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1
第11课 古代日本
1、6世纪前的日本
(1)建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2)统治: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2、大化改新
(1)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2)概况: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3)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4)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武士和武士集团
(1)背景: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 庄园,大庄园还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
(2)武士集团: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强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3)武士夺权: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其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4)幕府统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大权旁落。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5)武士道: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2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背景: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2)创立:穆罕默德阐述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伊斯兰教。
(3)传播:最初在麦加城传教,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2、阿拉伯帝国
(1)版图: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2)影响:伴随着帝国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3、阿拉伯文化
(1)发展原因: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支付与译著同重量的黄金稿酬。
(2)表现: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改造了古代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完整的代数学由阿拉伯人创造;“西医”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编著了《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3)影响: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3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农业的新变化:
(1)11世纪以后,欧洲各地农村纷纷开展了什么运动?具体情况如何?
11世纪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由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这些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2)这一运动兴起后,农奴的处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农奴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或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3)土地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4)租地农场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
(5)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
富裕农民(农场主)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将产品推向市场。农场主与农民之间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剥削关系。
(6)农业的发展给市场带来哪些变化?
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地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法国南部地区的粮食被运到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欧洲的呢绒、皮毛等远销东方。
2、手工业方面的新变化
(1)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农村变化的同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2)分散手工工场是怎样出现的?
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租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3)集中手工工场是怎样出现的?
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套,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集中手工工场具有什么特点?
商人提供原料、生产工具雇用工人在同一地点集中劳动;
商人与完全出卖劳动力的工人之间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3.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三、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地产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
富裕农民、骑士和乡绅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城市中的市民阶层:
(1)市民阶层形成:
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2)政治权利的扩大:
富商巨贾还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4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一、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是在什么背景下兴起的?
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2.兴起的时间、地点:14世纪 意大利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4.性质: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5.方式:
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有继承,更有创新。
6. 意义或影响:
(1)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
(2)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但丁
1.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
2.代表作:长篇诗作《神曲》
(1)《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2)表达的思想: 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级的情感与理想。
3.文艺复兴文学三杰指的是: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三、达·芬奇
1.达·芬奇最大的成就是绘画。
2.文艺复兴美术三杰指的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3.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四、莎士比亚
1.文艺复兴向外传播时间及范围:15、16世纪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
2.莎士比亚的成就及体现的思想内容?
(1)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诗篇。
(2)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3.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5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经济根源(根本原因):
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2. 社会根源:
马可波罗在行纪中描述了东方的富庶,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的向往。
3.商业因素:
15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掉拜占庭帝国,控制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4.客观条件:
地圆学说的流行、“罗盘”导航技术及造船技术也取得了突破。
二、新航路的开辟
1.航海家及及航海成就:
A、迪亚士和他的航海
(1)时 间:1487--1488年
(2)资助国:葡萄牙
(3)路 线:从葡萄牙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南下,1488年到达了非洲的好望角
(4)成 就: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B、达·伽马及航海成就
(1)时 间:1497--1498
(2)资助国:葡萄牙
(3)路线及成就: 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C、哥伦布及航海成就
(1)时 间:1492年8月
(2)资助国:西班牙
(3)路线及成就: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等。接下来的10年间,哥伦布先后三次西航。
D、麦哲伦船队及航海成就
(1)背 景:
哥伦布并没有给西班牙带来预想中的财富,但是向西航行寻找达到亚洲航线的梦想依然激励着欧洲人继续探险。
(2)时 间:1519--1522
(3)资助国: 西班牙
(4)路 线: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实现全球航行。
(5)意 义: 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5.四位航海家航海顺序: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三、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1)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3)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