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语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重点内容

金浪分享

学好七年级语文,最基本的要学会听课,掌握老师要求的知识点;你是否在寻找“七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重点内容”?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重点内容(人教版),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重点内容

七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重点内容

一、积累与语言运用

1、生词:每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2、古诗:(1)课外古诗词(P231-240,共十首);(2)课内(木兰诗);(3)《房

兵曹胡马》(P228)(四种形式:上下句、理解型、运用型、积累型默写)

3、现代诗:(1)第四课(两首);(2)《黄河颂》;(3)《老马》(P229)

4、语言运用:朗读重音(P165)

5、课外积累:(1)名著导读:《童年》、《鲁滨孙漂流记》、《昆虫记》。(了解作

家、国别、主要内容、主题思想、作品地位影响评价);(2)书法:唐代四大书法家、颜体书法特征(P273);(3)汉语词类表:实词(P280-281):(4)实践活动与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戏曲大舞台》、《探险》、《马的世界》。

二、文言文阅读

1、课内文言文阅读;《孙权劝学》、《口 技》、《伤仲永》、《夸父逐日》、《两小

儿辩日》、《狼》。

2、文言文知识概讲:(1)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2)虚

词:之、其、而等;(3)句子:省略句;(4)翻译:增删调留;(5)节奏:不划破句子。

3、把握文章主题思想,找到精彩或含蓄、深刻之处。

4、善于评价、议论、联想,创造性的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第一单元:1、整体感悟文章思想内容,学会圈点批注;2、记录自己的阅读体验,要把生活体验与阅读结合起来;3、大胆质疑,主动探究。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写景抓住层次、顺序、特征,融情入景;(2)夹叙夹议的写法。

2、《爸爸的花儿落了》:(1)前后照应,运用伏笔;(2)插叙的运用;(3)平淡的叙事之中饱含深情。

3、《丑小鸭》:(1)童话文体,象征手法;(2)哲理性强,富教育意味。

5、《伤仲永》:(1)叙事说理,叙议结合;(2)先扬后抑,对比手法;(3)语言深刻,多富意味。

第二单元;1、了解历史知识,培养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2、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主题。

6、《黄河颂》:(1)抓住关键诗句,体会意味;(2)领会诗句的语言美、哲理美、情感美;(3)学会读现代诗。

7、《最后一课》:(1)人物塑造方法:外表——内心品质、思想感情;(2)品悟语言,领略以小见大的艺术美;(3)细节描写与前后照应。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1)饱含哲理的语言,意味深长;(2)比喻手法与说理相结合;(3)层层推进,水到渠成,以理服人。

10、《木兰诗》:叙事详略得当,互文、排比、对偶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三单元:1、体会名篇课文的语言特色;2、体会名人伟人的人格可贵、精神闪光之处。

11、《邓稼先》:(1)诗文的作用;(2)议的手法。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过渡段的作用;(2)描写在叙述中的作用。

13、《音乐巨人贝多芬》:(1)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对人物描写的作用。

15、《孙权劝学》:(1)人物的性格;(2)语言描写对人物心理的'体现。

第四单元:1、丰富文化素养,提高文化素质;2、结合体验感悟理解作品中人生哲理;3、正面侧面相结合,虚写与实写相结合。

16、《社戏》:(1)融情入景;对比手法;用词的准确生动。

17、《安塞腰鼓》:(1)排比反复比喻夸张的手法;(2)动与静、虚与实、有声与无声、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艺术魅力;(3)阳刚之美,生机蓬勃,对明天的憧憬;(4)想象的作用,产生美感,增加厚度,突出主题。

20、《口 技》:(1)辨析时间词、象声词;(2)层次清楚,首尾呼应;(3)正面侧面相结合。

第五单元:快速阅读法。(P189)

第六单元:将个人情感融入对动物的描写之中,让动物也散发人性的光芒,体现作者的思想主题倾向(动物小说即人类小说、社会小说)。

26、《珍珠鸟》:(1)散文化的语言,意味隽永,舒缓轻灵;(2)融情于叙述描写之中;(3)卒章显志,拓展主题。

27、《斑羚飞渡》:(1)自然环境描写(彩虹、伤心崖)对主题的表现作用;(2)第一人称对主题的表现作用。

28、《华南虎》:(1)诗歌意象的含义:囚笼、面孔眼睛、带血的趾爪、血的沟壑、“观众”、“我”、“华南虎”;(2)融入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与思想。

29、《马》:(1)对比描写;(2)多角度思维。

30、《狼》:(1)事理结合,相得益彰;(2)本文的主题思想。

四、写作与表达。

1、本册重要主题:成长、偶像崇拜现象的讨论、人与动物或我与动物。

2、方法:积累素材,多作练笔;学习佳作,讲究方法;注意审题,谋篇布局;打好腹稿,列好提纲;写好开头,首尾呼应;注意书写,逐渐提高。

七年级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最后一课分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P47注释①都德,法国作家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线索: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

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第2-3段)、社会环境(普法战争)

3.第20段:比喻把法语比作钥匙,普鲁士侵略比作监狱(P52)

4.第21段:讽刺手法(鸽子唱歌)、表达反感、留念之情(P53)

5.人物描写方法:动作(P54第26-27段)、外貌、神态、心理

6.主题:爱国主义

以上对语文最后一课课文的知识点内容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的。

七年级应掌握的短语、单句、复句这三方面的知识

短语:五种基本结构,并列、偏正、动宾、补充、主谓

单句:六种基础成份,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复句:七种基础类型,并列、递进、转折、选择、因果、假设、条件

学法指导:

近年来由于淡化语法知识,有的同学以为语法不用学了,其实学语法对于我们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是非常有帮助的。运用这些语法知识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运用这些语法知识,使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加通顺、简明、连贯。

1.短语的学习不要脱离句子,要结合短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理解句子的组成。

2.单句的成份的`划分可以利用不同成分的基本位置,和结构助词的不同用法来掌握。

①[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注意:表时间、地点的状语一般在主语前。而表时间、地点的词语如在谓语后,称之为补语。

②巧用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字前一般是主语或宾语的定语。“地”字前一般是谓语的状语。“得”字后一般是谓语的补语。

3.对复句的复习主要是记住常用关联词以辨析复句的类型,熟记口诀,便于记忆。有一个复句关联词语歌诀,几分钟就能背熟,可以一试。既又也还表并列,不是而是别记错;不是就是是不是,或者要么表选择;不仅不但表递进,而且并且更还也;虽然但是为转折,尽管可是加可却;因为所以既然就,因而因此是因果;只有和才只有就,条件还有无论都;如果和就即使也,要是和就表假设。

4.学习语法知识重在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不必单纯地死记语法的名词术语、概念、理论,单句侧重在病句修改;复句则重点关联词的运用;对复句中分句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学习时应在掌握了语法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这些知识,为正确运用语言服务

通过上面对语法的知识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上面的内容,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好哦。

七年级常用写作手法

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例:《海燕》以海燕象征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例:《海燕》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例:《白杨礼赞》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例:《白杨礼赞》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例:《白杨礼赞》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

七年级考试试卷题目常见的一些术语(问题):

1、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2、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3、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课外阅读指课本(教材)之外的阅读内容。不管是课内读的还是课外读的内容。

4、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5、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6、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7、注: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句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1965776