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精选5篇_看中国扶贫在路上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中国扶贫在路上》开始了。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受疫情影响,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繁重、时间更加紧迫。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心得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一名在农村成长的干部,近年来振兴乡村,使得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历历在目
一、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决胜脱贫攻坚。农村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抓好农村党建工作要集中在“聚民心、促发展、管长远”上下功夫因此,抓好乡村振兴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新政策、新思想的宣传力度,想方设法解放群众思想,同时,一定努力让村集体有经济收入,以增强凝聚力利于推进工作。
一方面让新型职业农民留得住。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通过后期努力获得丰富的种养知识;也可以是高学历人才,从事着与农业有关的职业,在农业实战中掌握一技之长,得到公众认可,使得他们受人尊重并愿意留下来为农村农业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让跳出农门的人才回得来。不仅要落实好关于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等政策,而且要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各项政策的宣传力度,从而促使以前跳出农门的村民、大学生等知晓农民将可以进行职称评定,职业农民将成为有前途的职业,带着技术、资金返乡创业,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全力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共建美丽乡村,决胜脱贫攻坚。树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任务,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纯正党风、敦化民风、注重家风、培育新风,把文明乡风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利用村庄资源禀赋打好“组合拳”,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同时,要发展好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要以文化人,不仅将文化作为产业项目,如我县已将广灵剪纸打造成为一流品牌,已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更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功夫,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就优良的广灵民风进一步发扬广大,动员全体农民共建美丽乡村。
三、借助“互联网+”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决胜脱贫攻坚。电子商务日益成为拉动消费需求、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引擎,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农村有丰富的小杂粮等优质农副产品资源,在促进、挖掘和扩大这些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同时,必须广开销路,促进优质资源转化为经济收入,这就需要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从特色品牌培育、宣传推广、电商人才培训、物流服务管理等方面入手,努力发掘本地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运用现代互联网思维,培育创建品牌,严把产品质量关,实现诚信经营。同时要加快建设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打通农村电商发展壁垒,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心得2
一是认为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积极向脱贫攻坚先进组织和个人学习。实现全区全面脱贫、销号、摘帽是是黔江区今年的重大政治任务,是黔江区进一步开拓向前的关键战、攻坚战,也是背水一战。扶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正仰赖于千万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同志。正是他们的辛劳和奉献,让我们各个领域的脱贫工作进展显著,他们的贡献我们必须学习和铭记。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和平台,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向为扶贫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学习。用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工作经验武装自己,推动黔江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如期完成。
二是认为要进一步总结先进扶贫典型的经验,将他们的经验落实,将我们的工作抓实。当前黔江区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艰巨,形势复杂,不但要深入学习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更要不断反思,不断梳理,定期进行集体讨论和总结。将先进经验应用于黔江脱贫攻坚工作的实际,将脱贫攻坚工作和黔江区三大发展战略、功能区定位紧密结合起来。将经验细化到乡镇、到村组,将工作落实到每一项建设、每一种产业、每一项到户措施。落实责任人,制定时间表,坚决打赢今年脱贫攻坚战。
三是认为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要戒骄戒躁,学习先进,强化担当,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氛围。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脱贫攻坚工作是党的历史责任,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义不容辞担当起脱贫攻坚“冲锋队”的角色,要学习先进典型的牺牲精神和担当精神,强化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团结带动全体干部群众,实现黔江区今年“脱贫、摘帽、销号”的总体目标。同时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结合实际,提高脱贫攻坚的聚合力和精准度,保证扶真贫、真扶贫,困难群众真脱贫,脱贫成果真实为广大群众共享。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心得3
2月28日,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在太原召开,会议对2020年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进行了细致全面的部署。此次会议,明确了全省接下来一年脱贫攻坚工作的方向与重点,为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提供了方向指引。
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干部使命感。随着最后一批17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山西的58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实现了整体脱贫。但是我们看到,有的基层干部产生了可以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面对脱贫出列后的工作缺乏针对性的规划,工作也不像以前那么有激情了,针对乡村治理的薄弱环节也没有了预防性措施,究其根本,还是在思想认识上对脱贫摘帽后的产业发展认识不足,缺乏了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认为脱贫摘帽后可以“一走了之”。深化思想认识是关键,从长远看,脱贫攻坚结束后需要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既巩固脱贫成果,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这就需要广大扶贫干部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扶贫干部对基层更加熟悉,对农村现状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因此,在乡村振兴的途中,扶贫干部将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对乡村振兴发展至关重要。
明确目标任务,确保政策稳落地。此次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为接下来的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一是要坚持防疫生产两不误。在农村基层,防疫任务艰巨,基层群众对新冠疫情认识不足,这就需要广大驻村干部加强宣传,积极引导群众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在疫情得到缓解时,还需要引导群众做好春耕事宜,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二是巩固拓展两促进。广大驻村干部要认真开展“回头看”工作,找出脱贫攻坚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帮助解决的事项,进一步深化细化就业、产业,社会、政策帮扶,做好巩固跟踪工作;同时对目前取得的成果进行拓展,扩大成果受益面。
挖掘特色产业,提高农村自生力。农村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提高农村脱贫致富的自生力,就必须发展好产业,没有产业,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必须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抓手。挖掘特色产业需要综合推进,发挥好区域优势,把当地文化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推进乡风的转变,推进农村的内生动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的完胜不仅仅体现在脱贫摘帽,更体现在政策帮扶的延续性,体现在农村产业的兴旺发展,体现在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为接下来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正确指引,让我们运用好“三大举措”,完胜脱贫攻坚!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心得4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因此,每一名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征程上,不仅要扶贫,更要“频”扶,要在民生谋事、精准扶贫、创新取经三方面持续“频”发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在“民生谋事”上要“频”俯身。“俯身问民需,事事总关情。”为民谋事不是一时之事,要形成“频”谋事、多做事、解难事的为民准则,把扶贫工作中的民需作为“频”谋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于贫困群众的“大事小情”都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重点任务,为群众解决生活上的难事,不应怕繁琐、反复,只有“频”俯下身子“不耐其烦”地为其解决生产生活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其燃眉之急,除其后顾之忧,不惧“频烦”,真正用实际行动让贫困群众的心头上“温暖如春”,努力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以真挚感情打动群众,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认可,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群众基础。
在“精准帮扶”上,要“频”动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离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还有几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说形势逼人、时间紧迫,越是如此,我们就越要压榨推进,保证时间,“频”动脑想对策,啃下脱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首先,精准帮扶要把转变群众思想作为基础,在精准识别、实时掌握贫困户信息的基础上,加强对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宣传解读,主动倾听群众心声,真实了解群众诉求。在掌握贫困群众第一手资料后,还要做到精确式指导、精准式帮扶,对哪个贫困村、哪个贫困户,该走什么样的脱贫路,做到“私人订制”“对号入座”,还要“频”动脑结合用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保障兜底等帮扶新举措,用“最强大脑”“频”发力,做到把脉诊断、循因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提高帮扶实效。
在“创新取经”上,要“频”抬眼。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在脱贫攻坚中,要把创新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坚实依托,“频”抬眼、望八方,不断地向各地的好经验、新做法取经,并依靠资源禀赋,扭住产业扶贫不放松,积极探索创新“旅游+扶贫”“农家乐+扶贫”“电商+扶贫”等脱贫新模式,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真正让困难群众的腰包逐渐鼓起来。近来,县长直播卖农产品、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成为了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技术创新性的一种扶贫方式,各地纷纷“频”抬眼,借鉴成功好经验,大力推进产业创新的同时,还不断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盘活已有的产业资源,又给后续脱贫带来更多的支撑和力量,更有利于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助力实现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双赢目标。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让所有中华儿女兴奋的重要时间节点,标注着历史前行的足迹,让人心向往之、行亦趋之,为了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的这一历史性伟大目标,我们必定在民生谋事、精准帮扶、创新取经三方面“频”俯身、“频”动脑、“频”抬眼,久久为功、“频频”发力,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场“综合大考”中,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最满意的答卷!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心得5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督查就没有落实,没有督查就没有深化”。督查是抓好工作落实的重要利剑之一,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各级党组织要督在实处,察在要害,使脱贫路上的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实现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盯紧“时间表”,严督脱贫“进度条”,防止脱贫路上“慢作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脱贫攻坚“清零战”任务艰巨、压力重大、时间紧迫,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倒计时”,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冲锋号吹响后,各级党委政府根据脱贫目标任务要求,排出了攻坚“时间表”,挂图作战。各督查部门要严格对照预期目标,对标时间节点,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路上摒弃推诿拖沓的“慢作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快马加鞭,立说立行,紧锣密鼓推进脱贫攻坚“进度条”。
瞄准“任务书”,深督脱贫“责任链”,杜绝脱贫路上“乱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剩余的脱贫任务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当前,部分未脱贫地区和未脱贫人口面临着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出行难等不少急需解决的难题,部分已脱贫地区和已脱贫人口存在着就业不稳定、产业不持续、返贫风险高等问题。“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越到最后,党员干部越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各督查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对照责任清单,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路上摒弃弄虚作假的“乱作为”,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务实笃行,苦干实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扣紧脱贫攻坚“责任链”。
聚焦“硬杠杠”,实督脱贫“成果表”,整治脱贫路上“不作为”。“确保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脱贫攻坚的底线目标任务,也是评判脱贫攻坚战是否全面打赢的硬指标。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要坚持目标导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等基本指标,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好脱贫攻坚的“后半篇”文章,清除最后的“拦路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各督查部门要全面对标脱贫底线标准,紧盯核心指标,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路上摒弃敷衍塞责的“不作为”,以“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责任感,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精选5篇_看中国扶贫在路上心得体会精选5篇相关文章:
★ 关于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心得总结800字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