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观后感>

央视综艺新节目《一堂好课》观后感心得范文5篇精选

腾宇2分享

  央视综艺频道的《一堂好课》,秉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创作原则,邀请了12位“学科领路人”为新一代年轻人传道、授业和解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一堂好课》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央视综艺新节目《一堂好课》观后感心得范文5篇精选

  《一堂好课》观后感

  12月8日(周日)20:30,央视综艺频道《一堂好课》将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主讲人,为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以及观众带来一堂“美育课”。此外,“好课班主任”康辉、“课代表”王菊、熊梓淇也将通过趣味的课间讨论,与大家一起探究美、学习美。

  康辉巧妙解读科学与艺术

  范迪安致力于把美育带向生活、带向社会

  “专门到理工科的学校讲一堂美育课,这是不是有点给理工科的学生补课的意思?”这是一位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向“好课班主任”康辉提出的问题。对此,康辉引用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李政道先生的一段话来解释,“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同时,康辉也认为北京理工大学的校训“德以明理,学以精工”中,蕴涵了一种对道与术高度结合的追求,“当道与术高度结合之后,就可以怀远博见有诸世人,从而达到一种人生之美的境界。”

  当然,发现美、感知美这件事情需要在大家的主观认识上,通过不断学习去提升。为此,《一堂好课》“美育课”特别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主讲人。作为中国美术界的资深策展人、美术评论家和艺术教育家,范迪安一直致力于促进世界优秀艺术成果交流,提升中国美术的国际影响力,使美术馆和美术学院以“亲民”的形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为社会美育提供宽阔平台。在他看来,美虽然难以用相同的标准来界定,但却能给人带来相似的感受,“美学着重是研究感性学,美术是要创造美的形象,而美育是要用更多的渠道和方法来让我们每个人认识美、感受美,进而能够创造美。”

  在本堂课上,范迪安将重点围绕“美的欣赏与美的感知”、“美的想象和美的创造”两个话题展开,通过列举优秀的美术作品,探讨中国美术的重要特征,解读生活美学,为大家讲述美的形象塑造与文化理想,以及美的创造与美的想象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之心古已有之”。对于加强美的教育,他又说:“一方面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对美的理解上有盲点和误区;但是另外一方面,大家对美的向往又是非常积极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美育的大课堂,或者说把美育带向生活、带向社会,的确是十分重要的。”

  美育课秒变“手工课”

  王菊、熊梓淇教师经历令人意外

  为了帮助观众更好地进入对美育的理解,“好课班主任”康辉请来了两位不仅“专业对口”,还“各自美丽”的“课代表”:在大学里学习艺术教育专业,并曾担任小学音乐和美术老师的王菊;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又曾给即将要高考的艺术类考生进行过专业培训的熊梓淇。

  其中,王菊曾以自己独特的美挑战了很多人的审美,她说:“曾经我刚出道的时候,被很多人质疑过,说我的形象不能够做一个艺人,但是今天我带着一个新的问题来到这个课堂——如果一个人一开始对于美的感受已经被大家否定了,那他是否还有继续追求美的动力和意义呢?”而从学习到工作都一直与美紧密相连的熊梓淇,则希望通过这堂课精进对美的理解。

  范迪安院长曾说过,“审美活动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对于我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唤起。”为了检验大家的听课成果,本堂课的“课间”不仅将“动口”,还要“动手”。现场,美育课秒变“手工课”,由王菊、熊梓淇,和两位北京理工大学的同学,通过各自的想象力将一个普通的快递盒改造成具有某种审美价值的作品。究竟谁将在这场“美的改造”中脱颖而出?在课后提问环节,同学们又将有哪些关于美的疑惑?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美究竟是什么?又存在于哪里?我们怎么样才能够发现它并真正地感知它?12月8日(周日)20:30,《一堂好课》“美育课”带你擦亮那双“发现美的眼睛”。

  《一堂好课》观看心得

  在“讲堂”上形成年轻文化反哺效应

  “《一堂好课》的意义也在于,其实它并不仅是年轻人坐这儿规规矩矩的来听主讲人讲。”在“好课班主任”康辉看来,某种程度上节目也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和交流,从年轻人身上汲取了新鲜的能量,形成了年轻文化的反哺效应。此次在中国美术学院录制,康辉便看到了学生们专注和活跃的品质。正如康辉所言:“(同学们)每堂课都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甚至有的主讲人说这个问题还是挺尖锐的。”

  第一节“思政课”,不仅“课代表”宋玺、黄景瑜、屈楚萧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分享了各自的爱国精神,几位年轻的士兵还道出了他们对维护祖国利益的理解;第二节“文博课”,黄晓明、霍尊、于朦胧带领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进行“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研究更有效,还是开发利用更有效”的思想碰撞,让观众感受到了年轻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喜爱和独到见解;第三节“时代影像课”,陈晓与仪仗大队的一中队二班班长张帅龙,分别挖掘出了电影“歌咏言,诗言志”的时代特性,以及《我和我的祖国》里七部电影衔接的特殊意义。康辉认为,新时代年轻人接收信息的丰富程度和知识结构的完整程度远超上一辈。因此,“面对年轻人,我们要有诚恳的学习态度,同样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

  一期一会、一课一识,《一堂好课》以全方位的文化“透析”,为新时代的年轻观众献上一场场文化盛宴,也为文化类节目开辟了一张新版图。接下来,“好课班主任”康辉还将带领年轻观众解锁哪些新的知识点?敬请期待每周日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的《一堂好课》。

  《一堂好课》观看感悟

  用“好课”助力观众延续民族生命力

  央视综艺频道的《一堂好课》,秉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创作原则,邀请了12位“学科领路人”为新一代年轻人传道、授业和解惑。“它确实跟很多的综艺节目不太一样,希望能够通过这个节目把文化领域的信息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我觉得这个事还是挺值得干的。”

  正是被节目的宗旨和初心所吸引,康辉决定挑战自我,以“好课班主任”的新身份,为节目营造了一个开放、包容、有意义且有趣的课堂氛围,通过各个领域主讲人的丰富人生,让更多的年轻人学会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拥抱未知,从而延续民族的生命力。探班当天,康辉正在中国美术学院进行《一堂好课》“戏曲课”的录制工作,他表示:“为什么年轻人可以来听戏曲课?这样能了解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年轻人需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吸收和接受。”

  回顾前几期节目,国防大学的金一南教授在“思政课”上,就讲述了中国百年救亡的苦难斗争史和百年复兴的辉煌奋斗史,以亲身经历为年轻士兵解读了何为普通人爱国的责任与义务;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为年轻人带来一节有趣的“文博课”,进一步开讲文物和社会生活、现代个体的密切关联;优秀电影人、著名导演陈凯歌则在“时代影像课”,探讨起了影像和时代以及时代和人的关系…… “不过就一个多小时的课程,他们把自己毕生的领会和感悟,包括他们在这个行业、领域当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浓缩起来,都是一些干货。” 聊到这儿,康辉感叹每堂课的主讲人都曾让他发出“受益匪浅”的力赞。

  《一堂好课》观后有感

  康辉以戏曲、音乐调动学生听课热情

  首次担任文化类节目主持人,康辉在采访中屡次提及“焦虑”二字,但从他前几次“课堂”上的出色表现来看,康辉的确是个十足的“宝藏男孩”。而这次来到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参与“戏曲课”和“音乐课”的录制,他更是向同学们展现了主持功底以外的“宝藏”一面。

  戏曲是独树一帜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瑰宝,近年来一直遭遇“传承难”、“年轻人不关注”等发展难题。从小就熟听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以及地方小剧种的资深戏迷康辉表示:“今天确实有很多小的剧种很难生存,也有可能在未来剧种会慢慢萎缩甚至消失,当然它有它存在的客观规律,但是我们确实也特别希望就是这些东西能保留下来。”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听课热情,他还在现场唱起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越剧经典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音乐永远是生活的一部分,好的音乐能够打动人心、抚慰人心,并跨越时空,让不同时代的人心生共鸣”,相比起戏曲,音乐的传播力度和受众范围则宽泛很多。当天,刚在中国美术学院完成“戏曲课”录制的康辉,又马不停蹄前往浙江音乐学院开设“音乐课”。现场,多才多艺的康辉不仅和“音乐诗人”罗大佑速学弹吉他,还与全体师生合唱金曲《光阴的故事》,大气沉稳的嗓音十分撩耳,令人回味至今。

  《一堂好课》观看体会

  白举纲、费启鸣领衔唱响青春之歌

  当然,本期依旧有三组“课代表”与现场同学和观众共同畅游学海。他们分别是将青春与梦想、生活与家人谱成音符、写成歌的音乐人白举纲;用镜头记录生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愿意用微笑面对的演员费启鸣;以及好课课堂上首个以组合形式出现的“课代表”——“陈情少年”于斌、宋继扬、郑繁星、李泊文。

  其中,作为一名唱作人,白举纲在课前坦言:“在这些年的歌曲创作经历当中,我都深刻地体会到了文字创作对于音乐的重要性。文字对于音乐来说,就像一张名片,能够让我们更加直观和清楚地感受到它们所传达的意义。许多好的歌曲,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往往就是它们直抵人心的歌词。”

  正如白举纲所言,文字与音乐息息相关。也就像康辉所说:“青春值得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手段,去记录它、去表现它、去修辞它。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画笔、刻刀,同样也可以是旋律。”本堂课的第一个“课间”,六位课代表将用音乐唱和青春,带来一场精彩的青春文学歌曲联唱,唤起大家对青春的记忆。

  此外,王蒙还在第二次课间讨论中,回答了许多同学的问题:最喜欢的作家是哪位?平时最喜欢读哪一类的文学作品?在创作当中受谁的影响比较大?会读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吗?会怎么看和评价这些网络作品呢?“作家不是世界的审判官,应该是世界的情人”,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面对这些犀利又富有意思的问题,王蒙将如何解答?

  用康辉的话说,青春之于人生是无比珍贵的,那么文学之于人生又意味着什么呢?12月15日(周日)20:30,《一堂好课》“青春文学课”带你走进浩瀚的文学世界,感受青春不老、生命不老、文学不老。


相关文章:

1.2019最新节目《一堂好课》观后感500字大全5篇

2.看《一堂好课》观后感范文大全最新5篇

3.最新《一堂好课》观后感心得5篇

4.2019《一堂好课》观后感心得500字精选5篇

5.2019《一堂好课》节目观后感500字范文精选5篇

    254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