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6篇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感触多多。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以供大家参考!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一)
茫茫宇宙,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如此的渺小,就如同天空中的一粒粒浮尘。
从出生到死亡,我来过,我走了,悄无声息,就如同我不曾来过,这是大多数人的一生。可是,总有些人轻轻悄悄地来了,又走了,却又像是从未走远。
事实上,感动中国中的大多数人都只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凡人,而不同的是他们生命所承载的重量。
放眼浩渺天地间这芸芸众生,我们总感叹自己太过于微不足道,但可曾知道,当生命有了重量,它就不再轻如尘埃?
_岁的小女孩何玥,她想到的不是如何尽可能多地争取时间在这人世间哪怕多留一分钟,而是首先考虑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来给自己这稚嫩的生命画上一个无悔的句号。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损毁,但关键的问题是,有太多的人为了活下来而不得不损毁自己的身体,而还有那么多已经逝去的生命要带着完好的身体一并离去!当生命终结的时候,一切皆化为乌有,身体对她来说已经毫无用处,那么,为什么不让它们在别人的身上让它们的作用得以延续呢?在此之前,何玥与我们一样,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生命也和我们一样轻微,但她生命的重量体现在在生命的最后她所作出的选择,让自己的生命延续在别人的身上,仿佛她不曾离开!那么,我们自己呢?当我们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是否有勇气也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它们的人,让它们融入别人的身体,让另一个生命更加健全呢?
周月华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让我们一直深受折服的身残志坚、为梦执着的形象了,她平凡甚至残缺的生命在二十年由艾起背着翻山越岭中已经走向了崇高与伟大!身体的缺陷,她不在乎,她在乎的是自己活着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这两个人的爱情,只有相濡以沫,而没有波澜壮阔,却以彼此为支撑相互携手走过了二十年,为彼此增加着生命的分量!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周月华并不完美的生命划过的那完美的弧线以及它沉沉的分量。什么是爱情?看看艾起我们是否有些羞愧?什么是生命的重量?凝视周月华,我们是否有所启发?
生命是一段过程,而生命的重量就在于这段过程我们怎样走过。个体的生命本身可以很脆弱,可以很渺小,可以很轻微,但在生命行进的过程中,它所依附的形体可以决定它的重量。 轻与重,大与小,崇高与卑微,往往只在于一念之间,我们生命的重量将由我们自己去填充。只希望,到了不得不对这人世间的一切撒手的时候,我们能灿然地回望,会心地一笑,我来过,我走了,我无悔!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二)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摘自《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这些融入年轮的人,我们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从容,彷徨的时候,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坚定,怀疑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们什么叫相信。
20_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盛典已于20_年_月_日20:00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从20_到20_,感动中国走过_个年头。时代在变,感动不变,人们对善的向往不变,对美好的渴望不变。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的一个“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的主旋律精神栏目,多年来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彰显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在这个精致的利己主义盛行的年代,在这个道德感、责任感、使命感缺失的年代,有这样一部精神史诗洗涤心灵,实属大幸。
每每看到这个节目不知你们如何,反正我是止不住我的眼泪。我们经常说,好人就在身边。感动中国的人物,也都来自你们我们他们的身边。它是中国人的好人观,行善观的一种传递。“勿以善小而不为"。感动中国,正是这种精神与力量的传递,他给了我们希望,让我们相信,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片未曾唤醒的春天。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的是,人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要坚信世间的美好,人的心灵不能被负面情绪所占据,这样你可能会永久的迷失,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向着美好出发,以每个人的闪光点照亮你身边的美好,哪怕很微弱,但汇聚一起便是万丈光芒,千言万语,也行只有一句话:感动就在你我他每个人的身边,感动中国的精神与魅力一直在传递和发扬,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新一代人点亮。
《感动中国》是一种呼应,它呼应的是人们心里本来就有的向善之心。两个多小时,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可能意味着无法被擦干的泪水,或者是心灵的一次净化。但对于这个社会与时代来说,《感动中国》的走红意味着什么?
在感动的同时,我们有时是不是也该有点儿愤怒。我们要做的和该做的事还很多,只有感动、愤怒都不够,我们必须擦干眼泪后行动,站到一个又一个曾经感动过我们的人身后,然后愤怒才会真正减少。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三)
在美国尤金举行的20_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比赛,中国飞人苏炳添在男子100米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并列季军。苏炳添成功夺牌让中国人倍受鼓舞。他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亚洲的骄傲。他不到最后一秒不放弃的精神,更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人生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专注执着,正确科学地把握自己,永不言弃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专注精神,不受干扰,是一种智慧。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成功所必须的精神。他,年仅25岁,就获得了获得了神学哲学双学位。如果他愿意,他随时可以成为巴赫音乐最正统的接班人,这就是史怀哲传奇的青年人生。然而,外界的鲜花掌声,舆论的吹捧没有给这个理性的年轻人带来一丝的浮躁。29岁时,他决定从零基础学习医学,拯救非洲难民。从此,他把毕生的精力,都专注地奉献给了非洲医疗事业,在蛮荒丛林中度过余生。被誉为“非洲之父”的他,临终时由衷感慨:“上帝啊!当跑的路我跑过了,尽力了,我一生扎实的活过了!”史怀哲的一生可谓专注地做到了追随奉献的本心,做了最真实的自己。可见,人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具有专注精神,才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努力拼搏,科学追求,是一种能力。“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南开马蹄湖畔的亲笔题诗,正是叶嘉莹先生一生的写照。已九十岁高龄的她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她研究的方法讲究科学,充分利用优势,她大半生漂泊,所到之处,从孩子到成人,传播的方法都是让人喜闻乐见,她也从中得到启发。叶先生曾说,她的根在祖国,她要为祖国永远留下古典诗歌的财富。于是,人们依旧能在世界各地华人文化圈内,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的一生的努力也终让一代年轻人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她因此成为当今诗坛传播中国古典文化的一员宿将。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她的科学精神和执着的卓越的内涵,却始终没有改变,精神矍铄,风采依旧,真是“莲实有心”“梦偏痴”。所以,要成就一番事业,执着的精神加上科学的态度,才是成功的双翼。
永不放弃,更是一种高宝贵的品质。在成功的路上,一定会遇到许多许许多多困难,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人才有希望达到顶点。他生来就没有四肢,独特的.外表让人铭记。他就是享誉全球的演说家尼克.胡哲。少年时饱受嘲讽,让他闪过轻生念头。但跳进浴缸前他改变了想法,他想要清醒地活着。于是,他苦练演说技巧,到世界各地寻找机会。在被拒绝上百次之后,终于感动了世人。凭着出色的励志演讲,他赢得全球的尊敬。三十出头也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他说:“没手、没脚、没烦恼。”因此,他的乐观与坚忍终于带他度过了最艰苦的岁月,终于驶向成功的彼岸。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这是强者留下的箴言,也是成功的借鉴。专注执着,科学追求,是打开成功之门的三把钥匙。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四)
20_年8月26日的朋加诺体育场被中国红点燃。备受关注的“飞人大战”结果终于揭晓,在亚运赛场最受瞩目、最激动人心的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中国男子百米飞人苏炳添以9秒92新的亚运会纪录摘得金牌,引起了全场沸腾。“中国飞人”苏炳添加冕“亚洲飞人”,其9秒92的成绩不仅刷新亚运会纪录,与亚洲纪录也仅有0.01秒之差,他也是参加决赛的8人中唯一一个跑进10秒以内的选手。苏炳添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和荣耀。
决赛前,苏炳添的外教兰迪·亨廷顿曾说:“如果比赛的氛围、环境和气候都合适,加上运动员感觉良好的话,苏炳添能在雅加达给中国带来一个奇迹。”外教在训练场上信心满满地留下这番话,而苏炳添果然也不负众望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骄傲。
在本届亚运会前,苏炳添两度跑出平男子100米亚洲纪录的9秒91,追平了卡塔尔选手奥古诺德创造的亚洲纪录,成为“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带着这样一份辉煌的成绩单第三次来到亚运会赛场,苏炳添的目标很简单——拿到男子100米的金牌。最终以9秒92的成绩夺冠,苏炳添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说:“我觉得今天已经破了我的魔咒,作为男子百米选手训练了十几年,我参加的所有运动会都没有尝试过拿一个冠军。29岁,我终于在亚运会上证明了自己。”手捧亚运金牌,苏炳添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飞人”。是的,苏炳添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中国速度不容小觑。
20_年年初,那些关于“苏炳添退役”的新闻不胫而走,苏炳添的确动了这个念头。然而,苏炳添不甘心就这样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于是,他坚持了下来,日复一日训练比赛。数年如一日的封闭训练,肩上积攒的各种压力,局外人统统无法体会。正是这样的坚忍不拔、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才成就了如今的亚洲飞人。
在整体水平依然无法与欧美抗衡的亚洲,亚运会百米飞人大战的意义不言而喻,正如苏炳添所言,“这是打破魔咒、扬眉吐气的'一晚”。辉煌背后总是藏着无人言说的艰辛,不过还好,苏炳添坚持下来了,用辛勤和汗水成就了自己也铸就了中国的骄傲亚洲的骄傲。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五)
唐代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常用来赞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是一位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真挚母爱和无私奉献;“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为了革命、为了人民不惜奉献一切的决心……他们因为奉献精神成为千古美谈,同样的,我们的人生需要奉献。
奉献实现自我价值。
南丁格尔是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虽然她以前生活优越,但内心却一直感到十分空虚,觉得自己生命毫无意义。直到1854年,英俄在克里米亚开战,成为护士的她亲自奔赴前线,每天工作20个小时以上。不仅如此,每天晚上她都要提一盏灯,辛勤照顾伤员,奉献出自己的时间和爱心。她让昔日地位低微的护士,社会地位与形象都大为提高。由此可见,正是因为南丁格尔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她才能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否则终生也只能是一位流于平庸的贵族小姐。奉献能使人感受到充实的生命意义,帮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奉献体现民族精神。
2016年12月7日早晨印度尼西亚亚齐特区发生地震。8日早上,公羊队成员再次出征,前往当地开展救灾援助工作。他们有着丰富的救灾经验,带来了专业的设备。在确定废墟下无生命后,开始在一处废墟下抢救重要文件。当地居民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常感谢中国公羊队的帮助,这些文件对灾后处理工作非常重要。当地气温高达30摄氏度,条件艰苦,公羊队的无私奉献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大国的优秀风采,为祖国带来了荣耀和友善。
奉献传播人间大爱。
鲍尔·海斯德是美国一位研究蛇毒的科学家。他小时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被毒蛇咬死,决心研究出一种抗蛇毒药。他从15岁起,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体,并逐渐加大剂量和毒性。经过无危险和痛苦的试验,终于有了收获,已救治了很多被毒蛇咬伤的人。海斯德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挽救了无数鲜活的生命,使世界折射出一道道奉献之光。像歌词里唱得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奉献带给你无限温暖和希望,奉献传播人间大爱。
人生需要奉献。奉献照亮了他人,快乐了自己。让我们青少年都投身到乐于奉献的洪流中,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茏、繁茂。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六)
氧气,作为我们人类生活的必需,虽无形无味,却对我们的生命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他们的存在对于他们身边的人来说就像氧气一样,不动声色却无比重要。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奉献与坚持。
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就像氧气一样——他们总会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操劳;他们尽职尽责,认真工作,对自己的行业以及社会贡献属于自己的那份力量。你且看辛勤劳动的路旁的清洁工,他们的认真就是对社会卫生的奉献;那些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们,他们就是对社会公共秩序的奉献;努力工作,是对行业的奉献;刻苦学习,是对全民教育的贡献。氧气在人体内转化,推动能量的流动,不正是一种奉献吗?这些人就像氧气一样,默默奉献,为自己的生活以及社会的稳定不断奋斗着。
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这种优良品质同样也有着氧气的影子。成功,从来就不是一步登天的事情。失去了坚持,就像鱼儿失去了水,鸟儿失去了天空。奉献不能只是一时,坚持奉献方能成大事。你且看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人坚定目标、矢志不移,日复一日地坚持奋斗,造福天下;他们具有一颗强大的、坚忍不拔的心灵,在努力中成就自我,也帮助了他人,才有了这些佳话,传唱至今。荀子在《劝学》中写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又有古人言:“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将学识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才能成就自我,取得成功。锲而不舍,是成功最核心的真谛。氧气供给我们一生的呼吸,其间不可中断,否则人将因为缺氧而死去。氧气,也有坚持的意义在里面。
学会奉献与坚持,如若能从氧气身上得到些什么,那就是这两样东西了。在奉献与坚持中成就自我,获得人生的成功与幸福,我们应学会在谋生之上锲而不舍地追求,为他人、为社会默默付出,收获一定会比想象的多得多。学会奉献与坚持的那些人们,他们就像氧气一样,重要、珍贵。他们是氧气般的存在,不可或缺。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相关文章:
★ 2022《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10篇
★ 观看2022年《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