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观后感>

《小欢喜》大结局观后感剧评感想5篇_看小欢喜感想

庄宇2分享

  《小欢喜》该剧改编自鲁引弓的同名小说,以方圆、童文洁夫妇的视角,讲述了方家、季家、乔家等几个高三考生家庭在高三这一年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小欢喜》大结局观后感剧评感想5篇_看小欢喜感想

  2019《小欢喜》观后感

  现象热播剧《小欢喜》追了一个月,迎来了大结局。

  《小欢喜》故事时间放在2018年,坐标北京,三个中产阶级高考家庭。

  很多人会质疑这三个家庭中产阶级的定位,说他们其实已经算是高产阶级了。

  但当我研究过中产阶级标准以后,恰恰认为这三个家庭混合起来看,正是中产标准综合体。

  中产阶级在我国范围标准跨度很大,从职业到收入,从社会地位到自由程度,从地域划分到幸福指数等等。

  所以就中国超一线大城市,还是首都的北京,这三个家庭从各方面来看,都算是大康中产阶级水平,他们不用考虑温饱,但也没有完全财务自由,他们所操心的事情,其实也正是我们普通中产阶级所要面对的难题。

  《小欢喜》围绕着三个典型高考家庭展开,每个家庭都贯彻了一人高考,全家都跟着高考的方针,描绘了国内普遍家庭的欢喜和焦虑。

  片中的每一个家庭,都对原生家庭教育理念提出了一个探讨性的话题,同时也瞄准了我们生活的一块共情阴影。

  1 方圆一家

  方圆一家的问题,突出的是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性。

  方圆夫妻俩职业普通,收入普通,有一套房,家庭和睦,家中最大的问题是孩子方一凡学习成绩垫底。

  但我们也能看出,方一凡在和父母的关系,在性格成长上,在对社会认知接受度上,都是健康而且积极的。

  而方一凡对学习的联结态度也是最自由的,方一凡随父亲方圆,认为人生应该分横竖对比,而高考虽然关键,但不能强求。

  母亲童文洁则站在他们的对立面,认为高考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并强势的用别人家孩子的努力方式,强加到方一凡身上,父子俩也和童文洁斗智斗勇,最后童文洁终归被父子俩同化,认可了方一凡自己选的求学之路。

  方圆这一家最后对教育的探讨是,他们认为高考固然重要,但也重视对孩子的心理建设,在孩子追求热爱和走固化教育的路上,他们最后选择了呵护孩子心中的理想。

  所以方一凡也是这些青少年角色中最自信,最活泼的孩子王,就方一凡的性格,未来的人生路,似乎可以在以后的人生和职场上,大有作为。

  而方一凡的性格和心态,像极了父亲方圆,而方圆的事业,并不能成为大家心目中成功的事业模范。

  方圆的为人处世,是一套不愿意逃出舒适圈的佛系人生观,说话做事一套一套,有着自己自圆其说理论,看起来很美,但其实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并不适用。

  也正因如此,片中方圆只是一个小小的科长,后来还没了工作,低落过的他,还好有一个体量他的童文洁,一直做着方圆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女人。

  最后方圆做了一名滴滴司机,副业做起了兼职配音,也算是在劳苦的工作中,找到了用自己的爱好赚钱的方式。

  在中途童文洁遇到了职场性骚扰辞职,方圆也反过来支持童文洁辞职,夫妻俩在感情上的稳定和互补,着实让人羡慕。

  如果说成功没有标准,开心快乐最重要的话,方圆一家算是从开始相对最幸福的家庭了。

  2 乔卫东一家

  乔卫东一家的问题,突出的是家庭自身性。

  离异家庭现在俨然已成为国内家庭剧的原食材,当然这也是国内众多家庭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构成。

  就如片中所说的,离异家庭真的能做到理性离婚的,全世界范围都少之又少。

  当乔卫东三天两头要来看女儿时,母亲宋倩极力阻挠,并在女儿面前举一反三数落乔卫东,从而造成了亲子关系前所未有的紧张。

  如果说这是导致英子的抑郁的外部原因,那么来自最核心的源头,则是宋倩作为母亲控制欲太强对孩子的管理。

  宋倩为了英子的高考,小到饮食起居,大到高考志愿,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时间单位恨不得以分钟计算,但作为小大人的英子,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当压迫来得越强烈,埋下反抗的种子养料就越充分。

  英子从一开始对母亲的察言观色行事,再到撒谎隐瞒抵抗,最后到抑郁自我放弃,这一路走来,观众看在眼里,真的没法说出这是孩子心理素质不过关这样的话。

  而宋倩这样人设的母亲,在国内还算少吗。

  或许宋倩的个例比较极端,但真实生活中,或许还有比宋倩更奇葩的父母。

  我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就在宿舍看到父母在教自己的娃如何叠被子,洗衣服要用洗衣粉之类的对话。

  甚至有些新闻还报道过,大学新生报到那天,父母在教孩子如何挤牙膏。

  父母过度超额的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父母自己不愿走出和孩子的依赖关系,这样的惯性,父母一直保留到了孩子成年,甚至是孩子成家后,父母也依然保持着高严格的管控。

  依然是真实的新闻报道,说一对夫妻离婚,就是因为老公有次发烧,老公的母亲陪着一起进厕所,为老公把尿,而老公觉得理所当然,这个画面想想也是够崩溃。

  所以说,宋倩和英子之间的关系,也是本剧最具话题性的,宋倩不光在亲子问题上没有做足功课,在教育英子的问题上,还利用了道德绑架。

  我们听过宋倩最多的台词,大概就是“我都是为你好”。这或许也是全中国父母最最最常用的一句话了吧。

  但是谁又能知道,真正为孩子好的父母,有多少是能对症下药的呢。

  3 季胜利一家

  季胜利一家的问题,突出是家庭命运的不确定性。

  相比较于宋倩对孩子的管教太多,季胜利夫妻对孩子则恰好相反,他们对季杨杨成长的缺席,让季杨杨成为了变相的留守儿童。

  在季杨杨童年时期,季胜利夫妻就因工作离开孩子,把季杨杨托养给舅舅,季杨杨在成长最重要的时期,父母的缺席,导致季杨杨对父母产生强烈的误解和憎恨。

  虽然说剧中描述的是中产家庭的留守儿童,但面对国内现实的众多留守儿童问题,其实根源的本质是一样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相信很多人已经听过,甚至听腻了。

  但如今面对工作的压力,面对自身对职业理想的追求,有很多家长对家庭和孩子的忽视,让家庭出现了各种裂痕。

  季胜利一家的裂痕问题,是两代之间缺乏的沟通,让亲情纽带变得敏感和脆弱,但毕竟血浓于水,这样的关系在父母回归后,在时间的催化上,得到了很好的缓和。

  但就在这时,命运给了这个家庭不小的打击,刘静患了乳腺癌,让这一家人再次乱了分寸。

  季胜利一家不仅要面对亲子关系改善和高考的难题,更上升到要一起面对癌症的威胁,面对生老病死的话题。

  但好在,当面对命运的磨难时,这个家庭更加稳固和坚韧,并一起度过了鬼门关。

  4 小欢喜

  正如季胜利一家最终战胜了癌症,乔卫东和宋倩最终复婚,方圆和童文洁幸福而紧张等待二胎的到来。

  《小欢喜》圆满的结局,让整个故事往更积极的方向收尾。剧集给观众呈现更多是美好的一面。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却有各自的不幸”。

  这句话似乎放在《小欢喜》不太合适,因为片中三个家庭遇到的难题和不幸,都给万千真实的家庭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很多我们都能感觉到似曾相识。

  而三个家庭感受到的幸福,却离我们并没有那么近,国内中产阶级的焦虑和困境,虽然《小欢喜》已经做得很丰富,但真实的情况,始终比剧集要复杂千百倍。

  因此主创在采访中也曾经提到,我们不希望大家看了《小欢喜》能感悟和解决什么,但是如果《小欢喜》能作为大家在解决类似难题的一滴润滑油,那《小欢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小欢喜》在片中并没有刻意去卖惨家庭中的问题,而是相对用了比较温和的方式去柔化,这从而也导致一些看似很尖锐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深刻的下沉探讨。

  当然,作为一部名字都叫《小欢喜》的家庭剧,主创本来就没有想把剧集往《万箭穿心》,《狗十三》这样的类型去靠。所以片中出现不少的幽默轻松的桥段,来给剧集注入更多观看娱乐效果。

  《小欢喜》所要表达的,并不是要对这些问题找到答案和出口,相反的,剧集的目的是想让有着同样烦恼的家庭,找到一个宣泄通道,不管是开心或伤心的。

  在宣泄和释怀的同时,如果能在片中学会尊重和成长,那么《小欢喜》的功劳就更欢喜了。

  最后我想用一句很俗的话来结束,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往往很多问题是无解的,但至少,我们要试着看明白这些问题的无解,并试着去接受和积极面对。

  2019《小欢喜》观看心得

  前天晚上,《小欢喜》迎来了大结局,三个家庭,四个孩子终于“欢喜”了。

  乔英子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南京大学,而方一凡被南京艺术学院录取,林磊儿实现了妈妈的遗愿,考上了清华大学,而季杨杨也考到了德国慕尼黑大学,开始他的留学生涯。

  虽然这只是一部电视剧,可能某些情节有夸大或者不真实的成分,但它同时也揭露了很多家庭的教育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逐一聊聊这三个家庭的相处方式,以及他们会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

  1、掌控欲强的妈妈+缺席的爸爸

  上周,我在《年度最佳家庭“恐怖片”《小欢喜》,里面藏着孩子的眼泪》里谈过宋倩和乔英子之间的关系。

  宋倩是一位掌控欲特别强的妈妈,在她以为丈夫出轨后,毅然决然地选择跟丈夫离婚,独立抚养女儿英子。

  而丈夫乔卫东则是个生活很随性的人,他对女儿的期待就是希望她快乐。但由于将女儿判给妻子,导致了他在女儿的成长过程里是缺席的。为了补偿女儿,他经常会满足英子各式各样的需求,甚至不惜向学校撒谎,帮助女儿逃课。

  妈妈的强势让孩子没办法和她分离,而爸爸又没有很好地去完成他作为一个父亲的功能,所以后来不堪重负的英子患上了抑郁症。

  我们说抑郁症对一个人最大的影响是,他无法去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意思就是,一旦跟别人建立关系,我们就会害怕自己被淹没,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就像一个跟妈妈关系过度紧密的孩子,他永远只能是谁谁谁的孩子,不可能成为他自己。

  我经常说,被爱的孩子未来可期。

  所谓的被爱,就是我们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给予他适度的空间去做自己。而这个做自己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就是需求被满足,第二就是攻击性得到释放。

  很多父母会以为满足孩子的需求,就是简单地提供他物质上或者生理上的东西,但其实我们还需要满足孩子精神上的需求。就像我之前回答一位妈妈关于“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问题一样(这才是真正的“穷养男孩,富养女孩”),如果孩子在小时候没有被很好地满足,那么他长大后会特别渴望得到某样东西。

  对英子来说,她最渴望得到的就是自主的权利。她希望能自己选择未来的大学,能自己决定未来的方向。所以,她后来才会装病不上学,试图逃离妈妈的掌控。

  另一方面攻击性得到释放,是指我们能够提供他一个机会去释放他自己的攻击性。很显然,英子之所以会得抑郁症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的攻击性无法得到表达,没有机会去释放出来,她就只能将攻击性转向自己。所谓的转向自己,就是我会很糟糕地对待自己。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对他人是没有任何贡献的,自己的存在就是别人的累赘。

  二、典型的虎妈+猫爸

  董文洁和方圆就是典型的虎妈猫爸组合。

  虎妈董文洁是一家公关公司的小领导,性格比较火爆,每天上班就要处理职场上各种勾心斗角的事,回到家后还要兼顾孩子的教育。为了孩子的学习,不惜租下一套价格昂贵的陪读房,她认为孩子做错了一定要骂,而且要狠狠地骂。

  猫爸方圆则是一个“老好人”,对于事业没有太多的追求,在一家公司做了20多年,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法务。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他也是抱着比较宽容的态度,就算孩子跟同学打架,他的第一反应也不是指责孩子,而是害怕孩子受伤。

  但无论是虎妈还是猫爸,他们都是在根据自己的需求雕塑孩子。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每位父母心中都会有一个完美孩子,而这个完美孩子则是来自于,他们对幼年时未被满足的需求或者所缺失的东西的补偿。所以,父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培育孩子。

  比如,董文洁认为孩子要骂才能成长,为了孩子好,她必须要纠正孩子所有的错误。

  成绩下降?骂!

  跟同学打架?骂!

  骂了孩子就会变好,变好了就能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就可以证明“我真棒”。

  爸爸方圆则是过度包容孩子,每次孩子做错事,他都在一旁帮忙“擦屁股”。尽管后来两夫妻失业,家庭经济陷入危机,他都选择不告诉孩子。这也导致孩子缺乏一种自我负责的心态,而且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就是逃。

  其实,董文洁和方圆的做法都是在过度承担。妈妈董文洁是严厉的过度承担,而爸爸方圆则是宽容的过度承担,他们把孩子需要独自去面对,或处理的事都全部包办了,让孩子失去了承受挫折的机会。

  但过度承担本身就是一个虚假自恋的游戏。无论我们有再多再大的能力,都无法去承担另一个人的一切。

  三、事业型爸爸+润滑剂妈妈

  最后一个家庭就是季杨杨的家。

  爸爸季胜利是在某个区的区长,因为身居高位,每个人都在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所以凡事他都得处处谨慎。但也由于过度在意工作,导致忽视了自己的家庭,忽视了自己的孩子,甚至连母亲去世的最后一面也没有见着。

  妈妈刘静是个温柔贤惠的女性,就算是在生气的时候,也能控制情绪,保持理智地跟人探讨问题。多年来一直随着丈夫四处调动,把唯一的儿子留在弟弟家,所以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生疏。

  季杨杨对于父母长时间的缺席,一方面感到很愤怒,憎恨他们为什么不陪自己,另一方面又很渴望得到父母的陪伴。这也导致季杨杨在面对父母,特别是当高官的爸爸时,会表现得很叛逆,甚至当众奚落父亲,让父亲下不了台。

  同时,因为爸爸季胜利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而且平时习惯了自己高高在上跟下属谈话的方式,导致他一下子不知道应该如何和孩子相处。

  刘静觉察到这一点,所以她充当起家庭中最重要的调和剂角色。

  电视剧里有两个很经典的场景,第一个就是为了弥补孩子缺席誓师大会,导致没得放气球的遗憾,刘静买来了气球,但骗儿子说是爸爸叮嘱买的。后来,还悄悄“违抗”丈夫的指令,放飞了气球,满足孩子的愿望。

  第二个就是刘静知道孩子很喜欢赛车,为了让丈夫更加了解孩子的兴趣。她把丈夫带去赛车场,体验了一次赛车的感觉。

  在她的调和下,儿子季杨杨跟丈夫季胜利的关系有所缓和,孩子更是从叛逆不懂规矩,逐渐变得乖巧懂事。

  我们说被爱的孩子未来可期,其实更多是需要建立在孩子被尊重的基础上,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所以类似季杨杨的这种叛逆,是一种正常现象,只是很多父母都会认为孩子叛逆是个不正常的现象。

  但在什么样的年龄段,它就一定有这个年龄段要完成的功课。父母能做的就是尊重,并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刘静在这一点就是做得非常好,她知道孩子的叛逆源于缺乏足够的爱,缺乏跟父母相处沟通的机会,所以她带着丈夫一起去主动了解孩子,靠近孩子的世界。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有一个尊重他的父母,那么这会让孩子更加认同自己。这种认同不光是单纯地想成为自己,更是想去成为父母所传递给我的那个人。

  一句话总结就是,什么样的父母关系,或者什么样的家庭相处,就会培养出来什么样的孩子。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人,哪怕是到了中年仍然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还一直停留在幼年的某个时间段,他有一些东西并没有被很好地满足或者表达出来。

  所以,与其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期待去成长,还不如让他们成为自己。

  身为父母的我们,只需要做好三个角色:支持者、陪伴者和合作者,就足够了。

  2019《小欢喜》观看剧评

  作为主演、监制,甚至编剧,《小欢喜》最大的成功,在于既真实地表现出当下所有为人父母者,对于子女教育问题的终极焦虑,同时又努力试图化解这些焦虑,从个人而不是社会的层面去告诉为人父母者,尽管人生难过的时候十有八九,但总有那些“小欢喜”等着我们!这是一种很传统,很中国式的思路,说穿了,或许很犬儒,很消极,但确实有效!

  同时《小欢喜》作为剧集,最大的好处,就在于鸡汤的浓度调配得恰到好处,既让人看到了问题所在,又不至于伤筋动骨。这是剧集这种体裁类型的优势,因为它并不需要过度地营造刺激的情节,只要恰如其分地展现出生活中的尴尬和苦难就行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小欢喜》故事走到后半程,其实很多情节和人物命运的编排,也都有点要走偏的意思,不过幸好都拉回来了!

  比方说刘静患癌这个事,当然黄磊老师已经在采访中说到过,这是真人真事,但是按照故事的推进来说,用父母罹患癌症这种事件来强行扭转孩子的思想,也未免太硬了,尤其是在这一整部戏都是比较轻喜剧的氛围下。所以,尽管刘静是整部《小欢喜》里最讨喜的一个妈妈,但季杨杨显然不是最讨喜的那个孩子!

  再比如乔英子抑郁寻死这一段,通过之前在季家住过的丁一的死,来引出她的抑郁。从情节铺排上,其实已经算是非常草蛇伏线了。同时,从宋倩一贯的强势,用爱绑架女儿,把自己的不幸转嫁到女儿身上,这种人物设定显然是有特点的,也很能出戏。但是乔卫东忽左忽右,一会儿爱女成痴,一会又说其实还是想回家,一面勾着小梦,甚至马上要跟人结婚,一会假戏真做搞复婚。这些情节桥段的安排,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完成,很明显就太有编剧人为制造的痕迹了,明明可以做得再高级一点,再不动声色一点。

  当然,这些都是吹毛求疵啦。作为一部戏剧作品,追求戏剧效果,而且确实写出了不错的戏剧效果,既表现出问题,又能完善人物,还能打动观众。《小欢喜》已经可以说是2019年从概念到完成度都非常出色的剧集,也是黄磊近年来投入最多,表现最好,最能证明自己的一部电视剧作品了!

  但是,戏剧始终是戏剧,它来自于生活,却并不能完全代表生活!所以《小欢喜》代表的并不是现实中国教育的出路。甚至,在中国,教育对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家庭,其实就是个成功学的问题!父母无论自身成功与否,都寄希望于孩子取得成功,高考是可见的,唯一在这个阶段能够代表成功的办法!至于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是否顺畅,心智是否成熟,是否真的能够过好这一生?父母替代不了,解决不了,更教育不了!

  所以从这个本质上来说,《小欢喜》本身还是悬浮的,跟现实并不息息相关的。当然,如果非要强求紧贴现实,那也别看剧了,每天看新闻不就够有“意思”了吗?

  回到剧集本身,在大结局后,英子如愿以偿去了南大学她的天文,一凡也跟着去了南艺,说实话,南艺在艺术类院校里可真算不上好的,别说中戏北影了,比另一个选项川音也不如,好歹川音出了不少快男超女不是?所以这个安排,到底是为了最后凑一个不成CP的CP呢?还是另有打算呢?磊儿上了清华,完成了母亲的梦想,杨杨去德国学车了。这有个问题啊?不知道为什么季书记这会儿不问“超不超标”了呢?当然,杨杨是凭自己本事考出去的,但是最后却偏偏让他去了海外,而不是更应该去海外留学的两个学霸出去,这一点是不是有点欠考虑?

  对于《小欢喜》来说,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对于现实中已经面临到孩子升学甚至高考问题的七零后、八零后家长来说,这其实就还只是一座空中楼阁。中国的教育资源确实很不平均,非京、沪籍的家庭,子女就学难度远比剧集里描写的要高。然而对于家长来说,帮助孩子努力挤上高考这座独木桥,完成他们人生中或许是最重要的一关,这已经是当下父母能做到的极限!至于后续在人生中所需要面临的问题,那就只有留给《都挺好》剧组去解决了吧?

  2019《小欢喜》观看体会

  电视剧《小欢喜》完结了。在这部取得广泛好评和优异收视率成绩的热播剧中,沙溢扮演的乔卫东,可以算是最受欢迎的角色。而小姑娘王一笛,可能是最不受观众待见的。

  在《小欢喜》里,扮演王一笛的是年轻演员钟丽丽。北影表演系在读的她,在这部戏中的表演可圈可点。把王一笛这个个性突出的年轻角色,塑造得惟妙惟肖。

  很多观众不喜欢王一笛,是因为这个角色的设定。在剧中,王一笛自负、自恋,自我感觉极为良好。

  按照《小欢喜》剧中的设定,王一笛也确实有资本。剧中所有孩子,数王一笛人长得最漂亮,学习成绩还不错。虽然自信心过于膨胀,但在人品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缺陷。

  其实王一笛之所以成为这样,完全是源自她妈妈的教养方式。

  正是因为王一笛的妈妈,从小对女儿褒奖宠爱,才让王一笛自信满满,也有些过于自恋。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像王一笛一样过于自恋,自然是会招人反感。但是像王一笛这样的孩子,她们自信、乐观、开朗,情绪稳定、意志强大。这些优点,也是源于从小的教育,与和父母的相处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其实或多或少的,都走向了王一笛的反面:缺乏自信、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目光,将自己人生的意义,构建在别人的价值观念之上。

  比如《小欢喜》剧中的林磊儿,就是这样的典型。而乔英子,多多少少也存在这种问题。

  从心理学上讲,王一笛从小就得到了父母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而乔英子,则只能得到“有条件的积极关注”。

  这个“有条件,无条件”,是什么意思呢?比如父母从小对孩子说:“你好好学习,成绩好了,就是个好孩子。如果学习不好,你就狗屁不是!”

  这就叫做有条件积极关注,只有你满足了“好好学习”这个条件,才给予你积极关注,给予你褒奖鼓励。

  相信大多数孩子,都是在这种“有条件积极关注”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而所谓“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家长会肯定孩子作为个体的存在。学习成绩好了,固然值得嘉奖;但是除了这些外在条件、他人评价之外,作为一个人,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就足以得到肯定和积极关注。

  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得到了足够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会对自己这个个体充满自信。而不将自己的价值,构建在他人评价上。

  反之,如果缺乏无条件积极关注,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特别在意身外之物,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用名声、金钱、社会地位,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很显然,缺乏无条件积极关注,会造成一个人自信缺失、安全感不足、患得患失、焦虑、忧虑。

  在电视剧《小欢喜》里,王一笛这个人物形象,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着力展现了她的自负与自恋。

  不过在现实生活里,通常这样的孩子幸福感更强,在生活中更坚强、更快乐。

  2019《小欢喜》观看感想

  《小欢喜》大结局了。

  曾有人说,

  名叫《小欢喜》的这部剧,

  其实一点儿也不欢喜。

  它演出了家家户户的难。

  01

  这两天我一直在想

  如果「羡慕」是一个闭环链,

  《小欢喜》会不会应该是这样的:

  他叫方圆,妻子叫童文洁,

  家中的孩子方一凡即将经历高考。

  如今,他们来到了人生最困惑的阶段:

  先是自己失业、失去营收,

  紧接着妻子被骚扰后被迫辞职,

  一家都没有收入来源的时候,

  又得知 父母因为误信别人,

  被庞氏骗局骗走80万……

  看着家中即将高考的孩子,

  租着的学区房。

  还没还完房贷的房子……

  他们不得不把贷款还没还上的房子忍痛卖掉,

  正在这时,妻子又怀了二胎……

  一个原本在北京光鲜并充满希望的家庭,

  经历这一连串打击,突然就变得暗淡。

  他们有点失落。

  比起方圆一家的拮据和不争气的方一凡,

  他们的好朋友宋倩一家就轻松多了。

  夫妻都有投资眼光,

  一口气买了五套学区房。

  女儿英子在学校出类拔萃,

  不像自家的孩子,差点面临留级。

  这一切,都好像是很让人羡慕的事。

  她,羡慕宋倩。

  02

  她叫宋倩。

  她是身边很多人仰望的女人。

  在北京拥有多套学区房,

  光收租就已经保证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了。

  还有个懂事优秀的女儿,次次考试名列前茅。

  可是她也不快乐。

  她因为老公疑似出轨,

  跟他离婚很多年了。

  她的女儿英子,

  在高考前成绩突然下滑,变得贪玩脆弱。

  眼看着离清华北大的分数线越来越远,

  女儿跟她的争吵越来越多,

  还患上了抑郁症 甚至轻生。

  唯一能打开女儿心结的,

  不是她这个最亲密的人,

  反而是楼下的租户:

  高考生季杨杨的母亲刘静。

  刘静的老公是区长,

  为人正直,夫妻关系和睦。

  岁月静好的刘静温柔如水,

  不像她总是「撒泼」咆哮。

  连自己的女儿,仿佛都跟刘静更要好。

  看着离自己越来越远的女儿,

  她卑微地问刘静:

  “英子为什么跟你那么好,你能教教我吗?”

  她,羡慕刘静。

  03

  她叫刘静,

  是区长季胜利的夫人。

  也是天文馆的主任。

  体面的工作、优渥的家境。

  可是她也有烦恼:

  儿子平时张扬跋扈,整日翘课去开赛车,

  面临着留级的危险。

  儿子和父母的关系也很紧张。

  她尽力去修补着濒临破碎的亲子关系,

  却发现自己得了乳腺癌。

  善良的她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丈夫的工作,

  自己偷偷来医院做穿刺的手术,

  在医院听着歌,流眼泪……

  她的丈夫季胜利与发小方圆重逢,

  她看着和睦相处的方圆一家,

  打打闹闹说说笑笑。

  她突然又在羡慕他们,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家庭……

  04

  这样一个视角的小欢喜,你们有想过吗?

  或许我们人人都在羡慕别人,

  却很少有人审视自己如今得到的一切。

  这就是生活中你羡慕别人,

  可能别人也在羡慕你。

  故事的最后,刘静治愈了癌症,

  一家人终于明白:

  人生没有什么比家人的健康更重要。

  健康和陪伴,就是他们的小欢喜。

  故事的最后,宋倩和乔卫东复婚了,

  经过婚姻的变故、英子的抑郁。

  他们才懂得:沟通和包容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人生要走一段错误的路,才知道珍惜身边人。

  失而复得,就是他们的小欢喜。

  故事的最后,方圆一家也很快乐。

  他们挨过了艰难的日子,

  发现房子没了可以再买,

  只要家人在的地方,才是家。

  方圆和童文洁几十年如一日地相爱,

  他们用有爱的家,

  浇灌出活泼温暖的方一凡。

  面对困难的勇气和爱,

  就是他们的小欢喜。

  05

  其实人生,不就是起起伏伏吗?

  不是所有事情都能规划顺利一路绿灯,

  也不是所有苦难都日复一日看不到希望。

  人生的常态不是甜,而是苦涩的。

  只有在每一段苦涩路程的尽头,

  才会为你带来一点甜。

  但也就是因为经过了那段苦涩难走的路,

  这一点甜,才来的那么珍贵。

  在商场、写字楼低着头打扫的环卫们,

  有时打开消防通道的门,

  发现疲倦的睡去了。

  在大雨天奔跑的快递小哥、外卖员,

  全身湿透、跌倒摔得满身是泥,

  可能还要被投诉。

  无数写字楼的灯, 凌晨一点钟还亮着。

  那些打了一天字的人,

  回家来不及享受生活,

  匆匆睡一觉,

  第二天狂奔到公司开早会。

  但还是有那么一点小欢喜:

  比如这个月的努力换得了几百块的奖金、

  比如得到了客户的表扬的成就感、

  比如开了工资在商场买一件平时舍不得买的裙子、

  比如回家后看到孩子的成绩单……

  尝到了小欢喜的生活,

  突然就值得了。

  这所有的小欢喜,

  不仅仅是快乐本身。

  它背后的名字,

  有的叫希望,有的叫爱。

  这些,

  才是支撑我们活下去的动力。

  06

  有人说,如果生活那么苦,

  我又看不到希望和爱怎么办?

  我的原生家庭没有给我足够的安全感,

  我在感情中受过伤

  我觉得我每天都在生气

  ……

  出演《小欢喜》的陶虹,

  曾经讲了一个关于她和老公徐峥的故事。

  她说徐峥是慢热的人,有时生气了也不哄她,

  第二天可能才会想到要怎么哄她。

  可是有时候十分钟后陶虹自己就高兴起来了。

  徐峥问:

  「为什么我还没哄你你就高兴了?」

  陶虹说:

  「我的喜怒哀乐凭什么要你来决定?

  为什么我一定要等到你道歉才高兴,不道歉我就不高兴?

  我不应该吧?」

  我觉得陶虹是真正活明白了的人,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

  不是为了和别人赌气的。

  即使这个世界真的没有人爱过我们,

  起码要做到尊重自己,爱自己。

  如果感受不到阳光,

  就把自己活成太阳。

  有人说成熟,就是从不可一世,

  逐渐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过程。

  而幸福,就是从接受自己的普通后,

  还依然能热爱生活时,

  才会来到我们身边。

  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

  只有一点小欢喜

  我认清了,

  但我还是决定,深爱着它。

  愿我们都有自己的小欢喜

  并,一直喜欢着

    11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