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考好历史考试
历史是一门智慧的学科,历史学习过程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也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历史学习的效果就能够事半功倍了。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学习初中历史的方法
一、利用课本,建立初步的历史知识框架。
1、利用教材目录和大事年表,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从而对本册教材的轮廓有个大致印象。
2、细读读课本的正文内容。以课文导读、正文、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本课要旨、探究总结进行认真详细的阅读。细读过程中将疑难点做好标识,把重要的历史知识、历史时间、历史事件等画起来,并把阅读中的疑难点进行标识,做到上课有针对性进行听讲。提高课堂的听课的效率。
二、巧用方法,提高历史记忆有效度
历史学科包含了中外古今大量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需要大量的记忆,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自身特点创造不同记忆方法,让学习历史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记忆方法。
1、图片记忆法 (利用地图、人物肖像、漫画等等,结合图片来记忆相关知识。)
2、谐音记忆法 (如《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可以谐音为“哥(割地)赔(款)五(五口)双鞋(双方协定关税)”,《北京条约》“准天天陪酒”:准----准许华工出国,“天天”-----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陪”-----谐音“赔”,指对英法两国军费的赔款各增加到800万两白银;“酒”-----谐音“九”音,指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3、联想记忆法 (例如:由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思想联想到西方近现代科技成就及思想;由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联想到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由明清思想家联想到西方启蒙运动等等。)
4、数字记忆法(例如:学法国大革命 记住“三”:三个阶段、三次起义、三个派别。)
三、课后精加工,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益。
1、通过时间轴或思维导图构建历史基本脉络。
人类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方面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都是多种因素下的产物。同样,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也可能对同期和后期的其他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要根据自己对课本的历史理解用时间轴或思维导图的方式理清历史的发展,形成历史基本脉络。
2、建立错题集,突破思维定势。
历史学习过程中经常进行练习训练,但由于个人的认知问题,导致形成思维定势,容易造成同一个知识反反复复出现错误,因此要对错因相同的题目进行归类整理。同一类型的题目,精选一道典型例题,适量补偿性练习题。整理好标准答案,并写出个人解析、解题方法、做题心得等。
3、多读多做,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在高考中问答题占52%,因此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很高。很多学生把历史问答题写成作文一样,没有一点历史学科特点,因此,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的文字表达能力很重要。每天朗读10分钟历史课本,特别课本上结论性的段落,在朗读中熟悉历史专业术语,提高自身的历史学科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周进行2-3次非选择题的训练,动手书写历史答案,做到工整化、段落化、序号化,从而培养良好的表述习惯。
4、广泛阅读,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学好历史关键在于历史理解能力。作为中学生,我们的阅历有限,那怎么增进我们的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领悟呢,关键就在广泛阅读历史书籍。《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一日无书,百事荒废。”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儿说:“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学生应该在课后多阅读一些历史专业的书籍,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养成用“史学家一样阅读”的思维能力。
学好初中历史的三个方法
一、要学会使用好课本
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部分进行精读,着重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那些不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此外,课本有些内容是用小字印刷的,这部分内容不是课本的主要内容,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不一定要记的,但是同学们可以阅读,最好结合课本的大字不分来看。有时候我们要理解教材的内容,就要借助这些小字部分。还有一部分内容,它们不属于阅读的范围,但他们却有助你只是的提高和思维的拓展,这部分就是课本中涉及到的练习题。比如,七年级第一课就有“请你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如何渡过”这道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不仅要运用历史知识,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做这类的题目一方面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还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因此,对于课本知识,我们大家要学会分类学习。
二、要学会“阅读”
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做到这一点,同学们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上课时,老师带领大家读书学习,通常老师已经有层次性、针对性地设计了问题来启发我们大家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思,什么内容要略看了解,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因此同学们要跟着老师给你启示,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同时大家也要养成圈点批注,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资料补充,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资料、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就要求大家详细阅读、认真思考。这样天长日久的训练,同学们不仅会合理利用、科学分配课堂时间,还能养成快速读、会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为日后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做到“善思”和“乐思”
《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我们在学习中做到学思结合。爱思考、会思考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同学们要在课堂上利用老师给的思考的机会,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层次一。要会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逐层深入,学会顺着历史线索寻找事情的前因后果,以此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学“美国的冷战决策”时,可以将其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2)美国为什么要(1)实行“冷战”政策?为什么能够实行“冷战”政策?(3)“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彻悟,更是思维的启迪。长期如此的训练,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层次二。要鼓励自己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训练我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外国的教育家曾提出:“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老师在教学中会鼓励大家质疑,要求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评价、定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学生从中可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在讨论美国南北战争时有同学就提出“如果当时有其他的办法能缓解当时美国的状况,林肯会怎么做?那么美国的今天又会是什么样子?”
实践证明,勤学善思,对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知识的系统、归纳、判断、评价、分析、总结的能力会逐渐增强。学会思维就等于找到了获取知识的金钥匙,自学能力也会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