)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
千岛群岛让与苏俄。
在“雅尔塔协定”的问题上,苏联表现出了民族利己主义的倾向,违背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外交准则,印证了人们当初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必然导致社会主义被民族主义所绑架的担心;美国为了减少自己的战争成本,换取苏联出兵远东,不惜出卖自己正在浴血奋战的战时盟友,更让人们看到了盎格鲁-撒克逊白人资本集团的精明势利,刻薄寡恩——在强调了这两点之后,笔者想指出的是,蒋介石在珍珠港事件之后,决心搭美国的“便车”,消极抗战,把抗战变成了一项有利可图的买卖,迟迟不肯发动反攻,同时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表现太烂,尤其是在1944年日军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而发起的豫湘桂战役中的大溃败,也是导致中国在雅尔塔被出卖的一个重要原因。
需要强调的是,“雅尔塔协定”中关于中国的部分,本是美、苏、英等大国背着中国政府单方面签订的协定,对中国并无约束力,但蒋介石政府在美国的压力下,以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方式确认了这些条款,主要包括:苏联政府声明,一切援助给予国民政府,并重申尊重中国在东三省之完全主权及领土的完整。中华民国政府声明,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公民投票证实其独立的愿望,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之独立。另外,此条约还规定:中苏共管长春铁路三十年,旅顺为共享海军基地三十年,大连为自由港,苏军进入东北后,收复区内由中华民国派员设立行政机构并派军事代表和苏联联系。日本投降后最迟三个月内苏军全部撤出东三省。条约有效期为三十年。
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之后,首次访苏,和斯大林的谈判之所以进行的困难重重,甚至一度很不愉快,原因就在于,得不和斯大林清算蒋介石留下的这笔烂账:要求苏联放弃通过“雅尔塔协议”在中国获得权益。在艰苦努力下,斯大林答应放弃除外蒙古之外的大部分权益,尤其是在东北的权益,但手段老辣的斯大林又不马上把这些权益交还给中国,而是采取“拖几年,走着瞧”的态度。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使这两个问题同时得到了解决——
首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上的胜利,证明中国完全有决心,有能力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保卫自己不受侵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虽然苏联后来向中国提供了一些军事援助,但这些援助是在志愿军已经取得节节胜利的背景下提供的,其意义近似于锦上添花,并不是志愿军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而其动机则近似于股市上人们去追捧一只价格正在飚升的股票;
如果用足球来做比喻,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胜利,相当一支一向被视为弱旅的球队,不仅连续踢败了世界冠军巴西队,而且还踢败了巴西队和世界杯16强组成的联合球队——这样的球队还有谁敢说它是弱旅吗?
1951年元旦刚过,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就占领了汉城——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占领别的国家的首都(中国自己的首都,近代以来曾以每隔40年左右就陷落一次的频率,连续三次被外国军队占领,最后一次,还发生了南京大屠杀),志愿军前卫部队的一个副团长,还大摇大摆走进了李承晚的总统官邸,在浴缸里痛痛快快地洗里一个澡。
其次,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使得苏联关于放弃在中国东北权益的承诺,由“承诺”变成了“落实”:旅顺军港,中长铁路等,都很快被顺利、无偿地交还给了中国。同时,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成功地把美军阻止在自己的东北国境线之外500公里左右的现实,苏联也失去了任何在军事上染指中国东北的借口。
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雅尔塔体系”的国家,成为世界上地一个可以和美苏平起平坐的国家——随着抗美援朝的胜利,美苏再也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中国了——无论是欧洲的传统强国,还是日本,到现在都还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摆脱“雅尔塔体系”是不容易的,欧洲距离这一天还要等40年,直到苏联解体之后才做到这一点,在东北亚,日本和朝鲜半岛,至今还在继续品尝着“雅尔塔”牌的苦酒:美国在日本、韩国的驻军,俄罗斯对日本北方四岛的占领,朝鲜半岛的分裂等,都是“雅尔塔体系”的遗产。
为了这一切,中国人民献出了14万优秀儿女的生命!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从这一刻开始,中国作为拥有全部权利的平等一员走入国际社会——中国真正的现代史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史真正被终结了。
所以我认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的分界线,应该定在19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