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半个喜剧》电影观后感及影迷影评【精选5篇】
《半个喜剧》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三个自由浪漫的年轻人,过着各怀心思的人生,因为一次情感出轨,三人扭结成了一团“嬉笑怒骂”的乱麻。而关于观看《半个喜剧》电影的观后感以及影评,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半个喜剧》电影观后感及影评【1】
2019年比较特殊,国内外优秀的电影都带着很沉重的气质,尤其国内,几乎就没有正儿八经的喜剧电影出现,其实这对习惯看院线电影的观众,和院线电影类型片的品类而言,皆是一种缺失。
幸运的是,在2019年即将结束的最后十几天里,看到了一部笑点密集,剧本扎实,能笑到流泪也戳心到痛哭的电影。细看宣传海报:开心麻花出品,《驴得水》团队原班人马,后知后觉发现,这就是电影质量的最坚实的保证。
为什么这部电影独特,而电影片名又为什么叫《半个喜剧》,另外半个喜剧又是什么?我想通过这篇电影观后感慢慢解答自己的疑惑,也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这部超现实主义爱情喜剧电影所聚焦的当下年轻人生存现状和关于选择底线的问题。
记得有位在抖音做运营的朋友曾和我说:如果一个短视频的前三秒没有吸引到你,那么这个视频基本上就是失败的(更无爆款可能性)。如果《半个喜剧》成比例浓缩为一个短视频的话,那电影的前10分钟实在是太特么精彩了!在此提醒各位一定要认真的看前十分钟,千万不要刷手机!从剧本和故事角度,前十分钟就通过各种环环相扣的误会,将出场人物关系,角色性格特征,以及之后发生的事埋下伏笔。剪辑节奏紧凑,一个喜剧的开头能看的手脚出汗,跟着剧情一起着急也是几乎从未有过的体验。
由于电影开头太复杂,不多写了,主要是三言两语也写不明白,就稍带着介绍下电影角色吧。
电影男主孙同(吴昱翰饰)生于小镇,自小就背负着出人头地的期待,努力考上北京的好大学读到硕士毕业。他的母亲一心望子成龙,动用一切能动用的关系和财力想把儿子安置在大城市,自小“听妈妈的话”长大的孙同只要面对妈妈的强势就败下阵来,无力反抗。而母亲一直认为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是“为他好”。只从这对母子关系中我们就可断定,孙同已被母亲牢牢吃死。
硕士毕业找工作期间,孙同大学同学同时也是他的好哥们多多(刘迅饰)出手帮孙同在老爸的公司安排了工作,并且解决了户口。孙同和母亲对多多及其一家都感恩戴德,孙同母亲会时常提醒孙同,要维护好和多多的关系,也要努力维护好和公司领导的关系。
我家就是小城市,我自己的感受就是地方越小,关系越复杂,屁大个事都要托托关系。孙同母亲将这种小地方的市井小人物本色演绎的炉火纯青(感谢赵海燕老师的精彩表演)就是这样一位自以为为儿子未来做详细规划的母亲,在接下来孙同所经历的事情里,逐渐让孙同窒息(编剧埋雷埋的非常准确且自然),我想会让大多数有这样母亲的观众会有“这不就是我妈”的共鸣。
多多,大城市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对孙同很讲义气,但义气之中却是居高临下的不对等兄弟情。结婚前还和若干女生保持着不清不楚的关系,讽刺的是,孙同多年前曾喜欢过多多未婚妻高璐,俩人虽然没有在一起,但大家都是很好的朋友关系。孙同并不是不知道多多风流多情,平时玩玩就算了,临结婚还这样,孙同开始为高璐以后的幸福担心,但他也深深清楚,这一点电影里没有明确交代,但我个人的分析是:高璐之所以没有和孙同在一起,主要还是孙同自知硬件不行,没勇气追爱。
《半个喜剧》电影观后感及影评【2】
没有为了讨好、迎合观众的下三路的低俗元素
也没有用网络上的各种段子、鸡汤来填塞、扩容。
电影里都是活生生的任,说人话 做人事,可能就是你、我、她、他。
是啊!
又不是要到流落街头 乞讨为生
哪怕再被现实生活打压
人的尊严不能丢 (对有些人来说甚至高于生命)
说遵从内心的真话 做真实的人
不卑恭屈膝 随波逐流
如果我不是我——就是芸芸众生中戴假着面具的一个,还有意思吗?
你区别于别人就是因为你身上别人没有的,也许是性格、脾气、才华、兴趣爱好
半部喜剧 半部正剧 均来源于生活
想想 因为你只活一辈子
任素汐也许一直在演自己 但她怎么演都让人信服她就是这样一个只说真话的人。
这就是演员的个人魅力带来的吧
其他演的表演也都特别自然,感觉都在演自己
导演周申在映后见面会现场也说了,他挑选的演员也都是找符合、贴近角色本身气质的,当然如果角色偏“反”,那就让演员把自己身上好的一面掩藏起来,在电影中做减法。演员们用的都是体验派的表演方法,所以特别真切自然。
让人看完神清气爽 ,而且,竟然特别解气。
这是一部特别正气的喜剧。
虽然我没有在异乡打拼、漂泊的,寄人篱下的相同经历去感同深受,但看片的过程中,我竟然会特别理解、体会到这种感受,因为身边有类似的、事例,郑多多这样仗着自己条件好,霸道、自私、花心的“渣男”、莫默这样活得坦荡、直爽而真实的女孩并不少见,还有孙同这样一无所有,不得不活得畏首畏尾、压抑、憋屈的,但是本质善良的、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我会非常认可她在这部电影里的种.种表现,自我挣扎、纠结…非贴近真实,还有吨通的妈妈、郑多多的未婚妻,哪怕医院里的那些群演(比如在一边看热闹的病人)都各自出色,演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演员们的表演得体、(毫不夸张、过火)的真切的表演让观众信服。看的出,拍片之前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了很多来自日常生活的信息细节,把这些渗入到电影里,成就了这部带有现实意义的正气的喜剧。
而做为喜剧必须生发出的那些戏剧冲突也是安排得水到渠成、非常巧妙、自然而然,完全没有为夸张而夸张,为制造噱头而制造噱头,丝毫没有刻意、做作之感。开怀大笑都发自内心。
植入的宜家广告非常自然而然,而且对剧情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毫不突兀、毫不造作,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植入广告最没有痕迹的电影,导演处理的非常好,也体现出导演的审美
这个班底非常默契、专业、成熟,是一个有水准的团队。
《半个喜剧》电影观后感及影评【3】
《半个喜剧》合格爆米花电影。想哈哈大笑一场的推荐去看。笑果不错,点映场人丁稀少然前一大半时间厅内飘荡着延绵不绝地吟笑......
一半喜剧一半现实。透过看似并不门当户对实则两人性格本质精神内核无比契合的一个北京大妞和一个小镇青年鬼马又够狗血的爱情故事,展现的事现代社会都市青年的各种困境与迷茫,甚至是被迫麻木病态的生活。
部分情节甚至视觉处理过于跳脱甚至癫狂是开心麻花团队话剧影视化的通病,基本原封不动搬到大银幕,不知是有意为之抑或鸡贼偷懒。有些情节话剧舞台可以电影化就会突兀失真。
人物性格设置人为化脸谱化严重,男二每天需要不同的对象交配?!女一相亲对象只要看得过眼一言不合就上床?!为什么白富美女二第六感失灵全程傻乎乎?!还有他们爱男二哪一点啊?!太过跳脱和狗血!人物行为缺乏足够的心理依据。
成片效果还可以,前半部分没完没了的喜剧包袱功不可没。后半部分进入正确的命题作文后亮点乏力,结局甚至圆满得有点假。
任素汐,可能对于她的表演有些免疫,又或许她舞台感的台词使得我感觉她的戏处理得如出一辙,完成得可以,没有惊喜。
男二面部表情也略夸张,但演活了一个放荡自私自负到有点恶心的渣男富二代。腐眼的我一度觉得他真正在乎的人是男一......这样所有的诡异情节细节豁然通透了......
好过《夏洛特烦恼》后的开心麻花作品,但无论剧本立意、精神内核与成片效果和《驴得水》难以同日而语。
《半个喜剧》电影观后感及影评【4】
开心麻花近年的电影质量参差不齐,好不容易出了《半个喜剧》这种还算能打的,值得夸耀一番。如果说《驴得水》是好故事却没拍好,那《半个喜剧》就是把非常一般的故事拍的挺不错。有几个用心的细节:
1.提前埋好阳台打电话信号更好的伏笔,让女主在厨房接电话能听却不能说的桥段能圆过去,体现了剧本扎实,衔接得当,没有想一出是一出。
2.前一个镜头是女主角在大街上扔刀,后一个镜头男主角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放刀,同上,不过这里更体现的是转场衔接的流畅。
3.在配眼镜段落里,二人隔着展示台对话,利用镜子将男主身体配上女主的头,女主身体配着男主的头,这里的镜头暗示兼顾了有趣和二者的情感表达。
4.男女主角第一次亲吻前,二人画面中间燃烧着一团火(煤气灶),也是不错的画面暗示。
5.影片在不同情感段落采用了不同的配色,搞笑段落配色活泼,沉重段落配色凝重,运用色彩影响观众情绪做的不错。
开心麻花的喜剧,有臭不可闻如《李茶的姑妈》者,也有回味无穷如《夏洛特烦恼》者。纵览其全部影片,可以发现男女情感类永远是他们的重头戏,想讨论点严肃问题,但是功力又不够(驴得水),就缩了回来搞低俗喜剧(姑妈),从票房表现就知道这是一条死路。好在他们还在坚持探索,没有止步不前,拍出了《半个喜剧》。这次在谈情说爱之余,探讨了两个更深入的话题——社会地位与现实道德。
男主角孙同为了工作和北京户口,屈服于能赐予他这些东西的富二代渣男郑多多,同时还要迁就他那打着“我这都是为你好”旗号的中国式道德绑架重量级选手妈妈。孙同的扮演者吴昱翰正如片尾梁翘柏所说:你还是写歌吧,唱就算了。你还是好好当演员吧,当导演就算了。在电视剧里把演技磨出来的人,经受大屏幕考验时总会带点演电视剧的习惯,比如说台词的功力远远好过运用身体方面的表演,吴昱翰在片中的表现正是如此,不是演的不好,而是不够好。台词到位了,动作也该跟上,不能全靠导演给你凹造型。
女主角莫默,身为北京人,不会圆滑,她认为错的就是错的,绝对不能为了得到好处去做错的事情。可以说,她正是本片中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但不代表她就是对的,这点后面探讨。任素汐是年轻女演员中的一匹黑马,在多部作品中演技都很赞,在这部里发挥有些失常,比如醉酒那段神情动作都不到位,不知道是不是没放太多心思在这部戏的缘故。
男配郑多多是个八爪臭章鱼,脚踏N条船还游刃有余,可谓尽显渣男本色。作为本片用于制造前二者矛盾的工具人,他的任务圆满完成,缺少亮点戏份,也就没太大发挥。演员我不认识,就眼神来说,可塑性很强,我觉得他演这部戏的时候比男主角还认真。
其他路人甲乙丙丁,最出彩的当属孙同妈妈的演员赵海燕,她是乡村爱情里走出来的,表演的角色又正好需要那股东北味道。所以她作为配角贡献出了本片的最佳表演。
点评完人物,回到剧情深度。孙母装晕进医院那场戏里,孙同在多重压力之下对莫默有一句爆发:“你生在天上了,我生在水坑里,你下到水坑里看看就全都明白了!”莫默答:“我没有生在天上,我也想过更好的生活。”
正是这段对话证明了整部电影有一定深度,不再是纯粹的讨论爱情那点破事,起码它触发了观众针对身份地位和现实道德进行思考。这几年下乡镇搞扶贫工作,对生活在水坑里的人深有感触。天上和水坑是一对相对概念,如果我和北上广深的富豪之家去比,我妥妥是在水坑里畅游。但和那些贫困户一比,我又是在天上翱翔了。那我到底是活在天上还是水坑里?电影所要讨论的道德上的对错,就离不开这对概念。
天上的人有相对更好的条件,免去了很多生活的压力。比如莫默不惧行长,否决其让人插队办事,不仅因为她为人正直,更因为她有一个良好的背景,让她没有后顾之忧。她的正直不是错误的,也不是正确的,只是她在自身条件的加持下让她可以做出的选择。换一个无权无势无背景的三无银行职员,为了道德上的正确去顶撞行长,即使道德获胜了,三无人员的银行生涯也走到头了。我再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你被人逼着去杀人,你可以选择不去,但是你会因此被杀,那你选择什么才是正确的?有人会说,当然是选择反抗啊,如果你无法反抗呢?现实生活就是如此。
追求绝对的道德并非是一件正确的事情,物极必反,我们的生活是寻找平衡的过程。做人难,做好人更难,做好人是要有资格的,有条件反抗现实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如果你因为求做好人而失去一切,就如同选择反抗而被杀,最多争取到一个壮烈牺牲的烈士名号。
相亲男似乎也持这个观点,但他在影片中作为被嘲讽的对象,我和他的观点其实是相当不同的。他认为可以为了好处去做坏事,而我认为不该追求绝对的道德,要选择与自身条件相符的道德标准。比如,我搞扶贫工作,为贫困户家里提供一些帮助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但让贫困户去为其他穷人做同样的事就是强人所难。我能因此就批判贫困户的道德水平低,或者因此抬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吗?显然不能,我是在我的背景范围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也没能力像万达集团一样把贵州一整个县的扶贫全给包了。天上和水坑里的人,天上有郑多多这样的渣滓,也有莫默这样的正义之人,水坑里有孙同他妈这样趋炎附势的小人,也有做出正确选择的孙同。在社会整体道德上二者比不出个高低来,因为只存在个人道德的高低。我们总喜欢讨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案例,并将其批判一番,大多都是以偏概全,道德标准是随社会发展不断浮动的。两百年前,不裹脚不是好女子,现代社会谁还理那糟粕。
孙同最终选择了莫默,失去工作和北京户口都只是一时的,在莫默帮助下,这些都能回来。倘若孙同真的会因为选择莫默失去一切,他还坚持要选莫默,我们又可以感叹一句爱情真伟大,然后说,电影看看就好,可别当真。他可以这么选,那么社会的毒打也是真实的,只要他认为值得,那就没事,作为个例,选择完全自由。但倘若让所有人都这么选,我们可就生活在乌托邦里了,你能想象你的同僚一个个为了谈恋爱致工作于不顾吗?天大地大,爱情最大。千万别在人间建这种天堂,建在电影院里就好。
如果想让电影更有批判意义,可以选择这样结局:孙同鼻青脸肿,莫默过来对他安慰一番后,莫默的男朋友开着劳斯莱斯或者法拉利把莫默接走,留下孙同坐在酒店台阶上哭泣。这样比较符合题目“半个喜剧”,现在这个大团圆结局,都可以把题目改成“皆大欢喜”了。
《半个喜剧》电影观后感及影评【5】
全片贯以强烈的戏剧冲突,从始至终毫无尿点。语言与音乐都很有趣。男女主在眼镜店,镜子里互换的衣服的效果,暗示了两个高度相和的人。恋爱时侯,翘班去音乐节的镜头闪回(新裤子是惊喜),无限贴近着恋爱中的突如其来和美好。快到不能被镜头所记载,一头栽进去,美好得好像不是真的。
看完电影的我内心无比沉重,为什么这么沉重呢?可能我的生命中从未出现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凤凰男”,懦弱,无奈,亚历山大 ,命运不公,对家人纵容。自由如我,总觉得一个人知道他讨厌什么,就是克服的开始。然而事实常不是这样不是吗,评论别人的故事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说,这样是对的,那样是不对的,可是我们老是在屋檐下低头,我们也会做自己都不想做的“不得已”的事情。就算你心里预期很讨厌,事到临头也经常会妥协是吗?
也许电影让我认识到这些,这使我很悲伤。男主在宜家门口对坦率真实的女主说,你没有错,你不要抱歉,是我的问题,我改。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不是吗,也知道自己太懦弱了吧。可是后来在医院的时候,面对地上打滚装病的母亲,他还是展现了男性暴力的、好面子的一面。我真的太失望了。当他说,你们这种人不明白。女主说,我不是生来就在天上,我也渴望好的生活。是啊,如有佳配,无此烦忧,更能幸福不是吗,可是偏偏是那样的二人相爱了。人们总是说“你有什么必要呢?”“你图什么呢?”。很多时候没有必要,没有企图,不指望对方改变自己的人生,不合适也会爱上。更多的人不合适也会相守。他们相守了又分离。想来人间真是苍凉得很。克服不了自己的经历所限制的思维,真是悲哀的很。
影片中最低谷的人一直在轮换。影片第一部分结束的时候,最惨的是任素汐饰演的女主,她被家人催婚安排相亲,被欺骗了感情,又被剥夺了讨回公道说出真相的权利,最终发现中学时期的记忆在别人眼里也不过如此。
相亲的那一场开始,我们的核心注意力转移到男主身上,看到他如何走出勇敢的第一步,如何沉溺于人生中第一次恋爱,又是如何被不容被破坏。在这一节结束的时候,女主的“我不是生来就在天上,我也渴望好的生活。”,转身离去的她占据了大部分镜头长度,看着十分高大,提醒着观众,尽管她经历了很多不快,她依然坚守着自身的真实,她已经不是场上最惨的一个,而留在原地的男主,他那初次勇敢的火花,美好的爱情,对独立人生的追求——却几乎彻底毁灭了。
触底就会反弹。影片结束的时候最惨的人恰恰是影片开头处最潇洒的人——睡着昔日女神,控制着兄弟,桃花丰富,还有一个漂亮的未婚妻,工作婚恋社交都全然“顺风顺水”,为所欲为。在结尾他失去了他爱的一切人。
本片让我失望之处在于,不似驴得水那样——你感到悲剧不可避免,你可以理解每个人的处境和心理的反转,每个人都要守护着什么,当这份守护被破坏,他们都“不疯魔不成活”;本片中有多个几乎没有反转的人物,好的一直好(坚持到底),渣的一直渣(最后自食其果),反转的只有男主一个,从懦弱到勇敢。看起来很励志,细思之下终觉不过瘾。开头的巧合也全靠男主的狗性兄弟情谊在撑着,误会的曲折程度堪比韩剧,剧情走向从开头就暗示了。
不过一旦接受这种设定(男主懦弱依赖,妈妈市侩强势,多多渣男有钱有势)的话,后面的剧情倒是一气呵成。有人说当你开始写小说的时候,里面的人物的性格一旦生成,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凭着这份戏剧冲突 ,你的笔就像不再是你的笔,而是由着人物在推动着。
主角的歌里唱道,如果我不是我,如果鱼儿也能歌唱,如果数木也能飞翔,如果石头也能绽放……鱼儿要离开水,树木要离开土壤,石头要先粉身碎骨,太哀伤了。他们终究要抛弃既往依附的东西,才能活成自己。
愿我们的人生劈风破浪,活成自己。人生很多时候都是《半个喜剧》,不破不立。
结婚是喜,悔婚是悲;保住工作是喜,心如死灰是悲;恋爱是喜,被阻挠心生嫌隙是悲;相亲遇憨憨是悲,被英雄救美是喜;老同学渣自己是悲,遇到喜欢的音乐男孩是喜 。
就连结局二人又重归旧好,男生录cd的表现也不好不是吗,这是个完美的happy ending吗?实在值得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