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学习心得>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00字_村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精选

杨杰分享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是这几年谈的最多的话题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0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00字_村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精选,希望你喜欢。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00字_村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精选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00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门研究“三农”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明年“三农”工作成效。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当下,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脱贫攻坚一线却出现这样一种不良现象,少数干部心安理得当起了“甩手掌柜”。驻村入户懒散松懈、拖拖拉拉,只想出彩不想出力,遇见好事就办,遇见困难就拖,遇见矛盾就躲,如同水葫芦一样,始终浮在上面、沉不下去。比如有的“怕”字当头,怕群众、躲群众、避开群众,不愿意与群众接触;有的“拖”字为要,拖一拖、缓一缓、放一放,时常把“再等等”“还要研究”挂在嘴上……诸如此类的“水葫芦”式扶贫,只会浪费时间、贻误战机,对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毫无帮助,实在不可取。

扶贫干部的工作状态,不仅事关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乎脱贫攻坚的实际成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水葫芦”式扶贫只务虚功不求实效,整天“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必须引起警惕。“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本该在田间地头忙活的扶贫干部,如果精神萎靡、士气不振、松散拖拉,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奉为圭臬,如何负责打通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如果不实在、不上心、不尽力,要么忙忙碌碌装样子,要么疲疲沓沓混日子,要么浑浑噩噩守摊子,又如何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

客观分析,“水葫芦”式扶贫出现的根源,在于党员干部事业观扭曲、价值观错位、责任心缺失。这当中,有的是宗旨意识淡漠,总想当“官老爷”让人服侍,而不情愿为贫困群众服务;有的是能力水平不足,挑不了重担子、啃不下硬骨头、接不住“烫手山芋”;有的是责任意识退化,遇到问题绕着走、躲着走,消极应付、上推下卸,一点点责任都不敢承担……如果“水葫芦”式扶贫滋生蔓延、大行其道,就会助长歪风邪气,助长一些扶贫干部搞花拳绣腿、投机取巧的热情,不仅侵害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还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更影响到脱贫攻坚的实际成效。

打攻坚战,实打才有胜算;啃硬骨头,实干方能破局。回顾过去的5年,面对脱贫攻坚的硬任务,广大扶贫干部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情怀,拿出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用“泥腿子”丈量着责任的长度,用“铁肩膀”担负着使命的高度,让6000多万贫困人口甩掉了“穷帽子”,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书写了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实践证明,只要扶贫干部坚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群策群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带领群众找到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就一定能带领群众摘“穷帽”、拔“穷根”、阔步迈向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来不得半点懈怠、容不得半点松劲,更搞不得半点拖后腿的“小动作”,必须咬紧牙关、一鼓作气,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就要求广大扶贫干部摒弃“浮躁心”“作秀心”,增强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锤炼过硬作风,真正走出院子、沉下身子,带着深厚的感情往群众堆里扎,努力为群众办事情、解难题、谋福祉,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施展才华、大显身手、建功立业。同时,相关部门也要拉长耳朵、瞪大眼睛,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倒逼帮扶干部真扶贫、扶真贫,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00字

五月的一天,以前我包靠的贫困户老李打来电话,说他家的樱桃熟了,邀我去吃樱桃。我的思绪回到了两年前,那时刚结识老李。

这是有子沟村有名的“懒汉”,是我的扶贫对象之一。第一次去他家的时候,推开大门的那一刻我就惊呆了,这是一个“家”吗?南屋没有房顶,猪圈也没有门,院子里杂七杂八堆着各种杂物,散养的几只鸡在天井里悠闲散步,鸡屎随处可见,臭味扑鼻而来,无处下脚。到了屋里,他正躺在小破床上抽旱烟。

通过与村干部的交谈得知,老李年轻时候就懒,不务正业,再加上家里穷,到现在60多岁了还是光棍一条。他在口粮地里种上了十几棵樱桃树,但是懒得管理,没有什么收成,只能靠亲戚救济,过着勉强温饱的日子。

我再次环顾了一下这个“家”,决定先从卫生开始。我和另一名同事花了两天的时间,终于帮老李的家打扫得有了一个家样。老李看着屋里和院子里,第一次对我们露出了笑容。临走时,我“威胁”他:“你一定保持好卫生,勤打扫,我们隔一天来检查一次。”他憨笑着,一个劲儿地朝我点头。

扶贫先扶志。回到办公室,我们开始商讨对老李的帮扶政策。结合老李的实际情况,会养鸡,帮他修缮鸡栏,再进一批鸡苗;有樱桃树,帮他联系农业专家教他管理果树。说干就干,第二天我们就带着鸡网、铁丝去了老李家,围好鸡栏,又去集市买了二十只鸡苗。老李看着整齐的鸡栏和鸡栏里叽叽喳喳的小鸡,第一次对我们说了声“谢谢啊”。

农林办的王主任是一位热心肠的老党员,听了我们的讲述后,王主任当场拍板予以支持。过了几天,市里的专家就来了,和老李一样,亟需技术帮助的村民一起听了讲座,讲座结束后一起到老李的樱桃树地里现场教学,他听得很认真。下午,送走了农业专家,老李咧着嘴跟我们保证:“放心吧,来年一定让你们吃上我家的樱桃。”

除了养鸡和管理樱桃树,老李大部分时间都赋闲在家,我们和村干部商量给他找了一份公益性岗位的工作,当环卫工,专门负责村子里的卫生清扫工作,给老李带来一定收入。

经勘查,老李的房子是危房,屋顶漏雨,院墙也有坍塌的地方。我们帮他申请了改造资金,买来了水泥、砖头、沙子等,老李坚持自己盖房子,他说自己年轻时在工地打过工,懂一点盖房子的技术,“懒了大半辈子了,就让我勤快一回吧”。老李果然说到做到,后来多次去他家都碰到他在和水泥、垒墙。我和村干部在村里找了几个帮手。看着崭新的房子,老李笑得合不拢嘴:“没想到啊,没想到我一个‘懒汉’还能住上新房子,多亏了你们,共产党员好!”住上了安全结实的新房子,老李的干劲更足了,大部分时间都在村里一条街一条街地打扫,村庄变得更整洁明亮了。

再来看望老李时,他正骑着崭新的电动车从集市上回来,“我刚去卖了6只鸡,50个笨鸡蛋,买了一斤猪头肉。”现在的他已经不是两年前的“懒汉”了,也已经不是我的扶贫对象了。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临走时他悄悄地把我拉到一边:“小李啊,你看我房子有了,车子也有了,你啥时候给我介绍个老伴啊?”我笑着说:“放心吧大爷,你现在这么勤快能干,马上就有老伴来找你了。”后来听村干部说,同村的一名守寡多年的妇女看上了他,老李也很愿意,俩人不久前去登了记,过起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老李脱贫了,但仍有一部分贫苦户还在贫困线上挣扎,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党员干部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道路上不能停、不能歇。“不获全胜,绝不收兵。”我坚信:有国家政策兜底,有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有人民群众的自立自强,定会早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8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