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历史>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整理归纳

维维分享

  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整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整理1

理解伟大的历史转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1、背景:

①思想:“”结束后,由于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②在思想界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③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确立指导思想

2、内容(决策):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

3、历史意义:

①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②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的试点:安徽和四川省。

2、原因:人民公社体制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3、措施:土地所有权不变,农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营方式);变平均主义为按劳分配(分配方式);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管理方式)。

4、作用: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推动了城市变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①国内改革遇到阻力

②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挫折。

2过程:

①提出:“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②目标建立: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理论完善: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④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⑤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影响(作用):

①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②使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整理2

识记经济特区的创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特点。

-经济特区的创办

(1)含义: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2)经济特区: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3)原因:靠近港澳台,华侨多,便于引进外资、技术、管理经验; 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4)意义: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

(2)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意义:形成了从南到北的沿海开放地带,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内地的开发具有深远影响。

(3)1988年起在各省份重要城市中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特点:知识密集。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特点: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延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整理3

理解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识记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变化的原因:

①鸦片战争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②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产生影响。

2、变化的表现:衣、食、住、风俗习惯等方面。

衣:

①鸦战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②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③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服装五花八门,西服,粗布大杉,旗袍等,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

食:鸦片战争后,引进西餐,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住:鸦片战争后,西方建筑样式引入,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了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风俗:

①戊戌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②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带有反清革命色彩。

③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④辛亥革命后,用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用“先生”“同志”代替了“老爷”“大人”等称谓。在全国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衣:

①20世纪50~70年代,衣着朴素;

②50年代,俄国风情的“布拉基”;

③期间,军装军帽,绿色流行。蓝、黑、灰、绿色充斥街头。

④改革开放后,服装颜色五彩缤纷。

2、食:

①20世纪50~70年代,食物简单,物资缺乏,需凭票证计划供应。

②1987年中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饮食水平,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

3、住:

①20世纪50~70年代,住房拥挤;

②1995年人民政府发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买到合适的住房。

4、风俗:休闲娱乐方式多样化,环保、卫生、赈济灾区成为社会风尚。

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要因素:

1、外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传入中国。

2、内因: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主动向西方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工作重心。

十五、识记铁路与公路、水运与航空、通讯工具的变迁。

-铁路与公路

1、铁路运输:

①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②辛亥革命前,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③新中国成立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

④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⑤1977年以来中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

2、公路和汽车制造:

①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民国公路发展受到限制。

②新中国成立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架设了公路大桥,青藏等边远山区也通了汽车。

-水运与航空

1、轮船运输:

①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了列强垄断局面。

②20世纪90年代,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2、航空运输:

①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 制成了我国的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②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通讯工具的变迁

1、有线电报:

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路。

②甲午战争前,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大多数省和城市都架设了电报线路。

2、无线电报:

①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

②有线电报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

3、电话:

①1875年,上海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②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室内电话;

③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通讯网络;

④2003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跃居世界第一位。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整理4

识记报刊业走向繁荣、互联网的兴起

-报刊业走向繁荣

1、形成

①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刊:《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

②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办报。

③上海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2、发展

①戊戌变法时《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民报》、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报刊。这些时期的报刊已经成为有力的思想宣传武器,发挥着重大启蒙作用。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办《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同国民党的《中央日报》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③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丰富。

-互联网的兴起

1、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电脑的普及,1994年,中国正式介入互联网。

2、三大媒介是指报纸、广播和电视;“第四媒介”是指互联网。

3、网络媒介优势: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影响:

①人们之间及时沟通,参与讨论,发表意见。

②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整理归纳相关文章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必修二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二各个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期末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上一篇: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大全

    下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知识点大全

    6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