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中考辅导>

初中语文阅读作文知识点总结

文琼分享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它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所以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是有法可循的,一步走步稳,即将步步不稳,我们要学会将学习、积累、训练三方面结合起来,达到理解、掌握与巩固的目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初中语文阅读作文知识点总结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目录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记叙文详解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小说详解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散文详解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记叙文详解

一、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5、时间线索6、地点变换线索找线索: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二、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的描写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__身份、__地位、__处境、经历以及__心理状态、__思 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

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__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__性格特征或__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__思 想,揭示了人物的__性格或者__品质。

四、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__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__情感、预示人物的__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__时代背景,渲染__环境气氛。

 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

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3.注意语气或语调。

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

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

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__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__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5、为下文__埋下伏笔

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3、为下文__埋下伏笔4、为下文__情节作铺垫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八、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__题;2、总结全文,深化__中心;3、首尾呼应;4、点明__中心,升华主题;

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6、点题7、前后照应8、首尾呼应

九、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渲染__气氛2、烘托人物__性格(感情)3、点明__中心(揭示主旨)4、突出__主题(深化中心)

 十、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1、找文章标题;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2、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特别是抒情散文中)3、还可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4、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

十一、概括段意

(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

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__人(组织或单位)+__时__地+何种情况下+做__+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例如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__景物+__特征。

例如3:(议论文)运用__论证方法(或论据)+从__角度(方面)+论证了__观点。例如4:(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3)合并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的短语合组合成句。

返回目录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小说详解

一、小说三要素

1、人物

2、情节

3、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A、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B、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C、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D、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情节的总的作用: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A、叙述: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述。

作用: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例1:他走了。例2:我们爬上了山。

B、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作用: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例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例2、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某种主观感情。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例1:《最后一课》中: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例2: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例3:祖国啊,母亲!我爱你,中国!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例1: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D、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

作用:1、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式: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前者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具有启发性;后者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

2、议论在散文中会对形象的特征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议论在议论文中主要是阐述观点。

E、说明:是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作用: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和特点。例1:这张桌子是方的。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的各种描写,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以至性格。

2、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谐相处),分析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说明文详解

1、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A、题目B、首段C、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2、说明方法分类和标志分类和作用:

一、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__特点。

二、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__特点。

三、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__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__特点。

五、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__特点(地位、影响等).

六、下定义: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七、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__特点。

八、引言论: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⑴下定义:……是……,这就是……,叫……⑵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⑶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⑷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4、说明顺序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分-总;总-分-总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结果。D、由现象到本质。E、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G、由整体到局部。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1、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

6、说明文分类1按说明对象分: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2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

返回目录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散文详解

一、要把握文章"线索"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三、要借助想像领会作品的内涵

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四、要体会散文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2、想象、联想和象征手法的运用3、细处落笔,以小见大。4、侧面暗示。

五、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从修辞方法或者表达方式分析)1、品味散文语言朴实自然美。2、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美。3、散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具有诗情画意,.

六、散文特点:"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返回目录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

1、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初中生要明白,不管做什么事情,兴趣绝对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当你有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你会发现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自己心情愉快,而且自己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大增加。如果说成绩是检验一个学生学习的标准,那么兴趣就可以说成是学生学习的突破口,初中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渐渐找到培养自己学习语文兴趣的方式,比如可以看看自己喜欢的书,做一些简单的语文题,体会把问题解决掉的喜悦心情。

2、增加课外阅读要多看一些书,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体会。通过看一些文学名著,或是报刊杂志,可以培养语感,还能学到不少文学常识,以及一些新鲜有趣的观点。现在的语文考试,阅读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不仅有文言文阅读,还有科技文、现代文阅读。要想在课堂上把所有这些能力统统培养起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能靠课外的努力。

3、积累文言文词语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首先我们需要进行词语的积累,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对文言词语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淀,才有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当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通假字现象,以及一些常用句式,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和牢固的掌握文言文。

4、掌握背诵技巧在背诵一些比较长的语文内容的时候,建议各位可以选择分段式的背诵方法,例如要背诵一篇语文文言文,那么首先读懂这篇文章的意思,然后按照文章的意思手动的进行分段处理,初三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语文文言文的内容一段一段的背,这样相对来说就容易多了。

返回目录

初中语文阅读作文知识点总结大全相关文章:

初中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梳理

初一的语文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

2022中考语文知识点大全

初三语文知识点整理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总结大全5篇

初一语文中考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单元知识点

    36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