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观后感>

2019电影《半个喜剧》观后感5篇_观看《半个喜剧》有感5篇

景清2分享

  《半个喜剧》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三个自由浪漫的年轻人,过着各怀心思的人生,因为一次情感出轨,三人扭结成了一团“嬉笑怒骂”的乱麻。而关于观看《半个喜剧》电影的观后感以及影评,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半个喜剧》电影观后感及影评【1】

  首先如果作为一个话剧演出,《半个喜剧》属于那种大概四五年前或者更早趣味做的商业舞台戏,在当时这个文本已经算初步成熟完善,可以留给演员发挥,舞台上夸张极致的情感,结合各种戏谑调侃,观众看得很乐,也很容易带入渴望真爱,渴望做自己的情感。如果是五年前改编,比各种粗制滥造的情感戏要靠谱得多,因为话剧演员那充满张力的表演,以及就一个固定的空间反复地玩梗玩情绪波折,简直是浑然天成,气势强悍。

  特别值得一提当然是任素汐,《驴得水》里面她可能还只是其中一个重要角色,但在《半个喜剧》里她是绝对的女主角,虽然整个戏目前的架构还是男主角慢慢成长觉醒的框架,但任素汐是里面最受到“羞辱”引发广泛群众共鸣的角色,她的表演一如既往充满生命力,其实男主角的气场,即便是主角设置比较窝囊,也依旧无法匹配这个女演员目前那种自如的气场。整个戏可以说大家主要是来看任素汐的表演,其他《驴得水》的老班底也偶有亮彩,但光芒始终在任素汐。

  如果这是一个舞台剧,我一定看得也算过瘾,里面很多觉得出格的力量完全能够接受,这类商业话剧,是非常满足观众在剧场找到情感宣泄共鸣的,包括在狂笑之后,产生强烈的情感依赖,渴望人在张扬之下的那种呈现脆弱的需求,都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

  这里要延伸讲一下开心麻花最近的舞台剧,开心麻花每年陆续流水化生产大量舞台剧,都是闹剧结合一些情感,不断地变化形式,加入歌舞或者更多才艺表演,也有拆成闹剧感的悬疑,完全打破话剧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别的不说,单他们允许现场演出中拍照拍视频宣传,其实已经很难说这是一种话剧的演出了,更接近于游乐场表演。因为盛名在外,很多人慕名而来,但如果长期看话剧的观众可能是较难忍受这种粗糙的,但普通老百姓相当于看二人转和相声的,就享受这个过程。只不过一直没有特别好的故事,内容又要大量输出,这可能将来会带来问题。

  当然开心麻花舞台剧在探索观演关系的时候,又有挺大贡献,他们习惯性在开场或者演出中加入观众可以参与剧情的桥段设计,其实也是非常游乐场的处理,普通观众的反应非常满足。

  我反而觉得开心麻花这种设计,可能在制作短视频的人应该多去看看,里面有更多梗的反复使用,毕竟在舞台呈现,所以还是很有效,挺好看的。但这种彻底打破的方式,也使整个演出,如果不是有特别好的故事,难免陷入一种很难完整的尴尬。我会尽量买票去看,但每次看对它的尊重会越来越少,能看出主创可能就是着急攒个戏就上场,依托的是自己的才艺打动,不再是完整的演出了。

  在这件事上,至少《半个喜剧》的文本呈现还是完善的,可以在7分以上。但问题也是在于题材有点陈旧,而这一切在做成电影以后,暴露的问题也就更多。同时我自己查资料知道,像《驴得水》这样故事很强的怎么折腾都可以绕回到荒诞现实的故事毕竟不多,这个团队好像并不是属于开心麻花,而只是开心麻花发行。所以同班底的话,期待也会高一些,看完电影的时候,除了对表演过硬佩服以外,笑点也能笑,包括里面特别残忍折腾人物的时候,也会有那种被打动的情感,但整体会有尴尬和难受的感受,主要还是导演实在在电影的镜头调度上,实在太凑合了——在过去这一套也许可行,观众看到好的话剧就满足,现在电影一直在进步,可能这套就不太行。

  当然如果观众本身不困扰于这些,依旧是看得很开心的。

  我们逐一来说说,首先这个文本,其实我觉得或多或少套用了比利·怀尔德的《桃色公寓》,这是一个经典的商业都市电影,我经常用来拉片分析剧情。里头的创意是小职员渴望升职,下班有家难回,原来四个上司利用他的单身公寓偷情,而管人事的大上司知道这事,也还是找他借房间偷情,但是偷情的对象却是主角正式追求的电梯小姐……

  《半个喜剧》故事整体还是在讲男主角的一整条成长线索,虽然设定由于舞台剧的缘故比较悬浮,不稳定。客观现实性在于他是个北漂,复读三年才毕业,靠的是有个富二代的好兄弟,住兄弟家靠兄弟介绍的自家公司工作,以及等着办北京户口,妈妈为了他能当上北京人连老家房子都卖了要给他供首富,而父亲明显是跟妈妈离婚的,而这个主角呢,喜欢音乐酒吧驻唱,但还养活不了自己,走的是文艺忧伤青年歌路……这个过程里面他爱上了一个女孩,并且终于主动追求成功谈恋爱,这是他的初恋,问题仅仅在于,他认识女孩的方式是一次非常折腾的乌龙。

  原来这主角的那个有钱哥们,是个纯渣男。明明要结婚了还在不断乱搞,而渣男的结婚对象又是主角之前暗恋过不肯表白的漂亮女孩,女孩通过主角跟渣男联系,俩人正吵架的时候,渣男联系到了之前初中着迷的女神,让女神来家吃饭,结果他昨天刚约完炮睡着女孩,醒来差点穿帮,却通过不断撒谎,不断乌龙,终于成功睡到女神。第二天主角发现这件事已经来不及,而渣男女朋友又赶过来,两个男的互相打掩护,在关键时刻,主角告诉了女主任素汐真相,任素汐彻底崩盘,先是要砍人,他劝住。她想说出真相,男主阻止,用他的理由是因为要结婚了,他不想渣男女友难过,这个过程里任素汐误会错主角的房间是渣男的,砸了一堆东西,在听主角为了录歌给唱片公司,听着音乐嚎啕大哭,等主角煮完面的时候,任素汐离去,但主角的内心开始爱上这个女孩……

  这是影片大概约开场三十来分钟的戏,真的完整是一整段舞台调度,一直折腾这个房间里的空间,当然戏剧张力,表演刺激都很强烈,也挺失真,不是电影的质感——这里也有个讲究,电影目前常用的惯例里面允许用镜头在喜剧里面产生强烈的夸张,但这里的一整段喜剧也有,但更多是一个女孩被骗的受伤,所以失真让人有种说不出来的别扭……这个留待后面慢慢讨论。

  总之接下来再偶遇的时候,任素汐似乎也有意,主角终于鼓起勇气告白,俩人相爱,无比甜蜜。但心中总有个疙瘩是在于主角母亲要来,还有渣男朋友无法接受(他欺负别人但反而觉得自己受伤)这个也是非常话剧的表演,总之主角一直承受压力,而任素汐属于那种特别真诚表达的角色,俩人谈崩,主角还是配合着因为也是无从选择,又怕身边人难过,他放弃了任素汐渴望他做自己的努力,去当了伴郎。,在继续被逼迫,以及发现了渣男不光只是欺负自己女朋友,还糟蹋过其他姑娘的时候,他终于站出来,和渣男打了一架面对现实,然后又再次收获了爱情……

  其实这里一段也是《桃色公寓》非常接近的结尾,非常类型非常完整,只不过本土化有点怪异,用的元素北漂没有选择是本土的,但逼迫的母亲,渣男兄弟,因为演绎就非常舞台剧化,就还是一样的问题,失真,不像真的,虽然很有趣,但就是有点怪,不像真正的电影。这放在舞台剧里都成立,因为舞台剧可以有假定性,可以中国人演外国人,但在影像里面,很真实的拍,就比较怪,能明白这是一个套用西方做自己的故事,包括里面其实也是有集体共鸣的,但就是失真。

  由此我去分析不舒服的地方:首先我觉得还是题材老了,这个故事有点是西方小人物振作面对现实的老式话题,套了北漂这个点,但不是很成立,反正就是尽力让事情简单粗暴了,包括配角也脸谱化了,大量都要牺牲给剧情和桥段。同时其实隐性在做一个话题是剩女题材,讲的是任素汐不好嫁这个点——这里其实特别有待商榷。

  在之前杨超导演的视听课里我大体搞懂了,主流商业片其实非常需要不冒犯和乃至拥抱普世价值,而这个故事里面有很多其实冒犯观众的点,在舞台成立,在电影是一种意识不到的冒犯,并不是什么技巧,而是压根没考虑过这个点不合适:

  比如剧情里的确渣男很糟糕,主角是为了一段感情和被逼无奈在配合,后面有爆发。但任素汐在经受这种伤害以后,离开,结果不到几天就去相亲,再撞见男主,再俩人慢慢谈恋爱,这个情感上我感觉很难接受,感觉有点矮化这个女主人公,一般女生经历过这种羞辱,这种痛苦,真的很难好啊……再见到这个男生,纵然有几分欢喜,陪伴一起喝酒还行,但要马上陷入热恋,这个太矮化女性了……尤其是里面又有俩人恋爱,任素汐想说实话告诉主角母亲,男主还有一些挣扎这块,也都很怪……这个容易陷入这个故事里物化女性的危机。所以我觉得整个女主的问题就在于,这个人物塑造没有什么弧光,她接受和离开男生的理由都是在强调这个男生有没有做自己——这个价值观真的太西方了,我们好像不是这样过日子的,即简化了各种矛盾,也觉得怪,不适应。

  同时男主的压迫,有客观原因,其实也是可以做一个压抑感的男性形象,但他的觉醒又感觉挺刻意……这种爆发有种预设了很久的简单逻辑,似乎爆发完就能得到奖赏,这也很简单草率,同时渣男的处理也有种,怎么讲呢,由于表演都很好,但都在表面,人物深层的东西逻辑在电影里面就暴露出了各种问题。能明白很多东西是牺牲给了喜剧,但喜剧的齿线又一直动到人物情感逻辑,这就让故事有点接近于失控,或者无趣。

  那么我想说,这种改编是否不能做呢?可以的,但必须导演真的认真去想视听语言,目前好像就是把一个话剧的内容做成一个视觉化,就扔给观众,纵然有开心麻花的口碑,但因为你做了情感,情感就是要小心翼翼呵护这条让人感受到疼痛真实的力量,目前这个方式不太行。作为导演工作,你甚至可能要为这个故事设计专门的镜头语言,去用伍迪艾伦式或者某种戏中戏,做更多的二度创作工作,不然整个故事是撑不起来的,也有点过时。

  如果视听语言到不了这个程度,那就真的要做取舍。那改编的重点我觉得还是要落在好好塑造好任素汐这个角色上,这个角色目前有点牺牲给了整个故事,但也依旧挽救不了男主那种艰难的处境,让人有共鸣,总之我觉得这个功课还要做得很多。

  其实绕回来,我又觉得这个题材有的做,是闹剧这种形式是否合适,有待商榷。但最近我们缺那种特别好的爱情故事,扎扎实实谈恋爱,不被理解,但就是自己甜。这个电影其实是有这个基础的,包括渣男朋友本身也是一种价值观撞击,但好像改编的方式太过于讨巧了,没太花心思,所以还不具备一个电影的级别,可惜了。

  同时我在想票房可能不会太好,口碑也是,毕竟,观众在这些日子以来,可是飞速成长了呀。看话剧我们就去剧场,电影还是要有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半个喜剧》电影观后感及影评【2】

  今天看了《半个喜剧》的点映,你说它夸张吧又好像很实在,你说它现实吧,又有点不可思议!想不到渣男可以如此之渣,渣得理直气壮!刷新了渣男的新境界。大龄剩女仍然勇敢追爱给了很多剩女鼓励鼓舞,每一次受伤后,要像没受过伤一样去爱。犯错后及时止损也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故事里虽然有老套的理想与现实,利益与正义的冲突,但是导演编剧的安排却不落俗套,让你经历一场又一场情绪起伏,悲喜交替。

  我很喜欢里面的歌曲,听出了感同身受。玩音乐的男人,果然在聚光灯下会魅力大增。莫默和孙同,两个大龄青年恋爱时候的甜,甜而不腻,真的吸引了我,仿佛那就是我在恋爱。

  让我庆幸的是,最终成年人没有屈服于利益,而是遵从了内心,不被现实打败!成年人做选择真的很难,一个选择可能改变一生,只希望能坚持对错,一切遵从内心的想法!

  另外这个电影看完我立马就想到了电影《驴得水》,(我基本上记不住导演编剧的是谁),感觉两部电影手法相似,后来一查知道了两部电影同样的编剧和导演。果然每个导演都有自己选材风格和拍摄风格。这不一定是坏事,应该会成为标签和特长与专业!

  《半个喜剧》电影观后感及影评【3】

  《半个喜剧》合格爆米花电影。想哈哈大笑一场的推荐去看。笑果不错,点映场人丁稀少然前一大半时间厅内飘荡着延绵不绝地吟笑......

  一半喜剧一半现实。透过看似并不门当户对实则两人性格本质精神内核无比契合的一个北京大妞和一个小镇青年鬼马又够狗血的爱情故事,展现的事现代社会都市青年的各种困境与迷茫,甚至是被迫麻木病态的生活。

  部分情节甚至视觉处理过于跳脱甚至癫狂是开心麻花团队话剧影视化的通病,基本原封不动搬到大银幕,不知是有意为之抑或鸡贼偷懒。有些情节话剧舞台可以电影化就会突兀失真。

  人物性格设置人为化脸谱化严重,男二每天需要不同的对象交配?!女一相亲对象只要看得过眼一言不合就上床?!为什么白富美女二第六感失灵全程傻乎乎?!还有他们爱男二哪一点啊?!太过跳脱和狗血!人物行为缺乏足够的心理依据。

  成片效果还可以,前半部分没完没了的喜剧包袱功不可没。后半部分进入正确的命题作文后亮点乏力,结局甚至圆满得有点假。

  任素汐,可能对于她的表演有些免疫,又或许她舞台感的台词使得我感觉她的戏处理得如出一辙,完成得可以,没有惊喜。

  男二面部表情也略夸张,但演活了一个放荡自私自负到有点恶心的渣男富二代。腐眼的我一度觉得他真正在乎的人是男一......这样所有的诡异情节细节豁然通透了......

  好过《夏洛特烦恼》后的开心麻花作品,但无论剧本立意、精神内核与成片效果和《驴得水》难以同日而语。

  《半个喜剧》电影观后感及影评【4】

  开心麻花近年的电影质量参差不齐,好不容易出了《半个喜剧》这种还算能打的,值得夸耀一番。如果说《驴得水》是好故事却没拍好,那《半个喜剧》就是把非常一般的故事拍的挺不错。有几个用心的细节:

  1.提前埋好阳台打电话信号更好的伏笔,让女主在厨房接电话能听却不能说的桥段能圆过去,体现了剧本扎实,衔接得当,没有想一出是一出。

  2.前一个镜头是女主角在大街上扔刀,后一个镜头男主角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放刀,同上,不过这里更体现的是转场衔接的流畅。

  3.在配眼镜段落里,二人隔着展示台对话,利用镜子将男主身体配上女主的头,女主身体配着男主的头,这里的镜头暗示兼顾了有趣和二者的情感表达。

  4.男女主角第一次亲吻前,二人画面中间燃烧着一团火(煤气灶),也是不错的画面暗示。

  5.影片在不同情感段落采用了不同的配色,搞笑段落配色活泼,沉重段落配色凝重,运用色彩影响观众情绪做的不错。

  开心麻花的喜剧,有臭不可闻如《李茶的姑妈》者,也有回味无穷如《夏洛特烦恼》者。纵览其全部影片,可以发现男女情感类永远是他们的重头戏,想讨论点严肃问题,但是功力又不够(驴得水),就缩了回来搞低俗喜剧(姑妈),从票房表现就知道这是一条死路。好在他们还在坚持探索,没有止步不前,拍出了《半个喜剧》。这次在谈情说爱之余,探讨了两个更深入的话题——社会地位与现实道德。

  男主角孙同为了工作和北京户口,屈服于能赐予他这些东西的富二代渣男郑多多,同时还要迁就他那打着“我这都是为你好”旗号的中国式道德绑架重量级选手妈妈。孙同的扮演者吴昱翰正如片尾梁翘柏所说:你还是写歌吧,唱就算了。你还是好好当演员吧,当导演就算了。在电视剧里把演技磨出来的人,经受大屏幕考验时总会带点演电视剧的习惯,比如说台词的功力远远好过运用身体方面的表演,吴昱翰在片中的表现正是如此,不是演的不好,而是不够好。台词到位了,动作也该跟上,不能全靠导演给你凹造型。

  女主角莫默,身为北京人,不会圆滑,她认为错的就是错的,绝对不能为了得到好处去做错的事情。可以说,她正是本片中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但不代表她就是对的,这点后面探讨。任素汐是年轻女演员中的一匹黑马,在多部作品中演技都很赞,在这部里发挥有些失常,比如醉酒那段神情动作都不到位,不知道是不是没放太多心思在这部戏的缘故。

  男配郑多多是个八爪臭章鱼,脚踏N条船还游刃有余,可谓尽显渣男本色。作为本片用于制造前二者矛盾的工具人,他的任务圆满完成,缺少亮点戏份,也就没太大发挥。演员我不认识,就眼神来说,可塑性很强,我觉得他演这部戏的时候比男主角还认真。

  其他路人甲乙丙丁,最出彩的当属孙同妈妈的演员赵海燕,她是乡村爱情里走出来的,表演的角色又正好需要那股东北味道。所以她作为配角贡献出了本片的最佳表演。

  点评完人物,回到剧情深度。孙母装晕进医院那场戏里,孙同在多重压力之下对莫默有一句爆发:“你生在天上了,我生在水坑里,你下到水坑里看看就全都明白了!”莫默答:“我没有生在天上,我也想过更好的生活。”

  正是这段对话证明了整部电影有一定深度,不再是纯粹的讨论爱情那点破事,起码它触发了观众针对身份地位和现实道德进行思考。这几年下乡镇搞扶贫工作,对生活在水坑里的人深有感触。天上和水坑是一对相对概念,如果我和北上广深的富豪之家去比,我妥妥是在水坑里畅游。但和那些贫困户一比,我又是在天上翱翔了。那我到底是活在天上还是水坑里?电影所要讨论的道德上的对错,就离不开这对概念。

  天上的人有相对更好的条件,免去了很多生活的压力。比如莫默不惧行长,否决其让人插队办事,不仅因为她为人正直,更因为她有一个良好的背景,让她没有后顾之忧。她的正直不是错误的,也不是正确的,只是她在自身条件的加持下让她可以做出的选择。换一个无权无势无背景的三无银行职员,为了道德上的正确去顶撞行长,即使道德获胜了,三无人员的银行生涯也走到头了。我再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你被人逼着去杀人,你可以选择不去,但是你会因此被杀,那你选择什么才是正确的?有人会说,当然是选择反抗啊,如果你无法反抗呢?现实生活就是如此。

  追求绝对的道德并非是一件正确的事情,物极必反,我们的生活是寻找平衡的过程。做人难,做好人更难,做好人是要有资格的,有条件反抗现实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如果你因为求做好人而失去一切,就如同选择反抗而被杀,最多争取到一个壮烈牺牲的烈士名号。

  相亲男似乎也持这个观点,但他在影片中作为被嘲讽的对象,我和他的观点其实是相当不同的。他认为可以为了好处去做坏事,而我认为不该追求绝对的道德,要选择与自身条件相符的道德标准。比如,我搞扶贫工作,为贫困户家里提供一些帮助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但让贫困户去为其他穷人做同样的事就是强人所难。我能因此就批判贫困户的道德水平低,或者因此抬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吗?显然不能,我是在我的背景范围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也没能力像万达集团一样把贵州一整个县的扶贫全给包了。天上和水坑里的人,天上有郑多多这样的渣滓,也有莫默这样的正义之人,水坑里有孙同他妈这样趋炎附势的小人,也有做出正确选择的孙同。在社会整体道德上二者比不出个高低来,因为只存在个人道德的高低。我们总喜欢讨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案例,并将其批判一番,大多都是以偏概全,道德标准是随社会发展不断浮动的。两百年前,不裹脚不是好女子,现代社会谁还理那糟粕。

  孙同最终选择了莫默,失去工作和北京户口都只是一时的,在莫默帮助下,这些都能回来。倘若孙同真的会因为选择莫默失去一切,他还坚持要选莫默,我们又可以感叹一句爱情真伟大,然后说,电影看看就好,可别当真。他可以这么选,那么社会的毒打也是真实的,只要他认为值得,那就没事,作为个例,选择完全自由。但倘若让所有人都这么选,我们可就生活在乌托邦里了,你能想象你的同僚一个个为了谈恋爱致工作于不顾吗?天大地大,爱情最大。千万别在人间建这种天堂,建在电影院里就好。

  如果想让电影更有批判意义,可以选择这样结局:孙同鼻青脸肿,莫默过来对他安慰一番后,莫默的男朋友开着劳斯莱斯或者法拉利把莫默接走,留下孙同坐在酒店台阶上哭泣。这样比较符合题目“半个喜剧”,现在这个大团圆结局,都可以把题目改成“皆大欢喜”了。

  《半个喜剧》电影观后感及影评【5】

  这种话剧改编的电影,优点在于演员的演技和经过多次验证的扎实剧本,这也是这部电影的优点。

  任素汐贡献了非常出色的表演,她的演技真是吊打同年龄段的女演员,在这部戏更是吊打其他发挥出色的主角。

  吴昱翰和刘迅作为男一男二,表现让人惊艳,不过觉得刘迅再收一下情绪的话,在大荧幕上看会更自然一些。

  裴魁山和常远作为两个客串的丑角,承包了太多笑点,电影名半个喜剧,他两个可以说是半个半个喜剧。赵海燕儿东北大妈本色出演,也给个大赞!

  很喜欢这种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的中国电影,这部电影关注的就是穷苦出身的北漂青年在大城市面临情感和现实问题时的艰难抉择和价值观冲突,还有经历带来的成长。

  电影以一种特别精彩的快节奏进入正题,将人物形象和关系还有之后情节的伏笔以一种浓缩精华的巧妙手法呈现出来,笑点频出,还伴着轻快好听的插曲,到男女主出现问题开始节奏变缓,重心放在男主精神世界的痛苦,到最后高潮骤起,主线支线合拢成一出闹剧式的冲突,突然走向电影结尾,一气呵成但有些狗尾续貂了。

  三个主角人物塑造的很饱满,但服务于剧情时,私以为就是有那么一点生硬。

  我觉得电影起名叫半个喜剧,是突出喜剧笑中带泪和悲情内核的特点,毕竟现实总是残酷的,而喜剧以一种超现实主义在轻松的观影氛围中将其呈现出来。

  总的来说,把电影定义为一部商业片,单就其娱乐性和故事性,它绝对是出色的!

    25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