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优秀作文>

2023春节的精神内涵与民族情感作文11篇

福萍分享

春节,是镶嵌在每个人心中最浓厚的乡愁,这或许就是春节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精神内涵与民族情感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2023春节的精神内涵与民族情感作文11篇

春节的精神内涵与民族情感作文【篇1】

在所有绚丽斑斓的中国传统节日中,春节是老百姓参与度最高的节日。它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我们传承春节文化,从中获得宝贵的精神能量,获得文化自信,忠诚于文化信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大年夜,山东各地一般由家长首先起来“发纸”,开门前先放爆竹,然后才能说话。男人在家长的带领下祭拜天地神灵。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一年象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有余头。水饺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麸子等,吃到钱,就能发财;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麸子,就能享福。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在欢乐祥和节日里,家家其乐融融,沉浸于春节文化的习俗中,迎新春,贺新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还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尚。“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照旧过去,都依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福。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自信,感情的信仰。民间为了更充分地表现这种向往和祝福,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节前人们就在门脸上贴上“福”字,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春节文化犹如春风化雨,每个中国人处在这种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其熏陶。

专属于我们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时至今日,依然代代相传,这彰显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凝集力,洋溢着我们浓浓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增加了我们民族信仰的力量。

春节的精神内涵与民族情感作文【篇2】

【镌刻在生命中的中国年,中国梦】

“梦想”二字萦绕嘴边,这简短的两个字,又似乎凝聚了生命所有的力量。我们要有执著追求的梦想,要让原本白纸般的生命开出五彩斑斓的花朵,回首以往,使得内心盛满充实与感动。——题记

一年里,全球的华人都期盼着那大年三十的团圆饭,那街街鞭炮不断的中国年,那家中和睦如春的温暖。这份温暖之中,也必然会响起那一个饱含深情念想的中国梦。

中国年“油花纸窗换,旧舍又新年,户写宜春字,囊分压岁钱。”换上新的春联,穿上新的衣裳,拿着手中的压岁钱,像是拿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吉祥,平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以新取旧,中国年,除夕夜,包含着每一个中国人对家的绵绵思念,哪怕窗外寒风呼啸,白雪纷飞,一家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总能带走人们心中那皑皑白雪,带给人们一种温暖,这种温暖叫家的幸福。

“每逢佳节倍思亲”出门在外的中国人,尤其是华侨,更会思念起自己的亲人,他们恨不得有一种魔力,变走眼前的一切,插上翅膀,飞回家中。年年的“春运”,虽然回家的路遥远,但每个人都心系故土,虽疲惫,但他们心中依然微笑。想到养育自己的亲人和故土,即便身未回家,但心早已在家中,享受着家的温暖.

中国站起来了,是因为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士,他们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为祖国战死沙场,奋勇杀敌,让祖国繁荣富强;中国之所以能在奥运奖牌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是因为那些运动健儿,他们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获得金牌,取得荣耀,为祖国争光;中国梦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梦、强国之梦。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中国梦,点燃了鸟巢上空放飞迷人的焰火,中国梦飘扬了南极昆仑科考站上的五星红旗,中国梦,发射了“神舟十号”太空遨游,中国梦创造了一个个中华复兴的奇迹。中国梦有大有小,大有袁隆平以稻养国,小有认真读书,脚踏实地做事的人。中国梦是平凡的,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梦。

油菜花开的时节,她在丛中笑。微风拂过,金灿灿的一片,油菜花的顶端像镀了一成金,在阳光下,耀眼辉煌,那不是她留下的足迹吗?那挺直的菜梗不像我们吗?那不正是她坚韧挺拔的见证吗?默默无闻托起我们明天的希望,阳光,使她繁盛。中国梦如太阳,要不是太阳温暖的光芒,油菜花怎能茁壮成长?

中国,如风筝,中国梦,如线,中国年,如手,手把着线,让线越长,风筝飞得越高。

春节的精神内涵与民族情感作文【篇3】

【浓浓中国年,赤赤中国“xin”】

哪时?曾无意间浏览到关于中国春节人口大迁移的新闻,我当时在想,是什么原因产生春运这一轰轰烈烈的“壮举”。后来我深思,原来,集体的奔波劳累是为了“年”。我们只有经历过春运,才能真正理解“年”的深意,那是一种眷恋,对家人、对故土的一种眷恋。而现在,我们对家人,对故土的眷恋不减当年,依然有浓浓的年味儿,但又有“xin”的内涵。

千拥万挤虽“xin”(辛)苦,辗转奔波只为家。中华民族自来是不屈的民族,即使艰难险阻,也会把它化作前行的动力,不断前进,而这样的基因深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及时远在天涯,仍然心系家国。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恋家的情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的思乡之情;“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是李觏的离愁别绪;“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诗仙李白的故土眷恋之情,历史上,这样思乡的文人墨客不胜枚举。这样离愁别绪依然深深嵌入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内心,在工厂流水线、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工地上、宁静娴雅的写字楼、高耸入云的商场……我们都能看到他们内心的彷徨与焦虑,是远方的家带给他们牵挂。此刻,心中涌现千万种想法,而最终义无反顾选择收拾简单的行囊,踏上回家的征程,辗转每一个车站,在千万人中拥挤;驻足每一个检票站,坐在冷硬的座位……这一切,只为和家人相见时刻的欢心与心中流淌的暖流。

一路回望万事“xin”(新),奋发有为鼓干劲。“回家,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礼物”,一句带有感情的文字。当历经千辛万苦回到阔别已久的家园,不再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惆怅”;亦不再是“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的凄苦,更不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凄凉”。而现在,阔别数载,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所谓“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当乘坐的车辆渐渐驶近家乡,家乡的一切有了别样的天地,记忆中的盘山公路变直了,记忆中的泥泞小道变硬了,记忆中跳水的扁担搁浅了……一切的一切是新鲜,是满足,是自豪。此刻亦心中有千万种念想,都不及把心中的暖流化作前行的动力,让信念和决心占据心头,鼓舞自己的双臂,挥洒辛勤的汗水,捍卫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自然不会好高骛远,将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在自己的岗位和工作中砥砺前行。

万物更新事事“xin”(欣),敢挑重担迈步行。告别昨日的黑白,迎来今日的色彩,当乡间小路告别昨日的黑白,迎来了属于它在黑夜中的“光明”;当曾经的狭窄街面迎来属于它的“亮体面”,穿上“霓虹新衣”,所有的一切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这一切,都是我们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告别昨日贫瘠,焕发今日的荣光。此刻,心中有万千感叹,都不及在心中呐喊,我们青年热血男儿,应该接受时代的重任,挑起属于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浪遏飞舟;在时代进步的江海中,乘风破浪。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年”是一份牵挂,也是我们的初心;“年”是一份羁绊,更是一种使命。我们在“年”中感动,也在“年”里感悟,我们要展现中国当代男儿的本色,在欣欣向荣,国富民强的今天,奋勇当先,勇于接受时代的检验。

春节的精神内涵与民族情感作文【篇4】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厚重的历史,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如淘金一般层层筛多余的泥沙,留下金石,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而我要说的是我们传统节日中的春节。

春节,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最重视的节日。在我的家乡——湖南长沙的春节又与传统的春节不同,别具一番湖湘风味。

第一味:慢。

长沙的春节真的是很“慢热”。腊月七,八时,虽然街头还是与平常无异,可在那些如迷宫般蜿蜒的小巷中,几户人家在家门前假期一个个用防水材料制成的箱子。这是,正是熏腊肉的好时节,智慧的人们用谷壳,稻壳与花生壳作燃料来熏制鱼肉,一边以来年保存与食用。就这样,在熏出的植物与肉类混合出的清香中,大年三十到了。

第二味:闹!

年三十,人们团聚在家中吃团年饭,看__,所以大街上也冷清了许多。初一,也是差不多的样子。可到了初二,街上的人多了起来。个个穿新衣,带新帽。到了步行街,更是人气满满,小吃店的队伍排到了铺子外头,服装店里,试衣试鞋的顾客更是摩肩接踵。而这一切喜庆氛围的中心,是火宫殿的庙会。

第三味:奇。

要说起火宫殿的庙会,那真是奇!对孩子们来说,仿佛就像来到了游乐场。庙会里什么都有,虽然只是一些小物品,小玩具,小食品。可这些是孩子们的一切。他们可以买到小巧玲珑的口琴,栩栩如生的泥人,各式各样的古代铜币。可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些用叶子编织而成的小虫子,小动物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句俗语就是对这些工艺品最高的评价。看的累了,去买糖画的老爷爷那去“转”个“齐天大圣”边逛边吃,不亦快哉!

第四味:“香”

既然已经到了火宫殿,逛了庙会,为何不去火宫殿中来些热气腾腾的小吃呢?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是必点菜品经过秘方卤制的豆腐,过油炸得外焦里嫩,散发阵阵“异香”,趁热淋上汤汁。一口咬下去,汤汁在舌尖迸开,蔓延带舌头上的每一处,不论是老饕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忍不住吃第二口。

热闹的氛围一直延续到初七,大人开始上班;孩子们要过了元宵节才开始上学。但,春节已经过去了。这便是我们的节日——春节。一个别具湖湘特色的春节。

春节的精神内涵与民族情感作文【篇5】

【那些年我家置办过的年货】

在物质不太丰盈的年代,只有过年才可以穿新衣、戴新帽,特别是那些平时吃不到的许多年货让小孩都变成了“吃货”。从除夕到正月十五结束,期间的饮食与平时相比丰富了许多,所有的食材都需要自己提前准备好,需要自己做,正是因为这些年货耗时耗力,许多家庭成员参与其中,共同合作,年味才会显得更加浓郁,让人难忘。

腊月25,冻豆腐。过年期间,我家乡的伙食和往常的面条稀饭不同,主要是吃馒头和炖菜,炖菜里面内容非常丰富,有猪肉、青菜、粉条、海带和冻豆腐等等许多食材。这些配料大多是在赶集的时候买回家,唯独冻豆腐是需要自己来冻的,每年快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将买来的新鲜豆腐放在室外,靠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将豆腐冻成布满一个个窟窿眼的冻豆腐。这样天然冷冻做成的冻豆腐和后来我在超市中买到的味道很不一样,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回味无穷。

腊月26,蒸馒头。每年腊月26那一天,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烧起平时不怎么用的地锅炉子,蒸十几斤馒头,让正月十五之前都备足主食。多年来,我也一直参与蒸馒头这项家庭集体劳动,为妈妈、奶奶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提前泡好蒸豆包子所用的红豆,在揉面和切面团的时候搭一把手,蒸馍上锅笼的时候清洗好垫在下面的布等等一些细小的工作。记忆最深刻的还是自己每年拿着烧火棍,坐在地锅旁,满心欢喜地等着第一锅出笼的馒头和包子的那种幸福感,熊熊的火焰就像我们的日子一样红红火火,蒸笼里不断涌出的腾腾热气寓意着来年的生活蒸蒸日上。

腊月27,杀公鸡。这一天会杀鸡,但不仅限于杀鸡、煮鸡肉,每家人都会将过年要准备的肉食准备齐全,其中包括做肉丸这件有些复杂且工作量大的工作,主要做两种肉丸,即红丸和白丸,也就是油炸丸子和水煮丸子。小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总是站在爸爸身旁,看着他将五花肉末、葱姜蒜、五香粉、鸡蛋液和淀粉揉在一起,搅拌均匀,顺时针搅拌,直到搅出肉茸那种细腻均匀的样子,用手挤着一颗颗落入滚烫的油锅或者开水锅,等一两分钟后香喷喷的肉丸出锅,让我们这些小馋猫一次吃过够。

腊月28,贴年画。欢天喜地过春节,千家万户贴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上千年来流传下来象征吉祥的风俗。在我的家乡,腊月28这天,家家户户必贴春联,这一天见证着我们村里千门万户新桃换旧符的盛景。每家每户的院门、屋门、粮仓门、猪圈都会被春联装饰一新,各自不同的内容寓意着不同的新年祝愿。贴春联用的是玉米面搀着白面煮成的浆糊,我们一家人分工合作,撕下来旧春联,清理干净墙面,刷一层浆糊,将新春联张贴好,对准角度,抹平褶皱,美滋滋地读一遍春联的内容,憧憬着新的一年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幼时和家人一起准备这些年货的场景营造出家乡浓郁的年味,为我的童年带来许多欢乐的回忆。如今,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每天的饮食都堪比之前过年,春节的意义更多在于团聚。时间滴滴答答不停歇,如今腊月已过半,一年中最珍贵的欢聚时刻就快到了,一大家子人边看__边话家常,团圆的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对此,我满怀期待。

春节的精神内涵与民族情感作文【篇6】

【谈谈过年这些“味儿”】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疫情防控“就地过年”的号召下,不少客居他乡的游子牵挂着家乡、牵挂着亲人,但愈发浓烈的“年味儿”依然如期席卷开来,为万众响应“就地过年”号召的团结和坚决披上了喜庆热闹的“新棉袄”。当下,__、__、__、__……一个个关键历史时刻的接踵而至,更使这个别样的春节更精彩、更有味儿。

新年伊始,“平平安安”的“年味儿”不能少。“平安”是“喜庆”的基础,年关将至,严守以疫情防控为代表的社会面安全“红线”更是刻不容缓。“要毫不放松抓好部队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好支援地方抗击疫情准备,巩固和发展我国疫情防控良好态势。”欢度春节和疫情防控的齐抓共管,是继疫情防控下恢复经济社会发展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挑战,能否接下挑战、把握局势,事关来年诸多重大历史节点能否有一个好起点、好开局,紧紧围绕中央疫情防控政策和部署,总结完善现有的疫情防控经验、合理统筹疫情防控人力物力,只有在党的领导和指挥下全民支持、全民参与、全民配合,年节时的疫情防控才能经受住年关人员流动量大、组织难度大的考验,形成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应急处突体制机制,将年下“平平安安”的“年味儿”由年节的“瑞雪之兆”,化为将来一整年的“风调雨顺”。

新年伊始,“和和美美”的“年味儿”不能少。“四海之内皆兄弟”,即使身在异地,这个年节也不会缺少“温暖”和“团聚”的主旋律。怀揣着“天下没有远方,人间皆是故乡”的胸襟,喝一杯没饮过的贺岁酒、吃一顿没尝过的年夜饭,“就地过年”便是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兄弟之情更深、姐妹之谊更厚的契机;化对远方老家的思念为对脚下“新家”的热爱,化对远方亲人的挂念为对眼前“近邻”的亲爱,“就地过年”就不是寄不达家书、泊不进港口、摆不上供果、跨不过海峡的乡愁,而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唱响《爱我中华》的纵情高歌,是五十六族兄弟姐妹共饮长江水、同过中国年的举国欢庆。“家和万事兴”,在“就地过年”倡导下,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每多一分的和和美美,都将是中华儿女手拉手、心连心,其乐融融地为中华民族集中力量办大事打下的更加牢固的基础。

新年伊始,“热热闹闹”的“年味儿”不能少。从灯笼到对联、从瓜果到点心、从美酒到佳肴、从歌舞到小品,年节的方方面面无一不是为了给热烈的氛围再“添一把火”,而“火”要烧得旺,最基础的物质保障必不可少。在贵阳市考察调研时查看了超市商品的价格,重点关注了生活必需品供应情况,广大党员干部循足迹,在春节这个万众瞩目的重要节点,切实做到民情必观、民意必问、民声必达,确保过年群众能打满“米袋子”、装满“菜篮子”、盛满“果盘子”来过好新年,就是亲力亲为地为春节这个“大篝火”抱薪添柴,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安心过年、热闹过年提最供坚强的保障,是将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火”,从春节烧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力棒”上、烧到“十四五”规划蓝图每个角落、烧到饱含科技与理念的冬奥场馆、烧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航程引路灯塔上而开拓的又一个振奋人心的起点。

不一样的年、不变的年味,万家灯火、喜乐欢庆之际,还当尝遍“年百味”,过好“中国年”!

春节的精神内涵与民族情感作文【篇7】

【不一样的“年味儿”】

“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许多党员干部在春节来临之际主动选择留守岗位,盯梢重点环节、关键节点,用“脚步声”代替“爆竹声”,主动下乡下村走访,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尽责走访,让这个“年味儿”带点声。

春节来临,面对严峻复杂的冬季疫情防控形势,各地陆续发出倡议:鼓励企事业单位职工“就地过年”。广大农村地区似乎由此少了些身影、缺了些热闹声,但各党员干部纷纷深入基层去落实“摘帽不摘帮扶走访”“农民工慰问”“完善健康码大数据监控”等举措又似乎增加了一点儿“人气”。但党员干部们需要注意的是,深入田间地头不是“郊区游”,也不是“表演秀”,而是要真情实意地走访于民,问需于民。作为时代的答卷人,必须提高自身政治站位,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将“鱼水情”融入到每一次的实地走访和日常工作中,乐在田间地头走动,甚至是“摸爬滚打”,乐将基层走访当作归家,脚步轻盈、心情愉悦,用一个个脚步声、一句句交流声让这个年声“味”十足。

用心关怀,让这个“年味儿”多点情。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家人团聚、交流增进感情的一个节日,但疫情影响下只能更多依靠网络和快递诉说家人感情。作为人民的公仆,党员干部不仅要“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惑”,更要“知民情、暖民心”,关注人民群众的情感需求。当下仍有部分干部下乡走访时喜官话、究用语、说空话,群众听不懂、听不进,走访有了、关怀也看似有了,但不是群众想要的情,也不是社会所需的关心。党员干部们必须充分利用好走访这一“黏合剂”,抓住各慰问“回头看”机会,从细处着眼,从实处出发,用心关怀:讲群众想听的,说群众想了解的,谈群众想要的,通过拉家常的方式,打开群众“话匣子”,鼓励群众畅所欲言,让这个年情“味”十足。

用劲奉献,让这个“年味儿”也有趣。

这个“特别”的春节号召大家“减少聚集”“少办宴会”,看似寥寥无趣,但也可以生机勃勃、趣味盎然:村干部、乡镇工作人员、帮扶责任人等党员干部纷纷下乡走访,认真帮助人民群众申领疫情健康码、排查外来和外出人员、做好全面预防性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给家家户户带去新年问候和防疫知识告知,帮助人民群众过年,过好年,过安稳年。这是一个危机年,既是在危险面前需要严阵以待的年度,又是面对新出事物,值得后来人参考借鉴防疫做法的一年,在这个特殊年份,需要党员干部们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对群众事多上心、多投入,始终以一颗奉献之心服务于民,让这个年不仅有声、有情,也“生趣”十足。

春节的精神内涵与民族情感作文【篇8】

【年与我】

爆竹声声响,歌儿年年唱,不知不觉新春的脚步已经悄然临近。春节是中华民族标志性的传统节日,也是华夏儿女共享团圆的日子,对每个人来说都意义非凡。在有春节陪伴的每一年中,“年”带给我的不只是欢声笑语、喜气洋洋,更多的是陪伴我一起成长,看尽人间百态、收获人生阅历,感悟心路历程。

顽童时期,过年之于我是一种“懵懂的期盼”。搜寻记忆中依稀闪烁的片段,在我还是个孩童时,对过年的概念还一无所知,只知道到了冬天,下了大雪,穿上厚厚的新衣,大家就可以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放起五次缤纷的烟花、吃上甜味十足的糖果,追赶嬉戏打闹的玩伴。那时候,对离别、团聚都没有成形的定义,还不能够理解历经长期分别盼着团聚一堂的喜悦,也不能感受无法团圆相聚的感伤,有的只是欢声笑语,无忧无虑,永远是一种懵懵懂懂的期盼。

学生时期,过年之于我是一种“纯粹的欣喜”。进入了漫长的求学生涯,学生时期,自己也在逐渐的成长懂事,开始经历了一些人生中小小的酸甜苦辣,那时候已经懂得了过年的含义,开始理解春节对于每一个家庭的重要意义。在以学业为重的年纪,还记得高中毕业,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去往外面的世界求学,真正体会到了孤身一人面对生活的感受,那时候,临近春节,听着父母电话里的召唤,查阅着返程的车票,倒数着放假的日子,那时候,过年就是一种纯粹的欣喜。

成人时期,过年之于我是一种“沉淀的幸福”。如今,离开学校踏入社会工作已经多年,成年人的生活不再像孩童时期一样无忧无虑,也不再像学生时期一样单纯美好,更多的是成长带来的成熟。对于每一个成年人来说,也许越长大,越能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与义务与日俱增,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去经营。也许现在对于过年已经没有了那种炽热狂喜的感觉,但是,现在,过年之于我就是一种“沉淀的幸福”,陪伴我走过懵懂无知的时期,陪我渡过稚嫩青涩的年纪,也将陪我渡过今后的每一个岁月。

在__年新春来临之际,回望__年,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与艰辛,见证了太多的欢笑与泪水,收获了太多的成果与喜悦。__年,我们要意气风发,整装待发,扬帆起航、披荆斩棘,以最好的姿态迎接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春节的精神内涵与民族情感作文【篇9】

【“年味”中一支“舞”】

随着春节的接近,“年味”逐渐浓烈起来。每个人记忆中的“年味”都各自不同,有年馍、馒头、饺子、爆竹……而在我的“年味”中却是一支具有潮汕特色“舞蹈”。窗外响起了吵闹的锣鼓声,这是一群男青年现在排练着具有“南国雄风”美誉的舞蹈——“英歌舞”。潮汕地区除了“胶几人”(自己人)的独特方言通行外,还有就是这一支美妙的民间舞蹈,一般节日喜庆活动中都可看到它的身影。“潮汕英歌舞”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是潮汕历史文化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瑰宝。

“一笔一画”中英歌文化代代相传

“英歌舞”在潮汕人的心目中是最具有观赏性的“广场舞”,要跳好英歌舞首先要画好英歌的面谱,英歌脸谱是根据《水浒传》的梁山英雄人物所塑造。只有“一笔一画”地刻画出英雄的气概,才能把“英歌舞”的豪放、遒劲表演得淋漓尽致。如今“英歌舞”不只是男青年的专属,小孩、妇女均可跳出英歌舞的澎湃气势,英歌文化实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中国有着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中华大地的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文明的标志,它们大部分经历岁月更迭、战火硝烟,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要多过吃粽子的端午节、赏圆月的中秋节、观英歌舞的春节等传统节日,少过一些“洋节日”,要保持对中国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高度信心,实现中国文化薪火相传,要在学习传统文化汲取能量,并转化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一招一式”中英歌精神铭记于心

“英歌舞”融入了武术的精髓和舞蹈的魅力,一招一式、一跳一跃、一动一吼都展现出“英歌舞”的岭南风采,锣鼓声响起时就连观看者都会情不自禁地抖动双腿。每年春节观看“英歌舞”是潮汕人民必不可少的节目,“英歌舞”的艺术魅力让观看者百看不厌。每次看完“英歌舞”后,在我内心总会燃起一团奋斗的火苗,这种粗犷豪放的民族舞蹈已经铭记在每个潮汕人民的心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用起来,发掘文化底蕴,讲述文化故事,跳好文化舞蹈。我们要把“英歌舞”中敢为人先、万众一心、拼搏奋斗、只争朝夕的精神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上,要牢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

“一槌一鼓”中英歌舞蹈独树一帜

“英歌舞”的独特之处就是所用的道具——鼓槌,每个表演者手握双槌,时而双槌互击,时而双槌击地,动作熟练,整齐划一。在舞蛇者和击鼓者的指挥下,他们不断地变换队形,时而双人表演,时而快步跳跃。“英歌舞”是好汉之刚加上舞蹈之柔的艺术,在广东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原本“英歌舞”的表演者多达108人,后为了便于表演,出现了小规模的英歌舞队伍只有24人或36人。“英歌舞”独特之处就是它拉近了潮汕海外侨胞与家乡的距离,它就如一小堆家乡“故土”、一瓶母亲河的“三江水”,寄托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情感。“英歌舞”正在润物无色地“走出去”,海外舞台也开始有了它的一席之地。“英歌舞”不仅是一种艺术,还是增进乡情友谊、凝聚侨心民心的重要纽带。

“英歌舞”正以气势磅礴的声威、独树一帜的舞姿、耳熟能详的旋律让“年味”变得越来越浓,一笔一画、一招一式、一槌一鼓中“英歌舞”已经展现人前,它将与西藏的“弦子舞”、贵州的“锦鸡舞”、云南的“铓鼓舞”等传统民族舞蹈一同把中华文化“舞”动起来。

春节的精神内涵与民族情感作文【篇10】

【新年“吃”出“新”年味儿】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将至,喜庆氛围渐浓,家中父母已开始忙着熏制腊肉香肠,发来照片,馋得我口水直流。小时候盼过年,盼得是穿新衣收红包吃肉肉,现在盼过年,盼的是家人齐聚一堂,团团圆圆,热热闹闹。当然,新年美味始终是一大盼头,盼口福,盼美好寓意,盼身为党员干部之后吃出的“新”年味儿。

烹一锅鱼鲜,年年有余,富足年,胸藏墨。年年有鱼是“年年有余”的谐音,寓意来年的生活富足。小时候家门口有一口鱼塘,年前,父母在水中拉网捕鱼,我就在鱼塘旁兴奋得张牙舞爪,捕得的小鱼都被我放在水桶里。除去被卖掉的鱼,剩下的都送给亲戚邻居,留下一些过年。加上母亲精湛的厨艺,整个年就在油炸小鱼、糖醋鱼、酸菜鱼中真正过得“年年有鱼”。如今身为党员干部,在期盼“生活富足”的同时,更期盼自己精神富足。精神富足指的是学识多,见识广,有智慧,党员干部要做到精神富足不妨多读书。书籍是精神食粮,“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唯有在书本中“上下而求索”,才能知敬畏、明德行、存戒惧、守底线,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炸一盘酥肉,外酥里嫩,香满嘴,初心味。家乡有首童谣“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就过年。过年又好耍,瓢羹舀汤汤,筷子拈嘎嘎(肉)。”如今念来,依然年味十足。说起过年吃的肉嘎嘎,我总想起母亲炸的酥肉,五花肉去皮切片,以鸡蛋、淀粉等调料拌之,放入菜籽油中煎炸至金黄,可直接食之,外酥里嫩,亦可做成酥肉圆子汤等,美味无穷。几十年了,母亲做的酥肉还是这个味儿,而我也最爱这个味儿。细细想来,其实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的岗位上几十年,颜值在变、年龄在变、职务在变,但是热爱群众的初心是不能变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份热爱,能让我们抵御数九寒天、烈日炙烤,抵御“微利之诱”“五色之惑”,只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煮一碗汤圆,团团圆圆,家圆满,梦圆满。汤圆以糯米粉做皮儿,包上各种馅料,煮熟后食之。大年初一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顺顺利利。小时候吃的汤圆都是母亲手工做的,有咸肉馅儿、白糖馅儿、红糖馅儿,还有没有馅儿的纯糯米味,煮熟后撒上白糖食之。因着购买方便,这几年母亲已不再自己做汤圆了。如今超市里面的速冻汤圆,品种很多,芝麻馅、花生馅等,任君挑选。作为党员干部,在期盼家圆满的时候,也期盼着“中国梦”的圆满。“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要实现“中国梦”,就要扛起我们的使命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__年,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汗水、勇挑重担、真抓实干,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春节的精神内涵与民族情感作文【篇11】

【送给除夕一首诗】

除夕,是中国人一年中最精心准备,也是最具有仪式感的时刻。它代表着中国人的岁尾与起始,万家灯火不灭,只为举起酒杯:一杯敬明天,一杯送过往。这一天,有归家的游子,有守候的父母,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互相倾诉累积一年的思念,将所有的美好都变成喜庆。让“年”过的有“年味”,象征一年的兆头,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蒸蒸日上……而只有到了除夕,才开始真正过年的绽放和仪式的开始。最应景的除夕诗,也许是李世民的《守岁》。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过了除夕之夜,我们就会离开冬天寒冷的冰雪,春风就会带着温暖来临,__年是__,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__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打好开局之战,做到蹄疾步稳。__年,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为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担当意识,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落到实处。打好开局之战,保持战略定力。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及2035年远景目标,保持战略定力,锤炼“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耐力,鼓足勇气、铆足劲力,以“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保持信心,全力迎战“十四五”。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阶前素净的梅花绽放香气,盘成花朵形状的蜡烛台中点燃的蜡烛把周围映照得红红的。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地方各级领导班子的换届工作也将陆续展开。这无疑将为地方发展带来新契机,注入新活力。换届工作成功与否,关键看换届生态,生态好则班子强,班子强则事业兴,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生态必须从严肃换届纪律抓起。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人用人是风向标,只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按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着力培养选拔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才能把一批又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使他们用当其时、人尽其才,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回乡过年,是很多人一年到头最大的期盼。过年,代表着团圆、亲情和温暖。不管离家多远,家,就是一种召唤。但春节临近疫情又有所抬头,“就地过年”是打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主动仗的具体举措,是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新冠疫情防控成果。很多人春节未能与家人团聚,一年中仅有的团聚时光,再一次变成了无可奈何的遗憾。但年货却在流动,亲情还在流动,政府的祝福在流动。春节是中国人之间不必说出的默契,也是深藏在中华民族族群中的血缘密码。因为这个共同的节日,这个民族的子孙们,哪怕散落在全世界,都可以找到相同的基因和话题。一个融化在文化基因中的传统节日,对这个民族有如此强大的整合能力,多么令人惊叹!

华灯初上,万家团圆。新年将至,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惟愿和顺致祥、幸福美满!新阶段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1736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