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课文知识点_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失败乃成功之母,重复是学习之母。学习,需要不断的重复重复,重复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其实任何科目的学习方法都是不断重复学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课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文知识点
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面南左为东,面北左为西,面东左为北,面西左为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做题时先标出东南西北。)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
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处画“米”字符号,再进行判断。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知识点
【知识点】
1、求平均数公式:总和÷份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份数平均数×份数=总和
2、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3、通常条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中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
折线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占总体的百分比。
4、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表是多少个单位,是表示1、2、5、10或更多单位。
【练习题】
一、填空。
1、期末考试,小刚的语文、数学、英语分别得97分、99分、92分。他三科的平均成绩是()分。
2、109、225、170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3、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50,其中一个数是130,另一个数是()。
二、选择题。
1、求a、b、c三个数的平均数,列式是()。
A、a+b+c
B、(a+b+c)×3
C、(a+b+c)÷3
2、648÷8商的个位上是()。
A、8
B、1
C、0
3、小英跳绳前3次共跳了87下,后2次跳了78下,这5次跳绳的平均数是()下。
A、33
B、39
C、43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追及问题
【含义】 两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地点同时出发(或者在同一地点而不是同时出发,或者在不同地点又不是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在后面的,行进速度要快些,在前面的,行进速度较慢些,在一定时间之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体。这类应用题就叫做追及问题。
【数量关系】 追及时间=追及路程÷(快速-慢速)
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时间
例1 好马每天走120千米,劣马每天走75千米,劣马先走12天,好马几天能追上劣马?
例2 小明和小亮在200米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明跑一圈用40秒,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跑。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时跑了500米,求小亮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例3 我人民解放军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敌人在下午16点开始从甲地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逃跑,解放军在晚上22点接到命令,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开始从乙地追击。已知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问解放军几个小时可以追上敌人?
例4 一辆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48千米;一辆货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40千米,两车在距两站中点16千米处相遇,求甲乙两站的距离。
例5 兄妹二人同时由家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哥哥到校门口时发现忘记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校180米处和妹妹相遇。问他们家离学校有多远?
例6 孙亮打算上课前5分钟到学校,他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步行去学校,当他走了1千米时,发现手表慢了10分钟,因此立即跑步前进,到学校恰好准时上课。后来算了一下,如果孙亮从家一开始就跑步,可比原来步行早9分钟到学校。求孙亮跑步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