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师节《一生只为一事来》最新观后感心得5篇精选
《一生只为一事来》根据“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故事改编,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讲述了支月英在偏远大山深处的艰苦条件下,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初心,为大山里三代孩子带来重大命运变革的感人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以山村教师支月英为原型拍摄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9月3日上午在南昌市瑞颐大酒店举行南昌首映礼。
据了解,支月英是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80年,19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来到离家乡南昌市进贤县两百多公里外的大山深处——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当时的学校条件十分艰苦,拼凑的课桌椅、破旧的教室就是学校的全部,这里离乡镇40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很多孩子上学要步行10多公里的山路。看到这样的教学条件,许多来这里教书的老师先后离开了这里。支月英也曾打过退堂鼓。然而,面对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看到家长对教师的期盼,支月英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并用38年的坚守改变了山村学校的面貌。
作为一部被国家教育部点赞的校园题材优秀影片,《一生只为一事来》深刻反映了新中国教育发展进程,用真挚的情感诠释了“中国需要怎样的老师”这一深刻话题。影片《一生只为一事来》细节铺垫精巧,转折流畅,剧情自然,却感人肺腑。《一生只为一事来》制片人邓伟告诉记者,“支月英老师以‘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的执念感动了社会,我们主创团队才决定将这个故事搬上荧幕。电影2018年10月在江西奉新开机,11月在南昌杀青完成。电影的拍摄得到了江西省委宣传部的自己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得到国家教育部的指导,2019年7月18日在教育部举行了成片试映,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观影结束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一生只为一事来》讲述的是支月英老师的故事,更是中国370万乡村教师的故事。”
《一生只为一事来》是积极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是集《我不是药神》后又一部聚焦民情,呈现以教育事业时代变革为背景的优秀作品。据导演张亚海透露,这部由张亚海执导,穆婷婷、谭凯、巩汉林、王姬主演的电影定档9月9日全国燃情上映,为的就是致敬全天下的教师,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支月英告诉记者,电影拍出了年代感,那个年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既纯粹又动人,感谢电影主创团队。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看心得
一生只为一事来,这是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支月英一生的写照。
以支月英的事迹为原型拍摄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将于9月9日全国院线同步上映,以献礼新中国第三十五个教师节,引起社会广泛热议。9月4日15时,支月英老师和电影导演、制片人等主创人员将做客中国江西网全媒体演播中心,共同分享创作感悟。
据了解,电影以“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江西省奉新县教师支月英为创作原型,讲述了支月英不忘初心,始终扎根偏远山村,为大山里的三代孩子带来重大命运变革的感人故事。电影生动再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几个农村孩子历经坎坷、自强不息的成长历程,讲述了支月英老师驻守大山39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事迹。
39年来,她用教育帮助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走出深山,实现自己的价值,时至今日,支月英还在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着初心与大山的希望。一部跨度近40年的电影如何真实还原当年的场景?支月英老师对这部电影如何看待?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看影评
9月2日,根据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的支月英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在宜春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首映。9月9日,该片在全国院线上映。这部影片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并纳入教育部庆祝第三十五个教师节系列活动方案;我省将其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堂生动的“电影党课”;宜春、九江、上饶、赣州等地的党员、机关干部、学校师生、社会群众纷纷有组织或自发地观看这部电影;据猫眼专业版数据统计,9月9日至13日,全国共有8.6万人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好评如潮。
影片讲述了1980年,刚满19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来到奉新县一所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担任乡村教师的故事。39年来,她用自己的爱心和努力,帮助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深山,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着初心与大山的希望。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表示,影片向全社会传递了广大教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正能量,也将激励更多教师投入教育事业中,并激发全社会对于教师群体的关爱,为教师的身心健康及职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他鼓励北师大全体师生以支月英老师为榜样,从教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9月10日,湖口县第二小学教师邹时兵在观看完电影后说:“支老师给我上了一课,虽然上世纪80年代的生活环境和现在大不一样,但每代教师都应坚持立德树人,坚守初心,不忘使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无愧于时代。”
万年县湖云乡白马小学同样地处偏远山区,该校教师蒋湖说:“看完电影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支老师就像泥洋的青竹,不择地势,就地成长。这是一次精神洗礼,我不会忘记支老师那句话——若是心里存了条上山的道,那就什么也挡不住我的路。”
截至9月14日,在淘票票软件上,共有642名观众给予好评。网友紫心写道:“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支老师言传身教改变了几代人,改变了山里村民的教育观念,改变了商人唯利是图的想法,支老师是师德的典范。”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看有感
电影 《一生只为一事来》已经于9月9日在全国正式上映。这部由张亚海导演, 穆婷婷、 谭凯、 巩汉林、 王姬主演的电影,根据“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展开,讲述了支月英老师驻守大山38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
电影 《一生只为一事来》从支月英的19岁,一直讲到了50多岁,几乎概括了支月英整个教师职业生涯。电影以商人董大山的回忆为线索,回忆了支月英在19岁这个本是迷茫躁动的年纪,却怀揣理想,驻扎大山,开展教育工作。在她的教育生涯刚刚开始的时候,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但是都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智慧克服了。
也许一般观众会认为支月英一定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才能克服那么多的难关,教育出一批批有出息的孩子。但是事实反而正好相反,支月英在一开始就被别人说“傻”,但是她说:“山里需要我这样的‘傻子’”。任何事情能坚持做38年,绝对不止是聪明这么简单,如果不是怀着一颗善良博爱的心,拥有着顽强的意志,是绝对坚持不下来的。支月英用现实行动践行了一个“一生只为一事来”的伟大壮举。
献礼“新中国第35个教师节”
电影引发了无数观众、网友对“老师”的怀念,在众多的怀念和话题声中,我们发现很多人都和老师之间发生过很多感动的故事,老师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每个人的性格养成、品格塑造都和老师脱不开关系。时光如白驹过隙,若干年后,我们也许怀念的不仅仅是当年的老师和同学,更是怀念那曾经的难忘时光。
在“新中国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一生只为一事来》作为一件珍贵的礼物送给全天下的教育工作者、全天下的老师是再合适不过了。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看体会
为庆祝第35个教师节的来临,9月7日上午,在中山市第一中学里进行了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的首映礼。影片导演张亚海携小演员徐梓涵、宋心钰以及影片故事原型支月英老师本人来到中山与现场观众学生们见面。目前影片已于9月9日全国公映,中山多个电影院已同步公映。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支月英几十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初心,为大山里三代孩子默默奉献。影片正是根据“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故事改编。
采访中,导演张亚海透露,三年前他来到中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碰到与同样在中山做影视制作的朋友张长见。交流中二人发觉对方都想拍摄一部带正能量、主旋律电影,随即一拍而合,开始创作拍摄。张亚海还透露,在影片拍摄期间,还接到了剧组《美人鱼2》的邀请,但当时正是《一生只为一事来》的关键时刻,最终婉拒了邀请。张亚海希望通过影片,能够让社会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在未来也希望能够继续拍摄出类似的关注社会、能能够人思考的电影。
故事原型支月英老师在采访中一直面带微笑,极具亲和。面对刚来到大山深处时,她表示一开始时确实是想过退缩,但当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后,她选择了坚持。“当时山里的生活环境的确很苦,住的都是木板搭建的房子,每到晚上,老鼠便会到处乱串。没睡着前,我都会用身旁的木棍狠敲几下,很多时候还会时不时的冒出一条蛇。”对于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支月英坦言自己会给他们垫付学费,“也常因如此,当时自己几乎每月都是月光族”。但是即使如此,支月英表示,自己心中存在着一条上山路,谁也阻止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