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阅读推荐>

2020抗疫英雄事迹故事观后感范文5篇

燕玲分享

  在疫情面前,一位又一位抗疫英雄事迹故事影响着我们,向他们学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抗疫英雄事迹故事观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欢!

2020抗疫英雄事迹故事观后感范文5篇

  抗疫英雄事迹故事观后感(一)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和各条战线的广大妇女同胞表示诚挚的慰问。新冠疫情发生后,广大女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今天的节目,就让我们来认识几位坚守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女战士。

  这位女医生是中部战区总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江晓静,疫情暴发以来,她一直在抗疫一线救治患者。最近几天,这里收治的病人相继转好出院,江晓静看上去总算轻松了一点。

  1月24日,是中部战区总医院接诊新冠疫情患者的第一个高峰,在感染科当了30多年医生,这样的场景江晓静却没怎么见过。

  人多床少,很多患者不能及时入院,对一个感染科医生来说,江晓静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江晓静已经56岁,春节后本应退居二线,但疫情来了,她没有太多时间去考虑以后的事。

  江晓静和同事们一起,开始了与这个未知疾病的抗争。1月,对于江晓静和她的同事们来说,是最艰难的一个月。

  在诊疗的过程中,江晓静和同事们都发现,普通型患者一旦转成重型,特别是重型发展成危重型,救治就变得异常艰难,而且普通型到重型的转变可以发生得很快,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发现治疗,病情会急剧加重。如何阻止这些轻症患者转成重症,是他们应该尽力做好的事。2月初,江晓静和其他几个医生在一起研究后,提出了治疗关口前移的方案。

  护士长周勤和江晓静从进医院上班就在一起工作,如今两人已经合作30多年。

  周勤的护理团队早已经习惯江晓静的高标准,但在新冠疫情的救治中,江晓静对他们提出了比平时更细致的要求:实时监测并记录每个患者的状况,实施一人一策的方案。

  在新冠疫情的患者中,还有一些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这就要求在治疗新冠疫情的同时还要兼顾患者的其他疾病,对于这些患者,江晓静要求精确记录患者的各项数据,他们每天摄入和排出的量都要用量杯和称计量。

  这样做,是为了做到对每位患者心中有数。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这是最笨也是最有效的做法。

  在团队共同的努力下,一些由轻症滑向重症的患者及时被发现并得到了治疗。2月11日,联勤保障部队抽组专家到达武汉,准备加入到中部战区总医院参与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当晚没来得及交接就赶上了一台紧急的手术,专家李福祥和江晓静医生的第一次见面就是在手术室里。

  手术中,这个雷厉风行的女医生给李福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接手重症、危重症病人后,这个女医生带领团队前期所做的工作更是让他刮目相看。

  这天,就在江晓静医生换好防护服准备查房时,一个病愈的患者出现在了办公室窗口。

  这位患者入院时是轻症,治疗期间突发呼吸窘迫,因为发现及时,江医生紧急调用无创呼吸机给他上了仪器,很快把他从悬崖边拉了回来。今天,他特意返回中部战区总医院献血,并感谢江医生。

  每次量血压,这位阿婆都要和护士茅艇华寒暄几句。在火神山医院,像茅艇华这样的90后女护士在护士团体中占了一大半。很多人眼中的孩子,如今已经披上战衣,治病救人。

  在高强度的ICU里,每个护士都有自己的分工。紧张,但有序。其中一位护士姑娘说起仪器的功能头头是道,她才23岁。话语中夹杂着稚嫩,工作起来却有股不服输的韧劲儿。护士们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在高强度的ICU里忙碌,时间一长,偶尔会产生不适。

  病房里的一位老人对孙青印象特别深刻,亲切地称她为小孙姑娘。照顾老人久了,孙青和老人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更像是亲人的关系。

  四五个小时的忙碌,摘下护目镜和口罩的那一刻,她们又显露出青春的模样。

  这是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女医护人员,病患面前,她是温暖细心的呵护者;病区里,她是唠唠叨叨的硬核护士长。

  她是73岁,经常一天只睡三小时,与医护人员商讨诊疗方案,带领团队救治危重病人的女院士。

  她们是方舱医院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感控医生,防止医护人员感染,是她们最重要的任务。

  她们是女医生,更是女战士,她们是奋战在红区中的红区插管女医生。

  在这次疫情中,众多女医护人员始终奋战在最前沿、最危险、最辛苦的战“疫”一线。不畏艰险,主动请战,拼尽全力拯救病患。这个春天,她们是抗击疫情一线最强力的支撑,是绽放在荆楚大地最美的铿锵玫瑰。

  抗疫英雄事迹故事观后感(二)

  现在,有数万名女性医务工作者在武汉抗击疫情的前线全力以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们是照亮生命的一颗颗最美的星。今天(3月8日)的《一线抗疫群英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位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的女“战士”。

  陈静:火神山医院ICU的硬核护士长

  陈静是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的护士长,从穿防护服、隔离衣、戴护目镜到戴鞋套、洗手,保护每一名进出病房人员的安全是她时时刻刻挂在心头的事。

  除了时刻提醒医护人员注意防护,对于患者出现的顾虑,陈静也是及时进行安抚。

  治疗中,医护人员还要进行插管、吸痰,对于这样容易暴露的高风险操作,陈静总是抢着去做。

  陈静曾远赴非洲利比里亚埃博拉疫区执行任务,具有丰富的传染病防治经验。ICU里几乎都是危重患者,有些甚至没法通过语言沟通,她专门针对沟通困难的患者制作了一本《新冠护患沟通手册》。

  乔杰:以坚韧温柔护佑生命

  作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院长,乔杰在武汉与团队并肩作战已经37天了。2月1日中午,乔杰接到任务,3个小时后就率领北医三院第二批援鄂国家队赶赴武汉。第二天,进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组建危重症病房。

  从病房改造到收治患者,乔杰率领团队仅仅用了30多个小时。经过她们的努力,越来越多的病人已经治愈出院。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又身为妇产科和生殖健康专家,乔杰格外关注武汉孕产妇的安全和防治情况。她及时总结孕产妇、儿童新冠疫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经验,纳入到最新的第七版《新冠疫情诊疗方案》中。

  在这场战“疫”中,武汉市约有11万名医务工作者,另有4万多名来自各地的医务工作者支援湖北,其中女性约占三分之二。她们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此刻更是“战士”,她们护佑着生命,传递着信心和力量。

  抗疫英雄事迹故事观后感(三)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郭亚兵

  面对危险,他先来

  今年57岁的郭亚兵,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是首批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领队,也是医疗队中年龄最大的。但不论是进病区、值班,还是取咽拭子、会诊,他总有一句口头禅:我先来!

  2003年,郭亚兵北上小汤山抗击非典。今年除夕夜,郭亚兵再次领命,带着首批133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

  抵达之后,来不及休息,郭亚兵就马上与对口的汉口医院对接。他带头当起了保安、清洁工、运输员。“一个氧气瓶100来斤,只够用1小时,一个病人需要三五个氧气瓶,每天至少要运五六十瓶氧气。”不顾年事已高,郭亚兵推着氧气瓶就跑。

  1月26日,医疗队接手病区第一个值班日,郭亚兵先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如今,新入院病人数逐渐下降,病区情况日趋稳定。郭亚兵继续每天坚持督导值班,严格要求进出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一对一互相督促检查。“要像17年前一样,把队伍平安带回广东,这是我的承诺。”郭亚兵说。

  抗疫英雄事迹故事观后感(四)

  最近,刘琳琳的作息时间又恢复了正常。

  1月中旬,为了密切监测病毒变异情况,作为湖北省疾控中心卫生检测检验研究所流感参比实验室主任,刘琳琳带领技术骨干24小时轮班,争分夺秒开展病毒分离和基因测序工作。终于,1月下旬,团队完成病毒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测序。随后,刘琳琳团队在GISAID基因数据平台向全球公布了他们的成果。“这些成果有助于对病毒可能的变异情况进行监测比对,为研发新冠病毒的治疗药剂和优化检测试剂提供数据支撑。”刘琳琳说。

  2006年,刘琳琳毕业后来到湖北省疾控中心工作,一直从事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检测。2009年,湖北省疾控中心建立了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即P3实验室),她成为第一批进入P3实验室的女性科研工作者。

  在P3实验室工作,每日都要面对高浓度病毒,刘琳琳进入实验室前都要全副武装:戴上N95口罩,穿上两到三层的防护服,还要带上十几斤重的正压式呼吸器。由于负压实验室完全封闭,做病毒研究时,刘琳琳每次都要在实验室至少待上3个小时,呼吸不畅,时间长了还会出现心慌、耳鸣。

  每次走出实验室,刘琳琳都会全身湿透,但她的认真劲儿不减,“实验室里病毒的保存和检测都是小微量的,对技术要求很高。因此,我们必须谨慎再谨慎,不能有丝毫偏差。”

  对于工作,她从不讲条件:手机24小时开机,人随叫随到,有紧急任务下达,她拎起行李箱直奔岗位。“累了就睡在行军床上,饿了就吃点泡面。”刘琳琳笑着说,最忙的时候,曾连续工作36个小时,“有时候甚至都忘了白天黑夜,更不知道当天是星期几。”

  今年,孩子马上要升初中,刘琳琳每天忙得无暇顾家,丈夫对她拍胸脯:“你忙工作,照顾好自己,家里有我!”现在,刘琳琳所在的卫生检测检验研究所有员工77人,其中48名是女性。“有时候大家很难照顾到家庭,都会觉得有些亏欠。”刘琳琳说,“好在有另一半的理解支持。全力战疫,我们会更努力更勇敢!”

  抗疫英雄事迹故事观后感(五)

  8日,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贵州医疗队的叶青与康复患者分别时落泪,她试图擦拭泪水。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7日,东西湖方舱医院,值勤民警向转院的最后一批患者敬礼告别。记者 张武军摄

  8日,工作人员在已清空的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里清理消毒。柯 皓摄(影像中国)  3月7日下午3点14分,武汉市东西湖方舱医院门口,载着59名新冠疫情患者的两辆大巴缓缓启动,宣告武汉首批最大规模方舱医院收治“清零”。民警张警星站在原地,对着远去的车辆敬了一个礼。

  位于武汉客厅的东西湖方舱医院,是武汉市最早征用改建的方舱医院之一,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牵头3天内建成。

  进入休舱倒计时,山东省援助湖北护理专业医疗队护士长唐晓培看着患者离开的舱门,喃喃地说:“他们当时就是在这个通道登记信息、办理入住的。”

  “期待不戴口罩与你相聚”

  “731、806……”7日下午2点,方舱广播在清点患者床号。记者穿过三道单开门,进入方舱内部。转去雷神山医院的患者在此集中。4个小时前,最后一批25名患者治愈出舱。

  “希望能快点健康回家。”64岁的患者李腊梅打扮得很精神,在医护人员帮助下打包行李。“大家对我这么照料,有些舍不得。”

  9岁的俊叶2月19日和家人一起进舱,是舱内年龄最小的患者。“在这吃得蛮好,今天大人好像比平时开心一点。”俊叶说。

  3月1日,C区床位清空。5天后,A区剩余20名患者转到B区,清舱节奏加快。“看到病人好转是最开心的事。”现场一位医护人员说。

  据了解,东西湖方舱2月7日开舱,累计收治患者1760人,治愈患者868人。

  宁夏援鄂护理医疗队护士侯月珍说,前两天治愈出舱的患者黄玲已经成了她的姐妹。“黄玲和丈夫、女儿分住在方舱不同区,身体难受、心里牵挂,刚来时总偷偷流眼泪,我就多关心多安慰她”。黄玲是武汉最早抢救新冠疫情患者的医护人员之一。没多久,侯月珍就接到了黄玲的报喜微信,“转阴了,期待不戴口罩与你相聚。”

  此刻,在场医护人员守候在离去通道的一侧,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两个这样的故事。

  唐晓培背着一个自制的紫色布袋,里面装着送给出舱患者的中药香囊,写着“平安”二字。“2月9日我们山东队开始上岗,今天荣幸地守了最后一班。”她说,有患者走近观察她的眼睛,说要记住她是姐姐还是妹妹。

  “开舱。”下午3点10分,患者排队走出舱门,时不时听到“谢谢”“加油”。一位穿着橘红色外套的患者说,“今天穿了春天的颜色。”

  “比平时更忙,但心里高兴”

  下午4点26分,记者收到方舱民警杨艾兵的微信,“我们到了。”方舱剩余59名患者已经转往雷神山医院。杨艾兵负责1号车患者,“比平时更忙,但心里高兴。”

  24岁的杨艾兵是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巡警大队的辅警,2月25日作为第二批执勤警力进入方舱轮换。他对一位陈姓患者印象深刻,“他拉着我的手说‘你们对我真好’,但我们只是做了件小事”。杨艾兵了解到这名患者有糖尿病不能吃甜食,就及时为他更换食谱,并统计了舱内哪些患者有特殊饮食需求。

  “方舱民警工作内容很细致。”东西湖区分局政治处民警董宏祥告诉记者,“我们想把舱内打造成临时生活社区,患者就是居民,大家都是邻居,有需求就找警察帮忙。”

  记者看到,舱内装饰很温馨。墙上贴着一封封手写的感谢信,还有不少励志的漫画标语。

  负责护送患者的方舱护理部人员张小敏,正和雷神山医院的工作人员交接转院事宜。“第一批入住患者名单就是我整理的,要有始有终。”张小敏是中南医院的一名护士,开舱第一天从下午4点忙到第二天凌晨3点,一个月来已经参与过2次大批量患者转运工作。“相处久了和患者很亲近,他们平安,我才放心。”她说。

  更多方舱医院完成使命

  舱外,药房的医护人员正在对医疗物资进行最后一轮盘存,要在休舱前完成这项工作。“我们2月4日就进舱了。”26岁的刘朋说,很长一段时间,要从早上8点忙到深夜2点,“来了就要干好”。

  方舱门口搭建的帐篷前,标注着“护理部”“院感部”等,其中有一间叫“指挥部”,3月8日上午,方舱各部门负责人在此例行开了晨会,出舱患者的情况跟进与后续工作部署,一步都不能落下。

  最初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2月4日,武汉公布改建武汉客厅为东西湖方舱医院,同一天,中南医院副院长章军建紧急调任东西湖方舱医院院长。没有可借鉴经验,大家只有一个目标——将一个1.6万平方米的空旷展厅,改建成收治2000名患者的医院。

  3月8日中午12点,东西湖方舱医院正式休舱。据了解,截至3月8日下午,武汉已有11家方舱医院休舱,患者陆续分流到定点医院,剩余方舱医院累计在院患者还剩100多人。


​相关文章:

1.2020抗疫英雄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精选

2.2020抗击疫情先行者英雄个人事迹心得体会5篇

3.2020抗疫英雄个人事迹5篇精选

4.2020抗击疫情英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5.2020公安民警抗疫先进事迹材料学习心得5篇

    339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