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复习策略与重点
高考政治复习期间,和理科相比,文综科目或者是政治科目有更大的成绩提升空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政治复习策略与重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高三政治复习策略与重点
1 加强理解《考试大纲》
要全面把握有关政治课各个知识点的内涵及其范围,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和区别。正确理解各个知识点,理清知识脉络,对于应对高考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大纲》中有关高考内容和要求毕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从历年高考来看,政治试卷试题内容覆盖了《大纲》中绝大部分知识点,其中有些试题是明确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的,有些是明确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的,尽管题干中材料相当部分引用的是一些社会热点现象。《大纲》还为我们去分析和解答更多的题目奠定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2围绕热点问题分析思考
如果说上学期学习,主要是围绕知识点学习,使我们能在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现象中予以再认和再现,那么第二轮复习则恰恰相反,应以社会重大时政热点为中心,去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与其相关的知识点,以便对此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因为政治学课是一门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学科,高考试题必然会反映国家意志,重大时政热点必然是高考试题的重要对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说明评价重大时政热点,是对应考学生的必然要求。当然在选择重大时政热点时,应进行筛选,主要依据是:中央在理论时间上的重大突破点,即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新提法、新思路;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时效性,即谁最近热,谁最热;发生在我们周围似乎是小事,却又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找出这些热点背景材料,通过一定的切入角度,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评价。
3 主动关注高考动向
近两年来,政治高考试题更多出现开放式、研究性考核内容,考核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考核学生思维过程的合理性,这又提醒我们要关注高考新动向。在此段时间内应多加训练、思考。还可以总结几年来参与研究性学习,参与社会实践方面的经验,以便更好地应对。
政治一轮复习怎样做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一、夯实基础有所突破
由于考试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所以学生在应对考试的时候,不可能每个知识点都能准确掌握,往往是只找那些认为重要的,这样就留下了知识的死角。一轮复习,虽不是面面俱到,但却是对知识体系的建构,明确要求学生建立四本教材的体系框架,逐个落实知识的层次要求,做到“点”、“线”、“面”的统一。
1.点要“实”:
每个知识点要求实实在在的理解,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知识一定要在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以及自己的努力下消化,能做到凡是老师提到的考点知识都能准确回忆,并准确到哪一本书哪一课哪一个知识点。
2.线要“清”:
在点的基础上,理顺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形成清晰的线。经济生活的市场线、文化生活的文化的作用线、政治生活的政府线、生活与哲学的唯物论线等等,以线为串,串起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做到线线清晰,线线明确
3.面要“广”:
点和线所形成的面要广而宽,在学科范围内,要有经济面、政治面、文化面、德面、情感面、文学面等等。
二、哲学面;在学科范围外,也要有一定的知识面
例如,科学面、社会面、时政面、道构建方法提升能力
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能灵活的应用,要达到应用自如,除了储备雄厚的知识还要有灵活的方法。
1、“五多”的基本学科方法
即多读、多问、多思、多看、多练。
2、高考题研究法:
做好高考题,弄清考试知识点以及所涉及的知识点;把握考查知识点的角度,研究出题人的出题策略和可能出现的变化;结合时事热点,找准知识结合点。
3、错题纠误法:
把平时做的练习题以及考试所考查的错题整理归类,根据错题查找原因,纠正错误,及时发现,及时纠错,弥补缺陷。
(1)发散思维,扩展问题,形成对知识点的步步推进,例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或者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宏观与微观、主体与对象、原因与结果。
(2)题型归类,明确各类题型所对应的方法,意义类、原因类、措施类、认识类、图表类、评析评价类、研究性学习类等等。
在学习中养成习惯,在训练中加强积累,不断突破,不断提升,心中有底,考出所知,流汗流血不后悔。
高三政治必备知识点大全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动力)。①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间的关系
①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②各环节间的关系:A、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B、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C、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A、解决主要矛盾的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B、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C、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D、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E、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②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高三政治复习策略与重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