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一年级方法>一年级数学>

小学数学怎样激发兴趣引导自学

文琼2分享

  小学数学怎样激发兴趣引导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常常要精心构思,让学生自学,实验、观察、思考、控究、讨论,这样长期的训练,可以逐步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自学的习惯,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怎样激发兴趣引导自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小学数学怎样激发兴趣引导自学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

  《新课标》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自学《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已经不再像初始阶段那样只是随便看看书,而是会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生会在书上用铅笔写出自己思考的问题:“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在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其探究的欲望,在自学时就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自学检测表明学生的自学是有效的。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验证这个公式,从而透彻地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学会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

  2数学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讲授合适的学习方法,为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面对的都是未知的数学知识,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能够大幅度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在这里,我简单谈一谈我的两点经验:一是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自主学习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不可能一次性的解决所有问题,而预习则是自主学习的首要环节,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对于小学数学的预习,我主要强调四个字,即“读、思、记、练”,读是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认真、细致的阅读学习内容;思是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认真思考、深入分析;记是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针对不懂之处进行标识、标记;练是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自我检测,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二是要重视课内学习指导。自学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一定的学习基础上才能培养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内教学时有意识的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向学生演示数学学习规律,传授解题方法,让学生逐渐掌握学习思路。

  合理创设情境,使学生愿学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相遇问题"的教学,一是要求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观点;二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前学的是一个物体的运动,而现在是有两个物体在运动,有些学生对题中的术语如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等的意义不明白,就会对题意理解不清,造成学习困难。

  我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幅动态画面:首先是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接着两车相向而行,直至相遇的全过程,并适时通过闪烁、发声等手段,让运动过程由"静"变"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的含义,为后面计算方法的学习,扫清了障碍。这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生动、形象、直观、科学地虚拟了"相遇问题"的现实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新课学习活动中去的准备,从心里愿意和老师及同学一道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3数学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讲授合适的学习方法,为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面对的都是未知的数学知识,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能够大幅度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在这里,我简单谈一谈我的两点经验:一是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自主学习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不可能一次性的解决所有问题,而预习则是自主学习的首要环节,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对于小学数学的预习,我主要强调四个字,即“读、思、记、练”,读是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认真、细致的阅读学习内容;思是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认真思考、深入分析;记是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针对不懂之处进行标识、标记;练是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自我检测,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二是要重视课内学习指导。自学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一定的学习基础上才能培养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内教学时有意识的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向学生演示数学学习规律,传授解题方法,让学生逐渐掌握学习思路。

  营造自学氛围,寻求自学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学习,来源于浓厚的兴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就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学生对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容易混淆,教学时,我让学生先预习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组成与球阀,然后我在选两个数、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题目。让学生从形式上区分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不同,然后师生共同编成顺口溜:最大公约乘左边,最小公倍乘半圆;最大公约都能除,最小公倍真特殊;两个能除一直除,不能除的移下步;最后的商必须两两都是互质数。

  4数学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分层指导训练,使学生善学。

  由于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当考虑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分层训练和指导,尽可能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出色生“吃”得好,让后进生“吃”得饱。我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上、中、下三层,其数量比为1:2:1。前后座按比例组合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依据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分别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全班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各层次的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自主学习,得到发展,争取进步。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有控制课堂的需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养与提高。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看书、质疑、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练习、评价等,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了解学生,精心设计学习流程

  备课是每位教师上课前必做的一项工作,是上好课的基础和良好保证,任何一堂优质课都是精心备课的结果。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来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等,这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学生是教学的对象,而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都围绕让学生怎样学会展开的。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洋思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学,这就更也要了深入了解学生,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学目标,同时进行自学指导。“洋思教学”模式指出,合理的自学目标,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至于抽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靠教师的示范、情感来渗透。自学目标要准确、要具体,主要解决本节课学生要学会什么的问题。有了目标,教师应提供给学生怎样自学的方法,即自学指导,主要解决学生怎么学,在学习之后能干些什么的问题。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后,才能准确确定自学目标和相应的自学指导,才能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

1.怎么激发提升小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

2.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3.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与兴趣激发的方法

4.小学数学以兴趣为老师教学

5.怎么样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377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