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老师谈高考:《以良好的心态走过高三迎考的最后阶段》
高考作为一年一度最受关注的选拔性考试,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以良好的心态走过高三迎考的最后阶段》这篇文章吧。
进入五月,高考倒计时的脚步显得更加快速而有力,战前气氛渐浓。高考毕竟是十几年苦读的一次大检阅,面对这样重大的事情,无论哪个考生肯定都会感到或大或小的压力。最后阶段是高考复习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这正如赛跑,冲刺好了就可能后来居上;又如一把宝剑,经过无数次的反复打造之后,最终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要看最后的淬火。谁能平心静气地坐到高考铃声响起了那一刻,谁能平心静气地坐到高考铃声结束的那一刻,谁就是胜利者。
那么,如何平稳度过这关键的时段呢?
1、考生要正确对待考试焦虑
高考是知识的竞争,但同时也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在知识水平相当的状况下,谁的心理素质好,谁就能在竞争中胜出。有人把“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七分”又做了拆分:“高考,三分靠实力,四分靠心理。”
前一阶段,考前演练性质的考试增多,这是学校复习迎考的一种方式,是冲刺阶段惯用的策略,没有一个老师是为了把学生考倒。第一轮以教材为主的复习,是为了夯实基础;第二轮复习中的频繁考试则如同战前的练兵,是为了查找教学工作及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部分,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和弥补。因而考生首先要端正考试心态,不只是盯着分数,而应该仔细分析每一份试卷,看重自己在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把错题的原因找出来,是知识遗漏,是理解不深刻,读题不仔细,答题不规范,还是计算错误……然后把问题一一记下来,让弱项一点一点地减少。这样既能提高知识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应对考试的良好心态。
这时候有或多或少的紧张反应,是很正常的心理,如果这种紧张的情绪不过度,反而会因紧张而生焦虑,因焦虑而激活思维,从而变压力为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当然,如果焦虑过度,则会紧张恐惧,心烦意乱,脾气暴躁,甚至出现浑身乏力、肠胃不适、睡眠不好的情况。台湾诗人席慕容说:“生命就是不断受到创伤和不断自我修复的过程。”考生也是在不断受到困难和障碍以及不断自我克服和战胜的过程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而走向成熟的。我们要学会在压力中进步,要设法使自己的头脑冷静下来,不要着急,明白这是高考路途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无法想像一个气急败坏的将军能赢得战争的胜利,既然过度焦虑带给自己的只是伤害,那么我何不静下心来,排除干扰,盘点一下自己要复习的功课,把高考当成过节一样,以一颗平常心,以快乐的心情去迎接它呢。这时可以听听音乐,散散步,打打球,找老师谈谈心,合理安排好学习和休息,使自己大脑得到调节,增强大脑的活力,跟随老师的安排,融入到正常的复习迎考生活中去。
眼下,已到回归基础、重温知识点、继续强化、保持手感的阶段。对于各科试卷,总共多少题,每道题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答题,要结合高考真题尤其是《考试说明》,做到心中有数。高考不是一场杂乱无章的战争,命题老师必须依据《考试说明》来出题,《考试说明》已将考试的内容范围和题型提前“安民告示”,它能帮助考生复习有方向。迎考的最后阶段,已经进行两到三遍的复习,做了大量的试题,正需要重新回到基础上来。
我们应对照《考试说明》进行回忆和梳理,逐条对照。通过比较,找出差距,结合回归错题,查漏补缺;通过典型例题的讨论,辨析,质疑,强化解题思维,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做题质量,形成体系,得到飞跃。
3、家长最后阶段要保持正常
到了这个阶段,对频繁的考试大多数考生已近乎“麻木”,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分数的波动起伏也不太看重。而我们的家长有的却无法忍受这样的起落,打电话或到学校找老师问情况,有的甚至让自己的焦虑情绪严重影响到孩子。其实家长这时的最好备考方式,就是一切保持正常,无需特意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让孩子在紧张的学校学习之后,回家有一个心理放松的空间。有事与老师沟通,不将孩子与其他孩子作比较,不给孩子添加心理压力,多理解孩子的心情,帮孩子树立信心,鼓励孩子在现有的基础上正常发挥。
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高考是自己人生的一个微妙的时段上进行的一场非常微妙的考试,经过这场考试,考生们不仅从年龄上向成人的行列迈进,而且整个身心都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礼。因而有人把高考比作一场特殊的成人仪式,这是非常恰当的。
为了迎接这场成人仪式,需要考生拿出最佳的知识状态、最佳的生理状态、最佳的心理状态,也需要家长倾心倾力。愿广大考生朋友善待高考,珍惜高考,以使自己的成人仪式隆重而成功!愿各位考生和家长心想事成!
优秀老师谈高考:《以良好的心态走过高三迎考的最后阶段》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