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期末必考的知识点归纳

赞锐2分享

在结束一天的课程之后,我们可以进行一个课后回忆,即在听课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精读教材,对教材理解得越透,掌握得越牢,学习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期末必考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语文期末必考的知识点归纳1

1、对作者“囚绿”这个行为你是如何理解的?

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命的一种遏制、一种摧残。

2、对被囚的“绿友”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你有什么启示?

常春藤的不屈不挠;生命不可侵犯;万物各得其所,人为不可干扰;如果真的喜欢这个事物,那就给他(它)自由,让他在自然中求生存……

3、如何理解文中的“生的欢喜”含义?

不仅写出了“绿的枝条”当时的生长情况,“比在外边长得更快”,而且还写出了“我”有“绿友”为我做伴之后的心情,孤独的“我”,“并不感到孤独”,是绿藤,滋润了一颗等焦的心。

4、作者为什么说常春藤“固执”?这表现了常春藤什么精神品质?

固执指“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垄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或者说“向着阳光”。对光明的向往,执着的追求,不屈不挠的精神。

5、作者一方面说自己“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却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的心情?请你写出来。

“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是因为作者为了更好的亲近绿,引绿入室,但却伤了绿。作者在绿藤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力量,觉得自己隐隐然做错了。但另一方面作者却仍然执著一念存着“魔念”,囚禁着绿,作者对绿藤对光明自由的追求没有能够有真正的理解。(能够明确的说出作者内心的矛盾意思对即可。)

6、文中出现了“绿影”、“绿友”、“绿囚”,用词不同,含义有何不同?

“绿影”指太阳照过常春藤的枝叶形成的影子;“绿友”指“我”囚禁的常春藤的两枝柔条;“绿囚”指不屈服于黑暗的顽强抗争的人。

7、联系文中交待的历史背景,说一说课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时正处于抗战爆发的前期,日本帝国主义_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全国人民需要紧密地团结起来,反抗日本的侵略。本文通过对“绿囚”的赞美,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的抗争精神。

8、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珍重”词语的深刻含义。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珍重”一词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

9、绿枝条日见憔损,“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

文章写出了绿枝条的憔损过程:“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写得非常细致逼真。同时也写了“我”的“魔念”:“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会对生命(包括植物生命)怀有怜惜之情,而“我”却缺乏对外界生命的同情怜悯之心。“魔念”反映了“我”的一种自私和偏执、较为阴暗的心理。当然,所谓自私、偏执、阴暗心理,也是有限度的,“我”最后还是开释了绿枝条。

10、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含义:

(1)如何理解作者说的“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作者喜欢绿,把绿看作是生命力的象征、希望的象征和快乐的象征。作者说“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他需要有陪伴,而象征着生命和快乐的绿枝条便成了他的惟一的“朋友”,因而他说“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2)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这两句话点明了绿色的象征意义和作者对绿色的挚爱。作者的赞美、歌颂之情蕴含其中。

(3)临行前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绿枝条与作者一道经受折磨,但最后都获得自由。作者把绿枝条当作人来赞美、歌颂,其实是对一种坚强高尚的精神品格的认定和追求。“不屈服于黑暗”是对绿枝条的称赞,也是作者自己心灵的写照。

(4)“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我”把绿色拖进“我”的房间,它伸展得更长,长得更快,它的顽强、执著,生命力旺盛,让“我”看到了“生的欢喜”,也隐含了“我”对自由、光明的向往。故此,它又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5)“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表面上写自己离开北平后还一直挂念曾被自己幽囚的绿色,极写了对绿色的思念,其实该句还含蓄地表达了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和牵挂。

高一语文期末必考的知识点归纳2

【原文欣赏】《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翻译:

踏过江水去采荷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人。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漂泊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简介:

《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背景:

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是对于如此众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实在太有限了,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于是一个坎凛失意的文人群体便产生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荡子”。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本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

字词:

1.芙蓉:荷花的别名。

2.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3.遗(wèi):赠。

4.远道:犹言“远方”。

5.还顾:回顾,回头看。

6.旧乡:故乡。

7.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8.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9.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练习题:

1、简要回答诗人为何忧伤?

2、《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3、试写出本诗的主旨。

答案:

1、①诗人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②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③他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却不能相聚。

2、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它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3、诗人借江上的芙蓉与芳草起兴,流露出对爱人的思念,并抒发了欲归不得的哀伤或惆怅之情。

高一语文期末必考的知识点归纳3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4、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7、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

8、倚:倚歌而和之(循、依)

9、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

10、下:下江陵(攻下)

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

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

二、通假字

1、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2、冯: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通"凭",乘)

3、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三、一词多义

1、望:

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

2、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3、然:

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④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

5、白:

①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

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名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四、词类活用

1、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2、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3、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4、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5、南、西:乌雀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6、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7、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砍柴)

8、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徘徊:徘徊于斗牛之间(①古义:明月停留。②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2、美人:望美人兮天一方(①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②今义:美貌的人。)

3、凌:凌万顷之茫然(①古义:越过。②今义:欺侮。)

4、子: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②今义:儿子)

六、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4、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5、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6、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7、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

9、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10、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12、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1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七、难句翻译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4、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译: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译: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

译: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

8、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以共适。

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


高一语文期末必考的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语文上册期末必备知识点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知识点

高一下册期末知识点整理语文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一期中必考语文知识点大全

高一上学期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一语文期末总复习知识点

高一语文重点知识归纳基础总结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

    107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