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祖先的摇篮课文及知识点
《祖先的摇篮》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章,讲述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二年级下册语文祖先的摇篮课文及知识点,仅供参考。
小学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原文
爷爷说:
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真有意思,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那浓绿的树荫
一望无边,
遮住了蓝天。
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掏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吗?
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
逮绿蝈蝈吗?
风儿吹动树叶
“沙沙,沙沙!”
那回忆
多么美好,
又那么遥远。
啊!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我们祖先的摇篮!
小学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
》知识点一、生字笔画笔顺
二、会写字及组词
祖zǔ(祖先)(祖国)(祖母)
啊a(好啊)(天啊)(对啊)
浓nóng(浓绿)(浓妆) (浓烈)
望wàng(一望无边)(看望)(希望)
蓝lán(蓝天)(蓝色)(深蓝)
摘zhāi(摘花)(采摘)(摘瓜)
掏táo(掏心)(掏出)(掏钱)
赛sài(赛跑)(比赛)(赛车)
忆yì(回忆)(记忆)(追忆)
三、易错字
望:上下结构,第三笔是竖提,注意“王”的第三横宜长。
忆:右部分是横折弯钩,一笔写成。
四、多音字
曾zēng(姓曾)céng(曾经)
逮:dǎi(逮住) dài(逮捕)
五、近义词
原始—古老 美好—美满 遮住—挡住
浓绿—深绿 一望无边—一望无际
六、反义词
原始—现代
七、教材分析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突出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八、课后习题
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
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那些小河里/捉鱼,/摸螃蟹?/可曾在那片树荫下/燃起篝火,/跳起舞蹈?
小学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练习题
1.形近字组词
始()思()忆()远()
抬()想()亿()院()
2.诗歌你学会了吗?
()()说,那()()()()是我们()()的摇篮。
()()()(),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
那()()的树荫,()()()(),遮住了()()。
3.你能想象我们的祖先生活的原始森林是什么样子的吗?试着画一画。
小学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九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自学建议、合作学习: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讨论人类的起源,你知道些什么?
三、汇报自学情况:
1、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2、你画出了哪些生字并组词。
3、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4、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5、质疑:
四、理解课文。
1、读课文回答人类的起源你知道哪些?
第二课时
一、引入:
我们人类的祖先当时在怎样在原始森林生活的?
二、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说说你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比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句:“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学生可能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摇篮本来应该是很小的`,婴儿睡的地方,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
4、配乐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画画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来画一画,写一写。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四、指导背诵,指导学生采用想像画面的方法去背诵。
边背边想森林的样子,想像祖先的活动,做着动作,辅助背诵。
五、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小学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这首诗突出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尤为好:
1、加强朗读训练。教学时,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
2、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因此,我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通过教学,我感到这堂课既有收获,也有不足。在重视诗歌朗读的同时,对有些关键词语的理解不够重视。诗歌中的字词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又不能采用以词解词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将深奥的词语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让学生能深切感悟。我想:这是以后在诗歌教学中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