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习《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学生观后感5篇精选
致敬每一位为疫情付出的逆行者,坚守者,保障者。面对疫情,您们毫不畏惧,您们挺身而出,您们舍小家为大家,肩负起国家的责任与使命,保护了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将于6月5号正式播出,那你知道2020学习《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学生观后感都有那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0学习《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学生观后感5篇精选。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0学习《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学生观后感1
上完这一堂课,我的心里十分激动,因为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疫情的知识,这一堂课,对我也有很大触动。通过这节课的观看我相信大家对疫情也有所了解,在没有上这场课之前我对疫情只是略知一二,现在我知道了疫情远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以前我认为疫情只是一场传染病,一段时间就会过去的,现在我知道如果疫情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会越发严重,而且传染的速度也是非常的快。而现在我国的疫情已经控制的很不错了,患病的人数也在渐渐的少了,可是如果我们一懈怠下来,患病的人数也会增加,现在奋战在前线的白衣天使们依然辛苦。看到这,我的心有点酸了,看着他们不断治疗好患病的人,我们的心里也是很欣慰的。护士姐姐们剪去自己最心爱的长发。这一举动感动了多少人啦,当她们摘下口罩时,她们的脸颊却印满了一个个印子,坑坑洼洼的,真令人心疼!在这些白衣天使中,再熟不过的就是钟南山院士啦,他被称为最美第一逆行者,他曾经参加非典的战斗,17年后,他又参加了新型冠状肺炎,他是最值得拥有这个名称的人。当然,每一位抗击疫情的普通人都值得致敬!每一位白衣天使更值得致敬。
在众多白衣天使中,我知道一位姐姐,她的举动让我十分感动,她的名字叫贾娜,她在照顾病人的时候不小心染上了病毒,她被治疗好以后没有在家修养,而是继续回到自己的岗位,回到患者的身旁。这一举动感动了多少人的心啦!所有白天使们,志愿者们,为抗击疫情而付出过的人们,你们都是好样的!我们用中国速度十天建立了雷神山医院,这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都完成了,我坚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定会胜利,只要全国14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020学习《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学生观后感2
致敬最美逆行者白衣天使,面对疫情,冲锋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叫担当,什么是责任。
致敬最美坚守者社区防控人员,为社区里的每一位居民筑起了一堵联防联控的墙。
致敬最美保障者,前方有先锋,后方也有保障,保障生活物资的补给,默默无闻。
致敬最美志愿者,不畏疫情坚持公益,他们始终不忘初心。
致敬最美教育者,我们可敬可爱的老师们,始终守护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天天不辞辛苦教授孩子们学习,网络课堂,停课不停学!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这太平盛世,他们用自已的方式为祖国作贡献。面对疫情,是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选择逆行,在赴鄂的万千车流中,在凛然寒冬中,毅然选择奔赴最前线;亦是他们,用肩扛下一片天空;亦是他们,用手抚平了伤痕的褶皱……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我看到,有多少长发飘飘的少女剪去青丝,身着白衣冲向前线;我听见,有多少意气风发的少年放弃舒适假期,戴上口罩踏上征程。大年三十本该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只为一句“武汉需要你”,就逆行远去,舍弃了自已与亲人团聚的时光。正是这些“逆行者”,为春节增加了一份温情,更添一份感动。致敬迎难而上的“逆行者”!
希望的火苗于冻土之下熊熊燃烧,细微之处隐藏着春暖花开、冰面破裂的巨响,布衣之下流淌着滚滚热血,悄然凝聚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平凡从来都不平庸,平凡的人总能造就伟大。洋洋五千年中华文化,孕育着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铸就了无数的民族脊梁,君不见大禹治水的艰苦奋斗,人民抗震救灾的顽强不屈,现在无数勇士义无反顾奔赴疫区的慷慨无私……都是平凡人惊天地泣鬼神的不平凡壮举。 你可曾看见,神州大地的募捐活动正进行得热火朝天;为警察们、铁路工作者们送去口罩、消毒用品却不留姓名的新闻层出不穷;各地药房、便利店正无偿分发着口罩。值此危急存亡之际,更有无数工人夜以继日地工作,生产医疗用具支援武汉。除夕夜里,武汉火神山工地机械轰鸣,气势磅礴的赶工号子此起彼伏。我想鲁迅先生所言的中国之脊梁多半也是这些生活中平凡的勇士吧!致敬平凡却不平凡的“逆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疫情是场悲剧,更是场团聚。中国大地上,各省市医务人员逆着人群,支援武汉,他们担起生死之重,配得上最高敬意。
向“逆行者”致敬!
2020学习《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学生观后感3
戴口罩、勤洗手、通风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面对商店里五花八门的口罩我们该如何选择?湖南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副主任医师夏昕表示,普通市民一般情况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足以,不必过度防护。
记者走访发现,市面上常见的口罩可以分为三类: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普通棉纱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一般有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舒适层是一层纱布,佩戴时白色的纱布朝内,蓝色的防水层朝外,有金属片的一边朝上,不要戴反,橡皮筋挂上双耳后捏紧金属片和鼻子贴合,抚平两颊,使口罩和面部之间尽量不留缝隙,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70%的病原菌。
医用防护口罩,即常用的N95口罩,实际上分为两种:一种是防生物口罩(蓝绿色),型号1860或9132;一种是防尘口罩(白色),型号8210。市民在购买时应选择防生物的医用防护口罩,95口罩可以阻挡95%的病原菌。
而棉纱类口罩材质可能为棉布、纱布、毛线、帆布及绒等,由于材质本身不够致密,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目的,只能阻挡36%的病原菌。
专家表示,市民如果是去一般露天公共场所、不与呼吸道病人近距离接触,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足以,不必过度防护。但如果会接触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则需要佩戴防生物的N95口罩,才能起到有效的防护。
不过,口罩不宜长期佩戴。为了防止感染,有些人可能一天到晚都戴着医用口罩,但这样会使鼻粘膜变的脆弱,失去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降低抵抗力,所以在人口密度不高较通风的场所可以不用佩戴口罩。
医用口罩不用时折好放在自封袋保存,不建议口罩摘下来直接塞口袋里或包里,这样容易造成医用口罩二次污染,一定要叠好放入清洁的自封袋中,并且将接触口鼻的一面朝里折好。
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远离疾患?世界卫生组织提醒,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或含有酒精成分的手消毒剂),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掩盖口鼻,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感冒或流感样症状的人,烹调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在无保护时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2020学习《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学生观后感4
通过观看《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回想在2020年的春节来临之际,一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响的战争打响。“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字眼,跳跃到了我们眼前,这是生命与病毒的对抗。成千上万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纷纷请战,勇敢“逆行”于第一线,他们没有被吓倒,凭着大无畏的气概,守护着每一位病人。此刻,离我们这么近,白衣天使的工作是如此危险,当人民群众的生命遭遇危险,他们用生命诠释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就是最美的逆行者!作为当代少先队员的我,要向最美逆行者学习、致敬!
他们是最辛苦的人。他们有的年纪很大了,有的还很年轻。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让我印象深刻。钟爷爷本来可以避开病毒的危险,安享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站了出来。他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发的时候一样坚定。十七年前,他坚定地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如今,他像战士,又一次站到了前线,去武汉战斗了。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张照片,钟爷爷疲惫地靠在开往武汉的列车的座位上,静静地睡着了。这是一位多么可爱可敬的老爷爷啊!如果他现在站在我面前,我一定会庄严地向他敬一个队礼的。
他们是最美的人。厚重的防护服,遮住了他们面庞,留给世界的是一个最美的背影。他们必须每天戴着口罩,一天下来,脸上被带子勒出了深深的印痕。为了不浪费防护服,他们当中有的人宁可一天不吃一口饭,喝一口水。这样一天下来,汗水把他们的衣服都浸湿了。可是,当病人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又会伏下身去,无论这有多么危险。如果他们现在站在我的面前,我也一定会庄严地向他们敬一个队礼。
病毒是无情的,人却是有情。我相信,有了你们,最美逆行者,我们一定会战胜这一次病毒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如果不是这些医者,舍小家、顾大家,告别家人、陪伴病人,为民为国、义无反顾,留下“逆行者”的背影,我们或许会更加的躁动与不安。
我向逆行者,致敬!
我期盼大家平安归来,我们共同庆祝胜利,迎接凯旋!加油!
2020学习《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学生观后感5
2020年即将来临之际,一场名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疫病,疯狂的肆虐开来,截止2020年1月28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已确诊2984例,死亡82例。面对这样的数据,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心中为之一震,对抗新型冠状病毒,已不仅是政府部门或者医务工做作者的事情,它与我们每个人都休戚相关。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病抗击战中,涌现出了一幕幕令人动容的画面:有的医护人员瞒着家人,主动请缨走向战场;有的在防护服下连续密封8小时,任汗水滴淌也不下火线;有的坚守了432个小时,夜以继日的救治病患……但在厚重的防护服下,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也有自己温馨的家,但他们依然选择了走上前线。一位一线医生说:“其实我也害怕,但我必须冲在第一线,给患者活下去的希望!”
我们看到,在医护人员奋战一线的同时,各行各业的人已经行动起来,共同汇聚起守望相助的温暖希望,有的在镜头之内,有的镜头之外,但他们的努力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在这场战争中,如一道光芒,将温暖撒入每个人的心中。
有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2003年非典爆发之时,他奔赴疫区,主持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为战胜“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贡献,然而,在新型冠状病毒抗击中,他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就是84岁的钟南山教授。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连日来,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发布会……他的工作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看到他在防疫前线的照片,顿时令人肃然起敬。84岁,不顾个人安危,再战防疫前线,给全国人民吃下一颗定心丸,向钟南山院士致敬!
抗疫一线工作者在前方攻坚克难,我们每个人也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我们应养成戴口罩,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良好习惯,这不仅是我们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更是对抗疫一线工作者的支持。
让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度过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20学习《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学生观后感5篇精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