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历史故事》
一说历史大家就会觉得我们中国历史很厚重,其实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的,小编整理了历史故事的成语,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趣味历史故事》一
宋朝文学家苏轼,因为不满王安石变法和改制,写诗讥刺朝政,宋神宗很生气,就把他从朝中贬到黄州(现在的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
苏东坡在黄冈遇上了陈慥,陈慥为工部尚书陈希亮之子,字季常,两人遂成为好友。他们两人的爱好差不多,都喜欢饮酒、游山玩水,写诗作赋,还喜欢研究佛理。陈季常在龙丘住的地方叫濯锦池,宽敞华丽。他本人为人十分好客,喜欢“蓄纳声妓”,每有客人来访,就以歌舞宴客,就像现在人们招待客人进歌厅一样。可是,陈季常的妻子柳氏非常凶妒,每当陈季常宴客并以歌女陪酒时,柳氏就醋意大发,用木棍敲打墙壁,客人尴尬不已,只好散去。
后来,陈慥跟苏东坡两人在喝酒的时候,就既不敢用伴舞,也不敢用伴唱了。苏东坡写了首诗,送给陈慥。这首诗是:“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意思是说,您这位居士真是挺可怜哪,又说空又说有,晚上不睡觉。说了半天,护法的狮子来了,这么一叫唤,吓得您连拄杖都掉了,心里空空荡荡的。说河东狮子,是因为柳氏老家在河东,柳氏是河东人。
唐代诗圣杜甫也有“河东女儿身姓柳”的诗句,借以暗喻陈妻柳氏;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佛教经典称“狮子吼则百兽伏”,所以佛家用狮子吼来比喻佛祖讲经声震寰宇的威严。
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而怕老婆的人则被戏称为有“季常癖”。
《趣味历史故事》二
古代人讲“避讳”,即子女避祖、父名字讳,臣民避君王名字讳。一般地说,是在写文章、谈话时避开要避讳的字,通常是用其他字来替换。普通老百姓的避讳还好办,而帝王的避讳可没有商量的余地,它带有强制特点,弄不好就会被杀头。
由于皇帝的避讳如此神圣不可侵犯,结果造成了一个个让人喷饭的笑谈。
晋文帝名叫司马昭,那么“昭”字别人谁也不许用,于是,连古代的王昭君也得改名,叫“王明君”。
晋愍帝叫司马业,那么“业”字就为皇帝独霸了去,甚至连地名“建业”(今南京)也改名叫“建康”
唐高宗叫李治,“治”字就变成皇帝独有的字,而且和“治”同音的字也得改。在行文中凡是遇到“治”的字都改写成“持”“理”等同义词的字。而“稚”字因和“治”同音,凡是用“稚”的地方,都必须用“幼”来代替。好在汉语当中同义词较多,否则真不知如何办才好。
唐高宗的太子叫李忠,那么“忠”字也得避讳。朝中实行多少年的官职名“中郎将”,也奉命改为“旅贲郎将”。
以上避讳是皇帝或太子的名字,还好理解,发展到后来,甚至连皇帝的姓、属相都要避讳,这一下子更出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宋徽宗因为属狗,因此天下的狗便走了运,有旨禁止天下杀狗。
元仁宗因为属鸡,降旨禁止在大都市内提到鸡。从此买鸡卖鸡,都得抱鸡而行,以示对“鸡”字的尊崇。
荒.唐的是,明武宗既姓朱,又属猪,所以在正德十四年,他下了一道圣旨,禁止民间养猪。他认为养猪、杀猪,是把矛头指向了皇帝。不想此令一下,几年后,几乎全国的猪都断了种,以至于节日用来祭祀天地祖庙的猪都无法找到。后来,由于大臣们的劝谏,他才不得不取消这道令人哭笑不得的禁令。
清代的慈禧太后属羊,于是朝中有令,不许人们说:“养羊、杀羊、吃羊肉”一类的话。但是慈禧太后嘴馋,又不能不吃羊肉。于是又下令,管“羊肉”叫“福肉”“寿肉”,真是欺人欺己的可笑办法。
《趣味历史故事》三
28年前,两三岁的嬴政在吕不韦的带领下,随着父亲异人(吕不韦、异人二人与嬴政的关系有争论,至少异人是嬴政在宗法关系上的父亲。幼年时,异人及母夏姬均不受秦孝文王安国君的宠爱,异人于是被送往赵国邯郸作为人质。当时秦、赵两国关系恶化,不时发生战争,异人倍受冷遇。),由母亲赵姬抱着,在一片战火纷飞中仓皇逃离故乡邯郸,而此时信陵君率领的多国部队正在与邯郸城外的秦军酣战,邯郸在他童年记忆里,是父母慌张的眼神,是漫天呈弧形飞过的箭雨,金戈铁马的厮杀………
从战火中离去,又在战火中来到,想故乡了?怀念童年朋友了?
非也。嬴政用特有的豺狼声音做了否定:“杀,得罪我妈妈的,全杀。”
于是,一条条无辜的生命,被全副武装的秦军捆绑起来,投入巨坑,掩埋。嬴政用故乡的土,埋杀了故乡的人,也掩埋了故乡的那段往事。此时的他,冷冷地说:“妈,您放心,我给您报仇啦。”可是,他一转身,肚子里却发出一个最真诚的声音:“放心啦,当年我老娘那些见不得人的事,都烂到泥土里去,再没人嚼舌头丢我的脸啦。”
干完这一票,嬴政离开邯郸,取道太原回到咸阳。这时,秦皇的母亲,在得知邻居尽被坑杀的消息中,闭目长逝。她受尽儿子的白眼和鄙视,带着最亲密的人吕不韦、嫪毐都已经不在的凄惨,离开人世。
这位母太后到底干了什么?到底给儿子丢了什么脸?
《趣味历史故事》四
这是一个人生观接近崩溃的孩子,他正走向要毁灭世界的边缘。杀,杀掉母亲的情人嫪毐;杀,用袋子捆起来棒杀母亲与嫪毐生的两个孽种;杀,杀掉嫪毐的党羽,株连三族;杀,杀掉那些来劝谏的伪君子,你们用母子天伦来劝说,可正是这母子天伦让嬴政的心在滴血。至于那位不检点的母亲赵姬,已让她滚得远远的,一生都不要见到她。
孩子竟以母亲为耻!
当一个孩子对母亲绝望,以母亲为耻辱的时候,也是他的性格突变,人生观急剧质变的时刻。没有母亲的孩子,性格是不健全的;憎恨母亲的孩子,性格是恐怖的,因为对母亲的失望,导致对世界的失望,他很有可能用暴力来摧残周边的世界,尤其是当他拥有强大的暴力手段时。
此时的秦,岌岌可危,因为它的对手——六国,都还存在着,远交近攻是秦奉行的政策,如果此刻就暴露过于凶残的面目,大家都防着你,远交的策略则无法施展。
茅焦来了,一个在秦国打工的齐国人,他说:“我是来送死的,已经死了27个,我死了,正好凑满天上28星宿。”独特的说辞打动了嬴政进一步听下去。茅焦接下来的话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记载:“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大概意思就是,秦国正把统一天下作为国家目标,但是大王您却因驱逐太后背负了恶名,恐怕诸侯知道了会因此背叛秦国呀。这番话使嬴政动心了,奖赏了茅焦,停止了杀戮,接回了母亲。
然而,嬴政的心理障碍解除了吗?他真的如书上所说的“复为母子如初”吗?没有,嬴政只是出于政治的考量,暂时回到理智的状态,当时存在的敌国暂时捆住了他杀戮的手脚。嬴政为了政治蓝图,憋着,忍着。
到赵国灭亡,邯郸被攻陷的时候,军事上最大的对手对被摧毁了,嬴政不需要再憋了,所以他刻意要来视察邯郸,让十年前不能散发的情绪,在此痛快释放出来。所以,在邯郸的屠杀,只是十年前屠杀的一次延续而已。
嬴政的心理疾病也没有起色,相反,随着军事上、政治上的志得意满,倒是变本加厉了。
这次整理就在这里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