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冲刺语文作文题目预测
高考作文题目一般会以当下发生的新闻热点话题为素材,同时也会以历史上的今天作为出题的方向。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冲刺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希望大家喜欢!
2020高考冲刺语文作文题目预测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生于斯,长于斯,你对中华文化怎样认知?
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文明,对比希腊、巴比伦等其他文明,只有华夏文明从未出现过历史断层与空白,以殷商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到今天。他说“中国文化有特殊生命力”,“不管到哪一代,中华文化,总在”。
英国学者罗素于1920年来到北京大学做了两年的客座教授,他预言中国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掀起一场极端暴力的革命,然后认识到暴力不能带来和平幸福,进而结合儒家思想和西方文明的优点,重新创造出人类历另外一次很伟大的文明。
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振华中学”青年学子的身份完成写作。
1.写一篇演讲稿,向来你校参观的外国中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
2.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议。
3.写一封信,向某位政要或长者讲述你对“结合东西方优点、创造伟大新文明”的建议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分析】本作文题综合了去年新课标II卷的考察特点,难度也与基本与高考作文难度持平。学生首先需要从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然后在特定情境下加以发挥。学生需要仔细审题,严格按照要求写作,如第一项看似好写,但考场上肯定会有学生单纯介绍中华文化,而忽略了“特殊生命力”句,这样只写对了一半,也属偏题的一种。近来作文中实用性文体考查较多,倡议书也是最近各大学校考查较多的文体之一,学生需要记好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与写作格式,避免作文硬伤。
【佳作赏析】:万物和,文化生
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
大家好!
之前听闻各位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想必各位一定对维持其繁荣至今的特殊生命力抱有好奇。纵观其长寿历史,与万物之“和”总是斑斓历史最坚实的底色。
文化之持久,在于其与自然相和。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校园教学楼下有团团淡黄色小花,欢迎大家到来。那是棣棠,是惊蛰节气的花候,此节气时开放最盛。所谓惊蛰,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而这节气,是华夏民族依天而定的“自然日历”,没有一成不变的天数,却与自然一举一动神奇相合。中国人,无论是低头种田,或是埋头吃饭,都不会忘记抬起头来,看一看自然。清明踏青,芒种插秧;白露祭禹王,小雪忙贮粮。正是秉“和”为本的心境,华夏儿女可以慢下来,可以读懂自然的话,也在无意之间让文化与四时交融,随不变的春秋轮转,绵延至今。
文化之鲜活,在于其与人相和。
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三餐,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国人的餐桌上,每人手中的筷子,蕴含文化中的顶天立地,上方下圆,刚柔相济,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文化的内涵。围桌而坐,长者先动,每时每刻都展现文化的尊老重老。留在口中的,是一家人共享的滋味,苦辣抑或酸甜;藏在心中的,是和气美满,与菜之优劣无关。谈到这里,想必在座多数都会想到近日风靡全球的一种生活:栗子落地便去体验这份甘甜;雨后菇生便去品味这种鲜美……李子柒的生活实纪填补了我们对于田园生活的遐想。正是她一直秉有中国文化中的“和”,才能把生活过得如此淳朴,这般有情;正是文化内核中的踏实、沉稳,才有这样一群中国姑娘,一种众人向往的生活。
文化之弥新,在于其与时代相和。
历史不喜欢闭关锁国,更不偏爱一味开疆拓土,于是中华文化在几经波折之后悟出随时代共呼吸的生存之道。我们能看到千年以前的百家争鸣,中华文化取精去糟,不断发展;我们如今可以面对面交流共赏中华文化之美,也得益于文化教我们沟通的重要性。眼下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于是我们有“一带一路”,有沟通经济与文化的纽带,天涯海角共赏青花之美,丝绸之妙;于是我们有孔子学院遍布全球,我们能高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欣喜……凡此种.种,古往今来,都展现中华文化与时代相和,与自然相和的益处与成果。
听到这里,想必大家已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所理解。我相信,当你深入中华文化,也决心与之和谐共处,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怀抱独特的却美好的体悟!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倾听!
2020高考冲刺语文作文题目预测二
一本好书,我们往往先把它买下来,然后抛诸脑后:一首好诗,我们总是先把它收藏起来,然后再难想到细细地咀嚼它、品味它。我们似乎占有了很多东西,但是它们却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佳作赏析】:冲破占有的迷雾
占有在这个时代似乎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在苏轼笔下的散文中,仁宗初年的他为了一本史书挑灯抄写;在更为古老的时代,对一首好诗的品味则须依托无数人的口耳相传。而在今天,只需付出少量的金钱,甚至只需轻点收藏,这些人类文明的瑰宝便翩然到手。只是,与之相伴相生的,却是我们前所未有地清晰感到:这种占有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繁华和丰足的迷雾下掩藏着至深的荒凉。
如果让我来归因,首先我要将这种悖论式的困境对于信息与知识的过度繁冗。袁枚在数百年前便以“书非借不能读也”解释了我们不情愿承认的事实:信息与知识的有限带来珍视,过度的丰裕则造成迷乱和浪费。于是好书和好诗在我们的书架或收藏夹中承受着“素蟫灰丝”的落寞苍凉,与此同时,信息与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也造成泥沙俱下的乱局,我们被充盈着娱乐性的话题,对人类心灵发展无关紧要的琐屑知识和毫无意义的问题和争论充斥工业化时代里本就有限的时间,抬高了快乐的阈值,好书和好诗这类要求细致咀嚼和品味的事物便被我们习惯性地“敬而远之”——满足于拥有而不去思考、领略、整合与内化,这使得我们难以经由这一过程形成完善的价值体系,造成没有自主性的自我,心灵的丰富和理性的实现便也无从企及。
专业化对生活的全面入侵,以及工业文明福祸相依的本质造成了价值观偏移,也应当为这困境负起责任。在专业化尚未全面开始的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可以与弟子们逍遥跋涉于贝克昂学园学园开满野雏菊的小径,他们对一切的只是都充满冒险精神与诚挚的热爱,专业化还未渗透到学术之外生活的领域中,将本应完整、整全的生活切割得支离破碎,使人们像康德所说的“独眼龙”那样思考。如今,好书和好诗对于一名学习理科的学生往往成了浪费时间的事物,他们不再将对文化和历史的咀嚼品味视作必须,正如一名学习文科的学生可能对科学的奥秘兴致缺缺,我们用“占有”安慰自己,却满足于“专业”的一亩三分地,从未真正认识到丰富心灵与拓展思维的必须。工业文明的铺展则使局面雪上加霜——缪斯女神从神坛跌落,艺术与文化让位于金钱,个人充实的标准从心灵变成口袋。于是所谓的“占有”也变得苍白而庸俗。梭罗曾经感慨:“一个热爱树林的人在期中悠闲漫步一天,将被斥为懒汉;而一个看法森林、践踏土地的投机商则被呼为勤劳的成功者。”我们就这样于通往驻留精神的桥梁——物质流连忘返,忘了我们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目的地。
最后,我们应给趁觉“行迷之未远”,将占有变成爱。尼采批评唐·璜占有一切知识唯独不热爱知识,于是知识对他变得有弊无利。这点明了知识与文化的真正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途径——去热爱、去感知、去咀嚼、去品味、去内化,最终使它成为你我心灵原野中万朵艳彩照人的鲜花,在繁冗的信息汪洋、知识沙漠中把握自己真正的需求与热爱,超越专业的限制,如伏尔泰所言“了解一切的知识,思考所有的思想”。从而在工业时代里摆脱碎片与齿轮的梦魇,冲泡“占有”的迷雾而获得一颗真正丰盈的心灵,这是这个时代普世的奥德赛。唯有驾驶航船,冲破那名为占有而实质是空虚、异化与孤独的迷雾,我们才能见到迷雾之下——鲜花一如往常盛开,而人与人前所未有地鲜活、完满、快乐。
2020高考冲刺语文作文题目预测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作家海明威在谈到他的创作追求时,形象地把自己的写作比作海上漂浮的冰山,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只是海面上露出的八分之一,而八分之七是藏在海面以下的。
许地山的《落花生》有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题目自拟,观点自定。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该作文题属于名人名言组合新材料作文题。立意时可以找每句名言共同的关键词。结合两段材料,第一段材料“冰山理论”中最重要的一句应该是“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只是海面上露出的八分之一,而八分之七是藏在海面以下的”。第二段材料“花生”中最重要的一句应该是“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那么它们共同的关键词是什么呢?应该是“藏”和“埋”,换言之,就是“埋藏”或是“隐藏”。仅仅找出“埋藏”或是“隐藏”是不够的,还要找到共同点。它们的共同点应该是“隐藏”或“埋藏”的好处。为什么这么说?“冰山理论”是好的,这无须解释;“花生”“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所以立意应该是“埋藏”(隐藏)的好处或价值。
【佳作赏析】:埋藏的珍贵
有些时候露在表面的不一定是它的全部,有可能这只是它的一小部分,真正的价值与精华可能在于被埋藏掉的部分。
在我看来,埋藏的珍贵就在于学会寻找深藏于表面之下的价值。
我记得海明威写作遵循一个原则:冰山原则。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只是海面露出的八分之一,而八分之七是藏在海面下的。
也就是说,真的价值与内涵不是在其表面,而是藏在物体内部的东西,是被埋藏掉的部分。只有细细体会,才能找到埋藏于表面之下的价值。
文学作品,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海明威的大部分作品是如此,瑞典的斯特林堡也是如此。你看他的《半张纸》,总共只有1000多字,十几个电话号码,可谓简约至极。但是这1000多字的文章里,隐藏了年轻房客多少美好的回忆以及难忘的痛苦啊?如果你细细体会,那么你一定能找到埋藏其中的主人公丰富的精神世界。
埋藏就意味着发现,只有深入体会才能明白埋藏的价值,埋藏的内涵。
懂得埋藏的价值和内涵,能够使人看问题更加深刻。记得小时随大人一起去挖花生,路过旁边的果园,看见有许多桃子、石榴,非常惹人喜爱,而花生则是埋在土里的,非常暗淡。
但现在想想,觉得花生是最有内涵的。它将果实埋藏于地下,只留给那些懂得欣赏它的人,那些只懂欣赏光鲜亮丽的果实的人是无法深入体会的。
还记得有位名人说:“千万不要小瞧自己,有时候自己会被自己的潜能所征服。”
这句话说得真好。它表明了人埋藏的潜能是可以被放大的,但需要深入挖掘,慢慢挖出,激发出曾被自己忽略的部分。也许就是自己这隐藏的部分,会帮助我们达到目标。
我觉得在学习上也是这样。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并不断挖掘自己被埋没、被掩盖的部分。现在的我只是八分之一的自己,我们需要将那八分之七隐藏的自己寻找出来,将其激活,这样的整个自己才是完整的我。
埋藏意味着发现,只有将内部核心的东西开发出来,不被表象所迷惑,你才能发现最珍贵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2020高考冲刺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四
有人说,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能做什么。
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佳作赏析】:正视匮乏无畏前行
有人说,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能做什么。
在现代社会,在如今这个人人都变得更加物质的时代,若人们固执于自己所缺乏的东西,难免要陷入迷茫、自卑与嫉妒的泥潭,坠入欲望的无底深渊。而人们只要懂得关注好自己现有的工作、财富、地位,去完成自己的本分、贡献自己的力量,便也算得上一种超然、一种成功了。
但仅仅是这样的话,一个人的贡献与价值也就仅限于此、一个社会、时代的发展也将趋于缓慢而停滞。如果永远不去想我们缺少什么,表面上大家超脱而淡泊,但实际上却是一种逃避、自我蒙蔽和固步自封。我们所缺少的东西,是我们的动力,是我们的方向,无论是个人、国家还是时代,都是在不断争取缺乏的东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向未来迈进的。在任何时候,去思考、认清当下缺少的东西,都是进步的基础。
因此,思考“凭现有的东西能做什么”,是不能与对于缺少之物的思考相割裂的,只有着眼于缺乏的东西,人们才能学会利用现有的条件,去向着明晰的目标前行。
而着眼于缺少的事物,并非要人们被物欲束缚、被困难吓退,也并非忘记凭着现有的东西做出行动有多么重要。古往今来,重大的科学发明创造、辉煌的思想与艺术,不正是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催生出来的吗?人们无法在黑暗中望见光明,于是各种不起眼的材料被组合在一起成了灯;人们在黑暗的年代中缺少了智慧与激情,于是有孔子驾着木车、鲁迅弃医从文,苏格拉底四处的游说,以生命唤醒大众。这些人看见人类物质上的、精神上的种.种缺陷,用当时的人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力量,凭一次次的尝试、凭一个人的热血与坚持,最终做到了不可思议的事,在人类的历留下了浓墨重彩。
唯有发现匮乏、正视匮乏,才会真正懂得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也唯有凭借或许是微不足道的自身力量而无畏地前行,才能完善自我、克服时代、推动未来。无论“缺”还是“有”,都不能够束缚我们向前的脚步。
【点评】
本文从当下的物质社会写起,首先对材料中的这句话进行解读并予以肯定,准确地把握了材料,也富有现实针对性。然后,笔锋一转,迅速进入到小作者自己对“有人说”这句话的反思,即一味不思考缺少之物、只关注现有之物,将会造成社会发展停滞、个体固步自封的消极后果。从而自然引出缺少之物的意义、价值,在于提供前进的方向与动力。在此基础上,文章更进一层去思考二者关系,“只有着眼于缺乏的东西,人们才能学会利用现有的条件,去向着明晰的目标前行”,并提出主张,唯有二者共同作用,才能真正有所懂得、推动未来。
全文构思层层深入,说理清晰有力。体现出小作者敏捷的思维和较强的思辨能力。这一点同样反映在文中多处内容的辨析和回扣上,例如第三段中的“表面”与“实际”、第五段开头的两个“并非”等。
文章的亮点在于,对材料中两个分句背后原因、价值与消极后果的分析,简明扼要却又全面深刻;对例证的概括并举、共性的把握,理解贴切却又高度精炼。但是,能否把材料中“缺少什么”等同为“匮乏”?这是小作者需要考虑的。
2020高考冲刺语文作文题目预测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推崇先见之明,往往忽视事后总结反思,有人还把主张总结反思的人混同于“事后诸葛亮”(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
先见之明与事后总结反思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请你写一篇演讲稿,在班内阐述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
【佳作赏析】:何须神算子?善鉴即诸葛
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何须神算子?善鉴即诸葛》。
未来永远是若明若暗的未知数,纵使圣贤,岂能事事有先见之明?智慧如诸葛,亦有街亭之失;高科技如中兴,亦有美国突然断供芯片之灾。世事多变,人心难测,岂能事事先见?岂能寄事业希望于先见?
先见孕育于学习、反思,因为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一时、一事的先见,固然是一种智慧结晶,但坚持事事总结、日日反思,更为务实可行。读三国,人们更多地仰慕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其实诸葛亮一生失算之处不少。比如用马稷守街亭,就无识人之智和先见之明,但诸葛亮挥泪斩了马稷并反思认错,更闪烁着真诚朴实的智慧光芒。对于常人、对于难以准确预测的未来来说,与难以捉摸的先见之明相比,勤于总结反思更为重要,在实践中也更用得上。否则,世上只须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足矣。
得失不是千篇一律的计算机程序系统,不是理想条件下可以重复演示的科学实验。大凡与人相关的学科,与人打交道的领域,因为人性的难测和客观环境的变化,无论是政治军事外交,还是商业文艺管理,其成功案例都是难以重复的难以准确先见的。人的命运,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范进中举式的悲喜剧;两国邦交,有朝秦暮楚的倒戈相向;两性之间,有水性杨花的爱情迁移;创造能力,有江郎才尽的遗憾。即使是物的变化,也有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现象。同一个唐玄宗,既是“开元盛世”的明君,亦是安史之乱的罪魁。把未来仅仅寄托于先见之明,是人性的浅薄、赌博,不足为训。
马克思说:喜剧的形成,是为了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告别。如果不反思,或许你就会在下一次行动中成为悲剧主角。只有通过总结反思来“扬弃”过去,才能孕育对未来趋势的较为准确的判断,我们不是“神算子”,但我们可以握紧驶向未来的方向盘,可以专注地紧盯前方,从已过的道路判断未来道路的曲折、起伏和泥泞程度,对自我油箱内的油料、车况,了然于胸。我们不知道5G之后是否是6G,但我们知道手机一定会走向更加智能化、更加人性化;我们不知道未来交通工具的准确模样,但我们知道产业应该朝着更舒适、更快速、更环保方向努力;我们无法知道未来的学校教育是怎样的模式,但一定是个性化、创新的集合体。
先见之明,看似能告诉你关于未来的答案,但少了思考和尝试的过程,令人生旅途乏味寡趣。如果先见不那么“明”,那就悲剧了。漫漫人生,岂能把未来托付于某一神机妙算?总结反思虽然艰苦繁琐,又不能告诉未来的答案,但那正是你的人生路上需要自己一步一步不断解决的问题呀!面向未来最可靠的方法是首先正视问题、反思过去,先捋清从前的得失,再尝试去创新、去如履薄冰地走向未来,则未来可期。
或许在某一时刻,你可能真的幸运地成为代表未来某种趋势的潜力股,但你要始终坚信:你的先见之明靠的是不懈的总结反思、提炼提升,而不是某种神秘的力量或天赋!
2020高考冲刺语文作文题目预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